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里乾坤】第10集 :民俗文化中的中药
【童谣引入】
镜头:动画片 贝瓦儿歌《二十四节气歌》
童声唱白: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我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儿歌,二十四节气歌。那时候,我们身处农村,懵懵懂懂中开始知道二十四节气,与农时的关系。后来渐渐明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科学并不发达早期,农业文明依靠农民的经验和流传民谚,指导着农业生产,创造了农耕文化。
镜头:博客图片,“二十四节气”摄影
解说:
天地万物,自然天成。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我们的祖先,发现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不仅用于指导农事,还揭示了人类、动物与自然界浑然一体、生生相息,张弛有度、四时有序的生命节律。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医,很早便认识到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的阴阳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治、用药有着精密切的关系,从而掌握疾病的发病规律,防患于未然。
今天,我们就从二十四节气开始,专门谈谈民俗文化中的中药,并了解其中蕴藏的丰富内涵!
镜头:春节贴窗帘等场景 王安石画像与《元日》诗文(可以字幕动画)
孙思邈与《备急千金要方》
解说:
民族文化是指民间风俗民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创造共享和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传统民俗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春夏秋冬,四时轮回。在我国,一年中最早、最重要的节日当属春节。而春节时,饮屠苏酒的习俗,在文人的诗篇里早有形象的描述。
王安石的《元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节时除旧迎新的欢庆景象。在一片爆竹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新的春天。诗中的“屠苏”,是当时人们只有过年才喝的美酒,而且是一种药酒。
无独有偶,宋朝另一位大诗人苏辙在他的《除日》中写到:
“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王安石和苏辙都属唐宋八大家,两首诗都提到屠苏,实际上说的是春节时,人们饮屠苏酒的风俗。
“屠苏”也写作“屠酥”。传说它原来是一个草庵的名字。当时,有一高人居草庵之中,每年除之夜,遗(wei,赠送)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无疫。后来,人们得其方而不知此高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
以上是一个传说,而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则明确记录着屠苏酒的配方:有大黄、白术、桔梗、川椒、桂芯等,屠苏酒有辟疫气,提高抵抗力,防病邪感染的作用。
镜头:端午节图片艾蒿、菖蒲图片
解说:
在我国诸多节日里,最“文气”可能还是春末夏初的端午节。
端午节民俗活动很多,常见的有悬艾蒿菖蒲、吃粽子、喝雄黄酒。
民谚中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端午时节,艾蒿郁郁葱葱,散发出清香。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习惯采几枝艾蒿或菖蒲,插在自家的门上。朱门也好,柴扉也罢,插上艾蒿或菖蒲便成为主人的护身符。
艾蒿和菖蒲本来就是两味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多种药效。
艾入药在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孟子说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艾叶具有温经散寒,调经止血的作用。艾属于据科植物,生长于路旁荒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一般产于河南汤阳的称“北艾”,浙江宁波的称“海艾”,湖北蕲州的称“蕲艾”,它们都是艾的上品。蕲州是李时珍的故乡,历史上以蕲艾为最佳,李时珍说它:“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端午时节,江南多梅雨。高温潮湿,容易孳生蚊蝇。因艾蒿、菖蒲因含有芳香性挥发油,人们便用它来驱散蚊虫,并防止湿邪内侵。
镜头:端午吃粽子划龙舟图片或视频资料屈原画像与《离骚》
字幕:端午节吃粽子
解说:
端午另一个风俗是吃粽子。相传,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是为了祭祀屈原。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了郢都(今湖北荆州),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为了不让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当地百姓便投粽子于江中。以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并成为一种仪式和节日。
如今,划龙舟已经成为国际赛事,而粽子也成为时尚礼品,走进千家万户!
