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 动画学园
20世纪的中国动画事业作为一项新兴的综合艺术,在中国特殊的环境中受到种种因素(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和各种相关艺术门类(美术、电影、戏剧、文学等)的影响,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一路颠簸中逐渐成长,并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
1.早期(1920-1949年)中国动画始于20世纪20年代,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美国卡通中得到启发,不断探索,拍摄出片长仅有1分钟的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从此开创了中国动画的先河。1926年他们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他们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标志着我国动画片进入了有声时代。同时他们还拍了许多抗日爱国宣传片和寓言动画片,如《同胞速醒》、《精诚团结》、《飞来祸》、《龟兔赛跑》等。
1941年万氏兄弟摄制了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片长80分钟。它根据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改编而成,是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一部动画长片。该片以其精湛的动画技术和卓越的艺术性被载入世界电影史册。
1946年10月成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东影”),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基地。在1948年到1956年,新中国动画的创业先锋方明(持永只仁)和特伟等东影的老一代动画家致力于动画片的创作,于1947年和1948年成功拍摄出新中国的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开创了新中国的动画事业,奠定了20世纪后半期中国动画发展的基础。
2.发展期(1950-1959)
1957年4月1日,中国第一家专业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海美影厂”)成立。上海美影厂于1950年9月完成的第一部动画片是《谢谢小花猫》,这也是新中国第一部童话题材的动画片。接下来上海美影厂又制作了几部童话题材的影片,有《小猫钓鱼》、《好朋友》、《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等,其中《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
另外,1950年3月,东影美术片组在特伟的率领下来到上海,归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中国动画的创始人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也先后从美国、香港回到上海。一些早期从事美术片创作和电影摄影的工作者以及一些儿童文学家、剧作家和美术院校、电影院校的毕业生也纷纷加入其中,这些人的加盟参与使新中国建立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动画创作队伍,为中国美术电影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国动画的发展,动画工作者认识到,美术电影虽然是一门世界性的艺术,有其共同的特征,但是在艺术风格上应当从自己民族的艺术传统中去寻找资源,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的美术电影艺术。于是在50年代中期,中国美术片为了摆脱外来影响,开始向自己的民族化道路进行探索。导演特伟身体力行,1956年,他在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一片的创作中实践了他提出的“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骄傲的将军》和1955年靳夕导演的木偶片《神笔》被称为“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这两部片子中,有着民族化的故事、民族化的情节、民族化的视觉形象,在人物造型、背景陈设以及动作、语言、音乐等方面,都汲取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和戏曲中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开创了民族风格的先河。《骄傲的将军》是中国动画片在民族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从此确立了中国动画民族化风格的发展方向。
