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今年高考作文题 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

话说今年高考作文题

2014年高考作文题评议

(2014-06-07 15:00:56) 来源:温儒敏博客



今天上午开始高考,考语文,11点半网上陆续披露全国和各省市的作文题,立马又有多个媒体来电话采访。我不能一一应答,只好临时对各省市的作文题略加议评,张贴到我的博客上。今年3月18日我曾在《光明日报》曾发文《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与建议》,其中谈到高考作文应当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现在看,大家都比较认可这一走向。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上海卷、全国卷、北京卷出得非常好,也有一些省市卷比较差。总的看,命题水平比前有提高。因各省市试卷尚未完全公开,网上引述的作文题也不很准确,而我的议论只是急就章,不一定妥当,仅供参考。

新课标一卷: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评议:这个作文题出得好,有趣,能启发不同思路。是往思辨上靠的题。如果能扣住裁判的“有争议”来展开论说,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发挥。有些考生可能只抓住“抱住转身”来做文章,思路就比较平一些,容易雷同。)

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评议:我和欣赏上海这几年的作文题,都注重哲理性,今年的题亦然。审题会有些难度,如果扣住“自由的相对性”来想,就有话说了。这样的题是考思辨力的,那些爱读书爱思考的学生做起来会比较展开。)

北京卷:老规矩。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根据这些材料作文。(议论:这个题出得不错。联系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是那种要费心思去猜的怪题。题目涉及如何看待老规矩,其实也是如何面对传统文化。这样就需要分析,辩证。学生若能抓住批判性继承这一点来开掘,并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思路就拓宽了。)

 浙江卷:门与路。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评议:这个作文题也想往理性上靠,可是给的材料有点“绕”,也有点“做作”。考生还没有进大学,他们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怎么让他们去谈论大学的“门”和“路”以及“脚印”的深浅?很容易引向空论,最后只好用预先准备好的格言警局去拼凑。作文题应当有相对的规定性,不要费猜,更不要引导空论。)

四川卷人只有站起来之后世界才属于他。(评议:也是带哲理性的题。但和上海题比较,就显得浅了。考生只有想着如何避免雷同,才能出彩。)

江苏卷什么是不朽。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评议:虽然是论述性的题,可是“答案”几乎都给出了,很容易照搬一些预先备好的“料”,或者写成彼此克隆的“读者体”。)

福建卷: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评议:题目费解,甚至有点怪。“空谷”怎么会联想到悬崖和栈道?题目出得太诗意化了,缺少必要的规定性,会让人一上来就迷糊慌神。)

湖南卷:有一个很穷的地方,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是有一个人却干了几年,带大家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请以此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题目不限。(评议:碰到这样的题,只好是猜想和胡编了。作文题最好别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辽宁卷:科技改变生活。材料:祖孙两人坐在山上看风景。孙子说霓虹灯很美,让城市变得五彩缤纷;爷爷说当初没有霓虹灯的时候,能看见满天繁星,更美。(评议:指向性很明显,但也容易雷同。聪明的考生只有辩证一点,超越一点,才能写出见解。)

  广东卷:胶片与数码时代。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评议:说的是照片,其实在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社会的许多思考。题目的现代感很强,各种角度和立意都可以,但最好能结合体验来写,更有发挥的空间。) 

  山东卷:开窗看问题窗口下一个画框,通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静,有的人看到的是闹。自拟题目写作。(评议:貌似哲理,其规定性又不明确,让人无从下手。这是命题的忌讳。此外,标题是“开窗看问题”,材料提示所看到的又不都是“问题”,前后矛盾。)

  江西卷:课内外学习探究。有些人在学习中认为探究是一种乐趣,有些人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还有一些人认为探究流于形式,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你对探究的理解。(评议:这个题出得好,联系了当前课改实际,学生都会有话说。关键是结合经历来谈认识,有理有据就能写好。)

  安徽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评议:对两种观点发表看法,需要辩证思维,如果选择偏执一头,就跑题了。如果只是围绕“谁说了算”来谈,又容易限死。这道题的规定性太严,不利于展开思路。)

  重庆卷:租房。一个游客前往租赁一个房东的房子,在没有签订合同签将房东的一个玻璃杯打碎了,他打电话给房东道歉,准备赔偿,房东前来签订合同时就询问,游客说,我已经将玻璃碎片收集好了,房东让游客交给了自己,同时说,不会把房子租给他了。自拟题目写文,题材不限。(评议:有点不知所云。为难学生了。我怀疑是网上没有把原题材料写清楚?)

  湖北卷:山顶的风景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时候,碰到山上旅行团下来,问山上风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来的游客,有人说风景好,有人说不好。最后他们上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他们有的人觉得风景好,有的觉得不好。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评议:是说审美标准多样,见仁见智,还是要连类别的?真是有点“云海茫茫”。估计很多学生想半天也无从下手。)

  天津卷:假如有一款芯片假如有一个人发明了智能芯片,植入卖菜大娘脑后可以让她博览古今……任何人无需再学习。请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看法。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评议:以往高考有过“假如科技无所不能”的作文题,今年天津这个题有点类似。可以激发想象力,还会引发关于科技伦理的思考。那些平时读书较多较杂的学生,做这样的题更得心应手。)

  广西卷:老王生病老王生病,医院全心全力治疗,老板帮忙支付医药费,老王痊愈后回工地赶工,又提出向医院兼职做陪检员以支付剩余医药费,因为感同身受他能更好地照顾病人。根据材料作文。(评议:就事论事不容易写好。其实这段材料只是引子,可以引发对当前社会人际关系、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思考,还是议论为主的文章,要观点鲜明、论述有层次。)

高考作文,细看乾坤

——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透视

来源:新华社2014年06月08日14:10

2014年高考7日上午开考。首场语文考试,各地的作文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难写”“不知所云”“奇葩”“有新意”……各种“吐槽”声、“点赞”声纷纷响起。

