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非韩寒所作的证据补充
——以松江二中优秀作文选为线索
2lengzi
首先,为了避免本人被网友误会为钓鱼者或韩仁均,我先说明一下这个材料的获得过程。我有个大学同学是韩寒留级后的高一同学。在2月初我关注质疑韩寒事件时,我就QQ连线那个同学了解韩寒的情况。由于那个同学是韩寒隔壁班的,又是在韩寒新概念获奖后入学,所以无法给出代笔与否的明确答复,只是告诉我一些周边的事。不过,他提到有个作文集里面有韩寒的《书店》,但是看了感觉写得很好。我就在孔夫子旧书网找到并购买了该书。
收到书已经是大约一周以后了。拿到书时,我发现里面没有《书店》,只有《求医》。松江二中是一年出一本作文选,我同学说的那本是另一年出的。在网上我没有找到那一本,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找找,特别是上海的朋友。
这里强调一点,就是韩寒在该作文集中只有一篇入选,而全书360页,按每2页一篇文章计算,共有约180文章,很多学生入选了多篇文章,有个学生有15篇入选。相比之下,韩寒在并不算什么会写文章的学生。
由于我之前关注过《求医》中的“园寒”的问题,所以特别看了文章的那一部分,发现“园寒”情节没有了,再看文章其余部分,基本没有改动。
我在天涯和微博上公布了这个发现:
我不确定最早提出园寒问题的网友是谁,只能在这里表示一下感谢。我想说:推到谬误的不止一个人的力量。另外关于钓鱼的问题。其实没那么多人钓鱼,只是有些是网友好心找了个错误的证据。大家不必疑神疑鬼,只要自己有判断力,不急躁,不会被钓的。质疑中就算犯了昏招,只要承认了就可以满血满状态复活。擂台上还有一拳打倒别人,再扶起对方的继续过招的。而被扶起者也要一拱手表示刚刚确实自己失分,然后才能继续出招。大家总担心失误,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不肯放弃自己原来的观点,辩论永无休止。
当然,当时的观众很少。有幸网友madmadmadmad转发了微博,引起部分网友的关注。现在我把书拍摄成照片,供各位网友研究。
书的出版时间很重要。书前的刘绪元序的写作时间是1999年3月16日。韩寒参加新概念决赛是在1999年3月28日。那么向新概念寄文章跟文章入选作文集,基本是相近的时间。
《求医》全文如下:
上面画框的部分,新概念作文选的版本中是这样的:
这位女医生不甘示弱,凑几个字后实在写不出,又怕她的尴尬被我看穿,只好和我聊天。她看着卡,认识我的名字“韩寒”,却不知道普通话该怎么念,闭上眼睛读:“园寒!”西格蒙·弗洛伊德有一本《The PsyChopatologyof EVndnyLife》上说,故意念错一个人的姓名就等于是一场侮辱。我尚不能确定她是否故意念错,所以不便发泄,忍痒承认我是“园寒”。
这个版本中,对于弗洛伊德、《父与子》之类的掉书袋没有什么删改,但把这些掉书袋千呼万唤、回环簇拥的核心——错读为“园寒”的情节——简化为了半行字,这无论是从学生作文还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都是讲不通的。如果是参赛时为了避嫌隐去名字还好理解。但现在的情形刚好相反,比赛时不删,在学校内部发行时不必避嫌,反而删去,那解释只有一个:韩寒当时在学校里就无法解释自己名字和“园寒”的关联,担心被人问起。那么,很多网友为韩寒开脱“园寒”之疑,提出的上海话、金山话还有韩寒小名之类借口,都不攻自破。
另外,通过细心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有“园寒”的是原版。因为,新概念版这小节结尾有“忍痒承认我是‘园寒’”,“承认”是与上文医生喊我名字呼应的。那声喊后面加了个叹号,是呼喊的语气,需要人回应。松二文选版那小节为了删去“园寒”,结尾改成了“只好忍痒头点”。“头点”可能是“点头”之误,但肯定是“承认”的简单改写。但修改时忘记了上文已经没有直接写医生喊名字,只是说医生看卡时叫错。正常交谈时提到名字时,对方不必做出点头的回应。所以,松二作文选版有了删改留下的缝隙,应该是改稿。
当然,这只是就目前所见材料给出的合理解释。欢迎韩寒自己给出正解。
这个材料的意义在于暴露了韩文的作伪之迹,在文献学上属于版本学和校勘学,就是关注文献流变的过程,从而分析作伪者的身份和心理,这跟青春不再出发从创作论的角度研究的方法,还有方舟子从当事人叙述矛盾的角度研究的方法,是殊途同归。
最后说几句。这次论争,特别是这个证据的发现、公布过程,让我体会到信息发布权的重要,以及关注、转发对于网友耐心研究问题的鼓励。我们要多一点冷静思考,少一点呼喊叫嚣。
所以,求关注,求转发!欢迎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