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成语至今流传了两千年,这些古代成语言简意赅大都用四字成书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震人发聩的故事,这些成语浓缩了深明大义的道理或激励中华后辈勤奋向上或鞭策炎黄子孙戒骄戒躁,但是有些著名的古代成语却禁不住推敲与分析,如果仔细推敲起来确是另有一番有悖常理的味道,容我一条条慢慢道来————
***** 反解中国古典成语(一:铁杵磨针) *****
《铁杵磨针》的故事尽人皆知,内容是说:李白小时候不好好读书整日逃学街市闲游,一天李白在街上东遛西逛走到一座破屋门前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石头上打磨一根很粗的铁杵,李白好奇逐走上前问道:“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老婆婆笑答:“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只绣花针。”
李白听了简直不相信,问道:“铁杵这么粗,何时才能磨成细细绣花针?”
老婆婆听了呵呵笑道:“滴水可以穿石,铁杵为何不能磨成绣花针?”
李白又说道:“婆婆偌大年纪何以能够?”
婆婆道:“只要我一如复一日,下此深功定能磨得!”
老婆婆一番言语如雷贯耳令李白内心惭愧,回家之后狠下决心整日用功读书终于修成名垂千古的诗仙!
这个成语故事教育后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无论做任何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故事的寓意自然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就事论事就不免生出许多疑窦:不知古人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位呆傻老妇的愚蠢行为来教育后人?!
一根铁杵必定比绣花针的价值要高出许多,这位老妇为什么要用价值高的铁杵来换取价值低的一根针?这样的做法已经严重违背了“价值观”的根本规律。
在生产绣花针的作坊里匠人们可以短时间一次生产很多绣花针,这样一根绣花针的购买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可是这位老妇却耗费无限长远的时间去磨削一根粗粗的铁杵来换取一根价格低微的绣花针,在她的大脑里时间观价值观已经荡然无存。
如此看来这位老妇并不急于得到绣花针,更不想用绣花针去做更多的活计去补贴家用。
是她很懒惰?不,她并不懒惰,她正在日积月累勤奋的磨削一根粗笨的铁杵!
是她很勤奋?不,她并不勤奋,她正在做一件实在有悖常理无法理喻的蠢事!
一根绣花针不值几多银钱,想想这位老妇她如此费力用工磨削铁杵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年月,如果用更少的时间去养鸡生蛋就能换取多少绣花针?如果用更少的时间去纺纱织布还能得到多少绣花针?如果用更少的时间去采集药材还能买得多少绣花针?如果用更少的时间去种菜点豆还能得到多少绣花针······?
再想,假如这位老妇急于使用绣花针她为何不去邻家大嫂那里借得一枚但等绣得更多绣品以后再还给邻家?可见这位老妇与邻里的关系也是搞得一塌糊涂,只好独自一人手握一根粗笨的铁杵在那里磨呀!磨呀!磨呀——摸呀!摸呀!摸呀······一直摸到今天仍旧还没摸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