那么,今年的高考作文到底有哪些特点?有何新意?有无遗憾?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看创新:关注思辨与发展,突破体裁限制

纵观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无论是选题,还是体裁,开放度都比往年更大,给了考生主动思考、展示思想的空间。

湖南省湘钢一中教科室主任、高三语文老师罗辑认为,今年作文题整体上比较平稳,还是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为主。“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往年很多题目都是‘心灵鸡汤’式的,会让学生觉得‘假大空’远离现实,今年很有改观,用一个网民的话说,‘今年的作文题不恶心了’。”

材料、话题作文“唱主角”,更简短明晰

今年的高考作文基本延续了过去材料作文为主的命题方式,文字材料更加简短,许多题目都是一句话,主题更为清晰。

例如新课标全国一卷给出“两人过独木桥”;山东卷的“开窗看问题”;四川卷的“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福建卷的“空谷”等,几乎都是一句话或者一段非常简短的材料。

更大思维空间,更鼓励思辨

罗辑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更加注重给予考生思维空间,许多题目都带有很强的思辨性。“例如江苏的题目‘谈不朽’,浙江的‘门与路’,山东的‘开窗看问题’等。”

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高中部教研组组长、高三语文教师邓伟认为,思辨性的作文题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这样的题目没有对与错,鼓励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更关注热点焦点,关注社会发展

今年,不少作文题目都紧密围绕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如辽宁的“科技改变生活?”广东的“胶片与数码时代”,提出了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中,人类同时失去了什么的思考。天津“假如有一款芯片”,更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题与社会热点结合紧密。例如重庆作文题“租房”背后涉及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垃圾分类”问题以及公德心问题,安徽的作文题“剧本修改谁说了算”则取材于发生不久的一则演员修改剧本的新闻事件。

微作文、诗歌“亮相” 新体裁释放新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北京考卷对作文的体裁要求打破了“诗歌除外”的惯例,做了一些大胆的突破和创新。

北京2014年作文题在大作文之外,考察学生150字“微作文”,另一方面,在微作文中打破了诗歌禁忌,特别注明可写诗歌。

不少网民认为,“微作文”和“可写诗歌”,是可喜的两个尝试。微作文让人联想到140字上限的微博,事实上,这是鼓励学生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用简单明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诗歌纳入微作文体裁更是可喜的,因为它是最具有文学性的。长期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都侧重于工具性、实用性,诗歌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中现身,可以看做释放出一种语文教育文学性回归的信号。”罗辑说。

看争议:一些命题让网民“吐槽”

新浪网关于高考作文的统计显示,在41566名网友投票中,安徽作文题分别以30.1%、16.6%、16.2%的投票率高居“最奇葩”“最难写”“最高大上”三大榜单之首。

为什么安徽的作文题“获此殊荣”?“剧本修改谁说了算?”这一话题取材于2014年某新闻事件,不少网民认为,这一题目太专业化,难以下手。

然而,罗辑、邓伟等老师却认为,安徽作文题目给了学生较大的思想空间。“学生可以站在编剧、演员、导演、观众等多个立场来讨论这个问题,也没有对与错的标准答案,条条框框比较少。”

重庆的“租房”话题也被不少网友“吐槽”,更有网友大呼“完全看不懂”。

然而,这一考题却被不少一线教师、业内专家称赞。

“重庆的考题对于经受过高三高强度阅读训练的孩子来说,应该不存在读不懂的问题。事实上,它是从细节处着眼,通过一个故事,来灌输‘社会责任’和‘公德心’的概念,讲的是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的大问题。”罗辑认为,在重庆的考题中,租客因个人行为的不小心打破了杯子,得到了原谅,却因为没有顾及到他人捡拾垃圾时的危险,而被老人拒绝租房,这倡导的是一种不仅关注自身行为,还应关注他人的“社会公德心”。

看信号:未来高考作文会啥样?

不少一线教师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更加开放、兼容度更强,同时也体现了“回归本真,以人为本”的理念。

今年高考作文已经尘埃落定,人们在议论之余更为关注:未来高考作文题究竟会是啥样?

罗辑、邓伟等认为,从各省近年来作文命题的趋势来看,高考作文首先将会更多地把视角放在倡导学生关注时代,引导孩子做时代人、社会人,而不仅仅是读书人等方面。“高考作为指挥棒,作文命题会更多引导孩子关注发展关注世界,不能停留在教材里感悟生活。”邓伟说。

其次,未来高考作文还会继续关注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自身成长。“好的题目,应该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情怀,真正有触动灵魂的故事和话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产生关于自身成长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而不是给你一个观点,让你硬着头皮写一篇‘心灵鸡汤’。”罗辑说。

第三,未来高考作文命题将更加开放,将会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并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陈晓明评点2014高考语文作文题

2014年06月09日09:48读书专栏作者:陈晓明  因在外地有事,下午才看到题目,写得匆忙,有点感想,就教于网民朋友和大方之家。

  总体上来看,今年的题目材料题居多,材料选择方面注意其含义或寓义比较明晰。因此题目出的都比较正常规矩,没有什么偏题怪题,也没有容易出现歧义的题目。题目也都切合中学生的知识面和生活经验,所包含的道理也没有特别复杂和空洞抽象的指向。今年全国题有三份卷子,题一是关于动物园喂食的,题二是二人过独木桥的测试,题三是民工老王住院后再打工还债。这三道题我以为没有什么特别亮点,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题一是议论题,但意义指向已经有了,没有多少发挥余地。其二是二难选择,遵守规则和友爱都有道理。其三是道德评价,也有明确的公理可循。这三道题都不是给予考生以想象力和发挥文学写作才能的题目。作为议论文和说理文,道理都有了,就有局限性。

