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教案 垓下之战原文及翻译

垓下之战教案

文本解读

一. 《项羽本纪》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 内容梗概

汉四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刘邦听从张良等人的建议,追击项羽军队。

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下,已兵少食尽,而被汉军及诸侯兵重重围困,夜间又闻汉军四面皆唱楚歌,以为楚地已为汉军占领,不觉泣下,左右也皆泣。项羽于是乘黑夜率领壮士八百余人乘马突围。天明,汉军发觉,以五千骑追之。项羽渡淮时,跟随他的已只剩百余骑。至阴陵迷道问路,被农民所骗,陷大泽中,为汉兵追及,项羽复向东逃,已只余二十八骑,自忖无法脱逃,与部下再战。最后,项羽败至乌江。乌江亭长备船岸边要送他过江,项羽拒绝,遂下马步战,杀汉军数百,身被十余创,自刎身亡。

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把握文意。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引、壁、举、诣、期、顾”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乃、为、而、以、及”等虚词的用法。

2. 反复诵读品味精彩句段,鉴赏精彩的场面、细节描写。

3赏析.项羽的性格特点,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一、导语:历史是有包容性的,能接纳善恶,也能兼收曲直;历史又是公平的,他能铭记成功,也能承载失败。在人类历史的星空之上,有多少人功成名就,光彩夺目;又有多少人“出师未捷”空留浩叹!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样一类人,走进一类像奔涌向前的流水突然遇到了断崖却毅然决然地跳下而成就了另外一道亮丽风景的人类历史上的悲剧人物,看看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给后人又留下了那些思索。

二、检查预习

让一位学生读,师生纠正,然后把不会读的字音标注在文本里。

垓下名骓美人和之数阕虞姬麾下

骑能属者田父绐刈旗辟易舣船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把握文章理路。

1、垓下之战按一战争故事来看我们可分为战前、战中、战后那么如何划分?一二段交代了垓下之战发生的背景,即战前,它的最后一段,即战后(时间两分钟)三四五段是战争场面的描写。

2.本文描绘了垓下之战的哪几个场面?这些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场面:①霸王别姬②东城快战③乌江自刎

作用:渲染垂危情势,制造悲凉气氛,刻画人物形象,深入揭示主题。

(提醒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最后由学生小结本文的结构)

②战前霸王别姬

垓下之战③④⑤战中 东城快战

⑥战后乌江自刎

三、语言积累

1. 通假字

楚兵罢食尽通“疲”疲惫

辟易数里通“避”退避

2. 古今异义

期山东为三处古义:山的东面 今义:山东省

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某一区域

吾知公长者古义:敦厚今义:年龄大、辈分高的人

3. 一词多义

君王能与共天下跟(介词)

尽与韩信给(动词)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

以与彭越拿(介词)

以舒屠六用(介词)

以故汉追及之因为(介词)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而(连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就(副词)

汉军乃觉之才(副词)

乃有二十八骑只(副词)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以及(连词)

以故汉追及之赶上(动词)

及其死,鲁最后下等到(介词)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从(介词)

项王自度不得脱自己(代词)

美人和之他(代词)

此天之亡我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使各自为战替(介词)

为之奈何处理(介词)

愿为诸君快战给(介词)

期山东为三处分作(动词)

今独臣有船只有(副词)

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副词)

若非吾故人乎旧的(形容词)

故分其地为五所以(连词)

其不至固宜本来(副词)

今日固决死一定(副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修饰关系(连词)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因果关系(连词)

楚兵且破将要(副词)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况且(递进连词)

4. 常见实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松弛(形容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带领(动词)

张良、陈平说曰劝说(动词)

汉王复入壁营垒(名词)

诸侯不从约遵从(动词)

其不至固宜应该(动词)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靠近(动词)

举九江兵发动(动词)

诣项王往(动词)

今可立致也到来(动词)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几(数词)

力拔山兮气盖世超过(动词)

田父绐曰欺骗(动词)

期山东为三处约定(动词)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受(动词)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动词)

5. 常见虚词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趁着(介词)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假使(连词)

则楚易败也就(承接连词)

请今进兵请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表敬副词)

虞兮虞兮奈若何你(代词)

莫能仰视。没有谁(无定指代词)

然今卒困于此可是(转折连词)

然今卒困于此终于(副词)

江东虽小虽(转折连词)

6. 词类活用

乃引兵解而东归向东(名词作状语)

汉欲西归向西(名词作状语)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向东(名词作状语)

项王军壁垓下修筑营垒(名词活用作动词)

亦足王也称王 (名词活用作动词)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往东走(名词活用作动词)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往西(名词活用作动词)

马童面之面对(名词活用作动词)

令诸君知天亡我使……灭亡(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使……为王(使动用法)

