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是两匹马并驾一车的意思,“俪”是夫妻成双成对的意思“,骈俪”引伸过来就是对偶的意思。
骈文是种特别注意形式美的文体,它的文体特点正如它的名字,基本上是用对偶句组成文章,在句式上,追求形式整齐的四六句式。
即:四字句对四字句(即“四四”),如“:下亭漂泊,高桥羁旅。”(庾信《哀江南赋序》)
六字句对六字句(即“六六”),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上四下四和上四下四相对(即“四四四四”),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上四下六和上四下六相对(即“四六四六”),如:“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庾信《哀江南赋序》)
上六下四和上六下四相对( 即“六四六四”),如:“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
血。”(庾信《哀江南赋序》)
骈文在词句上,讲究对偶,要求词语结构的对称、严谨,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在音韵上,运用平仄,韵律和谐。在修辞上,注重使用华丽的词藻和大量的典故。
骈文用的最多的词语是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异草等。六朝有的骈文仅颜色一类词就占全文字数的十分之一以上,构成了色彩极浓、富丽典雅的风格。骈文用典的目的是援引古事或古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古已有之,是正确的。其实文章用典,除了起论据的作用,增强说服力外,还有启人联想、想象,发人幽思,抒发抱负、感情,以及丰富内容和使文章委婉含蓄、语言简洁、风格典雅等作用。
因为骈文的形式美,柳宗元就评价骈文为——“骈四俪六,锦心绣口”。虽然骈文因为过于注重形式技巧而往往束缚了内容的表达,但南北朝骈文中仍不乏内容深刻的。
如,庾信的《哀江南赋》、鲍照的《芜城赋》、孔稚的《北山移文》等通过对比广陵昔盛今衰的兴亡变化,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豪华奢侈,抒发了华屋丘山、人生无常的感慨;辛辣地嘲讽了身在江湖、心在魏阙的假隐士;描写了自己的身世之悲,谴责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