  从题意指向来看:今年各省的题目综合来看,有几个特点:新旧对比来强调过去或传统生活方式及生活价值的可贵。今年题目多有新旧对比,比如广东题,黑白胶片与数码科技对比,以显示出黑白胶片更可留住珍贵过去的点滴。北京的题目更为典型,“老规矩”,老规矩在今天的淡漠甚至遗失,来重提老规矩的意义。其价值指向已然很鲜明,当然是老规矩还是要在在当今社会中起作用。辽宁题是爷孙看夜晚,孙子看到五光十色的灯火,夜晚显出美丽;爷爷则说起过去看到天空的星星,更有一种美好。重庆收拾碎玻璃的题目,也是老人与年轻人的对比。其二,新旧对比中蕴含着对当下现实的思考,需要考生思考当下生活的变化,以及价值选择出现的难题。但新与旧,几乎是旧价值包含了肯定性,新的则是带来新的问题。如何留住过去,珍惜过去无疑是好的,某种意义上也是必要的。但新的生活变化,新的价值如何获得或者以何以何种方式获得肯定,则在考题中少有看到。其三,材料题为求清晰和价值指向明确,多有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这也暴露今天中学语言教育和价值教育中的简单化的趋向。对青少年当然要给予明确的价值指导,但我们过分简单的二元对立思考贯穿我们的语言和文学,这可能也是一个问题。是否可以更加多元的思维培养,我以为是我们中学语文教育和价值培养中需要加强的,因为很多现实的情境和选择并不简单分明。

  江苏、上海、安徽是二难选择,各自都有道理,或各自都打五十大板,这样的题目也是二分法。思维有明显局限。作文题是考思维的丰富和宽广,考文学写作的才能,尽可能避免简单二元对立,或二难选择。有些省的题目就比较有发挥的余地,如,福建的题目关于空谷的想象,浙江的题目关于门和路的议论或叙事,我以为更能激发中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文学性的表达才华。

  具体评点几个省的作文题

  首先来看广东作文题,这是一个材料作文: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很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这个题目立意很明确,有时代感和现实感,能与青少年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黑白胶片与数码相比,能留给人们更多的记忆,其意在于高科技给今天人们还来很多的便利的同时,又把人们对生活往昔的记忆,以及很多珍贵的记忆冲淡了,不断的新的加入进来,旧有的东西已经没有更多的存在余地。问题的深化不在于批评数码科技,而在于我们如何在借助数码科技的同时,能与更多的朋友分享,也能把一些美好的过去的留存下来。再进一步,如今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海量信息淹没人们的生活,过分热衷于传播的同时,能记住生活的点滴,那些珍贵和美好。

  接下来看四川的作文题: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篇励志的题,中学生都很拿手,要写出个性不太容易,通常保险的写法,举三个古今中外的自己站起来的例子,再写自己的经历。这能拿中等以上的分数,但要写出个性就要有点出奇出彩处。不过,这就不容易了。中学里练这种题目都成了套路,其实是难为了考了。

  上海的作文题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关于二难悖论的题,自由与不自由,选择与被迫的问题。但在逻辑上,这句话是有毛病的,逻辑上关联并不对等。你可以选择……,在这一前提下,选择已经有了自由,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但后一句话“你必须穿越”,这是大前题,“必须”是不可选择的,这已经是给定的大前提,这个大前提不能违背,如果“必须穿越沙漠”是大前提,那“可以选择”并不存在自由。在“必须”这个不自由的大前提下,才有你选择穿越路径和方式的自由。这只是说,你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和交通工具。只有在这路径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是有自由的,比如汽车、徒步,或者选择越野车或直升飞机。因为没有给出“方式”的具体选项,所以选择是自由的。严格地说选择不存在自由不自由,只是选择的多样性问题。自由是人们天天挂嘴边的词,但定义起来并不容易。恩格斯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霍布斯说,权利即自由。胡适说:“自由”是不受外力拘束压迫的权利,是在某一方面的生活不受外力限制束缚的权利。康德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更多的争论不一而足。故上海这个题目稍有点不好把握。要让学生议论自由?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更具有人文和思想性的问题,更有人生哲理的问题,是值得肯定的。但题目的表述还要推敲。

  江苏的作文题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这篇题目给出的材料也属于答案看上去像是事先给定的,因为“青春不朽”当然不可能,青春很快就会过去并完结。其意就只能落在顺其意来——实则是反其意:“青春是不朽的”来做文。那就去写出种种伟人或英雄在青春时代就做出不朽功绩的故事,短暂的青春因此获得了永恒。

  安徽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这个题目实在是不敢恭维,犯了几个错误,其一、要求把个别性问题上升为一般性问题,把具体问题变成普遍问题。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演员是可以根据自己表演来改剧本的,剧作者或导演也会同意,这取决于谁牛X。改不改剧本是一个权力博弈的游戏。据说姜文、陈道明、巩莉都经常在演出中改剧本,而且根据自己的表演改得不错,事后都得到剧作家或导演的认可。但另一些改动,演员与剧作家、导演争得不可开交。故有些演员合同里就写明,不能擅自改动剧本,要听从导演云云。其二、涉及到行业专业,这是电影、戏剧的专业问题。没有什么定规。不能变成普遍问题,也无法定下法规。其实改不改,是否同意改,把导演漏掉了,在电影或戏剧中,导演说话才算数。演员和剧作家有什么好争的?

