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人类消失后的地球。

◎译  名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片  名 HistoryChannel Life After People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纪录片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文字幕
◎IMDB评分4.9/10 (17votes)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544 x304
◎文件大小 436MB
◎片  长 1:29:54
◎导  演 
◎主  演 
◎简  介 
  该片设定了一个有趣的背景,即:如果从明天开始,全世界60亿人类 集体消失,地球会变成什么模样?
  如果人类突然永远地消失了,我们的地球将会怎样?生态系统能否稳定?我们的工业化世界将有什么能幸存下来?什么东西将最快分崩离析?从被毁灭的古代文明,到被自然灾害摧残着的现代城市,历史带给我们回答这些问题的线索,和人类灭绝后许多惊人的、令人深思的东西,尽在2008年1月21日21:00档的历史频道。
  百年后,废弃的摩天大楼将会由鸟、老鼠还有植物建设成为“垂直的生态系统”。也许一个小动物就可以让胡佛大坝水力发电厂倒下。汹涌泛滥的河水、倒塌的桥梁和大厦、重回西部大平原的加利福尼亚灰熊和水牛群:在没有人类的世界里,这些将是视觉的印记。我们的汽车将生锈变形、归于尘土,我们的宠物将被强壮的野生动物抓住吃掉。而人类的绝大多数记录,比如书、照片、唱片呢?它们会很快地失去光彩,失落坏萎,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生存过的一点点证据都将不复存在。
  因为采用了最棒的电影视觉效果,还有工程学、植物学、生态、生物、地质、风土学和考古学等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支持,《人类消失后的世界》通过最终假定,带我们登上了一次令人惊异的视觉旅程。
  1986年切尔诺贝利的核电站事故以及它带来的长远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感性的课题:人类消失后将会发生什么事。《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带领观众去到遥远的小岛,在缅因州的海岸附近寻觅废弃的小镇的踪影;在纽约的街道下观察地铁隧道是如何可能成为水汪汪的运河;去蒙大拿州的原野预言熊和狼的命运。
  我们人类不会永远存在于这个星球上。现在我们能首次在《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详详细细地看到,那一去不复返的世界。
◎影片截图















影评:

科学家鼓励您尽可能的折腾
  如果人类的生存时间只相当于地球一瞬间的瞬间,人类的任何活动所留下的结果不能超过1万年,核子武器呢?连他也没有给自然带来什么致命的打击,切尔诺贝利20年后已经复原了,自然重新建立起了新的生态系统,只要20年!我看不出人类还有什么好吹嘘的,留下几头狼1年就可以繁衍出1500只,海洋的自愈功能让人乍舌,钢筋在200年内倒塌,混泥土建筑500年消失,10000年后还能看见长城!(当时我就激动了)和金字塔,可是再久一些人类的生存活动痕迹就再也识别不出来了,人类就好象没在过。唔,是这样没错可是,地球能活多少亿年,人类,我指现在正在看文的人类,不包括已经灭绝几千次可能存在的高级智能生物你们能不能像一下,对于自然来说人类有多么微不足道。
  
  所以说,本片传达出个意思是人类你折腾吧,对于地球来说微不足道,你要真能在灭绝后10万年能留下一点点识别你自己的东西你就是大爷!关键是,(科学家们悲观得像个娘们)科学家告诉你根本不可能,这让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然的破坏而产生的罪恶感有点可笑,你是个嘛东西,你就是人身上一只跳蚤,为自己到处造坑放血表示由衷的哀悼,这个哀悼可不一般,这也是自我投射自我放大的一种,我说你这只跳蚤哀悼个啥劲啊,啊靠!我他妈想起来了!哲学要完蛋了!因为纸只能保存一二百年!我真真伤透心了我,你们发现没,大自然多么无情,他根本不顾你苦苦哀求执意要将黑格尔哲学埋葬,你们还以为他多受伤呢,大地母亲,祖国妈妈,你这是拟人化!有本事现在就用所有核武器把地球炸了(传说中理论上动用所有核武器可以炸飞地球)那也算人类你本事了出息了,否则崩在那哼哼唧唧的,跳蚤还爱抒情,蚊子还要当战斗机,喂喂,醒醒吧,你是个什么东西,转瞬即逝!懂吗?地球年龄的瞬间中的瞬间,也许还是自然培养出来的智能动物中最低能的一种,给你那么多时间你那些前任智能早移民别的新球了,就你还在亚洲的腹地打转,造设国栏自己圈养自己还以为自己多有文化,活着只能是一场对人类持续无能自大的亲眼鉴定,我我我,,,想想都想去死算了。

