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痔疮的中药方
中医痔疮理论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说明痔疮是血管及经脉的病变,其形成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感受湿热等有关。后世历代医家对痔疮的病因病机不断发展和完善,认为痔疮的形成与人体脏腑虚弱有关,再加上外受风湿,内蕴热毒,以致气血下坠,集结于肛门所致;又因饮食不节,燥热内生,下迫大肠,以及久坐、负重等。因此,中医治疗痔疮,即针对引起该病的风、热、湿、燥等原因采取清热凉血、利湿解毒、益气活血等针对性措施。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受压迫,阻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主要有以下学说。
1、肛垫下移学说:在肛管的粘膜下有一层环状的有静脉(或称静脉窦)、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的肛管血管垫,简称“肛垫”。起闭合肛管、节制排便作用。正常情况下,肛垫疏松地附着在肛管肌上,排便时主要受到向下的压力被推向下,排便后借其自身的收缩作用,缩回到肛管内。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肛垫则充血、下移形成痔。
2、静脉曲张学说:从解剖学上看,肛门静脉系统及其分支直肠静脉都无静脉瓣,血液易于淤积而使静脉扩张,加之直肠上、下静脉丛壁薄、位浅、抵抗力低,末端直肠粘膜下组织又松弛,都有利于静脉扩张,若加上各种静脉回流受阻的因素,如经常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及盆腔内巨大肿瘤等,都可使直肠静脉回流发生障碍而扩张弯曲成痔。肛门腺及肛周感染也可引起静脉周围炎,静脉失去弹性而扩张成痔。
3、遗传学说:痔疮是否会遗传,目前无确切证据,痔疮患者常有家族史,可能与食物、排便习惯及环境有关。多数人相信发展中的国家痔的发病率低,如在非洲农村患痔者少见,可能与高纤维食物饮食有关。目前,在发达国家多食高纤维饮食,除了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也可减低痔的发病率。
痔疮症状
症状一、大便出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症状。出血一般发生在便前或者便后,有单纯的便血,也会与大便混合而下。血色鲜红,其出血时呈喷射状、点滴状、擦拭带血等。
症状二、大便疼痛:大便时出血肛周疼痛现象。因为肛周的神经系统比较发达和敏锐,受到刺激后很容易发生疼痛。一般表现为轻微疼痛、刺痛、灼痛、胀痛等。
症状三、直肠坠痛:肛门直肠坠痛主要是外痔的症状。如果内痔被感染、嵌顿、出现绞窄性坏死,这样会导致剧烈的坠痛。轻者有胀满下坠感,重者则会出现重坠痛苦。
症状四、肿物脱出:肛门内部出现肿物脱出,这主要是中晚期内痔的症状。随着内痔痔核的不断增大,使粘膜及粘膜下层与肛层分离,排便时,内痔结节可下降到齿状线以下,游离于肛管之外,经肛门脱出。轻者只有在排便时才会脱出肛外,重者在咳嗽、压腹、用力下蹲时即可脱出。
症状五、流分泌物:肛门流出分泌物。主要由瘘口溢出,也会由肛门内排出,或由肛周的肌肤溢出。直肠黏膜长期受痔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晚期内痔,因肛门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由肛门流出。轻者大便时流出,重者不排便时也自然流出。
症状六、肛门瘙痒:肛门及肛周肌肤出血瘙痒症状。主要是由于肛门分泌物、脱出痔核及周围皮肤受到了刺激,皮肤终日潮湿,从而产生瘙痒感,导致湿疹和瘙痒的发生。
疾病危害
痔疮久拖不治,可以造成痔核脱出形成嵌顿,加重疼痛和病情,其次肛门感染,一旦形成痔疮出血症状,细菌、毒素、脓栓极易侵入血液引发脓毒败血症等。此外由于痔块脱出导致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长期刺激周围皮肤,易导致瘙痒及皮肤湿疹。痔疮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1、贫血:痔疮病发导致人体内的铁元素不断丢失,若长期便血,丢失大量的铁,使体内含铁总量低于正常,能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贫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兴奋、烦躁等。
2、嵌顿:痔疮的另一个主要症状是内痔脱出,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受到括约肌的夹持,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痔核体积增大直至动脉血管被压闭,血栓形成出现痔核,变硬疼痛难以送回肛门内。传统的看法称“绞窄性内痔”,但临床所见外痔形成血栓的更多见故多伴有疼痛,当痔核脱出不能送回时亦称为“嵌顿痔”,长时间的痔核嵌顿还会出现病变。
3、坏死:痔核嵌顿于肛门外,由于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使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进一步加重了肛门局部水肿,加重了痔核的嵌顿。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内痔嵌顿日久必然出现坏死,此时的坏死常局限在痔核的粘膜部分,但亦有侵犯人体其它部分的情况。
