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转贴了淮海战役,这一篇转贴辽沈战役。这消逝六十年的战争历史如今鲜活地再现,让许许多多的人,当然也包括我在内,能更清晰地了解当时许多不为人知的真实的一幕一幕,更能引发人们的深思。
作为一个普通百姓,自我懂事起就对名利比较淡泊,对人性、情感却很看重,自然也就更不会涉足政治,只愿意悠哉游哉地、自由自在地舒心地活着。我的爸爸三七年十四岁就参加了八路军,三九年就入党了,我的妈妈也是党员,还有我的姐姐以及小我三岁的表弟都是党员,但我是个政治面目什么都没有的白丁。
当然,他们入党,都是因为要上进,也是当时的历史环境所趋。比如我的爸爸,也许他当兵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能吃上饭,但是在八路军中更为艰苦、甚至在战火中接受生死考验的经历却磨练了他作为革命战士的坚强意志,更坚定了革命的信念!所以才在挺进大别山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没有掉队。当时因为补给困难以及敌人围剿等原因,刘邓大军又分为“前指”和“后指”两股部队,当时刘司令员和邓政委都争着率领“前指”部队,为什么?因为“前指”处在敌人的包围圈中,最危险也最苦。爸爸作为邓政委率领的“前指”中两万多官兵的一份子,随部队辗转于大别山区,后来升任卫生队长。爸爸就跟我说过,而且说的时候的表情都映现得很感慨:挺进大别山,是他军旅生涯中最艰苦的日子,因为曾经有过血腥的白色恐怖,以至于让老乡群众都四处躲避。那种因为失去了补给而吃不上饭,因为总是处在敌人重兵像捻陀螺一样的围剿中而不得不经常几天几夜连续行军而睡不了觉,因为冬天了还穿着单衣的苦,若非有坚定的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是无法忍受的,所以当时非战斗减员的数量远远大于战斗减员。这也就是说,我爸爸入党,是因为在抗战初期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在生死经常于一线间的战火的环境下接受熏陶,自然就在心目中确立了信仰和目标。跟着毛主席跟着党,就是站在广大劳苦大众的一边,跟着刘师长跟着邓政委,跟着陈团长,就是为了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党和上级交给的任务。而我,目标虽然坚定,但意志力和行动上与爸爸相比差远了。
虽然我还是个白丁,但这不妨碍我喜爱学习知识,了解历史,尤其是与我的父母相关的一些历史,就更愿意探究。很巧合的是,我的父母都和这两次国共之间大的战役有一些密切的关联,所以,我就更愿意了解学习这段历史。
爸爸曾经是淮海战役中中野三纵中的一员,而我的妈妈,则是在辽沈战役中东北民主联军围困长春时,生活在那个城市。妈妈和我讲过,也正如这个节目里记录的那样,是在解放军开放卡哨的时候,雇了一辆马车,拉着全家人逃离的。而我的太姥姥,则因为不想离开现有的家,而被活活饿死在长春。
如果不是这个纪录片,我们根本无法想像在那样饥饿难耐的情况下,一张大饼竟然能够换来一个大姑娘,也可以换一个金戒指。同样的,在《淮海战役全记录》里,我们也知道大饼砸死人这样的奇闻事件。而更让人痛心的,则是节目里介绍的那个妈妈为了不让自己三岁的孩子太过痛苦,而雇人掐死自己孩子的骇人听闻的事件。还有镜头里那个饿的骨瘦如柴的端着空碗哭泣的小男孩;和那个光着上身坐着的胳膊溜细、肋骨突露的眼巴巴地四处环视的小男孩;以及那个饿的连脸上的肉都已经出了褶子,而且眼神呆滞、眉头紧锁的中年妇女。我们今天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假如我们也曾是其中的一份子,会是怎样的心情以及会有怎样的渴望呢?
