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江月
芍药甘草汤加味临床新用--《郭维一老中医临证实践录》
芍药甘草汤为仲景方,原载《伤寒论.太阳篇》,治疗误汗后发生的变证。清.程钟龄《医学心语》言及此方可
治腹痛,吴遵程评赞本方为“真血虚挟热之神方”。该方由芍药、炙甘草二味药组成,具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等功效,且有组方配伍之巧,药力攻专之精,酸甘相宜之妙。据近代药理研究,它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有镇静作用。.凡符合本方病机的病证,若能审证确切,加减得宜,可扩大临床使用范围。郭老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兹录验案数则,介绍于下:
例l:习惯性便秘
王XX,女,33岁,本院护士。1985年9月8日就诊。
患者10年前分娩后,大便偏干,嗣后日渐加重,大便3--5日一行,粪似羊屎,便时撑破肛门,形成I°肛裂斑痕,经中西药治疗,效不巩固。近5日未便,伴小腹坠胀,肛门迫痛,舌质淡红,苔少失润,脉细略数。证属阴津亏损,肠失濡导所致,非滋阴润燥,实难取效。拟投芍药甘草汤加味;
杭芍50克炙甘草10克生地榆15克枳壳10克
3剂药后,便软易排,肛痛顿减,继进3剂,排便正常,日行1次,诸恙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例2:左脚跟痛·
党XX,女,40岁,农民。1985年8月16日就诊。
患者左脚跟烘热疼痛2年余,屡治不效。1984年经当地医院X拍片提示:左跟骨前缘有骨刺形成,与跟骨相
联。近日疼痛加剧,伴口干不欲饮,手足心热.舌尖边红,苔心薄白,脉沉弦数。据此脉证,缘由肝肾阴亏,挟热为患。治宜滋阴清热,缓急止痛。方用芍药甘草汤加昧:
杭芍30克,生甘草10克,生地30克,地骨皮3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牛膝l0克,木瓜l0克
药进3剂,疼痛稍减,药已中病,继予原方8剂后,疼痛消失,行动自如,但行走过久仍感微痛,用六味地黄汤加木瓜、牛膝、地骨皮滋补肝肾以善后,追访已参加劳动.
例3:面部烘热.
薛XX,女,40岁,居民。1984年12月8日就诊。
患者5天前突然发现面部烘热,扪之灼热,曾服抗生素类药物,症情未减。见症:面部红赤,颧部尤显,触之烫热,伴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口咽微干,不欲饮水,舌质微红,苔薄略黄,脉象细数。证属阴虚于下,阳浮于上。治宜滋养阴液,潜摄浮阳,予芍药甘草汤加味:
杭芍30克生甘草10克炙龟板30克(先煎)栀子5克
3剂药后,面部烘热减轻,继进3剂后,诸恙悉平,原方加生地30克,以资巩固,追访1年半未复发。
例4:眼眶痛
张XX,女,24岁,职工。1986年3月10日就诊。
患者1年前有脑部外伤史。3月以来:双眼眶胀痛,轻则痛引眉棱,重则波及前额,曾用中西药治疗,效不显。近半月来,眼眶痛甚,引前额及整个头部随之痛作,呈闷痛感,眼珠干涩,日重夜轻,痛苦难堪,伴心烦意乱,口干不饮,手足心热,大便偏干,小便色黄,舌边尖红,苔白心黄。证系肝郁化热,下耗阴液,上犯眼目。治宜滋阴敛阳,清热镇痛。药用:
芍药甘草汤加味:杭芍30克生甘草10克生地30克地骨皮30克女贞子15克
