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不是什么难点,不过很典型,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很有帮助,所以我要说一说。
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很平常,是议论文的最常见的模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模式。
提出问题即提出论点部分。首先是总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之后是分论点,有两个,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灭亡,有赂秦和不赂秦两种情况,作者都考虑进去了。其中,第二个分论点之后还有一句分析原因的话,“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样这个分论点也就很充分了。最后的一句是一个小结,这是学生写作时最缺少的。
文章首段破题,极为简洁,分析论点,层次分明而全面,让自己的立论牢牢站立,这是学生最应该学习的。
分析问题部分有两段,分别从两个分论点的角度进行论证。
第三段是针对第一个分论点进行的论证,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其次还有引用论证。
有三组对比:
对比组一:秦战胜得到的土地与和谈得到的土地的对比,六国战败失去的土地与割地失去的土地的对比,“其实百倍”,结论是“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看来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而六国很糊涂,竟把打仗看的很重要,把土地看的很一般,本末倒置,导致国力受损。
对比组二:六国祖先创业艰难与六国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暴霜露,斩荆棘”写创业艰难,“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写割地的轻率。这样割地就不仅仅是国力受损的问题了,还是一个道德伦理的问题,这样的子孙简直就是败家子,六国的子孙就不仅仅是目光短浅的问题了。结果是“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对比组三:地有限,欲无厌;奉弥繁,侵愈急。结论是“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这三组对比从六国作战目的不明,守土意识不强,割地后果认识不足三个方面,逐层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的观点。
最后一句是引用论证,古人早有此认识,可惜六国的子孙就是不明白。
此段主要是针对韩魏楚三国。
第三段从第二个分论点的角度进行论证。
先说齐国,比较简单,“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再说燕赵。先总说,“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再分说,先说燕,后说赵;先说正确,后说失误。国策的失误作者认为是导致快速灭亡的原因之一,而后进一步指出“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是必然结果。
以上从正面论证,最后从反面假设论证,总括六国,若能坚持正确的国策,和秦的较量,结果难以预测。
第三是结论部分。分两层,第一是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第二是借古讽今。
第一层,先假设六国“并力西向”,那么秦无以招架,然后得出六国的失败是“为积威之所劫”,教训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第二层,包含很多对比,六国与秦,爵位相等,国力相抗,结局不同;宋与六国,国力更强,国土更广,若重蹈六国覆辙,就比六国更加糊涂了。讽谏之意十分明了。
学生练习议论文的写作,完全可以仿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