欢迎来到人口为零的地球

  2007年的电影《我是传奇》,以“地球上最后一个人”作为噱头和卖点。BBC拍的这部纪录片则更狠,名字就叫做《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副标题是“welcometo the earth,population:0”,欢迎来到人口为零的地球——连最后一个人也没有了。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着力探讨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怎样,至于人类何时消失、为什么消失、以怎样的方式消失,都不在讨论之列。
  
  影片按时间顺序分为几个部分,比如“人类消失一天后”、“人类消失一周后”、“人类消失一年后”,一直到“人类消失一万年后”。我们也逐步从一天之内电力供应停止,大部分世界陷入黑暗,36小时后纽约的地铁全部被水淹没,看到象征工业文明图腾的埃菲尔铁塔的倒下、布鲁克林大桥的崩塌,直至看到象征人类文明最后一丝遗产的万里长城和胡夫金字塔的慢慢消逝……
  
  与文明遗迹的湮灭相对,是自然生物蓬勃茂盛地生长与繁殖——植物将会迅速地蔓延到陆地的每一个角落,动物将会以超出现在数十倍的速度繁衍生息。没有了人类的地球,是一个真正的蓝色与绿色交织的星球。
  
  即便BBC的技术水准再高超,可作为一部纪录片,在视觉特效上自然还是无法与好莱坞大片媲美。尽管如此,《人类消失后的世界》依然可以看得我们汗毛倒竖。人类自以为是的自大和狂妄,在大自然横扫一切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人定胜天”这种不自量力的口号,是多么的轻薄和可笑。我们所引以为豪的物质文明与高科技,我们保存在光盘与纸制媒体上的人类文化的所有结晶,都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化作乌有。片中的研究人员在谈及资料保存时,不无尴尬地承认:我们至今也没找到比将图画和文字刻在石头上更为持久的保存方法。而即便是古埃及和古中国的石刻,也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地风化,直至消失无踪。
  
  在《人类消失后的世界》里,科学家们严肃地预言:至多一万年时间,地球上曾经存在过人类文明的所有证据,都将灰飞烟灭。而一万年,对于地球而言,只不过是刹那中的刹那。地球存在了大约在46亿年,如果将这46亿年转换为24小时,一万年,只不过区区零点零几秒而已……
  
   人类曾经多么迅速地占领地球,大自然便会多么迅速地将它夺回。而比鸿毛还轻的我们啊,连一声叹息都留不下。



    
    话题很严肃,意在打击人类从工业革命持续至今的自大和狂妄,而非仅仅是描述和论证。我们以为的坚固,我们标榜的文明,我们骄傲的高科技,越是走得高其实越是脆弱。就好比是能量高的顶端不稳定状态,稍有震动,即分崩离析。打击就是泼盆冷水,但是一盆冷水不会浇灭火焰,也不应该浇灭。我们需要的是,在大自然面前保持应有的敬畏。
    神是存在的,但神并不是我们。
  
    前面说的是制片人的意图,比较明显。本来我也没有打算就此写一篇东西。可是昨天晚上对着黑暗睁大眼睛的时候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命题:LifeAfter Me。我不是个科学青年,所以这个命题其实只是因为上述纪录片让我发现,用自己不在场的虚拟将来式,可以发现某些意义。
  
    如果我突然消失了,我周围很多人的生命可能从此陷入恐慌、悲伤和永无止境的寻找之中,特别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或许会为我一直保持着房间的样子,整齐、干净。当他们把全世界给了我,我就成为了他们的全世界。没有我的世界,不知道他们能怎样生活,就像没有他们的世界,不知我能怎样生活。但是生活必须继续,这是生活最残酷的本质:无论如何撕心裂肺的痛苦或如何天崩地裂的变化,生活从不停止它的规律。很多人可以选择结束自己的生活,却不可能结束Lifeafter them 。
    所以,无论如何撕心裂肺或天崩地裂,我们都只能接受生活本身。拒绝结局是没有用的,我们所能做的只在结局之前。
  
