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的领头羊
文/花祭
奥运会举重比赛上
中国举重队在奋战了8天的举重台上合影,并打出“中国力量势不可挡”的横幅。马文广大声向世界宣告:“请记住,世界力量之源在中国!”作为“中国力量”的领头羊,当人们问及为什么中国人能在举重上独占鳌头时,马文广回答是:“用心”。
马文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汉子,一口不变的家乡话,爽朗的笑声,不拘小节的性格,做事干脆利落,说一不二是所有认识马文广的人对他的评价。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刚刚竞选成为国际举重联合会秘书长。在2008年奥运会上,他门下的中国举重队10名运动员夺取了8枚金牌1枚银牌,唯一的银牌得主还与冠军举起了相当重量、只因体重比对方重了几百克才屈居亚军。整个举摔柔中心共夺得12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创历史最好成绩。
与举重结缘
1972年夏天,省里到曹县一中挑选举重运动员。从小练习武术的马文广由于营养跟不上显得面黄肌瘦,教练员曹其超看了看马文广的手和胳膊,觉得不太适合练举重,就婉言说等忙完了这边回头再去学校看他,可少年时的马文广没听出话外之意:“后来曹老师没有来看我,我很纳闷。当时小,也没听出老师话里的意思,我自己就骑了个自行车骑到菏泽市里找他,让当时一起来选运动员的老师们都哭笑不得。老师看我很执着,就让我去省队试试。”
说起年轻时这段趣事,马文广又露出他那爽朗的笑声。能进入省举重队练举重,还真是缘分!一种最朴实的心态,一种最执拗的决心,让马文广从此和举重结下不解之缘。
进入省举重队后,马文广不敢有丝毫怠慢。刻苦练习,用心专研,经过一年多的系统训练,他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打下了扎实的举重运动基本功,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展露头角。
之后,马文广31次赢得全国青少年冠军、全国锦标赛冠军、全运会冠军、亚洲锦标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世锦赛挺举前八名,成为中国举重运动的一代名将。战功赫赫,为山东举重队立下汗马功劳。马文广作为举重运动员驰骋举坛的16年间,曾56次打破全国纪录,18次刷新亚洲纪录,获国内外重要比赛金牌40多枚。
现在,马文广从一名普通的举重员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举重运动项目的中心领导人,依然不变的是他那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和那爽朗憨实的笑声。
年轻时的马文广
针尖上的艺术
马文广最喜欢中外记者问他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能在举重上独占鳌头?大家的言外之意,是觉得中国人体能并不突出,为什么能在举重这个大体能项目上称雄?马文广的回答干脆利落:“用心”。
很多不了解举重的人都认为,练举重就是傻、大、楞、粗,可在马文广眼中,举重却是一门“针尖上的艺术”,技术要领的掌握失之毫厘,结果就会差之千里。
“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马文广手边摊开的格言本上有这么一句。
曹磊在29届奥运会上摘得女子75级金牌。平时,这个大力气的姑娘觉得只要自己埋头苦练,就能出成绩。马文广走到她身边,悄悄把放在地上的扛铃拨了拨,尽管只是小小的角度改变,曹磊却怎么也举不起来了。马文广说,训练要讲科学,只有心细、艺高、才能胆大。举重时要求把握的力度、角度、时机,任何细微的差错都会导致失败。
没有知识的储备,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冠军,技术的成熟首先要建立在心理的成熟上。马文广在自己做运动员时就自主学习,用5年训练的同时拿下了大学本科文凭。对于现在的运动员,马文广更是要求他们个个都得“文武双全”。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这是马文广一直很欣赏的话。别看这位山东大汉臂憨腰圆,相貌粗犷,站那里像座山,训练起运动员来却是心比针细、要求严格的。
训练场上马文广黑着脸不留情面,生活中却是对运动员疼爱有加。他除了有自己的一套训练方式外还有一套心里调节术。对待运动员,胜利了,可能有批评,失败了,永远是鼓励……
“世界力量之源在中国”