旱莲草15克羌活l0克防风l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
3剂药后,诸痛顿失,大便通调,惟眼珠干涩,脚手心热虽减不著,继予原方继进3剂后告愈。
体 会
芍药甘草汤原方用量等同,我们临床应用,芍药与甘草用量之比,多为5:1;少则3:1,非此难有止痛之效。但芍药增大用量,恐有过苦伤脾胃之虞,故改用炒白芍,以炒制苦,可防其弊而用其长;甘草一般遵原方用炙甘草,取其温中益脾。凡挟热者,改用生甘草,意取清热和中。此虽一重、一炒、一生之变,贵在“权衡得失”,实乃用药之妙也。
芍药甘草汤的实践
近日家母夜里出现小腿痉挛而痛醒的症状,察其舌瘦小,上有碎小裂痕,舌苔淡黄,证属阴血不足,无以养筋。方用: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一剂病止,续进三剂巩固。
土枪医案36芍药甘草汤治疗跌打损伤
吴先生,47岁。2012.10.19.16:50左右为躲避事故而突然奔跑导致左脚小腿肌肉拉伤,当时的感觉就象是小腿挨了一棒,马上就不能行走了,单腿跳跃逃离现场。随后被同事护送回家,晚上请公司的同事徐辉给予针刺患侧承山,委中,解溪,泻法,并加拔罐,拔出大约10毫升带泡瘀血。第二天晚上针刺患侧阳交,阳陵泉,泻法,并加拔罐,拔出大约5毫升瘀血。疼痛大减,小腿挛急稍减,可以起床缓慢步行。第三天晚上洗脚时发现在太溪到地机一带,下面宽50毫米,上面宽80毫米那么大一块的皮肤出现青、紫、黑色。吴先生害怕了,次日即来就诊,处方如下:
白芍30,赤芍30,炙甘草20,怀牛膝15(单位:克)。三剂。
三剂后皮肤的青、紫消散了不少,黑的变紫,疼痛挛急又减。后连服四剂,皮肤恢复正常,疼痛挛急消散,步履如常。
土枪按:《伤寒论》第29条用芍药甘草汤是个治疗误汗后脚挛急疼痛的方子。后世用于治疗腿脚挛急疼痛的最多,也是这么用的。误汗伤津液,伤阴血,导致肌肉,经脉,筋膜失养而挛急疼痛。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合用酸甘化阴,补中益气,生津养血而治。道理和临床章章可考,说得过去。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临床不多见。该患者来治疗时我突然想起《经方实验录》里姜佐景治疗过跌打损伤,效果不错,并“亲验者屡”。但没有具体的方药组成。遂试拟上方,诚如斯言。为什么芍药甘草汤能治疗跌打损伤呢?姜佐景先生的解释是“静脉瘀滞”。静脉瘀滞与之并行分布的动脉血不能到达瘀滞部位的肌肉,经脉,筋膜,这些地方的肌肉,经脉,筋膜同样得不到血液,津液的濡养而挛急疼痛。这两种情况是造成津液,阴血不能濡养肌肉,经脉,筋膜的不同方式,然而产生津液,阴血不能濡养肌肉,经脉,筋膜的原因和结果一样。所以,同样产生挛急疼痛,同样使用芍药甘草汤有效。再则,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神农本草经》说“治血痹”,《名医别录》说“散恶血”,当然可以通静脉散瘀血。瘀血散血脉通,肌肉,经脉,筋膜得养,挛急疼痛消除,病得以愈。甘草缓急止痛。怀牛膝用于治疗腰,下肢疼痛。诸药合用疗效显著。
外伤出血经过包扎处理止血后可用此汤生津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对于失血过多需输血急救。造成人体津液,阴血损伤可能是误汗,也可能是跌打损伤,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青少年生长旺盛期,中老年衰弱期可能造成津液,阴血不足而出现种种症状,在临床中要看具体情况,只要是芍药甘草汤证用之无不效。
