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的《红楼梦》和余秋雨的“抄袭门”
王若谷
最近看了马兰的《红楼梦》表演,比较欣赏,夸张,而又不失自然,可谓炉火纯青。
但是配角吴亚灵相对就比较差,赶不上越剧的“林黛玉”(王文娟)。
马兰演出的《红楼梦》,她反串贾宝玉,其中两个经典折子“读西厢”和“哭灵”,基本上可以同越剧比美,“读西厢“在表演上好像更活泼灵动,有所超越;
黛玉的经典折子应该是“葬花、焚稿”,但是,由于侧重突出马兰,黛玉的戏份不多,演员形象也与观众的期待有一定距离。这是我的看法。
你谈到的其他现代戏曲,我看得不多,不过从目前的反映来看,好像影响不大。是吧?
1991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推出陈西汀编剧的《红楼梦》,马兰扮演贾宝玉
其实,马兰的《红楼梦》已经不完全是黄梅戏了,而该叫中国的歌剧或者音乐剧,这个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中国古老的戏曲太多太繁杂的程式限制了它的发展,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不改革就必然被淘汰。而程式相对较少的越剧和黄梅戏,首先担当起了改革的责任,应该为之喝彩!
马兰的音乐剧《红楼梦》(陈西汀编剧),剧本也还过得去,可以同越剧剧本比美,各有千秋。
不过,让人倒兴的是,为了这个剧本的署名权却还差点引发了一场官司,最后以余秋雨退出剧本署名而结束-----他本来就不应该得到不是他的东西嘛。
这个事件,余秋雨以致被业内人士称为“剧本大盗”。
下面是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陈恭敏原话:
“我当时提拔余秋雨,主要是欣赏他的才华,没有让他湮没。当时其他院领导也与我一样,主要是爱护他的才华。后来他把陈西汀的一个剧本(注:即戏曲剧本《红楼梦》)改成黄梅戏让马兰演(注:马兰饰贾宝玉)。那是人家独自创作的,他改了一下,改为陈西汀初稿,集体创作。这事闹得很大。我当时站出来批判他。宣判时他就要败诉了,就提出和解。想想看,你就写了7000字的修改意见,就把人家的剧本弄成集体创作。要知道,陈西汀是一个老剧作家,原来是为周信芳他们写剧本的。我觉得余秋雨做人不厚道。他有时像武林高手一样使用暗器,对孙光萱,对金文明都是这样。我们提拔他(做副院长)的时候,他的人品没有暴露出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学生里面是比较早入党的。他入党的时候有一个班主任盛钟健对他很好,余称他为恩师。现在,他大概不会称我为恩师了。”
看到陈恭敏先生的上述证言,这才明白,原来余秋雨四处宣扬由他所写、由马兰主演的黄梅音乐戏《红楼梦》,乃抢掠自为周信芳写过剧本的老剧作家陈西汀!余秋雨只写了7000字修改意见,就把陈西汀的剧本纳入囊中,弄成了他企图插入一脚的“集体创作”,不择手段抢掠前辈剧作家的辛勤创作成果,情何以堪!这就是余秋雨的品质。
后来,马兰的音乐剧《长河》,货真价实倒是由余秋雨编剧了,演出后,却被大家发现,剧情几乎全是抄袭黄梅戏《女驸马》。结果自然一败涂地,因此也就消声匿迹。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热闹炒作赚足了观众眼球之后,余秋雨的原创音乐剧《长河》前年在上海与观众见面,销声匿迹8年的黄梅戏演员马兰担任此剧主演。令创作者始料不及的是,《长河》上演后舆论逆转,媒体和观众毫不留情地批评此剧故事情节涉嫌抄袭黄梅戏《女驸马》。
音乐剧《长河》剧情是600年前的民女孟河女扮男装进京寻找父亲,冒用情郎金河的名字考中了头名状元的故事;而经典黄梅戏《女驸马》剧情叙述的是民女冯素珍女扮男装进京寻找兄长,冒用情郎李兆廷的名字考中头名状元的故事。两相比较,故事主人公只不过换了名字而已。在考中状元后,民女孟河一样的被公主相中要招为驸马,一样的恳求公主搭救,一样的被皇帝开恩赦免。故事情节竟如此一般无二地照抄照袭。
面对媒体质疑《长河》剧情抄袭《女驸马》,马兰无奈替夫辩解:“如果大家对中西方戏剧都足够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其实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有女扮男装。”可是观众并不买账,讽刺《长河》是《女驸马》的“山寨版”。
看来余秋雨已经江郎才尽,他把心思全用在巴结权势上,创作和创造思维已经严重衰竭了。
这些天,不少教授、名作家身陷“抄袭门”而身败名裂,不能自拔,看来“大师”余秋雨也一点儿不“落后”。~
马兰本来是黄梅戏演员,并且是明星,也喜欢读书,有一定思想,甚至骨气;据说有次当地接待上面来的人,要马兰去陪酒,马兰拒绝了。得罪了权势者。她嫁给余秋雨后,本来以为会从此清高一点。谁知道余秋雨却是个趋炎附势之徒,以文坛抄袭盗窃抢掠为荣,品质很差,马兰遇人不淑.....这可真是马兰的不幸---红颜薄命啊!
