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服饰习俗探究

绪论

一个民族的诞生,相伴随的是民族服饰的产生,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心理习俗、历史传承等状况。服饰文化,是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出现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晶,是关于人类自身的外表装饰造化与内心审美修养的综合文化现象,通过对一个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可以从特定的角度辨析一个民族的发展轨迹、民族文化、风俗民情,从具体的层面上认识一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具象特点和发展前景。

回族,作为中华大家庭多民族中的一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民俗事情像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回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回族穆斯林精神的体现。回族穆斯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保持了自己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服饰习俗,在他们的日常穿戴中,显示着回回人的特点。

第一章回族服饰概述和种类

第一节号帽

回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其服饰由于地域、性别、教派之差异,构成了不同风貌和特色。青海、甘肃、宁夏回族地区的服饰较富于传统特点。回民男子的白帽、戴斯达尔和妇女的盖头等是回族头饰的最重要特征,无论是在江南水乡,还是在北方的黄土地、黑土地上,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头饰的习俗是很明显的。回族的服饰与其他民族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头部。回族聚居地区的男子多戴圆形无沿小白帽,回族学者金吉堂在《回教民族说》一文中说回族“常用缠头、软制白帽,故素有白帽回之称。”史载元、明时代回族因循伊斯兰教法,都缠白布“戴斯塔尔[①]”。到清代中期,回族人民为了反压迫和残害,提倡穆斯林精诚团结,以无沿白帽作为队伍标志。抗日战争初期,以马本斋为首的回民支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头戴白帽奔赴抗日前线,杀敌立功,为抗击日寇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后来,回族男子应生活需要,认为白帽轻薄凉爽,物美价廉,方便易做,便成了男性穆斯林普遍的头饰了。回族因地区、季节不同而帽饰有别。如北方回民冬天由于天冷头凉,多戴蓝、黑平绒或呢子圆帽。云南的回族喜戴尖顶红帽;海南岛的回族则在白帽上绣出“清真言”的。

第二节坎肩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回族简朴、大方的民族特点。回族男女都爱穿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喜欢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对襟青坎肩,颜色对比鲜明,且清新、干净、文雅。也有很多带有精美的伊斯兰图案和各种花色的坎肩,穿在身上给人感觉干练。据史书记载,回族先民骁勇强悍,善骑射,好拳术,有尚武精神。为使衣冠整洁利索而多穿坎肩,打扮成武士模样。

第三节盖头

宁夏的吴忠、泾源、同心,青海的民和、大通,甘肃的临夏、张家川等地的回族妇女,有戴盖头的习俗。戴盖头是从《古兰经》上的规定“令她们把头巾垂在衣领上”而来,意思是把头发、耳朵、脖子等都遮盖起来,集中精力礼拜,眼不观邪,耳不听邪,口不说邪后来发展成为一些回族地区妇女的普遍服饰。盖头一般有三种;青年妇女戴绿色盖头,清新秀丽;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清雅庄重;老年人戴白色盖头,清净洁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

第二章回族服饰的特点

回族服饰中,头饰是最典型、最富有特点的。这一习俗与中国汉族的服饰习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汉族服饰习俗中,衣服的传统范围最广,特点最明显,而头饰习俗次之,甚至可有可无。由于回族重视头饰习俗,其帽子、盖头、戴斯达尔等选料颇讲究,注意干净、整齐。

回族服饰讲究整齐、美观、简朴舒适。不穿华贵的衣服,特别是男子不着艳色,不着异冠;爱美但不以为奇,在衣、冠颜色上以白、绿、黑色为主。这种特点与回族的来源和宗教有一定的联系。伊斯兰教崇尚黑、白、绿三色,中国史书上有“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和“绿衣大食”之称,”大食”是古代波斯人对阿拉伯人的称谓的汉语音译。至今世界各国穆斯林仍崇尚黑、白、绿三色。