去年底,读论坛娄绍昆老师的《中医人生》,里面有一则芍药甘草汤治疗跌打损伤的医案,十分精彩,附录于此,以飨读者。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陈长青,男,65岁,身高171cm,体重135斤,初诊2009年6月7日。主诉:右腿外伤皮开肉绽,血流满地。手术后,医师决定石膏固定三月,患者不耐其苦,20天不到就把固定的石膏偷偷剪开。住院一个月,右腿僵硬如木,一点也不能动,医师都认为是石膏偷偷剪开造成的结果,可能要再作一次手术。陈长青在医院的病床上通过电话求诊。予以芍药甘草汤加牛膝、木瓜。处方:白芍60g,甘草10g,牛膝30g,木瓜10g,7帖。一帖后,僵硬如木的右腿就能有力上抬。当天就出院回家,在家中服上方不暇,右膝关节的活动度一天比一天大,服药40天,右膝关节的活动度恢复正常。一共服药三个来月,下肢活动能力恢复如前。现在,几年过去了,患者完完全全地痊愈,甚至比生病前更为有力,其双脚的皮肤全部老皮脱尽新皮重生,其欣喜难以言表。
--摘自华夏中医论坛中医老土枪老师的文章
fanbarsten:
曾经按林盛进老师的经验,用此方治疗踝关节扭伤后肿痛,病人服药三剂后肿痛消退不显而停用,其中白芍也用到了60克,甘草用了10克,还加了10克的制附片。
中医老土枪:
肿分血肿和水肿,对血肿肿痛用白芍,赤芍各半加炙甘草效果很好,对水肿肿痛用芍药甘草汤效果不好,这时可用针刺加拔罐,很快消肿止痛。
腹痛案
韩某,女,12岁,南关小学学生。《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今不满二七,业已潮汛,且量多期延。初因害羞不愿就医,后失血甚多,出现神疲眩晕,心悸短气,难以上学,始来就诊。化验检查,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170万,mm3。余用滋阴补肾法以治,诸症减轻。因血红蛋白未达正常,继续服药调理。近三日,过午腹痛,时轻时甚,用手按压,痛可得缓,夜寐后疼痛渐止。上午则一无所苦,饮食、二便亦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
观其脉症,知崩漏日久,阴血大损,脉络失养而作痛也。何以午前不痛、午后痛?以午前属阳,阳气为用,尚可帅血运行,是以不痛;午后属阴,阴血为用,血运不畅,故而痛也。治当补血通痹,缓急止痛。拟:
白芍15g炙甘草15g二剂
二诊:疼痛再未发作。遂继续滋肾补血予以调理。
按:芍药甘草汤为《伤寒论》治腿脚挛急疼痛之方。
方中芍药敛阴和肝,逐血痹,畅血行。甘草补中和中,以滋血源,故对阴血亏虚之挛急疼痛,不论其在何部位。均可用之。二药用量相等,否则效果较差。
自汗案
许某,女,65岁,住城内周家巷。暑天大热,饮冷过多,病头痛发热(体温39℃)。自服APC4片,致大汗淋漓,热虽解,而汗出不止,神疲乏力。因循迁延20余日始找予就诊。
患者面色萎黄,倦怠头晕,汗出如泉,拭之复涌。身不热,体不痛,畏寒唇冷,手足不温,胃纳呆钝,口渴欲饮,二便如常。舌淡红润,脉沉细略数。
综观此病,既非太阳中风证。亦非太阳少阴两感证,有似太阳病汗漏不止之桂枝加附子汤证。其实亦非。乃汗多伤阴,阴损及阳之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也。拟:
白芍10g附子10g炙草10g
一剂症减,二剂痊愈。