    如果我突然消失了,所有关于我的记忆,均停止在距离二十三岁还有三十天的日子上。保存在和我相识的人那里的或多或少的记忆在被回忆起的时候讲述大相径庭的“我”,却没有一个是真实的。我在不同的人的世界里形成不同的镜像,与甜蜜、痛苦、安静、温暖、尖锐等等等等形容词联系在一起,并且不会再改变了。他们白发苍苍的时候,仍旧面对二十几岁的我,他们看着我,应该如同看着他们的青春,那戛然而止的、渐行渐远的、五味陈杂的、不可磨灭的青春。他们或许已经不会再想起,我的存在曾经改变了他们命运的轨迹,他们以为那只是命运。我却明白,如果没有他们,我亦不复存在。
    作为记忆,是否真实是唯一的标准。真实的温暖、痛苦、伤害、喜悦,才能够在回忆之前以及之后获得微笑、理解、原谅、怀念。
  
    如果我突然消失了,世界不会怀念我,因为我并没有为它做什么。若果名不见经传,一个人的生活,所能影响的范围实在太有限,除非我遗留的某件物品在数百年后作为文物被重新发现。我的空间会因为长时间不更新被关闭,豆瓣、饭否、邮箱诸多账号被废弃,身份证、学生证、信用卡诸多证件被吊销。所有官方和正式的信息里,我消失了。我的遗憾无从完满,我的梦想无从实现,我曾经的存在寄托在与我有关的物品上、人们嘴中的传说间、不为人知的记忆里。过于突然的结束让我没来得及计划,没来得及总结甚至没来得及后悔。同时,我也不必再背负未来,人们会说如果再过几年,她一定能有所作为。仿佛那是不言自明命中注定的事情,虽然如果很大程度上只是如果。
    消失就是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过去才是唯一的意义,但是过去也会消失。所以,生活的意义,不是证明,不是成果,而是生活的当时够不够丰富而美丽。
  
   Life after people, the earth goes on. Life after me, the worldgoes on the same as before, I guess.

这部纪录片至少没有考虑两点:
  1.造成人类消失的因素,对其他生物有什么影响?是不是会让大部分动植物一起消失呢?
  2.人类将在怎样的时点消失?是21世纪初的现在,抑或一万年后的将来?如果一万年之后人类才消失,也许那时的世界有完全不同于现在的构造,而不仅仅是现今的钢筋、水泥、砼、塑料之类化工品等,遍布全球的放射性物质是一种极其可能的假设,因为人类也许将主要依靠核聚变做能源。
  
  不管如何,本片终究很好。因为从整部影片中,我一直听到一句话:人类消失后,地球照样转。上述两点,在人类消失后的100年内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结局,但是万亿年后,将没什么不一样。
  
  在人类仍旧活蹦乱跳的现在,有人试图通过无线电波向外太空发射信号,以获得一些“友邻”或者“关注”;但本片告诉我们,有人推算过,所有无线电波或其他各种讯号在2光年后将变成噪音。所以,至少目前,人类作为一种自视甚高的智慧生物,在宇宙中是孤独的,甚至比不了地球上其他动植物们,它们有比邻为朋的热闹。
  
  所以人类的消失将很快被遗忘。地球恢复没有人类状态的速度快得令人吃惊。切尔诺贝利遗址只花了20年就草长莺飞。一两百年内所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都将化为尘土,蔓藤植物、风沙、雨雪将是最早夺取城市的先头部队。我们讨厌的蟑螂、白蚁等存活数亿年的生物将继续活下去,笑看谁是地球真主宰。被许多人视作家庭成员的猫狗,在人类消失后将迅速适应丛林,恢复它们嗜血的天性,过亿万年前曾经拥有的生活。海洋方面,奶牛大的翻车鱼每年可以繁殖数百万只后代,以保证任何情况下都能避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让人痛心不已的海洋污染自身修复的速度更不用提。
  
