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发生原因、历史教训 历史的教训

1、天京事变的原因

一方面是敌人颠覆破坏的影响,这是外部条件。激烈的阶级斗争,地主阶级对太平天国革命政权的颠覆和破坏,不可避免地要对革命队伍内部产生影响。

敌人颠覆破坏的例子,张继庚反革命集团案可算得上典型。张继庚是一个潜伏的反革命奸细,太平军攻南京城时,他从长沙赶到南京,混入革命队伍。太平军攻克南京后,他化名叶知法混入北殿典舆衙刺探军情,联络人手,结纳死党,准备暴乱,被察觉。1854年3月,在东王杨秀清的主持领导下,镇压了张继庚及参与的骨干分子129人,这次反革命暴乱虽未得逞,但说明敌人在革命队伍内部进行颠覆破坏是无孔不入的,革命队伍的防线,特别是思想防线不可能严密得滴水不漏。

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和直接的方面,是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弱点密不可分的。制度上的日益封建化和太平天国领导人思想上的蜕化。

农民阶级是一个与封建制度伴生的阶级,在近代历史条件下,已远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农民化为小生产者,虽然能够举行起义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但却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变革封建社会制度。太平天国领袖们同样也无法摆脱这一法则的制约。太平天国建立的农民政权,不仅依然建立在旧的封建经济基础之上,而且因袭了旧的封建君主制度,因而,不能不日益明显地走上封建化的道路。既然因袭封建君主制度,就势必依据封建主义原则处理领导集团内部及领导集团与群众的关系,上下之间形成的是一种“金字塔”式的关系。

1)太平军将领生活开始腐化

洪秀全法定地居于塔尖。也就是说无法从制度上保证领导集团内部的团结。同时,因为农民没有有效的批判的武器,无法抗拒地主阶级思想的侵蚀,他们本身就保持着封建的、宗法的思想,家长制扩大到皇权主义在所难免,皇权主义原则本身就意味等级服从的不平等。这无疑是破坏革命队伍团结、导致分裂的因素。也就是说,无法从思想上保证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太平天国刚刚在天京定都,甚至太平军还在城外与清军鏖战时,洪秀全就急不可待地动用上万军民拆毁大批民房,修建天王府。天王府“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雕琢精巧,金碧辉煌”,“五彩缤纷,侈丽无匹”(《贼情汇纂》卷6)。洪秀全陶然于声色享乐之中,他花了许多精力制订了一套旨在约束后妃、维护宫廷秩序的制度。就仅举他为后妃们制定的“十该打”和“四不准”的戒律来说吧。“十该打”。可见,他的革命精神严重消损。昔日患难与共的兄弟,这时却俨然君臣。而东王等人,对洪秀全却不是诚心臣服、甘拜下风的,而是竞侈豪,争权势。当然,也不能把天京事变的发生完全归结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上去,认为它绝对不可避免。事实上并非每次农民革命都一定发生火并事件。也应该追究太平天国领导者的个人责任。

洪秀全做为太平天国的领袖,在最初的起义带领的光彩口号与攻城掠地之后,所获得了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便安于在天京极其享乐自己的荒淫到无度的生活,甚至在进行太平天国运动的初期,其便坐拥数个年轻美貌的女子。

据史载,天京天王府“其中约有妇女千百,男贼仅洪逆一人,其中淫恶可知也”。
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城至52岁自尽,在美女丛中生活11年,从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上马杀敌,也不过问朝政。这时他正值壮盛之年,并且体格健壮,但11年仅颁布过25篇诏书,而且1854年至1858年是空白,5年竟然未发一诏。连曾国藩也感到奇怪:“洪逆深居简出,从无出令之事。”
2)争权夺利——杨秀清代天父传言

早在金田起义之前,杨秀清取得了代天父传言的地位,就是对洪秀全权位的挑战和威胁。到建都天京以后,他更是包揽军政实权,培植起雄厚的亲己势力,渐渐地,对自己的位次在洪秀全之下也不能容忍。杨秀清企图不仅在实际权力,而且在名位上都不能居于洪秀全之下。为了张扬自己,显示威风,他兴建的府第。杨秀清甚至利用天父传言的地位和权力,到1856年夏末秋初,更发生了杨秀清逼封万岁的事件。事情至此,便把洪杨矛盾推到激化的高峰,成为促成天京事变爆发的导火索。
同时,杨韦矛盾也尖锐起来。杨秀清的专横跋扈,不只是对洪秀全一人。他是上压天王,下欺诸王。随着洪杨矛盾的激化,韦昌辉便加紧了联洪反杨的活动。及至杨秀清逼封万岁的事件发生后,洪秀全便采取了联韦诛杨的行动。
此外,杨秀清的专横跋扈,也激化了与石达开、秦日纲之间的矛盾。
可见,在天京变乱爆发之前,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已是严重激化了。矛盾的交汇点在东王杨秀清身上,他成了众矢之的。这样,他的被杀就不是偶然的了。清除他,就成了天京变乱的开场戏,他也就成为天京变乱中的首当其冲的牺牲者。
(3)满汉民族矛盾、地方土客械斗等社会因素