按: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为太阳病中风营卫不和也:太阳少阴两感证,以脉微细、但欲寐、无汗恶寒为主症,绝无汗出不止,口渴思饮;桂枝加附子汤证,为太阳病,过汗后,遂漏不止,表邪未解而阳气已伤。三证异于本证者。皆有表邪也。本案为过汗后表邪已解,阳气不固、津液大伤之阴阳两虚证。故遵《伤寒论》:“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之旨,用之果验。
小便失禁案
姬某,女,50岁。曾病阴虚血崩,经余治愈。今尿频、尿急月余。稍有尿意急需临厕,略迟则失禁,尿时不痛,亦不灼,腰不痛,纳后化迟,大便一日一行。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弱。腹诊:腹皮薄弱,无压痛,惟腹肌紧张耳。
以脉症观之,此乃阴血不足,肝木失养,疏泄太过证也。治当柔肝缓急,《伤寒论》芍药甘草汤,首选方也。
拟:
白芍15g甘草15g三剂
二诊:尿频、尿急明显减轻,纳化仍差,于原方加鸡内金10g,三剂。
三诊:小便失禁之状,再未发生。患者惧病复发,求再服三剂,余欣然授之。
头痛案(1)
王某,女,40岁。素争强好胜,凡事不遂心,便怒不可遏,迁怒他人,真河东吼狮,胭脂啸虎也。近因其子考试名落孙山,又气冲牛斗,肝火横逆,致头痛如劈,左颞、左眉棱骨痛不可忍,恶心欲吐,胸满烦躁,口干口苦,饮食不思,大便干秘,二三日一行。视其形瘦颊赤,舌红苔薄。诊得脉象沉弦有力。
观其脉症,知其怒气伤肝,肝火上逆为患,治宜平肝降逆,舒肝清热,拟芍药甘草汤加味:
白芍20g甘草10g柴胡10g紫贝齿15g石决明15g茵陈15g龙胆草10g二剂
服后至夜,疼痛渐止。
按:肝火横逆,肝阳上亢,故而头痛;肝气行于左,故左侧尤剧;眉棱骨痛,恶心呕吐,脉象沉弦,皆为肝木克土,肝火横逆之象。故用芍药、甘草、柴胡舒肝,介贝平肝,龙胆草、茵陈清肝,药证相合,故疼痛速杳。病虽得愈,然总须移情易性,大度宽容,方可断根。若性精依然、我行我素,常兴无名之火,病证必将彼伏此起,永无宁日。
头痛案(2)
董某,男,75岁,退休职工。左侧三叉神经疼痛十余年,时轻时重,终不愈。近因诸多不快,复被异味刺激,致痛益甚,3~10分钟疼痛一次,每次持续二三分钟。服安乃近、卡马西平等止痛镇静药不见效应,遂求诊。
患者皓首苍颜,容貌痛苦,诊脉中适逢疼痛发作,只见额角青筋怒张,两手抱头,涕泪俱下,于原地打转,立坐皆非,其痛苦之状目不忍睹。舌微暗,苔薄白。询知纳呆嗳逆,矢气多,大便二日未行,体倦无力,头晕少寐。
切得六脉沉弦。
沉为里病,弦主肝郁。由脉症观之,此为肝郁气滞,瘀阻经络。治当舒肝行气,活血通络。拟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5g党参10g白芍15g甘草6g全虫10g蜈蚣2条桃仁10g红花10g二剂
二诊:疼痛不止,仅嗳气矢气得减。由是观之,显非单纯气滞血瘀。再诊其脉,沉弦中兼有细象,细为阴血不足之脉,以患者年高体弱,本非金刚罗汉之躯,加之久病消耗,津亏血少,脉络空虚,肝木失养而作痛也。以乙癸同源。故以滋水涵木为治,若执于剧痛皆实则谬矣。拟芍药甘草汤加味:
白芍30g甘草15g熟地24g山药12g山萸12g乌梅12g丹皮10g元参15g何首乌15g麦冬15g枣仁15g三剂
三诊:疼痛大减,一昼夜仅发一二次,且程度较前为轻。药已中病,令续服lO剂以获久效。
牙痛案