4、感染:痔核嵌顿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明显等症状,此时感染多局限在肛门局部,如果强力复位容易使感染扩散,引起粘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肠窝脓肿。国外曾有报道因痔核嵌顿伴发的致死性门静脉败血症。
痔疮反复发作的原因
(一)饮食习惯不良:由于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很多人都,开始习惯挑食,平时所吃的食物太过精细,无法补充身体所需的一些维生素;经常性地吃些辛辣、油腻等带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辣酱、胡椒等,刺激肠胃的消化情况。
(二)个人卫生不良:痔疮位于肛门处,而肛门处是粪便排出的通道,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如果每天都不对肛门处进行清洗,肛门周围就会滋生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引发各种炎症,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缺乏运动:长时间地坐着、站着,缺乏运动,容易造成肛门处的血液无法正常流通,使得痔疮反复发作,加上身体抵抗力的下降,使得其他疾病趁虚而入,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四)排便习惯不良:很多人都会在大便的时候玩游戏来打发时间,如切水果、鳄鱼洗澡等等,一玩就会忘记时间,使得排便时间过长,而导致腹部压力过大,静脉血液无法正常流通,而导致痔疮的出现。
疾病检查
痔疮检查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侧卧位:通常采用左侧卧位,有时因患者身体的原因或诊治的需要,亦可采用右侧卧位。正确的侧卧位姿式是臀部靠近床边,上侧的髋膝各屈曲90度,下侧髋膝屈曲成45度。此体位适用肛门直肠小手术或病重、年老体弱患者的检查;
(2)膝胸位:患者双膝屈起,跪伏床上,肘关节紧贴床铺,胸部尽可能下压,臀部抬高。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体位,但不能持久,病重或老年体弱者不宜采用;
(3)蹲位:患者下蹲作深呼吸,用力增加腹压,作排便状,适用检查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痔脱出和直肠肿瘤位置稍高的患者。
常见内痔的诊断如下
内痔初起时,症状不明显,仅在体格检查时,才被发现。但随着痔核逐渐增大,症状亦会逐渐加重。
1、疼痛:单纯内痔,一般无疼痛,有时仅感觉肛门部坠胀或排便困难。如发炎肿胀者,痔内有血栓形成或嵌顿,则有疼痛;如脱出未及时复位者,则疼痛加重;如发生嵌顿,有溃烂坏死,引起肛缘发炎水肿,则疼痛剧烈,病人坐卧不安。
2、内痔发作:内痔平时症状轻微,无大痛苦,如有便秘或腹泻,或过于劳累,就会忽然加重,称为内痔发作。在内痔发作时,痔核突然肿胀、突出、灼热,疼痛,有搏动及异物填塞的感觉。因受干燥粪便的挤压,易破溃出血,里急后重。发作持续3--5天,如治疗得法,肿胀逐渐消散,血栓被吸收,痔核变软缩小。有时肿胀不见消散,由于感染、化脓、溃烂或因血循环受阻,痔核也可发生坏死。
3、便血: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鲜红,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将手纸染红,有时为滴血或射血。由于粪便擦破粘膜,或因排便时过于用力,血管内压力增高,以致曲张静脉血管破裂,便时则有喷射状出血。如长期反复出血,或多次大量出血者,还可引起贫血。
痔疮和腹压的关系
痔疮是和腹压有关系的,腹部压力要是过大就会很容易患有痔疮,因腹内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饮食过饱或蹲厕过久等,这些疾病都会加大腹部压力,就会阻止静脉的血液正常回流。
痔疮的明显症状:便血是比较常见的,一般这种情况不会有疼痛感。大便会出现疼痛。患者还会有肛门坠胀的感觉,肛门总是觉得有东西,这是痔疮的一个表现,这是痔疮晚期的症状。大便时肛周出现疼痛现象,一般表现为轻微疼痛、刺痛、灼痛、胀痛等。外痔的这种症状是比较普遍的,一般病情比较轻微的患者会有胀满下坠感,重者则会出现重坠痛苦。
与痔疮病状相似的疾病
一、肛裂:多发于长期大便秘结的病人。由于大便又干又硬,大便时用力过猛,故在排便时裂伤肛管皮肤。肛裂初起时,创面新鲜,容易出血,鲜血可见于粪便表面,便纸上或滴出量很少,易与痔疮相混淆。但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处剧痛是肛裂的主要特点,故可以此与痔区别。
二、直肠息肉: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多发于儿童。便后出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故易与痔疮相混淆。但该症一般出血量不多,常染在粪便之外,排便时可有肛门处脱出一鲜红色圆樱桃状息肉,触之易出血,便后息肉可自行恢复,故可以此与痔鉴别。近年学者们认为,极早切除息肉可降低癌的发生。
