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没多少文化的土八路居然能说一口极流利的日语

曾经对抗日战争影片或小说中的一种描述不屑一顾,那就是土八路居然能冒充日本兵。这是因为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日语是一门非常难精炼的语言,它的发音,变格等微妙之处极多,如果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很难说得天衣无缝。即便是在日本呆了十几年的中国人,开口说话不用三句对面的日本人就会恭维起来——“您的日语说得好极了!”

换句话就是说你讲得再流利也听得出你是外国人。

在三十年代,精通日语的人更少,连鲁迅这样号称日语流利的,今天看他的日文信件,都有惨不那个啥之感。既然如此,连高小学生都当知识分子看待的八路军里面,谁能有那么好的日语,冒充日本兵都不被发现呢?

然而,和当年在冀中做过敌工工作的老八路朱占海部长谈起来,老人说冒充鬼子这种事一点儿也不新奇。朱部长当时在任丘之光等地活动,敌工部的人经常把鬼子的电话一掐,连上话机就跟鬼子讲话套情报,也确实有武工队员或者敌工队员化妆日军活动过。

怎么学的?反战同盟的日本八路教的呗。“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难学的。”

唉,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赶紧请老爷子多讲讲,要知道当时我刚到日本不久,若是从老爷子那儿学个什么日语速成法,可是不得了的收获。

你们现在学不了我们那个水平——老爷子摇头。

为什么?难道我们大学科班出来的还学不过您一个高小毕业的?——后半句话我没敢问出来。

你们学不好,就是少挣俩钱儿,我们学不好的,都牺牲了。

默然。

有人说中国队怎么打不过卡塔尔?卡塔尔才80万人口,能踢球的男人不过20万,我们全国劳改农场找出20万人来挑球员,赢了死刑改无期,无期改有期,输了有期改无期,无期改死刑,那打巴西都没问题。

逼到那份儿上,中国人什么本事都能学会。

其实,朱部长后来说,当时化妆日军,主要是吓唬伪军的,碰上鬼子多半是意外遭遇。土八路学日语的时候,很多人连日文的字母有多少个都不知道,纯粹是硬背下来的,也就那么固定的一些句子能以假乱真,以外的纯粹一窍不通。比如,鬼子要问八路是哪个部队的,八路能旅团,大队,军衔一路说得极流利,问老家是哪儿的,也能对答如流,连村里有个菩萨庙都能说出来。要是鬼子问你喜欢吃生稠鱼还是烤鱿鱼,那就全完了。

倒是没有鬼子问过这样的问题。朱部长说。他们的性子是一根筋。

那万一有哪个鬼子特别,这么问呢?萨把刨根问底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那还用多说吗?掏枪就打呗,大不了一个换一个。老头苦笑。

事实上,我可能真的是有点儿小瞧了当年的土八路。

前几年听影视界的朋友说有人想改编《敌后武工队》,兄弟赶紧插嘴,说您有机会可得劝劝,没那个金刚钻,千万别揽这瓷器活。那《敌后武工队》是谁写的?冯志啊,冯志自己就是老牌子的武工队员,里头可以说每一个细节都是从真实的战斗中提炼出来的,加上活下来的武工队员哪个不是人尖子,他的作品能拍出原汁原味,你就是大师了,改编?最好先称称自己的分量。。。

人家说了,论生活咱们比不了人家老武工队员,论文化,恐怕还是可以和冯老扛一扛。

这话还真没法说,至少,仔细看《敌后武工队》,单是里面土八路说日本话的情节,就反映出冯老深厚的语言功底来。

《敌后武工队》里面的武工队员,不时露出几句日本话来,比如辛凤鸣向李东山要“大巴勾”(日语:香烟),魏强在饭馆冒充日本兵叫菜——酒的,肉的,大古桑(日语:大量的)这些都真实地反映了敌后斗争中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第十四章,写到武工队员贾正和刘太生在新安村刷标语遭遇夜袭队,刷标语这一段,刘太生质疑贾正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贾正不服气,就有如下的描写:贾正将手里的麻刷朝刘太生提的灰浆桶里一扔,咚的一声,溅了刘太生一胳膊灰浆。他背冲墙,张开缺少门牙的大嘴小声地念:“洼里洼里洼,森搔尼寒獃斯路!”“呦!这不是我们优待俘虏的那句日本口号!要这样,我还能念呢!”他们边写着标语,边朝西移动,待所有的墙壁写完时,他们也来到了新安村的街西口。

