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戎装,面庞安详。他静静地躺在那里,在鲜花簇拥中,覆盖身上的旗帜格外鲜艳。挂满白色千纸鹤和纸花的松柏迎风摇摆,仿佛也在表示对他的依依不舍。成千上万的人们手捧鲜花,脸上挂着泪痕,默默地祝福他一路走好。
2012年5月17日,是他的追悼会,整个青州在为他落泪,为他悲伤,青州人以自己的方式来纪念这位陕西籍的二炮部队年轻的军官、英勇的烈士,他们心目中伟大的英雄。
他,就是沈星,用自己的牺牲换回一位青州少年生命的三秦英雄!
舍己救人 你是英雄的军人
2012年5月13日是母亲节,更是一个让一座城市为之震撼的日子。
这天上午10时左右,二炮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参谋沈星正陪妻子和3岁多的女儿在青州南阳河畔游玩,突然听到急促的呼救声从远处传来,他循声望去,只见一名男孩正在水中挣扎。看到这一幕,他来不及思索,本能地松开了拉着妻女的手,迅速脱掉外衣,纵身跳入河中救人。
河水湍急,沈星紧紧抓住落水男孩的胳膊和衣领,一次次将他推出水面,又一次次滑入水中。紧要关头,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孩子的身体托到岸上。这名孩子获救了,沈星却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和热心市民立即展开营救,沈星所在部队的官兵也赶来救援。11时15分,沈星被救捞上岸,令在场所有人惊讶不已的是他的右手臂竟然还保持着向上托举的姿势。医护人员在现场进行了紧急抢救,后又送往益都中心医院,但终因溺水时间过长,所有的努力都没能挽留住英雄离去的脚步,31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沈星的妻子蔡相珍和女儿目睹了整个经过,她们眼睁睁看着他沉入水底,自己却丝毫没有办法。刚刚享受着一家三口幸福喜悦的沈星,就这样匆匆离开了家人,这让妻子蔡相珍肝肠寸断,哭干的眼睛已经没有了眼泪。直到抢救结束后,她仍不愿相信丈夫已经远去,紧握着丈夫的双手,跟他说着悄悄话,依然在等待奇迹的发生。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而在5月11日,也就是在牺牲前两天,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沈星请了三天假,刚刚从位于武汉的第二炮兵指挥学院请假回到原单位调研,收集毕业论文资料,13日晚上回程的火车票也已经买好。但这一次,他却再也不能赶上一个多月后的毕业典礼了。在妻子蔡相珍眼中,沈星不但是一位好丈夫,更是一位好父亲。就在事发前一天,沈星提前为女儿沈岩珏过了4周岁生日。“女儿生日是6月2日,那天他肯定回不来,但没想到这竟是他给女儿过的最后一个生日。”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仅有一次。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沈星正是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勤奋好学 你是同学的偶像
5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英雄的故乡阎良。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群众怀念英雄的挽联。公交车、墙壁上处处张贴着故乡人民追思英雄的标语,大显示屏滚动播放着烈士的遗像和英雄的事迹……三秦英雄沈星的事迹迅速在三秦大地传播开来。
沈星出生在西安市阎良区凤凰路街道办新跃村凤西组。村里有160多户人,这两年村民们都盖起了三、四层的小楼。从村口不到100米就到沈星的家,邻居张行道老人介绍,他家除了门楼是前几年花了150块钱新建的外,其余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物”。记者看到,院里的椿树已经漫过围墙甚至高过邻居在建的小楼,围墙倒塌后只是粗略用砖块临时堆砌,院子深处一间老式仓库就是沈星成长的家。村民介绍,上世纪80年代那会,他家的三间草房倒塌后,全家就搬到生产队废弃的仓库居住至今。
上午10时,凤西组村委会正在村口挂挽联。“英雄沈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人民的好儿子”……村民也在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对沈星的惋惜和敬佩。时不时,有村民经过沈星家驻足,看看紧闭的大门,又默默地离开。
“昨晚一直在网上看新闻,看着、哭着不由人啊!”村民宋俊英眼眶有点湿润。“我就记得,帮我侄女管他借书时,这孩子很热情!”