三、慢性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结肠粘膜广泛溃疡为特征的结肠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粪便带血及粘液便,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发烧、脱水、电解质紊乱、消瘦及代钾血症。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粪便化验检查可见大量红。白细胞及脓细胞,故可以此与痔疮鉴别。
痔疮与肛裂的区别
一、共同点:肛裂多数伴有哨兵痔,特别是Ⅲ期肛裂,都伴有外痔,同时伴有内痔;而痔疮可单有内痔、外痔以及混合痔。其二者表现,在Ⅲ期肛裂时,肛门外观表现多相同。
二、不同点:
1、肛裂以疼痛为主,痔疮以出血为主,只有外痔发炎肿胀时,痔疮才会剧痛;
2、肛裂均可肛管皮肤裂开,而痔疮则无,在肛门指诊时,即可确定,肛裂者多不可行肛门指诊,或者窥器检查;
3、肛裂三联征:肛裂,肛乳头瘤,前哨痔。,而痔疮则不伴有肛乳头肥大或乳头瘤。
疾病预防
痔疮的发病率很高,痔疮患者经传统手术治疗或其它疗法治疗后,复发率亦较高。究其原因,除治疗不彻底外,不注意预防痔疮的发生,也是重要的因素,预防痔疮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锻炼:
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对于痔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是因为体育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可以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结,预防痔疮。另一方面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临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长强穴,每次约5分钟,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肛门血液循环;另一种方法是用意念,有意识地向上收缩肛门,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这是一种内按摩的方法,有运化瘀血,锻炼肛门括约肌,升提中气的作用。经常运用,可以改善痔静脉回流,对于痔疮的预防和自我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
2、生活习惯:
1)注意饮食调节: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榨菜、辣椒、辣酱、生姜、大葱、蒜头、茴香等等。多吃些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茭白、西瓜、梨、香蕉、苹果等,一方面可保持排便通畅;另一方面又可减轻痔疮的瘀血扩张。痔疮术后病人宜吃得清淡些,少吃油腻过重或熏煎食品,饮食最好定时定量,饭吃八分饱,不能暴饮暴食,饥饱不匀,以防肠胃道功能紊乱。
2)尽可能一次排大便:有的患者因手术后肛门疼痛而惧怕排便,或因肛门疼痛大便未排空即结束排便,从而导致大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过多,粪质变干而难以排出。
3)定时排便且保持大便通畅:肛肠专家指出痔疮术后一般要在24小时以后方可第一次排便。在禁止排便的这段时间里,应多饮水和食用有润肠作用的饮料,这样可以促进排尿和避免大便秘结。
4)便后要有坐浴的习惯:坐浴是清洁肛门,促进创面愈合和消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每次便后都必须坐浴,坐浴时先用热气熏,待水温适中时,再将肛门会阴部放入盆内洗涤坐浴,每次20分钟左右。
治疗措施
一般家庭治疗
许多痔疮患者认为药物能够治疗痔疮,于是盲目的涂抹各种药物,可是久治久不愈,而且越治越重,导致疼痛加剧,对此痔疮,患者切忌盲目用药治疗,不能一味的用药物,即便有效果,长期都会产生依赖性,最好办法是靠患者自身的调节,从生活中做起首先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主要有作息规律,饮食清淡,纠正不良的姿势:不要长时间的站立或坐,要时不时的换个姿势活动活动,另外大便时间不要太长。
确诊了痔疮的具体病情后,要及时进行治疗,对于痔疮的一般治疗方法,只有通过手术才能痊愈,盲目的药物治疗和其他疗法不能清除痔疮。[2]
食疗
肉苁蓉:可用于老人,病久体虚者和产妇便秘、痔疮脱出、出血等,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功效。
猪、羊等动物大肠:中医认为可以肠补肠,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其有止血、止痛、消肿的良好作用。
鳖 肉:用于痔疮出血日久,气血两虚的患者,有补益气血的功效。
赤小豆:与当归合煎,可治疗痔疮便血、肿痛。单独一味或与大米同煎成粥亦有良好作用,是防治痔疮的优良食品。
槐花:新鲜槐花可以做凉菜、包饺子,具有凉血、止血消痔的功效,亦可代茶饮。
黑芝麻:对于痔疮患者兼有便秘者,可长期服用,具有润肠通便,减轻痔疮出血、脱出的作用。
痔疮术后护理
那么,在痔疮微创术治疗后,应该注意哪些呢?
