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猬效应】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正所谓“疏者密之,密者疏之”。
每个人的思考方式都是不同的,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这个世界要求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即使它坚不可摧,各种关系也要求你去做些改变。别人可以选择去理解包容,同时别人也可以选择对立面。当到了新的环境,我们尝试用过去形成的个性去适应,结果往往都是失败的。想必此时的你是孤立无援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刺猬,远和近都会伤人。学会掌握交往的尺度和测量人心之间的距离。关系越走越近,缺陷就暴露的越明显,矛盾和隔阂是通过沟通解决,当然,我们已经远离了最初的彼此。或许还会有其他的情况。沟通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事情的真实面貌得以呈现,大家才能在一个平台上交流,不是质问也不是指责而是谈心。
刺猬有着满身的刺,真的就能保护自己吗?刺猬幸福吗?刺猬的背部虽然长满了刺可它的肚子却是柔软无比.....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越是表面坚硬、锋利而内部越是脆弱....但世人看到的大多是这些浮于表面的表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觉得自己也开始变得像刺猬一样,全身长满了刺。可我似乎是为了像刺猬那样保护自己那颗柔软的心,才会把自己伪装成像刺猬一样.....可当我无意中刺伤到别人时,我却无法做到事不关己一样的心安理得。或许,原本世人都是刺猬;想得到彼此的关爱与温柔,想亲密接触可却又不能避开彼此的刺,于是漂移在谎言之间,漂移在暧昧之间,漂移在现实和幻想之间,漂移在伤害与被伤在之间......受伤了,心碎了就要学会长大;可我是怎么了?为什么还是没有长进?即然长了刺,就蜷好身体不要在露出柔软...为什么还抱着希望抬起头,敞开心扉?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每个人都是刺猬,那些刺是我们最个性的一部分,是我们最自我的一面,是我们最真实的面貌,更是我们自我保护的那件金甲盛衣。当我们遇到喜欢的、愿意亲近的人时,我们会努力向对方靠拢,有时可能会一兴奋就忘记收起自己的刺,扎到对方都不知道。当我们遇到讨厌的人时,我们也会用这全身的刺逼退对方,让自己不受伤害,转危为安。细细想想,如果只是陌生人,我们会离的很远,轻轻一瞥,各走各的阳关道,谁也扎不到谁。而扎到我们和被我们扎的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亲人、爱人、朋友。因为我们要取暖,寒冷让我们取暖的迫切冲淡了收起长刺的理智,因为兴奋我们忘记了自己是只背着刺的刺猬。为此,我们也曾心力交瘁,也曾泪流满面,也曾伤痕累累。也许距离真的能产生美,在安全的距离下,我们彼此观察,眨眨眼,坏笑一下,会发现对方真的很可爱,是只不错的刺猬如果我们决定走的更近,感受一下彼此的温暖,别忘了收起我们的刺,甚至忍痛拔掉一部分,那样大家都会更舒服、更温暖。
我也是只小刺猬,我也有兴奋到忘记收起尖刺的时候。刺猬的思维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