其中这句“洼里洼里洼,森搔尼寒獃斯路!”相信大家大多一笑而已,“洼里洼里洼”,这明摆着是忽悠么。

不幸的是,我仔细地按照日语读音把这行字一读,竟然是一条真正的抗日标语!

“洼里洼里洼”,是日语“われわれは”的拟音,意思是“我们”。“森搔尼寒獃斯路!”则是“善措日本軍する”(优待日本兵),连起来就是“我们优待日本兵!”。和刘太生随后说的“呦!这不是我们优待俘虏的那句日本口号!”正好吻合。

而冯老对贾正这一段半吊子日语一句解释都没有,可见老爷子笔下的东西里面伏笔有多少。要改编他的东西可不是玩儿的。

朱部长也承认,虽然当时要求每个八路军都要会五十七句日语,但大多数土八路,如果不是做敌工工作的,日语都和贾正差不多。44年后局部反攻,经常出现八路围着鬼子炮楼用日语喊话的情景(没有炮,一下子打不下来)。土八路对日本炮楼喊起话来,南腔北调,敌工部的日本八路经常抱着脑袋哀叹,说这些唐山味儿的冀东日本话,保定味儿的冀中日本话,只怕里面的鬼子和伪军没一个能听明白。

那还喊什么呢?我问。

朱部长说话不能这样讲,事后从日本俘虏那儿知道,这种变了调的八路式日语喊话,与反战同盟正规的日本工作员来喊话,效果竟然相差不多。

原来,鬼子炮楼里,一听到正宗的日本人在下面喊话宣传,指挥官就会大骂“反贼”,勒令射击,用枪炮声压住对面的喊话,于是宣传的内容也就听不到了。而如果是土八路说日本话,日军指挥官总是听不懂,不知道他们在喊什么,往往也就不会射击听之任之。然而日本人好较死理,越是听不明白越要听,使劲琢磨八路在喊什么。

有时候还真让他们给琢磨明白了,还要彼此交流一番。

于是。。。八路的宣传效果,也就达到了。

本文原作者:已经变异的蝉

本博略有删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348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数字玄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颠覆上

原文地址:数字玄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颠覆(上)作者:武陵君数字玄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颠覆(1-4)  在中国传统文化神秘的一隅,即易术、相术、占星术、风水堪舆术、占梦术、扶乩术、九宫术等林林总总的“奇门术数”中,数字均起到关键性的指示

如何说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如何说好普通话教程

口语表达能力一直以来就是我们个人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这个方面,我们必须认真的对待,并且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提高,力争能够做到能够用最简洁、最流利的普通话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来。这里面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诗仙太白:诗酒文化的坚守者

     “诗酒”密码文化寻根  在白酒品牌中,能够实现企业、产品、品牌名称“三合一”的企业为数不多,“诗仙太白”是其中之一。言及此处,陈红兵总是激动不已。  2007年9月,重庆轻纺集团收购重组已处于低谷的“诗仙太白”。时任

城市:光影梦幻:城市视觉文化的先行者

城市:光影梦幻:城市视觉文化的先行者文/本刊记者闫芬 实习记者赵冯聪颖  发自北京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作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大都市,引领风气之先。白天,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中西合璧的建筑中穿行,一片繁华。而到了夜晚,十里

任正非:“狼性文化”的导演者

“我姓任,我是华为的。”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文莱电讯公司合办的一个国际研讨会上,身为华为创始人兼总舵手的总裁任正非毕恭毕敬地向每位到场嘉宾介绍着自己,这或许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一个为华为制定“狼性文化”的人,会以这种低姿态

声明:《原来如此:没多少文化的土八路居然能说一口极流利的日语》为网友弑杀巅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