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阿根廷的足球比赛前,中国国歌响起,却招来了香港球迷的嘘声,这是具有分离意识的一部分香港人借机会发泄他们对中国政府的不满的最新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香港人我很熟悉,除了因为好些香港亲戚以外,还有一波无时无刻围绕在身边,叽里呱啦说着粤语的香港同事。记得20年前去香港探亲,和亲戚及他们邻居打麻将,穷得叮当响又不谙香港麻将的我,不但没有获得这帮财大气粗的香港亲戚朋友的照顾,相反却被他们痛扁,还夹带嘲笑:“嗨,表叔(香港人对大陆人的戏称),你觉得香港怎么样?”我真诚地回答:“很好,繁华,现代。”另一个亲戚问:“你觉得什么时候大陆赶上香港啊?”我还是真诚地回答:“二十年吧,至少上海二十年后硬件可以赶上香港。”一片哄笑声。我在叽叽喳喳的广东话里和稀里哗啦的麻将声中,不断地为他们“点着炮”。这似乎也是20年前大陆和香港经济关系的浓缩。
另一方面,虽然同事过的香港人不下一百,但是至今没有一个谈得来的香港朋友。记得进入外企的第一天,就有大陆同事忠告我:"千万别和公司里的香港人交心,他们喜欢向老外打大陆同事的小报告."这也在以后的工作中应验了无数回。
给我总体的感觉就是香港人知道自己不是外国人,但也不愿意被视作地地道道大陆中国人,所以他们通常喜欢扮演的角色是大陆人面前的“西方通”,西方人面前的“中国通”,所以他们永远"stuckin the middle",纠结于自己的角色定位。
香港回归18个年头了,这种角色定位的纠结却与日俱增。今天,他们在街头谩骂着大陆同胞,明天他们在体育场嘲笑中国国歌,后天他们还会在某地做着与大陆中国的切割,似乎脱离了大陆,他们就会成为某种值得世界尊重的一群人。
放眼看去,这群积极于与大陆切割的人中,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恰恰是回归以后的十几年里,而他们却成为了与中国大陆最过不去的一群。这其中说明了很多问题。
第一、“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争取香港民心的过程中失去了政治吸引力,也说明这一政策在回归后的十几年没有落实好,或则说没有符合香港人的期待。
第二、中国大陆在对香港的经济支持中,利益分配过多倾向于香港中产阶级以上,而忽略了如何让中下层香港人在经济红利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三、18年来,香港的中华民族意识教育是失败的。原因是在这一领域顾忌太多,强调“港人治港”的同时,几乎放弃了中华民族意识教育。或则是注意了这方面的教育,却没有用好香港特有的、为香港人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比如与宗教界的合作,与香港民间团体的合作,一味用教育大陆人的方式教育香港青年,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香港目前的形势,后面有美国、日本和台独势力的影子,并成为台湾政治气候变化的调控器。去年台湾地方选举,香港就发生了所谓“占中运动”。可以预见,明年台湾地区大选,香港还会有某种形式的抗议示威,以表现“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如何的不得香港人心,希望通过示范作用,影响台湾的选举。这种港台互动,声东击西的新操作手法,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寻找到正确的应对策略。
首先,在尊重基本法的前提下,要扩大港人治港的实质内容,减少大陆的干涉,让一国两制落到实处,落到深处。其次,要将经济成长的利益向香港中下层市民倾斜,学习澳门那样,发放红包,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一国两制"的好处。再次,就是要和香港宗教团体合作,用慈善人性的方式,加强民族意识教育。最后,就是要在香港人的就业问题上,体现作为中国一部分的优势。
香港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到台湾蓝营的号召力,并给日本和美国遏制干涉中国提供筹码,加上东海南海上的问题,中国的战略空间将被大大压缩,局面就会非常被动,这需要当政者好好对付,绝对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