贾淑芳老人说,还记得沈星大学放假回家,他妈在村口接他时,他笑着跑过来的样子。村里人都喜欢这个爱笑、爱帮助人的优秀孩子。
“听话、懂礼貌,是个好孩子”,邻居籍小双说,看着孩子长大的,今年春节还跟他哥到我家拜年,咋就这么没了啊?在村里,沈星是出了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在村子遇到长辈,他总是先开口叫婶子、叔伯。沈来和是村里的孤寡老人,一直没有人照顾。小时候,沈星就知道去老人家里帮忙,为他洗衣服,挑水,打扫屋子。有时候,他还带着要好的伙伴一起帮助老人。
张行道老人与沈星父母交好。他介绍道,沈星家里条件一直不是很好,当年,为了供他和哥哥上学,家里除了种庄稼之外,还养起了猪。别的孩子放学了都出去玩了,而沈星总是到外面割草、捡西瓜皮喂猪。“那会儿别的孩子都嫌捡瓜皮丢人,而沈星小小个人儿,推着二八老式自行车模样跟个大人一样,老是高高兴兴地。”
“沈星他妈常跟我们念叨,等毕业了儿子要给她盖新房”,沈星家门前,走过的村民无不感叹着这句“没有实现的愿望”。
随后,记者来到沈星上初中和高中的学校阎良区第二中学,并找到了沈星当年的老师。
据沈星高中时的班主任姜小玲回忆,在学校,沈星一直是班里的好学生,是那个“脸上永远洋溢着灿烂笑容的男孩”。他好学上进,但又不张扬,他总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得很好。他做事勤快,但又不爱表现,不爱攀比,他穿的衣服都是哥哥穿过的。除了学习好之外,沈星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作为班长,凡是老师分配的任务,沈星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竭尽全力完成,并把老师交待的事情办得很妥帖。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他总能把班管理的井井有条,因此,给老师省了不少心。虽然这样,沈星一点也没有耽误功课,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有空的时候,他就帮助班里的差生补课。
姜老师讲到当时班里的任芳同学生病了,在教室里发烧。别的同学只是关心地问她怎么了,是不是需要向老师请假。沈星发现后,坚持带着任芳去了医院,安顿好之后才回来。后来,班里有一位同学家里出了事,不能来学校上课。作为班长,沈星组织大家积极为该同学捐款,并和要好的伙伴一起到他家里帮忙。
沈星初中时期的班主任张淑会至今仍无法相信沈星离开的事实。她说,沈星给她最深的感觉就是“品学兼优”和超越同龄人的“成熟稳重”。她们都觉得,沈星见义勇为的举动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行为”,是沈星一贯的行为。
沈星的同学集结在一起,准备用他们的方式表达哀思之情。面对记者的采访请求,他们表示,突如其来的悲痛让人缓不过神来,言语无法表达清楚。沈星的同学高艳说,沈星从小就乐观、积极,总是笑呵呵的,很阳光。“沈星好像天生的,各方面都比同龄人优秀,平时又爱看书,所以伙伴们有不知道的,都喜欢问沈星,并叫他‘科学家’。只要有谁遇到不懂的向沈星请教,沈星都会耐心细致地讲解,直到对方听懂。”
高艳说,自己当时初中毕业后上的是中专,沈星鼓励她要多学点知识,还一直把自己的课本借给高艳。沈星在天津上大学的时候,为了锻炼身体和宣传环保理念,也为了省下路费,他和一个河南同学一起,在自行车上插上环保旗帜,从天津骑自行车回阎良老家。
高艳含着眼泪说:“对于沈星的离去,我们都感到非常惋惜,大家觉得,沈星应该有一个阳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