第三章回族服饰文化的民俗审美特点

回族服饰具有多种多样的民俗特点,含有丰富的审美价值。第一,回族的服饰具有特定的民俗审美内涵首先,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融化在对回回帽的审美感情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采取禁止”胡服”的强制政策,剥夺了回回穿戴本民族服饰的权利。到了清代,统治阶级对回族的偏见更甚于明代,逼迫”回民遵奉正朔,服制,一应礼拜寺等,尽行禁革。……戴白帽者以违制律定拟。”第二,穆斯林历来以生活节俭为美,形成了节俭的生活习俗,创造了节俭的服饰民俗审美文化。回族男女穿戴黑白服饰,显得素雅端庄,在中国服饰文化体系中,树立了简朴而素雅的民俗审美服饰形象。第三,服饰禁忌中的民俗审美特点回族在服饰方面有很多禁忌,正如上文提到的禁止男子佩戴黄金饰品和穿丝织品的衣服,以维护男子的刚勇英雄气概;禁止妇女穿只掩盖身体某几个部分或稀薄、透明的衣服,禁止妇女赤脚行走,要求上下服饰能全部遮盖住羞体;严禁妇女穿故意突出乳房、腰部、臀部等处的紧身衣裤;禁止女扮男装和男扮女装,以免造成伦理的混乱;禁止纹身,限制外科美容术和牙齿美容术,禁止修眉、续发和戴假发等,因为这样会损害健康,有失于庄重,引发不良的社会后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回族服饰文化的宗教因素与民俗审美特点是一脉相承的,其服饰的宗教因素造就了服饰民俗特点的文化形态,而服饰的民俗特点具体表现了其宗教方面的思想内涵,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回族服饰文化的民族个性。为此,笔者认为,回族的服饰文化,以其独到的特色,在中国服饰文化和人类服饰文化的舞台上树立了美好形象;同时,在世界穆斯林服饰文化体系中,又以中国服饰文化的风格,独树一帜,受到世界穆斯林的青睐,树立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形象。它的最大的创新价值,就是宗教礼仪服饰文化与世俗服饰文化的有机结合。回族服饰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将随着现代服饰文化的潮流而不断发展,逐步走进现代服饰文化的行列。

第四章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这种广泛的地域分布特点是经过长期的历展形成的。早在唐宋时期,进入中国的各国穆斯林便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部分城市北的长安等地。宋末元初,回回人随着元朝军队对中国的统一而广泛地分布在全国的各方。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回回沙债》中记载:”今回回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不复回首故国也。”《明史·西域传》有”元时回回遍天下”之语,足见回族的大分散在元代便基本形成。经过明清两代的进一步发展,回族的这种大分散特点更加明显。北到黑龙江,西到新疆、西藏,南到云南,都有回族居住。如此广泛的分布地域对回族服饰了深远的影响,回族服饰的南北差异正是由回族分布的大分散特点所决定的。正是这种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和良好的民族关系,为回族群众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回族群众在服饰方面受到了各杂居民族的强烈影响,是这种文化交流的一个典型事例。在东北地区,回族和汉、满等民族杂居。当地回族服饰在深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收了满族的一些文化因素。这一特点在回族老年人中仍有所保留。如:”在沈阳的回族老妇女中,愿意穿带大襟的半截上身单衫或夹袄,颜色多取黑与白色。不过,这倒不是回族所固有,而是从满族的长衫、大褂中取其旁开襟、用钮攀的样式,缩短长度而已。老年男人的背心,习惯用白布做成对襟、无袖、类似坎肩的布背心,不用钮扣,而以小布带对缝在襟处,相羁代扣,并喜欢穿布鞋。在西北回族聚居区,回族群众一直到解放前仍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本民族的服饰特点。

总的来看,回族群众还是较多地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以汉族服装为常服。本民族服只是在宗教活动场所、民族节日、丧葬大事以及部分地区有所保留。山东回族的服饰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内地回族的服饰情况。总之,地域分布的广泛决定了回族服饰的南北差异,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为回族同其他族进行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第二节社会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除了上述的地理分布因素外,社会环境也是对回族服饰习浴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服饰除了具有满足人们实用和审美需要的作用外,还具有辨别尊卑贱,标志品位高低的功能。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以严格要求各族群众遵守“服有常制,有常级非其位不服其服”的伦理道德规范,回族群众亦不能例外。从服饰的类型、用到颜色的选择,统治者们都作了明确规定。《天方典礼·冠服》中所说的“民不衣帛”、“奴贱不衣衫袄”,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回回民族把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体系,回族服饰习俗从表象上看也是这两种文化有结合的结果。回族群众习惯于戴礼拜号唱、缠头、盖头及爱穿长衣服、喜欢白色等服饰特点是伊斯兰教所提倡的,都与伊斯兰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完全是由伊斯兰教与回回民之间的特殊关系所致。在回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不仅仅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也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一种文化形态,深深地影响着回回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而。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识形态到生产活动,都可以见到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回族服饰在深受伊斯兰教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了汉文化的强烈影响。回族服饰之所以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回族在全国范围内与汉族长期杂居;二是由于回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一定数量汉族成分;三是由于汉族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起了主导作用。