7. 特殊句式

此天亡楚之时也判断句

此项王也判断句

君王能与共天下省略句

使各自为战省略句

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省略句

项王军壁垓下省略句

饮帐中省略句

乃陷大泽中省略句

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省略句

然今卒困于此状语后置

我何渡为宾语前置

第三课时

一、导入:有一位英雄,铁血柔情;有一位英雄,勇冠三军;有一位英雄,豪爽仁义。尽管他失败了,他的一生,也是一首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的史诗。这位英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前两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今天我们更进一步走进文本来鉴赏体味末路英雄的悲壮之歌。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我们首先来回顾检查一下本文中的重点语言点

三、品读研讨精彩片断,分析人物形象,认识其悲剧性格。

(投影)项王自叙七十余战,史公所记独钜鹿、垓下两战为详。钜鹿之战全用烘托法,无一及战事,而羽垓下显出项羽兵法及斩将搴旗之功。项羽英雄,史公自是心折,亦由其好奇,于势穷力尽处自显神通。钜鹿、鸿门、垓下三段,自是史公《项羽纪》中聚精会神、极得意文字。(郭嵩涛《史记札记》)关于垓下的记述,究竟有怎样的艺术魅力,值得郭嵩焘如是说。下面我们走进垓下之战的三个精彩的描写场景鉴赏体会细节描写及项羽的性格特征。

1、在战中这三个场景中勾画出你认为精彩之处,反复诵读品味,然后任选一处赏析项羽的性格特征,(形式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展示,不足之处由教师点拨。)

(1)四面楚歌(悲壮)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末路多情而又无奈的心境)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一向叱诧风云的西楚霸王,这时又是这般儿女情长,情意绵绵。

英雄末路的挽歌:《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力拔山兮气盖世”,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可比。既有对自己辉煌岁月的回首,也有对兴亡盛衰的无尽感慨,对“时不再来”的无限懊悔。 “时不利兮骓不逝”。可是这时代对我不利,我的乌骓马再也跑不起来了。 一种英雄末路的感慨油然而生,让人倍感苍凉。 “骓不逝兮可奈何”,乌骓马不前进我能怎么办?抒发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呢。表达了项羽其强弩之未不仅于战无计,而且连自己的爱妃也保护不了。包含着对虞姬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垓下歌”为项羽生命的绝唱,以此诗谢天下,写出英雄的失路之悲将一腔悲愤,万种低回,天高地迥,托身无所的悲叹发挥到极致。虞姬所和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2)东城突围(勇武)自述败因(自负、勇武) 斩将溃围 (无畏善战)

一写突围失道,轻信农夫陷入大泽中,表现其有勇无谋

二写自认兵败被围,乃“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展现其恃勇自负。骁勇善战。

钱钟书分析项羽在垓下之围之后的心态:“认输而不服气”(承认失败无可挽回,将失败归于天意,并不是仗打得不好。)

三写东城快战,连斩敌将,令部下叹服,最后展现其勇猛无敌所向披靡的英姿。有万夫不当之勇。

(3)乌江自刎

船待渡-拒渡(宁死不辱、知耻)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乌江,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项羽他高傲霸气,这是一个热血男儿的英雄情怀,这是一代叱咤风云的雄主的豪迈气概,同时这也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性格原因。曾有人悲哀地说,或许项羽少那么一点霸气,那么一点高傲就能渡过乌江待他日东山再起。

骏马赐亭长、头颅赐旧友(仁爱重义、视死如归、侠骨柔肠)

乌江自刎(壮烈)生死都是英雄本色,成败总要光明磊落,轰轰烈烈之后天地复归于平静,只剩下古战场之外的野草鲜花一代代诉说着英雄的故事。

2、品味语言描写,品味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

(可以抓住"可奈何"、"耐若何"得出:穷途末路;抓住"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得出:骁勇善战;抓住"不忍"、"为若德"得出:侠骨柔肠,)

3、师结:由以上我们可以窥出千古英雄的多情、知耻、重义、仁爱,一个既叱咤风云又儿女情长;既恃勇自负,又痛苦绝望的悲剧英雄形象。

四、如此英勇豪迈的项羽,最终自刎乌江,耳畔不禁又响起“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至死都把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运不济,然而,真的只是时运不济吗,造成项羽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讨论明确

(为了让学生对项羽的失败的原因有个更深入的认识,可联系本文中刘邦又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也可联系以前所学课文)

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众说并不纷纭,主要不外乎两种。一是项羽性格使然,所谓"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喜欢杀戮以至丧失天下民心,吝于赏赐而不获将士拥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历史必然",认为秦王朝已经实现大一统了,是历史潮流所在,项羽却逆潮而行,分封天下,必然为潮流所抛弃。

