本文偏技术,文艺控慎入~~~
星战和星际系列一直是欧美科幻影视的重头戏,科幻电影的兴盛,源于20世纪科幻小说的繁荣,以及电影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但看了《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才能了解到当年卢卡斯的魔法是多么强悍——用模型和自创的机器制作了365个特效场景,这些机器将特技的水平提高了到一个新的领域,让科幻电影不再需要大量台词从侧面描述,而是直接将一个虚拟的世界全部用画面展示。如果说之前很多科幻电影是“软科幻”,那么从星战开始,“硬科幻”开始主导科幻电影。《星球大战1》当年掀起了视觉特效的革命,影响迄今都是十分巨大——可以这么说,一下子把镜头语言的词汇量来了个指数级的提升。
从《弗兰肯斯坦》到《沙丘》,科幻小说在思索未来的可能性方面,可谓多姿多彩。但电影一直有受制于技术。早期的科幻电影,很多场景是靠台词侧面描述的,而模型的最大特色就是画面单调僵硬。而卢卡斯却将模型技术进行革命,在没有发达计算能力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层拼接将激光近战空战都可以展现得活灵活现,并设计和使用Dukstraflex系统来编程和控制镜头,那么可以通过设计摄影机的移动来展现特技镜头(在这之前100年,摄影机只能静态拍摄)。这项发明在摄影界可以媲美Iphone带来的革命——原来手机/摄影机可以这么用。星球大战是视觉特效复兴的开始。然后卢卡斯在星战1成功后投资和组建了工业光魔,开始视觉特效的研发,成果丰硕:《星际迷航2:可汗之怒》创造了史上第一段全CG动画,《少年福尔摩斯》创造了第一个全虚拟角色。之后终结者2的T1000,侏罗纪公园等等——但不仅是科幻电影,像《阿甘正传》中也有非常多的让观众忽视的细节,是靠特技来制作的:画面中的天空等来渲染情绪,中校的腿,打乒乓,历史合成镜头等等。从此以后,视觉特效开始进入了戏剧电影、喜剧电影等其他领域。最后CG技术集大成的是《变形金刚》系列,融入光学原理和真实物件到CG动画里面,这样增加真实性。并在《钢铁侠》系列里面,跨越了分辨真假的界限(电影里面有的镜头是真盔甲,再接上动画)。从此以后,视觉特效技术不再成为制约影片的短板,如果一部电影的画面和情节没有表达好,不会有任何技术在限制。
电影是现代艺术的大成,用声光在两个小时左右讲述一个好的故事,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电影所使用的语言非常丰富:构图,角度,光影,声音,表演等等——而视觉特技大大丰富了电影的世界,现在基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在这个世界里,卢卡斯的地位堪比乔布斯,让我们可以更直观地领略和享受大师们的想象力。鄙人作为电影迷,在此膜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