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个与唐装旗袍马褂相关的议论,一不留神,把赵武灵王搬了进去。接着便想,这赵武灵王的故事,还真值得说道说道。
这个故事在《史记》里记载得很详细。
单说这赵武灵王,应该说还是挺有本事的,也挺有战略眼光。(呵呵,大眼光厉害的人,小眼光未必厉害哦!)
因为他是赵国的国君么,所以被后世称之为“赵武灵王”。其实,他原来有个名字,叫雍。他姓什么?姓嬴,就是与秦始皇“嬴政”一个姓。那时候,“姓”与“氏”是两回事,这位雍,是“赢姓赵氏”,故称之谓“赵雍”。不像现在,说你老先生姓氏名谁呀?这里的姓与氏已经混在一块了。
这赵雍,已经是赵国的第六代国君了。那时候的天下,动荡不安,秦国已经虎视眈眈,兼并中原的动态日益明显。他有感于赵国积弱,决心“振兴中华”,于是乎,在政治、军事、外交乃到老百姓的风俗习惯生活水平市场物价直至毒豆芽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开放,最为著名的改革措施,莫过于“胡服骑射”了。
赵雍的胡服骑射,是着眼于军事并侧重于军事的民俗改革。
那时中原诸国,自以为自己的文明程度高,自称之为礼仪之邦,一种自大、排外的心理统治着老百姓,甚至有些什么将军,常常在什么TV里叫嚷着,与强秦早晚必有一战。至于对长城以北的匈奴,总说他们是“异邦”,谁与异邦打了交道,一律被称之为“崇洋媚外”,或者被骂之为“卖国贼”,同时产生了蔑视心理,也许还有仇视的心理,时间一长,又有许多恐惧的心理,不然地话,为什么修长城哦?需知道,现在我们引以为中国人自豪的长城的老祖宗,就是那时候开始修的么!
这赵雍确实与众不同,他在军事实践中,发现了胡服的长处,那种紧身紧袖的特点,极方便骑马,于是他就在朝廷之上公开提出采用胡服,抛弃了传统的长袍大袖;在军队的组织上,增加骑兵,减少战车,使部队不仅在平原战场机动能力更强、动作更快、更有战斗力,同时也更加适应在山地丘陵乃至沙漠的野战。
胡服骑射的实行,军事上的强盛使赵雍雄心大增,他知道,秦国是威胁赵国最大的敌人,不解决这个问题,赵国便没有安定团结的局面。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常人连想也不敢想的决定,就是主动出击,攻打秦国。他在地图前不知道思考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多少次到山西与陕西的崇山峻岭里去考察,最后,一个取路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旗东北),自九原突袭咸阳,吞并秦国的方案形成了。
这样一个伟大的计划,必然需要有能力的人去执行。谁来当这次攻击的主帅呢?他想来想去,把手下诸将和儿子亲信挨着个地排了一遍,觉得都不行。
于是,便决定让儿子赵何专治国事,他自己亲自挂帅,全力治军,经略四方。
用今天的眼光评价这个计划,应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
赵雍的“吞秦”计划包含了极大的雄心,就当时的实力相比,赵国远赶不上秦国,但秦国恃兼并之志,一直东向用兵,又南侵楚国,对北方防范较少,赵雍准备绕道九原,利用轻骑之优势,偷越沙漠荒原,直下秦都咸阳。在秦国北线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只要实施得法,赵雍的这一战略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
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计划,有一次他为了了解自己的战略对手、掌握咸阳附近的地理形势,了解秦王嬴稷的处事为人,决定亲自去咸阳面见嬴稷。
他假扮成赵国的使者,持国书到了咸阳,一路上画其地形,直到见到了秦王。那秦王见到这位赵国的使者,感到他卑亢得宜,应对自如,举止言谈远非一般的外交部长,自是敬重不已,后来才知道是赵雍,后悔极了。
但是也不能不说,这个“吞秦”计划的实施确是有些风险,但这是弱中求胜、解除战略隐患的必要一着,如果成功了,将足以扭转战国的局势。他清楚,而如果能在军事上摧毁秦国,即使自己舍掉君位,也会有国家和自己长久的未来。
赵雍让出王位,全力治军,与历史上父子兄弟君臣亲属间争权夺位的事实形成极鲜明的对照,表现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胸怀和注重现实的高远的政治识见。
不能不说,赵雍在这一点上,有伟大之处。
但是可惜的是,他在另外一方面,却也有致命的弱点,就是他不会处理接班人或是“红二代”的问题,终于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斗。
就在他让出君位,全力经营军事,欲吞并强秦,威服列国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位夺权,开始了“内斗”。
他“退居二线”之后,传位给了一个叫“赵何”的儿子。但是他还有一个叫“赵章”的儿子,为了安抚他,把东安阳(今河北省阳原县)升格,设了个直辖市,让赵章到这个直辖市去当领导。这赵章,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个“野心家”,他平素奢侈放纵,目中无人,自恃自己也是“红二代”,根本不把赵何放在眼里,常常有所表现,动辄就把老资格摆出来,甚至放出风来说,有朝一日定与赵何“裂土”。
有那么一天,赵章见赵何平时麻痹,出门率领的兵众也不多,遂与部下商议,晚上诈称父亲发病,骗赵何前去探视,欲于途中截杀之。不料,这一次让赵何有所觉察,觉得事有可疑,正狐疑不定的时候,有位大臣自报奋勇,愿先行试探,结果半路被伏兵误杀。
这下等于捅了马蜂窝,哥儿俩翻了脸,动起了刀兵。赵章见自己的阴谋败露,大势已去,往赵雍的住处跑,想让老子保护他,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这赵何的兵将踏着脚印追了过来,赵雍爱子心切,便出来说,没有藏在我这里。那些兵将不管三七二十一,冲进去就搜,结果从夹壁墙里搜出了赵章,立马斩首。
带领兵将搜查的军官,叫李兑。自知冲击了太上皇的住处,早晚是个毛病。于是便命令兵将们继续围住这片住宅,不许解围。并假传赵何的命令说:“在宫人等,先出者免罪;后出者即系贼党,夷其族!”宫中的人听了,信以为真,纷纷争先出宫,四处逃跑。仅剩下赵雍一个人,被李兑锁上大门,坚决不放他出来。赵雍在里面呆了些日子,吃的没了,便四处找吃的,甚至连树上鸟窝里的鸟蛋都让他掏出来吃掉了,在这个大院里一直被困了一个多月,最后终于被饿死了。
三个月之后,李兑开宫探视,将其尸葬于代地灵丘。
那个长途奔袭灭秦的伟大计划,也胎死腹中。如果不是这样的结果,也许,中国的历史,将是另外一种写法呢!
曾有古话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武灵王的事业,连二世都没过去。在接班人问题上出错误,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