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 《荷叶母亲》

激活课堂:给学生的“学”一片放飞的天空——《荷叶母亲》课例。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要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而非简单的“认知体”。后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对话,一种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对话。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师与生之间,心灵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激活课堂,关注个性,凸现主体,给师生广阔的天地,给学生的“学”一片放飞的天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现以《荷叶母亲》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教材内容:七年级人教版新教材第五单元,第24课,第2篇散文诗,原为《纸船》,今更新为《荷叶母亲》

教材分析:

《诗两首》是七年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的一篇自读课文,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本课的生字词由学生在家独立完成。文章内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关键语句多角度感悟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以“说”激活课堂

课前放磁带播放《烛光里的妈妈》,激情导入:

师: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心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生2、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生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生4:老师,我自己写了一句赞颂母爱的句子,可以念念吗?

师:当然可以,我们给他鼓励(示意学生鼓掌)

生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难忘慈母情!(好一个仿句)(学生受了启发,纷纷举手,很多同学也开始现场写作)

生5:悠悠慈母情,拳拳赤子心。心有千千结,梦中常萦绕。

生6:任天涯海角,任沧海桑田,游子难忘慈母情,寸草永沐三春晖。
生7:行遍那千山万水,难忘临行密密缝,寸草心永沐春光,一生一世难相忘。

生8: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最贵是亲情

… …

师:同学们吟诵的句子各有千秋,各有精妙之笔,可圈可点之处,或文质兼美,真情感人;或遣词造句,一语惊人,徜徉在这文学语言营造的五彩斑斓的爱的世界,真让人心驰神往。老师真心的希望同学能用生花的妙笔,向母亲,向所有的亲人和朋友诉说衷肠。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感情走进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看看作家又是怎样将这份至纯至真的感情表达出来的呢?

〔评析〕本来这是我准备在拓展练习中准备的题目,可同学们内心有对母亲表达不完的感情,而且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仿写及写作的能力,所以在开课伊始,他们就迫不及待地亮出了自己的作品,这可以说是我始料不及的,但我意识到学生对于母爱这类型的文章已经读过多篇,如果我强行打断他们,拉他们进文本,可能这节课很难再有高潮,也就很难实现我的教学目标。因此,我就顺着他们生成的问题将拓展练习提到了前面,然后直接突破教学重点:领会作者的写作说法。

二、以“研”激活课堂——探究: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味诗歌思想感情
师:在前面我们介绍过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初步领略了冰心文字的特点,清新自然,字里行间流淌着脉脉温情。那么,大家在这篇散文诗中,能否找出佐证的例子,请同学分小组进行讨论,之后我们选择小组代表发言。(当教师把研读问题“还”给他们时,班上像开了锅一样,有的小组,勾勾画画,读读写写,你言我语;有的小组查找资料互相印证;有的边读边体会,有的因和同学观点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各小组满是兴奋的脸孔,研究气氛活跃.展示了他们个性化的创见)
师:我听同学讨论,文章开头写的过于平淡的,什么“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好吗?
生1:不好,读起来平淡,不符合我们平时作文要求的“凤头可”标准,省去会更好。

生2: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这正体现了作者的巧妙心思。

生3: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生4:我认为文贵在自然,感情贵在真挚,作者就是先看到了朋友送父亲的莲花,才引起九年前的回忆,不造作,不故作深沉,让人容易接受,朴实自然。

师:大家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你们的精彩分析也会令作者刮目相看的。我们只要知道文章的每一个句子都要为文章中心来服务的就行,不管是华丽还是平淡只要他能帮助文章水到渠成就好了。

师:我刚才在巡视时,有一个小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园里莲花有很多,作者只择其中两朵来写,用意何在?谁能帮忙解决?(同学思考,并很快有了答案)
生: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师:其他小组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生:“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老师,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因为它揭示文章的中心,可是我们小组对“心中的雨点”把握不准,请告诉我们该如何理解?

生:伤心的事

生:受了委屈。

生:从文章写荷叶保护红莲看,应是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困难、打击。

师:大家的才思真的是很敏捷的,不错,“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节课的“研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三个自主”,首先对保持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试想如果每位学生仅仅满足于现成答案,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因为繁重的知识学习而丧失。其次,研究性学习打破了课内外、时间、空间的局限,更强调学生在这种不雕琢、去粉饰、返朴归真的学习过程中深刻、充实、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究的经历和体验,分享丰富而完整的学习探究的快乐。其三,促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不断实现自我建构,把—个个问号拉成了一个个感叹号,在与他人共同学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得以彰显和发展,使其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三、以“读”激活课堂

师: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同学们研读课文的语言特点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同学都在用心朗读,下面就让我们带着沸腾的热情再读课文,去体味那深深地母爱,去体会作者那细腻而又深邃的文字魅力。(个人自由朗读,男女交叉朗读,自我推荐朗读等各种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生:孙政同学字音读的很准,感情表达的有点生硬。

生:王维嘉能站起来读,就是很大进步了。希望他再接再厉。

生:陈玉瑶读的不错,不过声调应有所起伏。……

〔分析〕语文教学离不开语感的培养,所以读文章应该是每节课必须坚持的,尤其是洋溢着美感的文章,更需要来读了。所以在课的结尾,我安排了学生的朗读,之所以在这安排,是因为学生已经完全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所以读起来会更投入,更有目的。

四、小结

师:母亲的记忆是无暇的,她像一本渊博的日记,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是啊,我们的快乐是她辛勤的动力,我们的痛苦却是她额前的皱纹,鬓间的白发,同学们,让我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终成德才兼备的儿女,回去孝敬生我养我的母亲、去回报家乡,报效祖国。让我们伟大的母亲,家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教学案例《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今天就让我们献上第一份孝敬礼物:请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下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1425.html

更多阅读

《杂文月刊》投稿邮箱 杂文月刊 教育世界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并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博主发表过,稿酬不菲、有样刊)《杂文月刊》“原创版”投稿邮箱:zwyk@vip.sina.com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目的:现在的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有不少人令人遗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因此.通过本次班会,努力唤回同学们回报爱心的良

C语言经典案例《第一篇》 c语言数组案例

案例一本例旨在介绍数据类型的转换。C语言规定,不同类型数据的需要转换成同一类型才能计算。在整型、实型和字符之间通过类型转换便可以进行计算。该应用程序设计如下:# 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a =5;char

声明:《教学案例《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为网友兲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