3.第一高峰期(1960-1965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动画艺术家创作群体形成,动画片创作健康发展、精品迭出的时期。这期间上海美影厂大约生产了20部动画片,其题材形式丰富多彩,大体上确定了我国动画片题材形式的基本类型,并且形成浓郁的民族气息。一批在世界动画领域博得崇高声誉的经典之作也产生于此,有在中国乃至世界动画史上都堪称经典之作的动画长片《大闹天宫》(1961-1964年,上下集共120分钟)和《小蝌蚪找妈妈》(1960年)、《牧笛》(1962年)等作品。其中水墨动画片的研制成功,形成了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新的动画形式。而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的成功拍摄,标志着中国动画民族风格在此期间形成。
4.停顿时期(文革期间)(1966-1976年)
“文革”使中国动画片创作一度停止了6年(1966-1972年)。虽然在1973年以后得以恢复,但动画片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单调。尽管如此,中国动画片在写实技巧上还是有所进步,这时期拍摄的《小号手》曾获1974年南斯拉夫第二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
5.第二高峰期(1977-1989年)
“文革”结束后,中国动画迎来了它的第二高峰期。在这一时期,民族风格得到进一步强调,艺术样式更加丰富。《哪吒闹海》(1979年)、《好猫咪咪》(1979年)、《三个和尚》(1980年)《九色鹿》(1981年)、《天书奇谭》(1983年)、《鹬蚌相争》(1983年)、《山水情》(1998)等作品是这一时期动画片民族风格的突出代表,同时这一时期也确立了“中国学派”在世界动画中的地位。八十年代中晚期,中国动画涌现出新的内容与形式,如《悍牛与牧童》(1984年)、《新装的门铃》(1986年)、《毕加索画公牛》(1989年)等动画片,这些“实验动画”代表着现代艺术理念对中国动画的影响,增加了中国动画新的风格样式,是创作者独立探索、个性创作的体现。在这一时期,中国动画开始了系列片制作,为即将到来的转型期做了准备和铺垫。
6.转型与再创业(90年代以后)
九十年代是中国动画事业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动画走出了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低迷状态。动画制作单位增加,动画从业队伍不断壮大,动画制作数量突飞猛进地增长,基本上缓解了外国动画垄断我国电视荧屏的状况。同时,中国动画界基本上完成了从仅注重社会效益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观念的转变,从以电影动画制作为主向以电视动画制作为主的模式转变。
随着动画事业的转型,中国动画业面临着新一轮的创业阶段。然而面对新文化的构建、新的动画理念和新的经济观念,以及世界动画业对中国动画的冲击,中国动画的这一次创业倍加艰难。但是中国动画片需要繁荣,中国动画也一定会繁荣。
中国动画艺术特征
1. 主题与内容
中国动画的创作者力图将中国文化的气质、内涵融进动画形式中,在动画题材的选择上,有来源于谚语的《三个和尚》成语的《骄傲的将军》、寓言的《鹬蚌相争》、小说的《大闹天宫》、童话的《小蝌蚪找妈妈》、民间传说的《蝴蝶泉》等。在主题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学观念,有一个哲理化的主题,用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来阐述表白。在内容上力求做到民族化的故事、民族化的情节。
2. 中国风格的叙事方式
动画电影,是绘画与电影结合的艺术。从我国动画电影的整体来看,美术思维大大胜于动画电影思维,偏重于把绘画语言作为动画表现的主体,电影语言退到了其次,将动画艺术变成绘画艺术的“动画化”。我们看到的是人物的举手投足、伸展变化形成了追求节奏和韵律感的中国动画风格。它不像迪斯尼动画那样圆熟和甜腻,也不似东欧动画那样过分简洁和夸张,有着其特有的创作观。中国风格的叙事方式,重形式而不注重电影的手法,重教化结论而不重叙事过程,重教育性的结局,而不重欣赏的过程。
3.对民族绘画形式与民间工艺美术形式的追求、探索、借鉴
我国动画电影家许多出身于“美术行伍”,传统绘画遗产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而中国丰厚的绘画遗产,为他们的“民族化”提供了纷繁多样的美术风格,因此对民族艺术形式的挖掘和利用便体现在动画创作中的方方面面。
《大闹天宫》影片的各个构成元素皆脱胎于中国的艺术传统:剧本改编自明代小说《西游记》,而《西游记》所描写的故事在成书以前就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影片的人物造型、背景设计是以庙堂壁画、民间年画、戏曲人物脸谱和舞台布景等为参考设计出来的;影片的音乐借鉴了民族戏曲音乐的精华,特别是铿镪有力的锣、鼓等打击乐器的强烈节奏,那是京剧音乐伴奏的特色;影片中武打动作和舞蹈动作采用了京剧等舞台艺术中具有表演性的程式化动作,使片中人物的动作显得精彩、优美,提高了影片的观赏性。