2、天京变乱的经过

悲剧的第一幕:洪秀全密诏图东王,韦昌辉乘机行滥杀

悲剧第二幕:石达开回京险遭难,洪秀全诛杀韦昌辉

悲剧第三幕:翼王回京遭疑忌,率师出走不复回

3、天京变乱对太平天国的危害

1856年的天京变乱和领导集团的分裂,是天平天国农民起义由胜利发展到走向衰落失败的转折点。

①搞垮了领导核心。经天京变乱,东王杨秀清被杀,北王韦昌辉遭诛,翼王石达开出走,开国之勋中仅剩洪秀全自己在朝,大有孤掌难鸣之势。
②削弱了革命力量。经天京变乱中的互相残杀,仅东王部属被杀就有二万人,其他各王的部众也有损耗,死者中不少文臣武将。石达开出走,带走十万精兵。尽管他仍然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帜,坚持反清斗争,但与天京革命力量各自为战,远不如合力对敌,削弱了革命力量。
③摧折了太平天国的信仰支柱。太平天国革命是披着宗教外装的一场革命。
尽管宗教从本质说不是革命的思想武器,而是麻醉剂,但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拜上帝教却起到了交融革命理想、维持革命信仰的作用。经天京变乱表明:在宣称率领群众建立地上天国素以兄弟相称的领导之间,所谓天父的第二子和在凡间的代表(洪秀全)所要建立的原来是洪氏的家天下,而天父的第四子及代言人(杨秀清)居然居功逼封,天父的第六子(韦昌辉)则肆意残杀手足,天父的第七子(石达开)也居然“拥众自雄”。这样,他们以德标榜的“以天父真道,蓄万众一心”的说教,失去了权威性和说服力,人们不能不对以往的信仰产生怀疑,对革命的前途产生忧虑。信仰的支柱不能像过去那样坚固了,这显示了太平天国在政治思想上的破产,过去那种生机勃勃、万众一心,团结战斗的局面不复存在了。从敌方幸灾乐祸的一首歌谣可以看出情况的严重性:“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立,依旧让咸丰”。(沧浪钓徒:《劫余灰录》,《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册2,页163)
④导致战局急剧逆转。由于天京变乱极大地损伤了革命元气,而敌人却获得喘息和乘机反扑的良机,太平天国方面从军事全胜的局势迅速跌落下来,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而清方则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总之,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史上一次影响巨大的事变,它成为太平天国局势的转捩点。以此为界标,太平天国的历史明显分为兴衰不同的前后两个时期。
天京事变”发生原因、历史教训 历史的教训
天京事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天京事变的性质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其发生的原因,虽然与敌人颠覆、破坏的影响不无关系,但主要是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制约以及有关人员的个人过错所造成。制度上的日益封建化,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思想上的日益蜕变,最终酿成了这样一场大变乱。这场变乱搞垮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摧折了革命理想和信仰的支柱,导致战局急剧逆转,对太平天国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1462.html

更多阅读

脖子上长小肉疙瘩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脖子上长小肉疙瘩原因

脖子上长小肉疙瘩是什么原因、怎么办?——简介 最近,一些朋友发现自己脖子上面长了个小肉疙瘩,很是烦恼,那么脖子上长小肉疙瘩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是一种病症吗?一起来看看吧~脖子上长小肉疙瘩是什么原因、怎么办?——脖子上长小肉疙瘩是

评析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

娓娓道来的“历史老师”——评析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2015年1月30日 10:01 中国纪检监察报【字体】 大 中 小陈治治拿到习骅所著的《中国历史的教训》,一口气读完,花了不到半天时间。掩卷遐思,三句话在脑海里不断盘桓。第一句话,一切

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兴衰的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总结

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兴衰的经验教训2009-10-08 12:30:34|分类: 深度文章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20世纪末期,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曾经长期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纷纷丢失了执政地位。譬如日本自民党在199

声明:《天京事变”发生原因、历史教训 历史的教训》为网友青衫栀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