北京的初春,晚上十一点半,凉气袭人。一队人从天坛东门出发,一路奔跑到了永定门。这是马文广在训练教练员这支“急行军”。每次三个小时,既锻炼了教练的体质,又对白天繁忙的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解决之道。满天星斗下,马文广和几个四五十岁的大男人在草地上跑跑跳跳,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有人看见了这群大男人的游戏,戏称这种训练方式是“少帅老将胡子兵”。
29届奥运会如期在北京举行,中国人缘了一个梦。世界给了我们一次展示自己的舞台,我们还给世界一次无与伦比的盛会。马文广和他的运动员们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和最好的成绩在舞台上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举重队在本届奥运会所参加的9个项目上共拿下了8枚金牌,创造了一个奇迹。
人生常有神奇。马文广说。陈燮霞夺下首金那天,正是马文广的生日,那一刻,这个山东大汉泪流满面;这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29个礼炮轰出的脚印,又是从永定门出发,冥冥之中命运之神仿佛对马文广格外眷顾。可他深知,每一步都充满了无比的艰辛。这些年,中国举重队这支文明之师是用近乎“野蛮”的方式带出来的。
赛后,中国举重队在奋战了8天的举重台上合影,并打出“中国力量势不可挡”的横幅。马文广大声向世界宣告:“请记住,世界力量之源在中国!”
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中国力量”的中国举重运动员们荣耀无限,却让马文广有了更深的思考。伴随着中国在举重项目上的绝对优势,却渐渐显现出独孤求败的寂寞。
“大时代的弓弦正等待年轻的臂力”。马文广很欣赏臧克家这句诗。尽管已不年轻,马文广却没停下脚步。他的人生目标从为中国培养世界冠军,延展到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举重项目,把中国举重人的智慧结晶用于更多的国家。
“中国人的体育精神不是把对手打败,而是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体育激发了人们奋发向上的激情,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体育项目的成功有时能使一个民族找回应有的尊严与自信。”他下一步的目标是,向世界各国输出我们培养出的优秀举重教练,把中国力量奉献给世界。
奥运会举重比赛女子奥运冠军合影
“我深爱着片土地”
有人说,马文广一家子是“奥运一家亲”,这话虽不假,但与其说是“奥运一家亲”,不如说这家子“奥运人”都深爱着祖国母亲,挚爱着体育事业。
马文广与同在国家游泳队任教练的妻子姚颖常常是在训练队里碰面的。2001年4月,马文广从山东省体委副主任调任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主任,5年前,在北京分了新房,至今只在里面住了3天。为掌握第一手的训练信息,马文广经常和姚颖教练住在运动员公寓里。公寓里吃的住的穿的全齐,平时马文广和妻子就是在这间五十来平的小房子里休息。在备战最紧张的那段时间,他与妻子姚颖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经常是在举重馆和训练局的餐厅才能见个面。
马文广的两个弟弟——马文才和马文辉也都投身体育事业,人称马氏三兄弟。马文才是山东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副主任,马文辉是中心女子举重队主教练。“他们有这方面的能力,总不能不让他们为国增光吧。于家于国,我只有举贤不避亲。”马文广说。
马文广的爱国热情不以言表,他深爱着这片养育着13亿人口的土地。“我深爱着我的祖国,深爱着这片土地!没有祖国的强大,没有中国经济的崛起,就没有中国体育的强大。这次我能够当选国际举重联合会秘书长,结束欧洲人一统天下的历史,让我在国际举联代表大会上挺起了腰杆。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祖国,感谢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对体育事业的关注,感谢体育总局对我的支持,感谢竞选团队的团结和智慧……”马文广动情地说。
马文广和妻子姚颖在北京奥运会上
这就是马文广,地地道道的山东大汉,中国举重队的主心骨,国际举重联合会的秘书长,“中国力量”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