《哪吒闹海》,根据古典小说《封神演义》的部分章节改编。人物造型在设计中汲取了中国门神画、壁画里的有用素材,采用装饰风格、简练的线条,配以民间画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使人们感到常见又新鲜,既有传统的东西,又有提炼加工;影片的背景采用了中国工笔重彩具有装饰风格的处理方式,对山石结构施以有规律的皴法。在道具上,如房屋样式、室内装饰、人物服饰花纹等以唐宋时代为依据,将影片的时间背景推得久远一些;音乐的配器上主要以民族乐器为主:武打时用京剧的打击乐器,抒情时则用弦乐器,这种变化用于情绪感染,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特别是运用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乐器编钟,那浑厚质朴的音色,为影片增添了民族气息。
《天书奇谭》根据明代小说《平妖传》部分章节改编而成。影片中的二十多个人物造型以江浙一带的民间玩具和门神纸马艺术形式为基础,结合漫画的夸张手法,设计得生动有趣。
《三个和尚》是一部幽默讽刺短片。取材于中国民间谚语,寓意深刻,采用中国式的漫画风格,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在民族风格上又有新的突破。
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不断涌现,而其中最优秀的代表就是表现形式上独树一帜的水墨动画。《山水情》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用高超的动画技巧将写意山水与古琴曲这两种中国古典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完美地结合起来,把中国画的形、神、气、物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类型。
4. 风格的形成
纵观中国动画的发展过程,动画艺术家们对民族艺术形式的挖掘和利用,使得中国动画逐渐形成其独特的风格。
程式化:中国动画最独特的标志,就是受绘画和戏曲的影响形成的程式化风格。这种标志在《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骄傲的将军》等影片中得到完满的体现。
意象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线条的意象化。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影片中线条的表现;二、动作的意象化。如《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影片中对动作的处理;三、情境的意象化。如《牧笛》、《山水情》等影片中对情境的刻画。
教化性:“寓教于乐”是中国动画很鲜明的一个特征。尽可能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结合,是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家们的艺术追求。相对于国外动画强大的娱乐功能,中国动画没有重视本身的娱乐性,而是将重点放在教育功能上,即重结局而不重过程,忽略了娱乐的过程,使得中国动画的“乐”显得有些沉重。
以上的风格特征,形成了中国动画艺术既不是一种纯粹的主流动画,也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实验动画,而是将二者混合起来的一种风格样式。
更多阅读
《麋鹿王》中国3D动画艰辛之路 研发产品艰辛之路
在3D动画席卷一切的今天,中国动画也不能免俗的加入了这个队伍。《麋鹿王》打着第13届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的响亮旗号,在六十年国庆期间上映。3D,2D结合静帧场景效果不错起初我对这部片子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中
中国动画历史_派乐动漫吧_贴吧 母系动画百度贴吧网盘
中国动画历史动画人才的培养,尤其高等的动画教育工作将继续发展,一代新的动画艺术家将在他们中间出现。中国动画事业起步非常早,早期远远超出日本,但70年代后,日本动画蓬勃发展,超越了中国,成为局势。 以下对中日动画发展按照时期进行对照
北京卡酷动画卫视的成功秘笈 卡酷少儿动画春晚
本文系我为《中国动画》杂志采写的专稿,请勿转载!谢谢!北京卡酷动画卫视作为国内专业的动画播出机构之一,这些年来的成长可谓一步一个脚印。2006年10月北京电视台动画节目中心转制成立了北京卡酷动画卫视公司;2007年1月北京卡酷频道正式
中国动画VS日本动漫 日本里番动漫画
最近在家,疯狂的看日本动漫,找资源、下载、看、删除,机械化的流程。说来惭愧,在我的浅意识里:围棋→“棋魂”、篮球→“灌篮高手”、足球→“足球小将”、棒球→“飞向甲子园”、赛车→“头文字D”。这些动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角是
国产动画收视排行榜首次发布《果宝特攻》领跑 果宝特攻之王者归来
国产动画收视排行榜首次发布 《果宝特攻》领跑2012年就要过去了,回顾今年全国动画产量近五百部,到底谁收视最牛?五百部中哪十部收视最高?相信会有若干动漫迷、动漫企业高管老板、动漫艺术工作者、广告商、传媒以及政府部门对此很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