少阴病主症为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属全身性虚寒证,多由太阳病传来,或误治后邪陷少阴而致。乡邻陈某,女,30岁。产后伤寒刚愈,外出复感。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西医无先表后里之治则,故不予表散,仅针对便秘一症投硫酸镁泻下,药后发热得退。未几,又见上下牙龈肿痛,口渴思冷。因农村条件所限,冬季难有水果,常食生萝卜取快。视其舌淡少苔,诊其脉沉细略数。
脉症分析:产后脉细略数,系少阴不足;牙龈肿痛,口渴思冷为阳明有余,治宜滋肾阴,泻阳明。拟甘露饮加减之:
生地30g熟地15g天冬15g麦冬15g黄芩10g石斛15g杷叶10g石膏30g二剂
二诊:叙称药后发热面赤,烦躁难寐,服药四次,症状一次重似一次。视其倦怠神疲,面色萎黄,齿龈表面色泽淡红,虽肿不焮,亦无脓血。舌质淡白滑嫩,右侧苔酋微腻。闻其声音低微,寡言懒语。询知微恶寒,不发热。
但欲寐,头脑空痛,夜间汗出。龈虽肿痛,若含漱热水痛可暂缓。口不苦,亦不渴。切得脉象沉细。
审症察脉,此阴阳两虚证也。前者少阴不足,阳明有余,显属错误诊断。盖产后气血两亏,复又泻下伤阴,阴损及阳,阳不卫外而恶寒,阴不内荣而龈肿。治宜补正扶元,阴阳兼顾。《伤寒论》68条云:“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今虽未汗,然下亦同理也。拟小剂芍药甘草附子汤,以投石问路。
附子6g白芍6g炙草4.5g一剂
三诊:服后一时许,甚感恶心,欲吐不得,烦躁不安,片刻即能安卧,龈痛略减,知药已中病,原方加量。
附子10g白芍10g炙草10g一剂
四诊:牙龈肿痛大减,恶寒头痛亦轻,口不干苦,脉较前有力。更增其量。
附子15g白芍15g炙草10g一剂
五诊:肿痛全消,诸症均失,惟倦怠神疲,拟归脾汤加附子、白芍善后。
按:本案产后气血两虚,复经误下,致阴阳两伤,本应阴阳双补,而惑于牙龈肿痛、口渴思冷予以滋阴清热,以致阳气更虚,出现面赤心烦等虚阳上浮之象。尔后根据症状及误投寒凉之教训予以补阳益阴。先以小剂试之,药后恶心呕吐,乃阴阳相乖,格拒不纳之象,继而安卧无恙,为阴阳交泰,已复平秘之故,遂用重剂而收功。王冰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正此之谓也。
真寒假热辨证要领,肿处色淡不红,舌淡白嫩,汗后恶寒。口不苦,不渴,得热痛减。若火热之证,当红热肿痛。脓血腐秽,便干溲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若为阴虚,应五心烦热,不恶寒,舌红少津,口干思饮,脉象细数。临证若详细辨认,不难别也。
腿痛案
郭某,男,54岁。32岁时因肝硬化退休。廿余载边治疗,边休养,虽时有骨蒸潮热,胁痛泄泻等症,然调治几日。便可康复。常相遇于街头,见其摆地摊,作小商。日前午后下棋时。觉左侧腿股微有疼痛,未予介意,当晚子夜因痛而醒,抽掣于腹股沟及承山穴处,不得穿裤,难以行立。彻夜不寐。服去痛片、芬必得可得暂缓。医时由其家属搀扶而至。视其痛肢皮色正常,亦不肿胀,推拿按摩,疼痛可减。身无寒热,纳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象弦细。
仲圣于汗后脚挛急,立芍药甘草汤以治,以其汗后络脉空虚,筋肉失养也。本案虽未经汗,然肝病年久,津血不足,脉络痹阻,筋肉失养,其必然也。拟:
赤白芍各15g炙草15g二剂
二诊:一剂痛减,二剂痛失,行立自如,独步来诊,喜形于色。询知腿仍发僵,乃筋急不舒也,原方加苡米30g,木瓜10g,三剂。
按:《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本案患者肝硬化20余年,必然津亏血少,脉络不畅。无寒热,知非外邪。无压痛,知其非实。故用芍药甘草汤解挛急,通脉络。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左侧身痛