1、不善于纳谏,唯才是用

⑴刘邦:张良进谏“汉王听之。”“汉王曰:‘善。'”——善于纳谏,唯才是用

⑵汉高祖论“三杰”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来亲附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项羽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以为范增而不利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鸿门宴》听张良的劝谏,赴宴请罪。

项羽不善于纳谏,不善于用人,独一范增而不能用。(受陈平离间夺了范增军权,范增一气之下告老还乡,路上生毒疮而死)

⑶新丰鸿门。闻刘邦欲关中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击压刘邦十万军。刘邦恐,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卑曲称臣,高颂项王。项羽显然沾沾自喜,颇以为得意,遂听从项伯言而"善遇"刘邦。这就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而"项王默然不应"的千古遗憾。

⑷既灭秦。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此时却心怀东归意,说:"人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就如同穿着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谁能知道呢?"劝者见项羽目光如此短浅,不由意冷心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大怒,"烹说者"。

(既显示了项羽不善纳谏,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沽名钓誉,爱慕虚荣目光短浅。)

2、教师小结:项羽性格中缺少的正是王者应具备的广纳贤才、善于纳谏的品质,注定他只能是位英雄而不可能是位王者,他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爱慕虚荣,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

⑴新安。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⑵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令"秦人大失望"。

⑶汉二年冬。因封侯不当,田荣起兵反叛。项羽平叛后,"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⑷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有许多,在激励机制方面,刘邦对看准了的人才,不管是要权(如韩信)还是要钱(如陈平),他都会不计成本地投入。相反,项羽对人才,却不能提供相应的报酬,即使下属立下了大功,该封官授印的时侯,他也把官印拿在手上反复把玩,舍不得给他们。所以史学家称他只有“妇人之仁”。像刘邦的这些超级人才如张良、韩信、陈平其实原来都是项羽手下转投过去的。
兵圣孙子说:“上下同欲者胜”。一个不能给下属带来发展空间和实际利益的人,怎么斗得过一个勇于给下属利益与空间的人呢?
“舍得金弹子,打中巧鸳鸯”,毫无疑问,任何人都是需要激励的。

3、师:项羽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喜欢杀戮以至丧失天下民心,吝于赏赐而不获将士拥戴。这些性格上的缺陷造成项羽悲剧的结局,这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胸怀。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而是误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上,就算他于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以后也一样会败于张邦、王邦、李邦。

我们看司马迁是怎么说的(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人物)

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译文:秦朝搞糟了自己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项羽沽名钓誉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并且恃勇自负“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这些都铸成了项羽的悲剧之源。

我们来课堂小结:透过本文,我们领略了项羽别姬之时的重义多情,在东城快战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他既刚烈如火又柔情似水,他的勇敢、豪放、率真、磊落、仁义令他周身洋溢着人性之美。尽管他也有性格中的缺陷,尽管他失败了,但他是失败的英雄;司马迁打破了“成者为王,败者寇”的历史偏见,不以成败论英雄将项羽写入本纪。一场楚汉战争,刘邦以其胜利而登上了政治舞台,项羽却以其失败而戴上了大英雄的桂冠,胜利者自有胜利者的光彩,失败者更有失败者的殊荣。项羽用他的豪气、真诚。为了理想、报复、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英雄之气至今给奋斗中的人们以精神的力量。

五.下面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敬重,送项羽一幅对联,以体现你对他的评价。

提示:

霸王别姬,英雄儿女情长

乌江刎颈,壮士慷慨悲歌

1、历代名家对项羽的评论: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垓下之战》教案 垓下之战原文及翻译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1343.html

更多阅读

《花样跳短绳》教案 小学二年级跳短绳教案

《花样跳短绳》教案授课年级:水平三上课人数:64人教者:郑金国设计理念: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辅以教师的引导,采用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

《电子邮箱的申请》教案 申请电子邮箱

《电子邮箱的申请》教案杜泽镇中心小学 杜幸芝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电子邮件以及电子邮件的优点。2、学会申请电子邮箱。3、利用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4、培养学生具备信息时代沟通的能力,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小学一年级书法课教案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磨蹭(cèng ) 塾师(shú)翻来覆去(fù)马鬃(zōng) 掺和(chān)调教(tiáo)凄惨(qī)挎着(kuà)2.多音字hōng 哄哄声磨 mó磨刀 横héng横行 弄 nòng捉弄 哄 hǒng哄骗mò磨面hèng蛮

《跨栏障碍往返接力赛》教案设计 障碍接力赛作文200

《跨栏障碍往返接力赛》教案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跨栏障碍往返接力赛”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

聆听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案 聆听 公鸡母鸡 教案

聆听 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帮助学生复习“附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学习小姑娘勤劳、朴实、善良的品质。2、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活泼抒情的情绪;

声明:《《垓下之战》教案 垓下之战原文及翻译》为网友妄醉无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