  作为考试题目可能是要考生讨论对规则的尊重,还是争论谁是老大,要听谁的?都不明确。

  湖北的作文题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个题目有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思,或者“无限风光在险峰”,再与人生励志攀登联系起来。

  重庆的作文题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题目可能有几层含义:其一、要有人伦关怀,老人看重懂得体贴别人的人。其二、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到位,要彻底。其三、要懂得垃圾分类?故事很动人,但留给考生的发挥余地不大。

  北京的作文题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老北京爱怀旧,老规矩在今天当然应该被强调,引发的思考无外乎今天人们已经淡忘了传统,中国传统的教育还是非常重要的,“谈谈老规矩”,这种题目让中学生做可能发挥的余地有限。

  辽宁的作文题

  祖孙俩夜晚在高楼上欣赏城市美丽的夜景,孙子说万家灯火霓虹璀璨正是因为有了霓虹灯、有了电才使城市如此美丽,爷爷听后陷入沉思说在我小的时候没有电没有霓虹灯,我们可以看天上美丽的星星,那样的夜景也同样美丽。

  阅读以上材料,选取作文的利益角度,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这也是怀旧的题目,新旧对比。过去是旧社会和新社会的对比,现在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对比,乡村和城市的对比。这里的题意似乎农业文明的社会比工业文明社会要好。不过,倒是引导青少年如何热爱大自然,不要过分沉迷于现在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的成果中,尤其是电子科技的成果中,多亲近自然——这无疑是对的。这类主题可能靠议论文体写不出多少高深独到的道理,如果文体不限,通过做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独特经历来抒写,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本事,就继续爷孙二人的对话,写一个对话体的文章,也是一个容易出彩的形式。

  福建的作文题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福建的高考题历年来都是别具一格。一句话的材料,可发挥的余地很大。它是在多样性上立论,二者没有直接的二分法。可以笔锋一转,就谈自己的经验,从自己经历空谷的经验切入最好,有描写,有抒情,有记事,有议论,文本中可容纳的表现手法多样。也可以写成对自己的心理的剖析,例如,一说到空谷,自己就想到悬崖,如果能把自己的心理和自己的人生写得真实透彻——但不能虚构得离谱。真实和人生的故事动人是重要的,走这样的险峻叙述之路,可能会得高分。

  浙江的作文题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浙江的题不错,门与路的意象,相互关联的方式也生动辩证。不过,题目后一句关于“大学的门”的诠释有点画蛇添足,门与路可以是开放式的,由着考自己去联系、联想。

  1.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题意是要尊重规律、遵从规定和纪律,还能有什么可发掘的?如果扯到野生动物保护可能会算做偏题吧?如果是这样,这个题目留下的议论空间和文体选择都很小,不算是多么高明的题目。

  2.全国卷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争论其实很无聊,如果是比赛就遵守比赛规则,其中有没有二人抵角的具体的规定;如果有此规定,那就违背规则;如果没有就允许以更高超的本领通过。如果是游戏,只是检验参与者以何种方式通过,那就没有什么方式不可以的。

  关于规则定下了就不能更改,就必须遵守,这是现代立法的基本规则。如果出现新的情况,只有在下一次修订规则。这样的讨论是考什么?考学生的见解?还是他们对现代法律的理解深度?我们的作文考试一直不明确,让作文考试总是承载着道德、政治、法制观念等等。作文固然不能违背道德、政治、法则,要有正确的伦理道德价值和政治态度,要有正面的法则理解。但不能把道德、政治、法律的含义作为主要的题意来讨论,因为对与错、正与反太过直接明显,就是说,这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自有公论),这个道理别人或老师、家长或社会上的人天天都在讲。你要中学生讲出什么意见?考场上能讲出什么意见?我个人以为所有普遍性的、一般性的、公理性的观点,不要作为考场作文的题意设定,考生不可能有个人的见解超出这个圈定的范围。

  3.全国大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好人好事,劳动人民的美德和高风亮节,讴歌就可以取得中等以上的分数。

  

材料作文应给学生更多思辨和选择空间

2014年06月07日14:44来源:新浪高考作者:熊丙奇2014高考语文作文题出炉

  2014年高考开考。高考作文题像往年一样,再次引来网友欢乐“吐槽”。在笔者看来,今年的高考作文继续材料作文路线,相比以往几年的材料作文,高考材料作文进一步成熟,而要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需要材料作文更进一步,其一,优化材料选择;其二,给考生自主选择材料的空间。

  总体看来,今年多个省市的材料作文在给材料方面,有进步,材料给考生较大的思辨空间和发挥空间。像四川(人站起来),北京(老规矩),上海(自由与不自由),湖南(最美乡村)等,但也有一些省市给的材料,比较一般,像陕西(山羊过独木桥)、江苏(关于不朽)、安徽(剧本修改谁说了算)有一定的思辨空间,但学生的发挥、想象空间不大,写出来的文章很可能千篇一律,很难出彩,像安徽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在前不久的娱乐圈的就上演了一场口水战,给人的感觉是,这类题目更适合做自主招生面试题,思辨的角度可以是艺术创作规律、艺术创作和利益冲突等等。还有一些省市的材料作文则比较陈旧,诸如湖北(风景)、福建(空谷)所给的材料,学生很容易走上套题、宿构套路。

  把各省市的材料作文放在一起,不少给人似曾相似之感,比如广东和辽宁的高考作文,材料说的都是科技进步和人的关系,湖北、福建、山东的作文则都涉及看“风景”,这表明,在材料的提供上,出题者的思路还比较局限——材料作文的要义是拓宽考生的思辨、表达空间,这同样给出题者提出要求,要有开放的出题思维。

  另外,出材料作文,更有利于让学生思辨、表达做法是,提供多则材料,让学生择其一进行写作。毕竟,对于来自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材料,学生有熟悉、不熟悉,擅长不擅长的,如果因材料的生僻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表达,实则难以评价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出多个题目,让学生选择,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近年来,网上不时传来国外的高考题目,这些题目和我国高考作文的一大不同,就是出有多个题目,学生可选择其一写作。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就出了三选一小作文,这是很好的尝试,希望这一尝试能推广到大作文中。

  如果我来选的话,我可能会选四川、北京、上海或者湖南的材料作文来写,因为这些材料有思辨、表达的空间。尤其是四川的题目——人只有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我来写的话,会谈人的权利,公民教育,只有一个人成为合格的公民,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才是一个获得自由人。更可能选湖南的写,因为此前就写过类似的评论,湖南给的材料在一些关于村官计划的报道中也有体现,多年前就有一个“耶鲁哥”扎根乡村,做出不错的成就,而有一些村官却在乡村无所事事,完成三年服务期就离开,这一材料作文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