祖母年八十余,忽患左侧身痛,痛连左肩,睡不能转侧,两手脉的力度相差甚大,尺脉弱。
用方:白芍30炙甘草10鸡血藤30巴戟天20
药抓两剂,喝了一剂痛止,便不肯再服。
姜春华应用芍药甘草汤的经验
姜老临床应用芍药甘草汤的经验为:“芍药甘草汤不仅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亦广用于胃肠道疼痛,腓肠肌痉挛性疼痛,头痛。举凡胸腹、肋、背、腿肌肉及神经性疼痛,推而广之,举凡内脏平滑肌痉挛性疼痛,无不可以用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加减运用,特别是在加大芍药剂量时,镇痛作用尤为显著。”
一、活血解痉
史某, 女,32岁。
劳动后周身酸痛,尤以两腿腓肠肌痉挛为重。舌淡,苔白,脉弱。拟活血解痉镇痛,用芍药甘草汤加味:
芍药30克,甘草9克 当归9克鸡血藤15克 3剂
药后患者症状大减,续服三剂,痊愈。
按:本案以芍药甘草汤治腓肠肌痉挛疼痛,加大芍药剂量,镇痛效果更好。因劳伤兼见血虚瘀阻,筋失所养,加当归,鸡血藤,养血行瘀,舒筋通络,药后取得显著效果而获痊愈。
二 止血缓急
俞某,男,35岁
患胃溃疡病已5年,疼痛乍轻乍重,遇寒冷加剧,吐血盈握,脉弦,舌头=淡,以芍药甘草汤加味:
白芍24克,甘草6克,炮姜4.5克,乌药9克,白芨15克,研粉冲服,方三剂。
服一剂后吐血即止,三剂后脘痛消失。
按:本案辩证为胃寒性出血,故用炮姜止血,白芨止血效果肯定。动物药理实验证明。白芨水浸出物对实质性器官及肌肉血管出血效果肯定,配以芍药甘草汤患急止痛,双管齐下,病焉不愈。
三 通脉畅流
颜某,男,46岁。患偏头痛已7年,面色晄白,发作频繁,苔薄白,脉弱,证属血管收缩性头痛,治拟通脉畅流,用芍药甘草汤加味:芍药30克,川芎9克,甘草6克,方5剂。仅服两剂,药后痛解而安。
按:头痛情况各异,有血管扩张性头痛,用芍药甘草汤无效;血管收缩性头痛用芍药甘草汤有效,临床鉴别可以从望诊中加以区分。血管扩张者多面色泛红。今患者偏头痛是面色晄白,分析是血管收缩,血行障碍所致。芍药扩张血管,川芎也有扩张血管壁的作用,二者协同,通脉畅流,治偏头痛有效。按川芎治头痛,自宋、金、元时代多用川芎为主药治头痛,如川芎散,川芎茶调散等。本案用芍药甘草汤加川芎,是吸取前人经验,加以自己的临床体会,合组成方。
四. 理气活血
洪某,女,24岁
经行腹痛,量多更痛,舌有淤点,脉细弦。证属气滞血淤,拟行气活血法,以芍药甘草汤加味:
生白芍24克甘草6克,香附9克醋制元胡15克,益母草30克
经前服7剂后,经来腹不痛。
按:痛经有属于子宫肌肉收缩,瘀血不行所致。本案即是一例。以芍药甘草汤加味缓解平滑肌痉挛性疼痛,加益母草及醋制元胡活血化瘀镇痛。姜老治疗痛经的经验,用香附配伍芍药有效。
五 扶正逐邪
杨某 女27岁
产后月余,因食物不洁,腹痛,里急后重,赤痢粘液,日十余次,舌淡,脉弱无力,经检查为菌痢,以芍药甘草汤及香连丸加味
白芍18黄连6广木香3甘草4.5
黄芪15当归9 鲜马齿苋60三剂。
3剂药尽,腹痛除,痢仅两次,但仍里急后重,舌净,脉平。上方去归,芪,加川朴6克,续方两剂,病愈。
按:本案为产后下痢,逐邪与扶正并重,二诊去归、芪,用香、朴理气,本“气调则后重自止”的原则。
六 解痉镇静
俞某,女38岁
患神经性呕吐已旬日,服多种药物无效。面色晄白发青,舌淡,脉弦。投以芍药甘草汤及小半夏汤:
芍药18克 甘草4.5克 半夏9克生姜3片