你说,你为清华北大教授抄袭悲哀,
我说,我为中国作家协会成了抄袭者的大本营悲哀!
是否危言耸听?请看以下事实:
前些年,上海作家协会主席叶辛,海南作家协会主席叶蔚林等等,等等,不都曾经被揭露出有严重抄袭行为吗?!而被判处抄袭道歉赔款的郭小四,也顺利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的大本营,并且当上了出版社副总编......
呵呵,不说乌烟瘴气的文化界了吧,前两日,娱乐界就有某导演因为绯闻缠身而被刀劈,黑道把持演艺界的消息不断传来,刚才我又看到一则报道:是关于演艺界的潜规则的,更糟糕,更让人沮丧---
厦门的王小姐通过电话爆料,称其被一“车”姓导演“潜规则”。王小姐签约于厦门的一个文化公司,曾在数套影视剧中出演角色。今年二月初,《让XXX珍珠雨》剧组来到厦门拍摄,并在当地招聘临时演员。有着丰富演出经验的王小姐满怀信心来到剧组面试,想不到竟遭剧组车姓导演的感情欺骗和肉体霸占。
王小姐单独来到剧组指定的房间面试,车导演先为其拍了几张平面照,夸其形象好,然后要求脱掉衣服拍照,提出性需求,交换条件就是可以给王小姐上戏,并且使尽甜言蜜语诱惑之。王小姐回忆道:“我想反抗,但是他说喜欢我,能让我上戏,拍完了要带我走等等,他的种种承诺深深迷住了我,考虑到这些,我就没有反抗,那几天我月经来了,他就要求我帮他口交,还粗鲁地蹂躏我的上体”。
此后,车导演以“上戏”为由与王小姐发生了五六次性关系,而王小姐得到的只是一天的戏份,扮演一个边缘群众角色。她多次去剧组找车导演要求戏份,车导演总在推辞,并让她顾全大局不要来剧组吵闹,称拍完戏会把她带走,甜言蜜语骗取王小姐的芳心。
直至前几日《让》剧厦门戏份杀青,车导演人间蒸发玩失踪,王小姐才知道上当,肉体上的“潜规则”已是摧残,感情上的欺骗让王小姐崩溃,几次欲跳楼轻生。
由于王小姐情绪激动,记者暂时停止了采访,安抚她的情绪。另据王小姐称被“潜规则”的不止她一个。
我其实早就知道,演艺界很脏,洁身自好很难。现在看来,比我想象的更凄惨。大明星尚且如此,何况小角色乎?
可以说,演艺界的肮脏,实在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还是不提了吧!
那篇海子呢?应该抽空尽量回复吧~
端午节快乐!