  可以说,如果把全国卷和各省的高考作文题,择优选择三个题目让所有考生选择其一来写,这样的作文题会更加出彩。网友的吐槽声也会减少。当然,这不但对出题者是挑战,也对阅卷者提出要求,能否用开放的思维评阅试卷,会否对不同材料的作文给不同的评分,这直接影响到材料作文改革的成败。

点评北京高考作文 遵循“老规矩”一切还在生活中

(2014-06-0710:50:23)来源:祝云天博客
今年北京卷大作文满分为50分,从以往不少于800字改为不少于700字,可是大家对于作文的关注度却丝毫没有降低。得知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材料是这样的:
话说今年高考作文题 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北京高考命题还是按照自己独有的”老规矩“,坚持了两个主线:

1.题目新颖且鲜明:北京考生看到题目的时候审题难度不大,明确文章的意图。

2.切合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普通人对生活中不同的价值取向。

同时从大的方向上看符合整个高考命题的”规矩“,通过作文题让考生在感受时代脉搏的同时,去更好的直面生活,这些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但是现实中肯定有很多考生看到这篇作文题觉得不好写,尽管多数考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可是关于老北京的”老规矩“他们确实没有在意,特别是那些在生活中不能更好去发现的考生,很难对一些走进他们内心的规矩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但是北京这篇问题内容又是丰富的,可以说丰富度很高,即便生活中对老北京老规矩不了解的考生一样能从题目中感受到一些北京老规矩的特色。

前提是考生要仔细的审题,尽管北京卷的作文材料考生易懂,但是在材料中寻找写作的信息这是必须做到的环节,例如考生在读材料的时候这样去寻找信息:材料传递的”老北京的规矩“从“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的内容中。“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看出是恪守孝道;“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自私,要学会分享,你觉得好吃的东西别人也可能觉得好吃;“不许管闲事”这个规矩要对”闲事“作一个界定,在分什么事情的前提下,这个规矩可破可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这些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忠厚传世勤俭持家”这是传统文化中大众推崇的家风。

随着时间的流淌,也许一些老规矩被人淡忘,可是从老规矩中体现出来的勤劳、孝道、与人相处的方式、对别人的尊重却没有被冲淡,对人的成长和教育来说还是需要大小就被熏陶的。现在的北京生活,节奏加快,忙忙碌碌中忽视了人与之的相处,一些变得功利和更加自私、空巢老人孤独的守望,铺张浪费、挖掘别人隐私的无良媒体、、、等等与老规矩留下的理念形成了冲突。

是的,一切都没有改变,还在生活中,尽管一些考生对生活的感悟不深刻,可是还是能从材料中能感受到一些生活的道理、做事、与人相处的道理。也就说,这篇文章继续让考生都有话说,但是考生要想把话说话,还要从走进自己内心的内容说起,这样才能有更深刻的情感体现在作文中。

当然在阅卷中一些老规矩一样没有被打破,例如说把作文分为内容分、表达分、发展分。考生在写作的时候,不一定要对作文中出现的内容“面面俱到”追求一点独到即可,考生可以写不同的问题,记叙、议论、、、但是在文章中体现的内容应该是充实的,语言上追求精炼,特别是对那些能走进你心里的规矩进行的加工,带着情感,按照文学的要求,这样的话你的作文才更赢得阅卷者的肯定。

对于北京卷2014年的大作文,难度不大,但是区分度应该很明显,一类文的比例可能比往年要多,因为很多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都是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一切都是源自于北京卷作文的老规矩“一切都在生活中”。


高考作文题引陕西名家评议

时间:2014-06-08 06:09:47 来源:华商报作者:潘晴 编辑:顾柠语

  2014高考如期而至,高考作文又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在大家期待已久、多方猜测之后,终于尘埃落定,新鲜出炉——对于陕西本次的高考作文题目,陕西的作家有何看法?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作家,他们认为本次高考题有一定的水准,也有一定的难度。也有作家如杨则玮尝试以此命题写作。

  也有作家如吴文莉认为,如果和外省的题目相比,这个题目对于考生的思维放开程度还不够大,材料已经规定了关键词,无论考生写正观点或反观点,能发挥空间较小。而有的考题,如安徽省考题,剧本该由谁说了算,还有上海考题,穿越沙漠和自由,让考生可以谈观点,那么这样的考场文章,考生的可发挥性就大得多。

  肖云儒:内里深刻,为孩子们捏一把汗  


学者肖云儒看了陕西高考题后认为,这一次陕西高考作文题,有一点深度,也有一点难度。表面看来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故事只是一个由头,内里包含着比较深刻的二律背反的元素,反映了事物的复杂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一方面要追求效率、效益,要在竞争中打败对手,另一方面也要追求共赢互惠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律,一方把另一方面打败,无可厚非,符合商德,但另一方面,传统道德又讲究在竞争中共赢互惠。所以打倒对方和两个人侧身而过,都有合理的一面,看你从那个坐标上看问题。这是一个比较深、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从各个角度展开,而且现实针对性较强。

  这个题目对读死书死背死记的学生很不利,而是有利于平常喜欢和善于思考的学生。只会死背知识点的学生,看到这道题恐怕容易束手无策,或走到单维思考的死胡同里去。

  和谷:有现实生活的思考、剖析和睿智的见解

  

作家和谷的文章《司马祠》曾作为2009年北京高考语文题目,无规则不成方圆,独木桥只能过一只山羊。作为人类想来,作为动物的山羊,在过独木桥时大概会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得拼出个你死我活,分出输赢。然而作为动物的山羊,有顺从秩序的生存经验,也有自我保护与互让的本能,不完全是人们所想像的那样。童话中的山羊,更富于情感和人性的色彩。面对学校运动会“山羊过独木桥”的项目,是一种模拟游戏,是人作为高级动物在文明进化的异化中,需要回归某些天真、善良、淳朴、友好的天性,山羊便成了示范的对象。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通过,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按规则会有一个人被挤兑下桥,另一个人通过,这是常理与习惯,比如应试教育。但在今年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游戏则转换升华为一种心灵的冲撞与和好,或叫变通,寓意奇妙无比,应视为共和双赢,有现实生活的思考、剖析和睿智的见解。世间凡事,从来不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争议之后应该给两个同学得满分就对了。