仅服一剂,呕止。
按:姜老说:“芍药甘草汤可以治疗多种平滑肌痉挛性疾病,如由横膈肌痉挛所致的呕吐,用芍药甘草汤缓急解痉,又芍药与半夏同用,半夏有镇静作用与芍药有协同作用,对神经性呕吐有效。
七 解表清肠
何某 男32岁
近两天来水泻,日3次,腹痛,肛门有灼热感。患者三天前患感冒未愈,午后有低温,动辄自汗,恶风,苔薄黄,脉数。辩证为太阳中风而兼热痢,投以阳旦汤:
桂枝9克 白芍24克 甘草6克生姜3片
大枣5枚黄芩15克 5剂
药后表证除,下痢止。
按:本案为太阳中风而兼热痢。解表宜用桂枝汤,加重芍药剂量,与甘草相伍以治腹痛下痢。加用黄芩以清大肠湿热。
八 燥湿解痉
项某 男52岁
食后胃脘作痛,胸闷,脉滑,苔白厚腻。证属湿阻脾胃,以芍药甘草汤及平胃散加减:
白芍18克 甘草 川朴各6克,苍术枳壳,苡米各9克方三剂。
药后胃痛除,胸亦宽,苔仍腻,按上方去苡米,加半夏6克,续方两剂。
按:本案证属湿阻脾胃,故用术,朴燥湿宽胸,苡米利湿。姜老说:“芍药驰缓平滑肌,枳实收缩平滑肌,一驰一收起到调节作用。芍药甘草汤可以缓解胃平滑肌痉挛性疼痛。”
药后胃痛尽除。
九 止呕去痞
叶某 男60岁
患慢性胃炎已七年,常呕吐,现中脘痞闷胀痛,舌红,苔根白厚,脉细弦。以旋复代赭汤及芍药甘草汤加味:
旋复花9克(包),代赭石24克,姜半夏15克,紫苏叶12克(后下)
白芍30克生甘草6克,生姜3片,川黄连1.5克方7剂。
药后呕吐缓解,但尚呕恶白沫,上方去代赭石加伏龙肝15克,续方7剂,治愈。
按:本案慢性胃炎呕吐亦属胃气上逆,故姜老用旋复代赭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加紫苏和胃,川连健胃,药后呕止痞消。
十 温阳解痉
周某 女71岁。
两腿拘挛痛,足冷,尤以冬日为甚。舌淡,脉沉。以芍药甘草汤加附子:
芍药18克炙甘草6克,炮附片9克,服七剂。
按:本案辩证为少阴证,为阴阳两虚,投以芍药甘草附子汤,温阳解痉,续方14剂后,终获痊愈。
十一 驱风通络
金某 男57岁。
头痛已半年,项强。遇风寒则痛剧,得汗则稍减,舌淡苔白,脉弦。证属风寒入侵,阻遏脉络所致,以桂枝加葛根汤加味:
桂枝、葛根各9克,芍药24克,甘草、川芎各6克,细辛1.5克,生姜3片,大枣4枚,方三剂。
1剂后即痛减,3剂诸证悉除,无复发。
按:本案头痛,遇风冷则痛剧,得汗则稍减,辩证为风寒入侵,阻遏脉络所致。用桂枝加葛根汤去风寒项强,又加大芍药剂量与甘草相配以治头痛。辅以川芎,细辛治风寒头痛,效如桴鼓。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输尿管结石案-----《平凡的中医》患者,男,公交车司机症状:输尿管结石,疼痛难忍,舌脉无特别之处。
方用:生白芍60克炙甘草10克 金钱草100克飞滑石20克 广木香10克 三副
嘱其多饮水,并做适当的跳跃,以助结石下行。
一副痛止,三副之后检查,结石已消失。
按:用芍药甘草汤为主方,以缓急止痛,解除输尿管平滑肌的痉挛,以利结石的排出;并用大剂量的金钱草配合滑石以助排石,木香则用以理气,以推动结石下行。
博主案论杂谈(101)针灸精验直指(626)推拿整脊正骨(510)中医中药窍验(1917)儒释道易国粹(988)人文教育历史(380)武术气功导引(415)奇人异术绝技(242)健康养生美容(1130)茶食药膳营养(399)时事时论杂谈(364)格物钩沉探源(185)精品书籍辑汇(119)书画音乐艺术(209)生活趣闻理财(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