影响回族服饰习俗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而的:地域分的广泛性决定了回族服饰的地方特色;社会环境的变迁为回族服饰的发展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深刻影响,为回族服饰习俗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但是,回族服饰习俗绝不是各种文化的简单组合。我们要想探讨回族服饰习俗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要从问回民族的自身发展特点去寻找答案。回族服饰习俗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性原因是回回民族的自身发展特点。反过来,回族服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回族群众对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消化和吸过程,反映了回族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民族风貌。

第五章回族服饰现状

回族服饰是回族宗教信仰、生存环境、文化活动的生动写照,也是回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城乡回族的服饰较之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中青年男女,穿戴打扮丰富多样。回族男子的衣服由单一的白汗衫、青坎肩、便装、中山装向西装、夹克衫等款式新颖的方向发展。城市里的一些回民打扮,已很难从服饰上辨清他们的族属了。回族服饰的传统文化和多数其他民族的一样,也面临着如何很好的保持沿袭的的问题。

然而,回族服饰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担负着回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寄托,也表现出对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因此,回族服饰在不断发展和成熟过程中,在我国各民族的服饰中彰显出自身的价值和美丽,至今仍是今日回族穆斯林的特别标志之一。

结语

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了变化,许多传统服饰已被抛弃或处于演变中,有的则被作为艺术品供后人鉴赏。服饰逐渐向普通化、时髦化转变。回族服饰是回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回族服饰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绚烂多彩、积淀丰厚的宝库。回族服饰的发展变化及多种形态,潜移默化地受到时代、地域以及周边兄弟民族习惯等影响,但在根本上或者说整体上,是受到伊斯兰文化对回回民族形成的深厚影响。由于回族服饰伴随着发展的节奏,就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回族历史发展的主脉。回族服饰的研究没有局限在衣饰、头饰等直观服饰的层面上,而是拓展视野,把回族的鞋饰、佩饰、婚礼与丧葬服饰、舞台表演服饰及学生样服都收纳到考察范围之内,从而丰富了回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内容。

回族服饰习俗探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9109.html

更多阅读

小年有什么习俗?

小年有什么习俗?——简介马上就要小年了,不知道你那里有什么习俗呢?依依这里是在城市对过节的习俗都比较淡化了,不过根据在农村的亲戚那里也了解到一些小年习俗,不知道你们那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习俗呢?赶快来了解一下吧!小年有什么习俗?—

端午节习俗我们吃什么好?

? ?? 划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特色,那么全国各地处理吃粽子和划龙舟之外还有哪些习俗呢?传统的习俗吃什么好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吃黄鳝】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

万圣节来源及习俗

万圣节来源及习俗——简介 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

什么是复活节?在西方复活节都有哪些习俗?

什么是复活节?在西方复活节都有哪些习俗?——简介复活节又快要到了,它是西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复活节那天西方人都有哪些习俗呢?又会举办什么活动呢?让小编带你一起去体验一下西方的重大节日复活节吧!什么是复活节?在西方复活节都

西方教堂结婚婚礼习俗

西方教堂结婚婚礼习俗——简介现在年轻人都喜欢西式的婚礼,但是你们知道吗,西式婚礼也有传统的习俗哦!所以想要来的更本土的话,不如把西式婚俗先了解清楚哦~~下面就是教堂婚礼入门之“西方结婚习俗”,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西方教堂结婚婚礼

声明:《回族服饰习俗探究》为网友寂寞很高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