从养生角度看,粽子是药膳的一种。其主料为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益肺气、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之功效。
配料常用赤豆、大枣、板栗、蛋黄、猪肉等。赤豆活血解毒、大枣补中益气、栗子健脾益肾,蛋黄富含卵磷脂、维生素A,肉类富含蛋白质。这些配料,使粽子味道更加鲜美,营养营养更丰富。
但是,粽子不易消化,不宜多食。可以配上一帖以山楂、决明子、何首乌等调配的消脂茶,以达到清油解腻的目的。
镜头:重阳登高风情照片
中学语文课本:孟浩然与《过故人庄》
解说:
重阳节,是我国秋季重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在他的《过故人庄》里就有有描述: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是唐代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过故人庄》形象描绘了农村安乐闲适、老友把酒言欢的情景。诗人在人们重阳节赏菊饮酒这一风俗之中,寄托自己的田园生活理想。
镜头:王维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登高照片
解说:
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的王维,有一篇秋日登高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一首思乡怀旧的诗篇。当时,年仅17岁的王维欲去长安博取功名。他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位于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故称山东,不是今天的山东省。九月九日是重阳佳节,年青诗人作此诗以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重阳登高喝菊花酒是西汉时就有的习俗。“菊花”是古代文人托物言志的载体,也是一味常见的草药。它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平肝、明目等多种功效。菊花酒中加入地黄、枸杞子、当归等,可以活血通络、消除疲劳,甚至延年益寿。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又名越椒。古人以为重阳节插戴茱萸或者佩戴茱萸香囊可以祛邪避灾,并渐成时俗。
以上说的是传统民俗与中药,大多与文人有关。下面这段新闻资料,似乎更加草根,也一样引起我们浓厚兴趣,反映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养生之道。
镜头:童涵春分发腊八粥新闻资料
静安寺、城隍庙人流
解说:
2014年1月8日,农历癸巳年腊月初八这一天,在上海城隍庙和静安寺,童涵春堂员工和静安寺僧人都在免费发放腊八粥,并吸引了许多周边市民和中外游客。
童涵春堂是已有两百三十多年的著名中药堂号,静安寺是千年古刹。他们为什么会在同一天,不约而同地行此善举?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又为什么会为一碗普普通通粥食投入如此热情?“腊八粥”里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又有怎样的养生之道?推而广之,我们的民俗文化和中药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镜头:释迦牟尼、寺庙图片
朱元璋画像、视频资料
解说:
关于腊八粥来源,典故很多。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佛陀成道。
相传,释迦牟尼29岁时,舍弃高贵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初不成,然后他遍访名师,苦行六年,于这一年腊月初八,在一菩提树下“成道”。成道之日,有牧女献粥食。此后,佛教寺院在每年“腊月初八”,造粥供佛,并将造此粥名之为“腊八粥”。
还有一种说法,与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相传朱元璋小时候为地主家放牧,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一年腊月初八,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到晚上还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于是,他就在野外找东西充饥。东找西找,他在一个老鼠洞里挖到了老鼠的过冬储粮。于是,朱元璋用这堆五谷杂粮煮成粥,饱饱地美餐一顿。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仍惦记着当年的“杂粮粥”。他规定御膳堂必须常备这种五谷杂粮粥,并钦定为“腊八粥”。后来,这种粥传到民间,直到今天。
镜头:模拟场景:腊八粥原料、熬制与分食
解说
以上传说很难说哪一种更为确切。但是,“腊八粥”作为滋养佳品,深受国人喜爱却是不争的事实。
“腊八粥”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之功效。
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等功能,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且薏米富含膳食纤维,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燕麦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食用燕麦还可减慢血糖值的上升。
“腊八粥”的配料常用黄豆、赤小豆,也用花生、核桃等果仁。
黄豆含蛋白质以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等丰富营养,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赤小豆含蛋白质、硫胺素、核黄素等,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效,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的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
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大枣是一种益气养血、健脾的食疗佳品,对脾胃虚弱、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有一定疗效。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时至今日,我们实际上已经很难说清吃“腊八粥”到底是“食补”还是“药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腊八粥”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与中药文化息息相关。
镜头:拥挤的地铁拥堵的马路 中药饮品
蓝色地球美丽山川
【结束语】
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联。春节、端午节、重阳节、腊八节等只是二十四节气种较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这四大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出,中医药文化对古代民俗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国古代民俗文化的代代相传,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不断发展。古人在遵循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中医药文化。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更加需要回归自然,并寻找新的养生之道。中医药也将与时俱进,加快发展,走向现代化,为中华民俗和中药文化注入新的内涵,进而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健康、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再稿
201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