1、大便后坚持用温水坐浴清洗:大便后用温水坐浴不仅可以缓解疼痛症状,还可以清洁肛门,减少细菌的感染,促进创口的愈合,如果用医院配的药物进行坐浴熏洗的话,效果就更好了。
2、手术后活动也要注意:一般在手术后一周之内尽量不要做过多的运动,最好躺在床上静养,这样就可以减少伤口摩擦感染而加长伤口的愈合时间。在手术三个月之后不要做过于激烈的活动,以免使快要愈合的伤口再次破裂。
3、良好的饮食习惯:痔疮手术后患者不能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最好连干燥的食物也不要吃,日常饮食要以清淡有助于排便的食物为主,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水等。
4、大便的通畅:做过痔疮手术后一定要过了24小时方可排便,因为术后过早排便的话,很容易感染伤口,引起一些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便秘,可以在排便前温水坐浴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就可以缓冲粪便对肛门的刺激,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另外,还有患者在术后第一次排便的时候常常会有少量鲜血,不过患者不必担心,这是由于粪便经过创面引起的,属于正常现象。
遗传性
临床资料显示,有痔疮群发现象的家庭,存在家庭成员的直肠肛门静脉壁先天薄弱的生理现象,因此抗压力弱,不能耐受血管压力,易扩大形成静脉血管团,从而形成痔疮,这一点,可以认为有家族遗传倾向。事实上,有一部分“痔疮之家”的成员,其直肠肛门静脉壁并不薄弱。所以也可能是由于这一家庭中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偏好、起居习惯相同或相似而发病,这就与遗传无关。
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如果患有痔疮,肛门内肿大扭曲的静脉壁就会变得很薄,因此排便时极易破裂。内痔是长在肛门管起始处的痔,如果膨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但这种情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下面5则中药偏方卓有成效,不妨试试!
中药方剂(一)
【辨证】风湿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交错,浊气瘀血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
【方名】治痔汤。
【组成】蒲公英30克,黄柏30克,赤芍30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用法】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搪瓷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出处】邹桃生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湿热内生,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化湿通路,软坚散结,收涩固脱,止血定痛。
【方名】消痔汤。
【组成】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凌朝光方。
中药方剂(三)
【辨证】中焦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润肠止血。
【方名】甘旱蜜汤。
【组成】苋菜30克,生甘草10克,旱莲草30克,蜂蜜10毫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服时加蜜糖10毫升。1-2次煎液内服,第3次煎液外用熏洗肛门。
【出处】黄洪坤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血热毒火内盛,瘀血浊气下注。
【治法】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逐淤消痔。
【方名】槐花消痔汤。
【组成】槐花15克,槐角15克,生地12克,黄连10克,银花12克,黄柏10克,滑石15克,当归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枳壳6克,黄芩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方剂(五)
【辨证】中焦湿热,下注挟寒湿。
【治法】清肠利湿,止血。
【方名】加味槐榆合剂。
【组成】槐花10克,地榆10克,仙鹤草15克,旱莲草15克,侧柏叶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菜苋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中医在治疗痔疮的过程中,是分不同类型的,不同类型的痔疮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血热肠燥型,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便血较多,滴下或喷射而出,色鲜红,或挟瘀块,肛门讣红灼热肿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属大肠实热,治宜清热润燥,热清则血止,燥润则便通,可稍加止血、祛风之品。
方用槐花散或凉血地黄汤加减。
处方:槐花20克、地榆20克、黄连12克、诃子肉15克、木香12克、乌梅15克、黄柏10克、赤芍12克、生地炭20克、茜草炭20克、丹皮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可配合槐角丸、消炎合剂、麝香痔疮膏应用。