--------------------------------------------------------------------
网友评论:1.卓尔不凡:这个事情倒是千真忘切的,如果有人有兴趣看一看马兰的历年演出记录,其中92年《红楼梦》因故停演一段时间,后来在96年的时候又是因为这件事再度上法庭,结果余秋雨再次败诉(96年扬子晚报上刊登的,本人还剪下来收藏的)。08年的《长河》一剧与98年的余秋雨马兰合作的《秋千架》,都和《女驸马》内容如出一辙,都是女扮男装考状元的事情,与经典雷同了当然就不新鲜了,所以马兰在余秋雨的影响下输得一败涂地,最后马兰又被体制所压而“彻底”离开黄梅戏。经历“马兰门”事件后两人显示了“高人一等”的处事风格,后来却拿黄梅戏到处装扮自己,今年的白玉兰戏剧颁奖晚会上,马兰再次演唱《风尘女画家》选段《海滩别》,可字幕打出来的却叫《旅欧女画家》选段《常相守》,但内容唱腔却是一模一样!真可笑!就像余秋雨年年说不当青歌赛评委,却年年"推辞不掉".一样。~2.卓尔不凡:同意楼主的意见,黄梅戏《红楼梦》其实真正的看点,个人以为是“红楼梦”这三个字以及马兰的表演唱,其他环节好像稍显薄弱了些;原版宝钗与王熙凤的表演与唱也不错,但戏份太少了,形成不了影响。 “读西厢”的成功再次证明马兰的表演是花之魁首,但是唱功还稍显弱了些,很好的“哭灵”却没有流传唱开就是例子,但不是说她唱的不好,只是不够好而已;唱腔再难也没有吴琼的《孟姜女》之“哭城”与《红罗帕》之“回帕”难唱,可这两段都是经典,尤其是吴琼早期的《哭城》,已被认为是黄梅戏当代旦角唱腔的最高水平,而《红楼梦》中马兰的表演则是当代旦角表演的最高水平!一部精典之作没有好的唱段传唱确实是一大遗憾,其实也是马兰一直的悲哀之处,那么多的新戏大戏新唱段,除了与别人合作的《海滩别》外,几乎没有非常叫得响的段子。遗憾!(卓尔不凡)3.博主王若谷回复:2010-06-1608:06:16
赞同你的观点,看来你对戏曲和歌剧也很有研究~
吴琼确实是黄梅戏当代旦角唱腔的最高水平,只是形象和表演不如马兰,当年据说曾经与马兰争演《严凤英》,失败了,有关方面要她给马兰主演的电视剧《严凤英》配唱,她拒绝了。后来赌气出走北京当“北漂”,想在黄梅戏和歌唱的结合上做些突破,但是因为势单力薄,而终于成就不大。可惜!
据说吴琼后来也后悔不已,如果当初不那么少年气盛,与马兰珠联璧合,那么,双方本来都可以“更上一层楼”的。
看来在文学或者艺术上的突破,只靠个人奋斗恐怕还是不行的,要联合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才行。
你说是吗?~
4.卓尔不凡:
楼主此言差矣!个性倔犟而当时实力又相当的吴琼是不甘心做千年老二的!尽管她以后也有一丝悔意,但也改不了她要出走的决心!就就算她不走,按照当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和外面形式所需的情况,必须要推出一位当家花旦来代表本剧种。形象出众的马兰综合起来不错被推为首席来栽培,外形弱的吴琼则只能“被”安排成配角。即使这样,马兰还是遮不住吴琼的光芒,80-90年代吴琼的黄梅戏磁带使她红遍大江南北,有着戏曲界磁带产量与销量均第一的骄人成绩,从而形成马兰的舞台剧·吴琼的磁带·韩再芬的电视剧三足鼎立的梅开二度的盛况。(吴琼,个人以为:她是中国戏剧界大腕级配角第一人。)这样看来就算吴琼不年少气盛,省黄也不可能为她创造很多的机会的,12年的努力只得到一出戏,还是两位幕后泰斗出于惜才主动度身定做的《孟姜女》,不过除了吴琼任谁也唱不下来的。与马兰珠联璧合更是不可能的,一场戏主演只有一个,就算有二个也是行当不同,两位大花旦行当一样,不会成双主演的,戏剧规律就是这样的。个人所想:如果当时稍推吴琼的话,马兰就没现在的影响大了,当然黄梅戏的现状也一定比现在这个样子红火,因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马兰选择逃避,而没有像浙百的茅威涛一样一直坚持这扛这杆领头旗!失去主心骨的省黄与黄梅戏界仅靠边缘小城安庆的韩再芬扛这杆旗,真有点说不出的滋味!看一看马兰在<越女争锋>做评委时的讲话,再看看余秋雨在青歌赛做评委时说的话,说话的风格与方式都一模一样啊!可悲!可哀!可怜!5.王若谷:
与马兰珠联璧合更是不可能的?我看未必。卓尔不凡,可能你理解有一点点误会吧。
这个珠联璧合,并不是说吴琼争取主角的愿望能够成功,而是说在电视剧的演出中,一个外形表演,一个幕后演唱,两人在声音形象的配合上珠联璧合,共同创造一个黄梅戏艺术完美的境界。
吴琼后来所后悔者,在此。
她不是从个人得失,而是出以公心,从推动一个剧种的兴旺发展影响出发来表示后悔的。
很高兴同你这样百家争鸣,很高兴与你的讨论,尽管观点并不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