  吴文莉:今年陕西的考题很有发挥空间

  

作家吴文莉说:“从竞争到共赢,这是个进步。”

  她认为高考作文题目,现在似乎不仅仅是高考学生的事了,全民关注。往大里说,是在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问题,往小里说,也是在对热门话题说些己见。“我觉得,今年陕西的考题很有发挥空间,对考生除了要求文字好,逻辑性强,还得有对人生态度、社会问题和囯际形势的洞察与思考。‘山羊过独木桥’,是运动会项目,就有了比赛规则。

  如果规则不能打破,这个文章就没什么意思了,作文给的材料里,双双通过的同学在桥中间改变了规则,这就有了颇多深意,考题有了开放性。首先规则是可以挑战的,这要考生得具有活跃的思想;其次是达到共赢,这当然超越了之前我们最爱提出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已经是既要胜利,也要和谐,其实是进了一大步。

  在竞技比赛中,这样的思路,和以成败论英雄的想法,或许会使考生思考后做出不同选择,做不同文章,所以这个考题鼓励考生发散思维,谈观点,做论述;最后我觉得,这个题目启发考生更多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下社会甚至在国际纷争中,釆取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更多让考生考虑争霸与忍让之外,是否还有一种既不伤害双方利益,又能通过协作达到共赢的道路。从这些层面来说,我觉得陕西今年的考题,是很能引人思考并能让考生达出水平的。”

  美合子:一段独木桥好比人的一生

  

陕西新锐作家美合子看来,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写的点很明确:竞争或者合作。“我个人认为无论竞争还是合作,都要因时而异。就比如高考,千军万马齐过桥,你不竞争不努力,那么你就是落水者,很现实,没有人同情你。再比如毕业生应聘,岗位有限,你不竞争不拼命展示自己,老板凭什么录用你。”

  美合子同时分析,如果是按照材料来看,既然是学校开运动会,这样的比赛无论怎样通过,还是友谊第一最重要。

  比赛不是为了要取得声誉就肆意将对方踩在脚下,而是在困难面前彼此互助取得胜利,既赢得比赛亦收获友谊和心境。“一段独木桥好比人的一生,资源有限、环境不允时,你不得不干掉对手获得成功。只是真正的成功不一定非要与对手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携手合作最终共达彼岸更能体现你为人的胸怀和处世的境界。”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网友评论之最

  2014年高考昨日语文作文题目成网友热议焦点,除了仿写,更是以各种“最”字点评……

  最纠结——新课标全国一卷:两人过独木桥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

  网评:选择选择全是选择,要这辈子要选择的太多了,掷色子成不?

  最奇葩——安徽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网评:这个出题人不愧是外行,竟然认为编剧有说话的资格!

  最老套——浙江卷: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网评:这世界门门路太多,咱还得慢慢研究。

  最励志——四川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网评:一位肌肉萎缩、面部扭曲怪异、偎在轮椅里的老头(霍金),吃力地借着发声机器评论道: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名家点评】

  要大胆创新也要守住基本底线

  张可伦:陕西师范大学附中,陕西省高考语文评阅点专家组成员

  今年的作文材料有开放性、现实性、时代感思辨性等特点,有利于考生个性化的发挥,引导考生去关注现实生活,提取可用的写作素材。考生面对这样的一个题目应该是有话可说的。从打破规则、力求创新,团结合作,竞争未必要拼个你死我活等角度来写均可。

  材料有较强的话题指向性,显现出较为宽松的限制范围;同时也具有思辨性,可从多角度立意。例如:在合作中争取共赢,竞争的智慧,创造性地运用规则,还要遵守基本规则,打规则的擦边球,中国式智慧,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独木桥上看风云等。作文材料正向、反向的立意角度较多。例如“对手能不能合作”、“团结互助要不要讲诚信,双方合作时有没有默契”。引申到论述中,可以谈到“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的差别: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这是古人对君子的要求;而小人则一味逢迎却失去原则性,难道这也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处事方法吗?这或许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要敢于大胆创新,也要守住基本底线。

  强化了人文体验青春体验和科学体验

  李建华:西安市第26中学,西安市骨干教师,语文教研组长

  纵观今年高考各省的作文题,多以材料为主,提供一个素材让考生思考发挥,而从材料的选择上要么注重生活化,要么注重哲理性,大多数题目开放度比往年更大,给了考生一个主动思维的机会,一个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间。写作导向体现了一个注重,即注重理性;表现了两个回归,即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强化了三种体验,即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这些考题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

  总之,今年的高考作文,普遍重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的背后是学生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体验、发展、成长、思想与行动的关系等等。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本报记者 赵媛 刘慧)

  关联到公平与正义

  王满利:西安铁一中特级教师

  高考作文一直在新课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规划人生”的主旋律上,一路高歌,从未偏离。分析以后不难看出,材料影射的是现实社会中的各类竞争。核心立意要谈竞争的规则问题,因为这关联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生活中总是先有游戏再有规则,社会上则需用规则来维护公平。其次,人是社会动物,善于从生活中总结经验,形成智慧,虽然竞争存在,仍可灵活变通,互助合作,互利双赢,也是一种理性的、理想的选择。至于有人可能着眼于现实中的恶性竞争,因为不是“正能量”,终“乏善可陈”,不写也罢。本报记者潘晴

  暗扣社会现实热点问题

  王辉:西安高新一中高级教师

  这个故事从结果来看是双赢,原因是他们打破规则,互相团结协作,也暗扣各行各业可以通过智慧和境界达到互利共赢。考生也可以从裁判的争议这一角度来分析,虽然比赛结果是双方共赢,但任何比赛都是有规则的,违背了规则比赛就因失去了公平甚至扰乱了秩序而无意义。另外,还可以从打破常规可以创造奇迹这个角度写作。今年作文题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水平,暗扣社会现实热点问题,审题难度小,可写的角度多,既可考查考生的道德修养,又可检测他们的处事智慧与思维的灵活变通,便于考生展示能力,发挥水平,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探求符合现实的完善思路