痔疮的中药治疗方法:
1、甘旱蜜汤组成:苋菜30克,生甘草10克,旱莲草30克,蜂蜜10毫升。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服时加蜜糖10毫升。1-2次煎液内服,第3次煎液外用熏洗肛门。
2、槐花消痔汤组成:槐花15克,槐角15克,生地12克,黄连10克,银花12克,黄柏10克,滑石15克,当归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枳壳6克,黄芩10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加味槐榆合剂组成:槐花10克,地榆10克,仙鹤草15克,旱莲草15克,侧柏叶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菜苋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4、治痔汤组成:蒲公英30克,黄柏30克,赤芍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用法: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搪瓷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5、消痔汤组成: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外贴法
取中药儿茶15克,炙轻粉7.5克,龙骨10克,冰片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然后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中药熏蒸
取中药地骨皮60克,升麻9克,桃仁12克,槐花60克,地榆60克,野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五倍子30克,将上药水煎后去除药渣,趁热熏洗肛门数十分钟,每日2—3次,可连续使用1周,可治疗外痔的作用。
【痔疮常用偏方秘方】
[方一]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本方为邹桃生方,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方二]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本产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方三]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本方为凌朝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适用于痔疮。
[方四]浮萍适量。水煎,趁热擦洗患处。本方适用于痔疮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方六]柞树叶30克。捣烂敷患处。本方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适用于痔疮。
[方七]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方八]生豆腐渣,锅内炒干为末,每服9克,白砂糖汤下,日3次。本方源于《危氏方》,适用于血痔。
[方九]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6克。本方主治肛门久痔。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详询医生,否则后果自负。)
针灸是中医治疗痔疮的基本治疗方法,通过刺的方法直达病处,可达到清利湿热的作用,治疗痔疮也有偏方的治疗方法,但是这样的治疗方法也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看的。因此,患者朋友们应该将这样的偏方作为参考,而不能够不问医生是否可行就直接使用,否则将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给自己造成更大的负担。最后,祝愿患者们早日取得康复。
痔疮的中药治疗方法:人们患了疾病都习惯性的使用中药治疗,痔疮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极高,如果长久不治会出现许多并发症,而西医对痔疮采取内服药、外用药及手术治疗等方法,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尝试,那么,痔疮的中药治疗方法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治疗痔疮的中药有很多,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药痔疮的治疗方法:
1、蒲公英、黄柏、赤芍、丹皮、桃仁、土茯苓各30g,白芷15g,先加水2500ml,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搪瓷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30分钟每日1剂,日用3次。
2、乌梅、五倍子、苦参、射干各10g,火麻仁12g,炮山甲15g,煅牡蛎30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苋菜30g,生甘草10g,旱莲草30g,蜂蜜10ml,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服时加蜜糖10毫升。1-2次煎液内服,第3次煎液外用熏洗肛门。
