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慰藉在哪里?
邹碧华
去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某中国留学生追求某女生不成,挥刀杀了这位女生。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令人唏嘘的事,某某离婚了,患上了忧郁症;某某同事家的小孩压力过大跳楼自杀了……。这些消息,令人心情十分沉重。专家认为,许多人心理素质缺乏磨砺,无法在挫折面前挑战自我,无法承受残酷的现实。这也让我们不得不回到一个非常原始的话题,如何看待人生?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在人生中找到慰藉?
古语有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哲学家塞内加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才需要慰藉。可是,我们究竟要如何找到慰藉呢?有人纵情山水,有人忘我工作,有人借酒浇愁,还有人走向极端。可是一旦触景生情,思绪很快又回到到那些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往事中去了。于是,焦虑和痛苦如影随形,始终伴随左右。
英国作家德波顿在《哲学的慰藉》一书中为我们描述了六位经典哲学家关于人生慰藉的智慧。比如,塞内加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哲学上找到慰藉。面对挫折,逃避、自我麻醉和自我欺骗是没有用的。他说,“我要领着你通过另一条通道达到心灵的平安”,“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些安慰的话语:“没事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结果或许不会那么坏”,等等。但事实上,那些话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些只能让我们暂时地渡过难关,但不会根本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就必须直面结果,就得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向死而生。塞内加说,“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哲学的作用就在于,第一,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随时作好准备;第二,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认识到它们未必那么坏。”其实,我们许多人身上缺少的,正是这种理性精神,一旦灾难降临,便大惊失色、一败涂地。一旦我们能够充分运用我们的理性地去看待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就会发现,问题并没有我们担心的那么严重。
又如,书中介绍的另一位哲学家叔本华说,“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之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看到了整个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因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获得的慰藉,才是真正的慰藉。当我们能够以一种理解的宽容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也就获得了世界的理解和宽容。
资中筠先生已经不太接受翻译的活儿了,但当他从译文出版社拿到《哲学的慰藉》一书的原作时,翻阅之后,立刻就被吸引住了。周国平先生也欣然为之作序。他在序中说到,“一个人对于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这本书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作者用优美流畅的语言重新诠释了一些哲学思想。平时忙碌于事务的人们是无暇接触那些艰深哲学的,可是德波顿先生的轻松笔调却让我们可以比较从容地从这些哲学家身上获得慰藉。当然,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慰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们在哲学中,能够找到最深刻的慰藉,因为它能为我们提供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