这就是战争带给百姓的苦难代价!但也仅仅是一个缩影。有谁愿意成为这个因饥饿而被活活掐死的孩子呢?有谁愿意成为这个孩子,拥有这样短暂又苦命的一生呢?
抚今追昔!回过头来再看看今天的我们,却无知地争这争那,为了金钱利欲,也为了哪怕一时的心里舒坦和满足,就像过去打仗一样不择手段地、你死我活地争夺着。许多年轻一代人的眼光都盯着国外,哈×哈×、崇洋媚外、被金钱利欲至上的错误思想毒害后,向西方学享受的观念几乎占据了整个身心,真如净空法师以及陈大惠记者讲的那样,现在的学校、医院也都已经商业化,都是为了利益而工作。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真正为学生和患者负责的老师和医生,是教育出了问题啊!
“成长时师殷勤环境培育世界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产生怎样的人生价值观。假若我们生活在不仅死神随时夺命的战火中以及饥饿感长久侵蚀肚皮的环境下,还会为了金钱利欲和心理满足而去劳神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这些真实的历史画面,真可以做到让我们好好思索一下得人生一世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做什么样的事才真正有价值!
同样道理,正法时期,弟子们天天跟着释迦牟尼佛祖,所以都精进修行,一个个都证得大阿罗汉。那过去因为无知而造作了许多堕落三途的恶业,以至于让这些恶业的种子存留在阿赖耶识的识田里,该怎么办呢?我的看法是换一个环境,亲近善知识,这样就必然会长期感受正确言行的氛围,再加上发心忏悔,恶缘就断掉了,还做善事积福德,好报福报自然会来到。我的人生价值观也曾经是因为无知而设定错误了,也造了许许多多的恶业。这没关系,关键是明白后要改正。我也非常钦佩和赞赏那位不知名的朋友在我的那篇“拯救危机——陈大惠”的博文后面的评论处所做的忏悔,也希望愿意真正发心并以后永不再犯的朋友在我博客上写忏悔文。
想一想今天的幸福生活,再看一看曾经的国民党团副尤广才,他凭着一腔报国的热血参加了国民党军,辽沈战役结束后因为厌倦了战争而选择做一个平民百姓。他推车买菜、做小贩,什么事都干过。文革中又被下放到农村,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他曾经是远征军老兵,会英语,而成为了民办英语教师,直到退休。这也让我思索:这样曲折的经历也是一生。
也如在辽沈战役中立下大功的翟文清老英雄,参加解放军前是个逃荒要饭的孩子,家的房子没有一间,地没有一垄。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后,成为了一名副军长。
这样的纪录片,清晰地映现了六十年前那段战争历史的一些真实情景,让许多人能够真正了解一些事实的真相,也更会让人们通过对战争的残酷性的了解,而达到重新审视如今在和平环境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应怎样确立等问题。我之所以连续转贴这两个还原战争真相的视频,包括《中国远征军》的视频,一是因为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样有教育意义的、引人深思的、让人更懂得珍惜人生的、能给人启迪的战争历史文化节目,更是因为过几篇后,我会写一篇名叫《慧灯之光的启示》的博文,其中会涉及到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相关话题。这几套战争节目中每个人的形形色色的人生,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最该需要做的。
最后,就用主持人精辟的论述,作为这篇博文的结束语:不管是元帅还是士兵,不管是军人还是百姓,人,始终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才是战争的主角。东北内战已经结束了整整六十年,回顾那段远逝去的历史,最难忘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国同胞。塔山血战中,那个被炸飞了双腿还呼呼大睡的战士;急行军途中,捡起白菜帮吃得津津有味的军官;长春孤城下,不忍心孩子挨饿,请别人掐死自己亲生骨肉的母亲;回首1947、1948年的东北战场,我们看到胜利者的谈笑风生,也看到失败者的无奈和委屈,有齐心协力也有勾心斗角,有利益冲突更有人心的相背。在每一次精彩的闪回里,我们都看到残酷的战争中人性的闪光,还原东北战史只为今天珍惜和平,远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