4、槐花、槐角、滑石各15g,生地、银花、当归各12g,黄柏、黄连、升麻各10g,柴胡6g,枳壳6g,黄芩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槐花10g,地榆10g,仙鹤草15g,旱莲草15g,侧柏叶15g,枳壳10g,黄芩5g,胡麻仁15g,菜苋30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6、防风、秦艽、当归、川芎、生地、白芍、赤茯苓、连翘各3g,槟榔、甘草、栀子、地榆、枳壳、槐角、白芷、苍术各2g,将诸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祛风解毒,清肠止血。主治痔疮便血,肛门坠重作痛。
以上就是专家对痔疮的中药治疗的相关介绍,专家提示,治疗痔疮的中药有很多,这些方法都是流传很久的方法,并不一定齐全,且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所以大家还是应该积极到医院进行痔疮的治疗
中药常用偏方
[方一]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本方为邹桃生方,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方二]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本产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方三] 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本方为凌朝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适用于痔疮。
[方四]浮萍适量。水煎,趁热擦洗患处。本方适用于痔疮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方六]柞树叶30克。捣烂敷患处。本方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适用于痔疮。
[方七]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方八] 天山黑玉膏:龙骨10g、煅田螺15g、黄连5g、黄柏10g、冰片5g等经特殊工序秘制,置地窖密封半年方可取出使用。使用方法:用淡盐水清洗患处,然后涂上药膏,一日1—2次,7天内外痔都可治愈。本方源于《太平圣惠方》,适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肿痛、便血、瘙痒、肛裂、肛脱、肛瘘、息肉等肛肠疾病。
[方九] 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6克。 本方主治肛门久痔。
[方十]生豆腐渣,锅内炒干为末,每服9克,白砂糖汤下,日3次。本方源于《危氏方》,适用于血痔。
参花痔疮散 :
【名 称】参花痔疮散
【组成】刘寄奴,荆芥,蝉蜕,五倍子,苦参,红花,泽泻。
【性 状】散剂
【功能主治】痔疮
【用法用量】将本方水浸泡12小时后,加热煮半小时,取药液熏蒸后,待水温后坐浴30分钟,一日两次,每次用时需先加热,两日一剂。
中医理论为,痔疮为热迫血下行,郁结不散所至。因此,熏洗治疗的原理,也就在于通过热和药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消肿减痛的目的。而达此功效之关键,无疑在于熏洗所用中药方剂即“参花痔疮散”之药性及成分。
中药参花痔疮散由刘寄奴,荆芥,蝉蜕,五倍子,苦参,红花,泽泻等七位寒凉、散瘀中药配伍组成,为传统中医专门针对痔疮之病机病理所配之药,熏洗治疗时借助于热力引导,药性可得充分发挥,以保障其治疗效果。
刘寄奴,性辛散苦泄,善于行散,能破血通经,散瘀止痛。《本草经疏》:“刘寄奴,苦能降下,辛温通行,血得热则行,故能主破血下胀。”
荆芥,解表散风,消疮,止血,多用于便血。《本草纲目》载其:“散风热,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血痢,崩中,痔漏。”
蝉蜕,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风热。
五倍子,功效收湿敛疮,解毒消肿,主治便血痔血、湿疮、肿毒等,《本草求真》:“外以治肤熏洗,则能祛风除湿杀虫。”
苦参,性寒,归于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湿毒疮疡。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
泽泻,性寒,能泄热,清相火,利水消肿。
痔疮的治疗概要:
痔疮风伤肠络型治法:清热凉血祛风。湿热下注型治法:清热渗湿止血。气滞血瘀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脾虚气陷治法:补气升提。可使用中成药、栓剂、熏洗法、针灸疗法等治疗。
痔疮的详细治疗:
中医疗法:
一、审因论治
(1)风伤肠络型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方药:凉血地黄汤。生地,升麻,赤芍,黄连,黄芩,花粉,甘草,地榆,槐花,归
尾,枳壳,剂芥。
方解:方中生地养阴润燥;赤芍、归尾活血凉血;地榆、槐花凉血止;升麻升提解
毒以散瘀热;黄芩、黄连燥湿清热解毒;花粉生津泻火;枳壳行气导滞;剂芥疏风活
血止血.共同起到清热凉血止血,润燥疏风之作用,故对痔疮诸疾有较好疗效。
(2)湿热下注型
治法:清热渗湿止血。
方药:脏连丸。黄芩,槐角,地榆,生地,赤芍,阿胶,当归,剂芥,黄连,猪大肠。
方解:方中黄连、黄芩、猪大肠清利大肠实(湿)热;槐角、地榆清肠热而止血;剂芥、防风疏风止血;当归、阿胶养血止血;生地、赤芍清热凉血。诸药合用,清湿热,止便血。