  而人类呢,越是先进的存储技术,消亡的速度越快。纸张、照片、磁碟等介质按照其诞生的年代依次递减,越新鲜的技术,保存的时间越短:硬盘里存储的电影,很难保存超过10年;照片能保存数十年;纸张能保存数百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保存时间最长的介质,可能要算远古先民用过的石刻。建筑也是同样。古罗马斗兽场、万里长城、金字塔能越过千年风烟,而各种摩天大厦、电视塔、埃菲尔铁塔在无人维护的情况下无法坚持五百年。等到金字塔都不复存在时,人类文明的痕迹也许将永远消失。
  
  而地球还是地球,只要大气层、水体还在,生命仍将繁衍。如此说来,我们有什么可自诩的呢?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人类没了,地球仍好好的。所以,为了个金融危机就大呼小叫的,真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生命和地球(或者历史)的关系


  人做为生命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地球上生活了不短的时间,虽然和整个生物的历史比起来不过是瞬间。
  
  大自然的力量非常强大,自我修复的能力也很强。但这些并不能够成为人类在地球上为所欲为的理由。
  
  这个片子中有些默认的东西值得说到明处。
  1)人是可能彻底消逝的;
  2)生命之流不会断,但也许就不再是人类了;
  
  我觉得片子中能够最给人启示的是:任何伟大的建筑或者其他的人工制品,要想长久保存下来,不间断的维护和保养是必须的。没有了维护和保养,任何东西都用超过想像的速度破败。
  
  从这样的一个片子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我的是:
  1)你看的很重的东西大自然并没有特别照顾;
  2)想着让任何物质的东西永远,从长远讲都是缘木求鱼。除了精神本身,其他物质的东西没有不消亡的。那么,如果我们多关注些不消亡的,是否比较有“价值”?
  
  
  不同意的是:按照《瑜伽哲学十四讲》中的理论,人的真实生命并不会消亡,即使不是以人的方式存在。当然,这个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
  
看了三遍 还是震撼
  There was life before people.
  There will be life after people.
  
  人类永远都不会是这个星球的主人。
很有想象力的立题,其间不乏创意之处,从人类消失第一天、第二天……的结构、将我们无比强大的时间、权利、规则、金钱……统统推翻,险些让我以为它是部伟大的作品,可惜随着推移,它开始喋喋不休地重复:由于缺乏人类维护,一切人类的痕迹都将加速消失有点太单调和空洞,也许人类消失后,会有太多的偶然、巧合产生无穷大的异变和延伸,可惜在该剧中统统无法看到,而美工特技也很重复毫无刺激和震撼。(难道跟俺们国产电影一样缺少资金)最终它在我的心中变成了看过即可的纪录片。
  
  也许地球一直都在这样循环着:人类诞生——人类繁衍——地球破坏——人类消失——地球修复,我们现在拼命在乎的、玩命追寻的,我们视为永恒的,一切一切都会消失,而且很快,站在地球以外看现在的我们,有点可爱
  向伟大的地球致敬!
有科学家说,大自然进化出智慧生物很容易,但要进化出能想象宇宙,能思考自身位置的生物则有很大的偶然性。——这有点震撼到了我。人的出现和存在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人类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就像思考我们自身一样,有着能够思考自我的思维,但又难以逃脱自我。
  
   放到一个至高至远点再来看人类的文明,以及我们的生存······

---------
后来又看了一部《地球停转之日》,听说《2012》也快出了。
现在人们对生态重视了,却找不到原因,并且不愿改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187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阮元《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 阮元 字伯元

原文地址:阮元《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作者:sqwjyl最初接触阮元,是大三上学期读黄侃先生《文心雕龙札记》,其中提到“仪征阮君”的《文言说》,仪征现属扬州市,阮君即阮元,《文言说》对刘师培的影响很大,而黄侃亦为刘师培弟子①,故《文

读书笔记——《八十天环游世界》_细世界__ 八十天环游世界下载

我曾经经读过这么一本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十分富有冒险精神,他在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环游世界一周的壮举,赢得了报酬与名声。说到这里,我想你也应该大概能够猜得出来我想要介绍的书了吧,对了,这部小说就是法国作家儒

声明:《《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人类消失后的地球。》为网友苟且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