  双溪(笔名):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佳话,大意是说樵夫与孕妇互相避让过独木桥的情景,给书法家一启示:他由此悟出书法结构动态平衡的奥妙。当代也曾有一幅漫画,大意是山顶上危险地悬着一块木板,一端是要吃人的熊,一端是端枪作瞄准状的人。这些都代表着人类对敌我关系或者竞争关系进行着思索与探究。今天,我们人类的生存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需要我们抛弃过去那些绝对的思维意识,探求一些更符合现实需要的灵活多变更完善的思路,如对立竞争中的某些合作,一边争着高下,一边把损失伤害残忍降到最低程度等等。而具有以上这些认识,是需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世界;还需要一个高三学生,具有一定的比较思维、辩证思维、变通思维及创新思维。(本报记者潘晴)

陕西作文考题"两人过独木桥" 考生:比想象的容易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4-06-08 04:24   

  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仍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以一段材料为话题,字数要求在800字左右。材料大概内容如下: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两人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通过,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今年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进行讨论。

文坛大腕:这题挺难把握

  6月7日,考生考完试后高兴地走出考点记者侯智摄

  昨天是高考第一天,同往年一样,高考作文题一公布总会产生很大的反响,引发一片议论之声。2014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是材料作文——“两人过独木桥”,陕西采用高考全国卷,也是这一作文题目。某门户网站调查该作文题有13万网友都认为“难”,而只有7万网友认为这一题“不难”。随后记者采访了几位陕西文坛大腕,他们普遍表示,“这题挺难!”

  文学评论家李星:题目出得不算好,有点刁钻

  作为茅盾文学奖的前评委,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一向都很直率表达自己的看法。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刚从外地回家,听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李星直言这个题他不喜欢:“出得不算好,有点刁钻,对于中学生来说,肯定挺难把握的。”

  李星认为这道作文题和网络上那道争议已久的题目一样:“老婆和妈妈同时掉进了河里,你先救谁?”他说这道题出现已久,争议已久,但似乎永远没有答案。“今年高考的作文题和这道题一样,都是有哲学意味,但却很刁钻的题目。一定要把人放在极端的处境之中做出抉择,然后让考生选择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回答,我认为很难。”李星说他能想到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就是希望能把看起来不可调和的矛盾,用柔性的方式来化解。“命题者其实更想传达出一种团结友爱的主题,也是一种和谐的主题。但以中学生的经历,解读到这个层次还是比较艰难。别说中学生了,前段时间,李泽厚在上海高校做讲座,有人就提出类似‘老婆和妈妈同时掉河里先救谁’这样的特殊情境的问题,李泽厚就拒绝进行哲学性的回答。连李泽厚尚且做不出哲学性的回答,何况中学生呢?”

  文化学者肖云儒:很为高考生捏一把汗

  文化学者肖云儒在听完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时,直言:“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为今年的高考生捏一把汗。因为这道题很深、很具体也很有智慧,还具有相当的开掘空间。但对中学生来说,这是有相当难度的,即使意识到了题目中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内涵,可能也难以表述清楚。”

  肖云儒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其实从一个侧面触及到了市场经济下效益和道德的二律悖反问题,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通过,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相当于只有打败对方才能取得胜利,这和传统的道德观念是相违背的,但在市场经济下,通过合理手段击败竞争对手取得胜利,也未尝不可;而两个人侧身过,双双通过取得共赢,也是一种方法。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后者优于前者,但前者就是规矩,所以说这是效益和道德的二律悖反。“题目还是很艰深很有难度的,成年人理解起来尚需思考的时间,对中学生来讲,这更是一道艰深不易的考题。”

  著名作家和谷:一道既玄又有哲理的命题

  著名作家和谷和李星的看法颇为相似,他也认为,从中学生的学养、社会经验来理解这道题,可能会出现偏差。“这是一道很有辩证思维的题,蕴含着哲理和玄机。我的理解是,如果是羊过独木桥,可能要竞争,要一个掉下去一个通过;然而转换成人,那就是有竞争有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形成‘双赢’的局面。人和人之间要进行善意的合作,而不是动物性的竞争,这是一种彰显道德和品德的考题,既玄又有哲理性。”

  不过他认为作为学生理解不了这么深,从命题者的想法来说,也许是弘扬道德和品德,但有的学生可能会写成凡事都要有规矩,必须要进行动物性的竞争,才能获取最终的生理。“如果真写成这样,我觉得阅卷老师也应该宽容。这道题其实伸缩性很大,即使中学生那样理解,老师也不应该认为他们写跑题了。因为题目涵盖的内容很多,阅卷老师不妨宽容去看每一个孩子对这道题的想法。”(记者 张静)

考生:比想象的容易老师:比去年简单

  高考第一门科目语文考试已于昨日上午结束。对于备受关注的作文题目,考生普遍反映“比想象中的容易”。西安西铁一中高级教师曹力民点评说,“从专业角度解读,今年的高考作文较去年更容易。考生可分别围绕‘规则’、‘合作’两个核心立意,展开写作。” 

  考生:作文比较好上手

  昨日上午11时42分,考生陆续走出西铁一中考场。不少考生在谈到作文题目时反映作文比想象的简单,“材料清晰,观点鲜明,比较好上手。”

  “我在复习时准备了好多国际时事政治的材料,都用上了。”“今年的作文,也可以和中国梦结合。”走出校门的考生对作文题目议论纷纷。大家普遍表示作文题目不难,材料给出的观点很鲜明。

  网友:题目难了点

  网友“残月与空格键”:我觉得这个题目难了点,至少不符合用于高考作文题目,争议过大。比赛场上就应该遵守规则。但是又更像是合作共赢,打破规则,如果作为一个面试题考应急应变会更好一些。