(3)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活血。
方药:止痛如神汤。秦艽,桃仁,皂角,苍术,防风,黄柏,当归,泽泻,熟大黄,花槟榔。
方解:方中秦艽祛风利湿止痛为君药:伍以桃仁、当归、槟榔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使滞者行,瘀者化,通则不痛;苍术、黄柏、防风祛肠风,运水湿;大黄清热解毒,逐瘀通络,荡涤肠腑实热;泽泻利水通淋止痛,泽泻配槟榔亦可行气利水消肿,诸药相配,共奏祛风利湿,理气活血,清热止痛之功。
(4)脾虚气陷
治法:补气升提。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中益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亏虚,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药。《本草纲目》曾说:“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重要药也。”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佐药。诸药合用,使气虚者补气,气陷者升之,气虚发热者,得此甘温益气而除之,元气内充,清阳得升,则诸证自愈。
二、古方今用
生熟三黄汤(《医宗金鉴》)
组成:生地、熟地、人参、白术、苍术、泽泻、黄连、黄芩、黄柏、防风、当归、陈皮、厚朴、地榆、乌梅、甘草。
制法:每日一剂,水煎2次,取汁约200ml。
服法:每次100ml,每日2次,口服。
方解:生熟三黄汤方中以生熟二地养血凉血止血;人参、白术益气固摄统血,气血双补是固本之意,所谓“固城池”也;苍术、泽泻燥湿利湿,湿去则热无所依,邪无所存;黄连、黄芩、黄柏以清理三焦之邪热,热去则血宁,由此则湿热清,燥热除,标实之证可去,所谓“驱邪寇”也;辅以防风疏散大肠之风热,当归活血止血而不留瘀,陈皮、厚朴行气理气而通壅塞;地榆凉血止血,兼作引经之药;少佐乌梅收敛止血,泻中有收;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综合本方,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旨。祛邪而不伤正,扶正免于助邪,配方严谨,标本兼顾,从而达到药到病除之目的。
三、中成药
1、消痔锭(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痔科)
组成:五倍子、田螺壳、橄榄核、冰片、大黄、半合成脂肪酸酯。每个栓剂含散剂0.3g,半合成脂肪酸酯1.6g。
功用: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止血,适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的治疗。
用法:排便后洗净肛门,每次纳栓1支,1日1~2次。
2、刺苋根口取液(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
组成:刺苋根。
功用: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化瘀止血,适用于内痔、外痔(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混合痔的治疗。
用法:15ml口服,每日2次,内痔、混合痔连服20日;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连服10日。
3、痔疮止血丸(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组成:剂芥、鹤草、槐花、地榆等。
功用:清肠风湿热,凉血止血,用于治疗痔疮出血,肠风下血。
用法:2粒,日3次,口服。
4、通塞脉片(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
组成:黄芪,党参,当归,石斛,玄参,金银花,甘草,生膝。
功用:益气养血,养阴清热,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也可用于血栓性外痔、内痔、混合痔、肛裂等病。
用法:5片,日3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
5、脏连丸
组成:黄芩,槐角,地榆,生地,阿胶,当归,剂芥,黄连,猪大肠。
功用: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治内痔和肛裂出血。
用法:每次1丸,每日2次。
四、其他疗法
1、栓剂
我国汉代医圣张仲景是肛门栓剂的首创者,他在《伤寒论》中发明了一种将蜜炼后,捻成如小指粗、长二寸许、头尖的棒,待冷却变硬后,纳入肛门内治便秘的栓,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肛门栓剂。之后,我国医家一直沿用着这一栓剂,并采用了许多药物制剂,如猪苦胆、土瓜根、黄柏、黄连、大黄等。现代研究表明肛门给药比口服方法有许多优点,可以防止胃酸和消化道酶对药物的破坏,免除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为不能口服药和易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开辟了新的给药途径。同时经直肠吸收入后可直接进入大循环而不经肝脏解毒,这样既减少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又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刺激,减轻了肝脏负担。直肠给药比口服药吸收快得多,由于不经过胃,不受破坏,直接作用于痔局部,效果也能得到更大发挥。因此,栓剂的应用正在日趋广泛。目前市场上已有洗必泰痔疮栓、化痔栓、痔疮宁栓、安那素栓、红霉素栓等多种治疗痔疮的栓剂出售。使用时只要在栓剂上涂少许甘油、石蜡油或凡士林即可用手指缓慢将栓剂推送入肛内。除市售栓剂外,各医院还有一些疗效较好的自制栓剂。栓剂对初期内痔及二、三期内痔有止血、止痛、收敛、消炎等作用,对全身症状和直肠炎症也有治疗作用。虽然目前单纯依靠栓剂还不能根治痔,但作为保守的简便、易行、有效方法,仍有着实用价值,特别是对老年病人和不愿意接受手术的病人更为适用,所以肛门栓剂在临床上是必不可少的药物。