  网友“To mymemories”:裁判的话语,表述了现代社会只有通过理解对抗得出第一,得出结果的传统里面观点。而两个学生通过合作,相互抱住转身,双赢。到这个创新的思想,却在裁判的传统评判理念中是错误违规有争议的。这些不仅仅只是一个通过作文给学生的问题。更是现今社会的问题。

  网友“≮轻描丶”:题材很好,突出了外交双边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两败!就像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因为美国人根本不愿意和中国人平等,只有等祖国强大到令西方、欧洲、亚洲不得不服的综合大国,美国佬才会在很不“爽”的情况下和我们谈。

  老师:视野宽才可能得高分

  “从专业角度讲,今年的高考作文比去年简单。”西安市西铁一中高级教师曹力民说,考生可以选择两个核心立意。“从正面理解,最直接的立意是‘规则’,其次是‘合作共赢,互利互惠’。”此外,“从反面理解,材料反映出一味争斗只能是有人落水,因此也可立意为‘一味争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立意为不纠纷、不争斗才能共生、共赢,就材料而言则不太准确。”曹老师提醒,“如果从平心静气的角度展开作文,必须要结合‘合作’。”

  曹老师说,抓住核心立意,清晰表达认识、观点的作文可能脱颖而出。“从国家、国际、历史等角度选材,尤其把眼光放到中日关系、乌克兰局势等新鲜、难度较大的材料上加以理智剖析,这样的作文可能会有较高的分数。”(记者魏鑫)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谁说了算
来源:西安晚报 李清2014-06-08


虽然今年高考第一天是周六,各地语文科目的作文题还是迅速上了网,并被全国网友热议。每年的高考,大家为何那么关注作文题?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看看具体的题目是什么,难不难,毕竟作文题在整个高考中占分比例最高,很多人也借机满足一下自己的表达欲;二是看作文命题的整体情况,教师可以摸索应试规律,关心教育者则可观察教育改革的动向。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当中,我个人觉得安徽的题不错,“剧本修改谁说了算”,演员拿到一个剧本看后说,我是演员,不是读剧本的,可以改台词,编剧说,我是编剧,剧本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改动,要求考生根据这段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相信不少人会想起不久前报道过的宋丹丹与编剧的“骂战”,还有诸如对经典著作被多次翻拍的争议。当然,写作文时不一定要说宋丹丹,但这个题既有现实性,又有文化性,还有思辨性,没标准答案,是个好题。

而反过来看大多数的作文题,乍一看,似乎也有文化性,也能引人思索。但它们的问题是,多是故弄玄虚的“人生哲理”题,要么故事中的道理很牵强,两者只能由比喻建立关联,要么是“政治正确”、主题先行,考生只能按出题者的意思写假话。第一类,比如浙江题“门与路”,“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福建题“空谷”,“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这样的题除了说些“辩证”的车轱辘话,还能说什么?第二类,比如湖南卷“最美乡村”,说有一个很穷的地方,一个村支书干了八年,带大家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在接受“最美乡村”荣誉时,他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请问,这是要考生写学习先进人物的思想汇报吗?

这两年,有识之士一直批评高考作文在“诗意”中迷失,笔者也质问过,高考作文题还要在心灵鸡汤里浸淫多久?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每年都在说课程改革、教育改革,高考作文题每年也不一样,但一直在给考生熬心灵鸡汤。

当然,笔者并不赞同一些人提出的,高考作文让学生写时评,纵论国家大事、国际风云。毕竟,高考作文不需要承担那样的功能。但是,既然要培养学生的视野、思辨、表达,为何高考作文命题总围着虚头巴脑的人生哲理打转,而不让考生关注现实话题、表达真实思想?就算高中生还没真正接触社会,让他们关注些教育题材总可以吧?比如就在安徽省,有个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机器,每年有近万复读生参加高考,上万家长租房陪读,高考前每天有上千家长和学生烧香祈愿。让考生对这样的现象发表观点,是不是个好题目?再比如,校园安全、“奇葩”校规、“状元”退学………适合当高考作文题的现实素材实在太多了。

写到这里,似乎有些跑题了。其实,笔者最想说的是,为什么大家都在喊教育改革,却从小小的高考作文题就能看出,根本没有进行多少真正的改革?是不能改革,还是不想改革?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阻碍究竟在哪里,包括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究竟谁才能说了算、改得了?高考两天前的南方周末上,有一篇对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专访,王旭明怒批时下盛行的“假语文”,但同时悲观地表示,语文改革“得当大官才推得动”。高考作文题何以也一直让学生写“假作文”,不知道从王旭明的这番话里,能否琢磨出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3237.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高考落榜怎么办 今年高考落榜怎么办

  与往年一年,2014年高考落榜的学生数量仍然是非常庞大的,前几天有学生咨询:自己高考分数300分能上什么大学。从分数上来看,可以选择的余地其实并不是太大。  目前摆在高考落榜生面前的出路主要有下面几条:  第一就是复读,但小编

2013年江苏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2016江苏高考分数公布

专题新华网2013-06-24 11:15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869[导读]江苏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已公布,文科一本328分,较去年降低13分;理科一本338分,较去年降低2分。据新华网江苏频道报道 江苏2013年高考(微博

2014年江苏盐城高考状元榜图 2016江苏盐城高考状元

陈孜悦盐城中学高三(2)班,总分:394语文:157 数学:140 英语:94 历史:A+ 政治:A+ 小四门加3分孙志宸盐城中学高三(12)班,总分:416分语文:126 数学:184 英语:101 物理:A 化学:A+ 小四门加5分陈文萱景山中学高三(6)班,总分:391 语文:136分 数学:149分 英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点评及下水作文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点评及下水作文点评:很能考查学生的量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考题:文章和人品6月7日上午,2015年高考开考。首场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不少走出考场的学生认为,浙江的作文考题“人品和文章”主旨

声明:《话说今年高考作文题 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为网友視覺潔癖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