2、熏洗法
我国《五十二病方》就有用药熏痔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这里所说的“渍形”就是用热汤熏洗。《玉机真脏论》中还有汤熨法和浴法的记载。礼记中有“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说明熏洗方在古代就很流行。唐.《千金方》、《外台秘要》进一步记述了熏洗疗法,明·《外科正宗》全面提出了痔的熏洗疗法,方剂有洗痔枳壳汤、起痔汤、洗痔肿痛方、煮线方等,之后《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外科启玄》、《医宗金鉴》等均有详述,主张辨证熏洗,方有良效。
(1)湿热生痔
宜清热祛湿。方用《外科正宗》起痔汤、洗痔肿痛方,《医宗金鉴》祛毒汤等,常用药物有:黄连、黄柏、大黄、黄芩、地榆、槐角、苦参、朴硝、瓦松、川椒、马齿苋、防风、蒲公英、野菊花、银花等。
(2)气滞血瘀
宜理气消肿,活血化瘀。方用《外科正宗》洗痔枳壳汤、活血散瘀汤。常用药物有:枳壳,厚朴,木香,红花,川芎,归尾,赤芍,丹皮,刘寄奴,泽兰,郁金等。
(3)风燥肿痒
宜祛风润燥,消肿止痒。方用《外科正宗》洗痒疮方、蛇床子汤等。常用药物有: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威灵仙、五倍子、白矾、艾叶、花椒、当归、苦胆、剂芥、防风、黄剂等。
3、外用药
用药物敷布治疗痔疮也是最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早在公元前我国及国外就有广泛使用。中医使用的外用药主要有消肿、止血、止痛和生肌、长皮、促进创面愈合二大类。
(1)消肿、止血、止痛方
常用的有九华膏、五倍子散、田螺水、四黄膏、黄连膏、玉露膏、如意金黄散等。
(2)生肌、长皮方
常用的有生肌散、生肌凤雏膏、玉红膏、红粉生肌膏、珍珠散、赛霉安等。
4、针灸疗法
《黄帝内经》中就已有针刺治痔的经验和穴位记载。晋《针灸甲乙经》有:“痔痛,攒竹主之痔,会阴主之。”之后历代医家记载有许多治痔的穴位和方法。针灸对痔出血、脱出、肿痛、肛门下坠均有良好效果。常用穴位有攒竹、燕口、龈交、白环腧、长强、承山等。
(1)攒竹
在眼眉内侧端、眼眶上切迹处。斜刺0.3~0.5寸。治痔肿痛、出血、脱出。
(2)燕口
在口角两旁赤白肉际处。斜刺0.5~1寸。治痔出血、脱出、便秘。
(3)龈交
掀起上唇,在上唇系带上端,门齿缝上方。斜刺0.2~0.3寸或放血。能治痔出血,止痛。
(4)白环腧
在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平第四骶后孔处。直刺1~2寸,针向肛门,使肛门部有麻、胀感。艾条灸5~15分钟。治痔、脱肛、大小便不利。
(5)长强
在尾骨尖与肛门之间。能通任督,调肠胃。是治痔疮、脱肛的重要穴。直刺0.5~1寸。使酸胀感扩散至扩门。艾条灸5~15分钟。
(6)承山
俯卧,用力伸直足尖使足跟上提腓肠肌交界的“人”字形凹陷处。直刺1~2.5寸。艾条灸5~15分钟。治痔疮、脱肛的常用穴。
5、名家经验
1.痔瘘内消丸(胡伯虎自制方)
处方:生地500g,当归500g,生芪500g,赤芍500g,生地榆1000g.槐角500g,黄芩500g,赤小豆1500g,桃仁250g,皂角子250g。
用法:研末蜜丸,每丸10g重,每晚服2丸,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本丸具良好止血、消肿、润肠通便作用,初、中期内痔可使症状消失,晚期内痔可减轻症状。
2.痔疮栓(周济民经验方)
处方:地榆粉20g,黄柏粉10g,仙鹤草素6片,地卡因0.7g,冰片0.7g,栓剂基质100g。做成肛门栓剂70枚。每晚临睡纳肛内1~2枚。
功能:消炎、止血、止痛。
主治:内痔、肛窦炎、肛裂。
3.地榆槐花散合当归赤小豆汤
根据痔嵌顿多属湿热下注肛肠,气滞血瘀肿胀而成的病机。服用清热除湿、理气活血的方剂常有良效。胡伯虎用地榆槐花散合当归赤小豆汤加减。.
处方:地榆10g,槐花15g,当归10g,白芍10g,生地10g,川芎6g,桃仁10g,红花9g,赤小豆30g,黄芩10g,陈皮1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服后用3煎并药渣熏洗坐浴。
治疗痔嵌顿20例,服药后3~5日肿减痛轻,1周左右即可自行复位。8.4消肿化淤汤(胡伯虎经验方)
处方:大黄30g,黄柏15g,川芎15g,苍术15g,红花10g,芒硝30g,食盐30g。
用法:共为粗末。煎汤熏洗坐浴,并用药渣纱布包裹热熨痔疮。
功效:治疗痔嵌顿、发炎、水肿、感染,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良效。
东垣秦艽白术丸
归尾桃仁枳实攒。地榆泽泻皂角子,糊丸血痔便艰难。(大肠燥结故便难。)
秦艽、白术、归尾(酒洗)、桃仁(研)、地榆各一两,枳实(麸炒)、泽泻、皂角子(烧存性)各五钱,糊丸。
归尾、桃仁以活血,秦艽、皂子以润燥,枳实泄胃热,泽泻泻湿邪,地榆以破血止血,白术以燥湿益气。
仍有苍术防风剂,润血疏风燥湿安。
(本方除白术、当归、地榆,加苍术、防风、大黄、黄柏、槟榔,名秦艽苍术汤。除枳实、皂角、地榆,加防风、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黄柏、大黄、红花,名秦艽除风汤,治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