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

一、案例的定义

“案例法”是研究者如实、准确记录某一时间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并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想人们展示了一些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教师身边每天都发生着鲜活的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教师兴奋、激动、疑虑、困惑、热望、遐想。引导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具体教学问题,促进教师学习理论,进修业务。教师在案例研究中研究自己,反省自己,自觉地调整教学行为;又可以分享他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摘自《福建教育》 2003. 3 A

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一般是从学校管理者或教师的角度来描述的,涉及学生是如何按照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步步向前运行的。`

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起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在谈到师范教育的案例时,理查德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会上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在上述定义中,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但对案例的理解,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那即使一个案例就是关于某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于小说的叙述方式。因此,我们说案例就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叙事的一般特征,它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方式和结果。

——摘自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

二、案例分析法的起源

□背景说明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今天的"案例分析法"。

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开始时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法用于高级经理人及商业政策的相关教育实践中,后来被许多公司借鉴过来成为用于培养公司企业得力员工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能明显地增加员工对公司各项业务的了解,培养员工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方法大意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具体说来:

1. 培训对象:新进员工、管理者、经营干部、后备人员等阶层员工均适用

2.培训目标: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出色地解决各类问题

3.培训内容:案例分析法及学习事物能力、观察能力、适应新情况能力、执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训

4. 培训方式:会议讨论方式

5. 培训时间:220分钟左右。

□具体操作

准备阶段

1.负责人(一般由培训指导员、主持人担任)确定培训课程的具体目的、内容、范围及对象。

2.从平常收集的资料中选择恰当的案例作为讨论的个案,个案的范围应视培训对象而定。

3.确定会议室、会议时间,制定培训计划。

4.指导员应准备下列知识:个案研究法的操作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讨论前个案的选择标准,讨论后如何总结问题。

实施阶段

1. 指导员向参加者简单介绍下列知识:

① 个案研究法的背景、方法大意、特色:

② 个案研究法应用时注意的问题及应用后能达到的效果;

③ 计划安排。

只有让参加者对本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后,才能使他们顺利进入角色,使培训工作顺利完成。

2.通过自我介绍,使参加者互相认识并熟悉,以培养一个友好、轻松的氛围。

3. 将参加者分成三到四个小组,每组成员八到十名,并决定每组的组长。

4. 分发个案材料。

5. 让参加者熟悉个案内容,并且主持人要接受参加者对个案内容的质询。

6. 各组分别讨论研究个案,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7. 各组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8. 挑选出最理想、最恰当的策略。

9. 全体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0.指导员进行整理总结

□ 实施要点

1.由于案例是从实际工作中收集的,学员一般无法完全通过材料了个案的全部背景及内容。因此指导员分发完材料后,应仔细解释说明并要接受参加者的咨询,以确定他们对材料的掌握正确无误。

2.若小组在研究问题时思考方向与训练内容有误差,组长或指导员应及时修正。

3.问题的症结可能会零散而繁多,因而归纳出来的对策也会零乱不整,因此小组有必要根据重要性太相关性整理出适当的对策。

4.各组挑出最理想策略时,若指导员发现各组提出的对策仅为没有新意的一般性对策,则指导员应加以提示,以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

5.在全体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其它几组提出质询,并阐明与自己观点差异所在,以相互激发灵感,然后再作进一步的讨论

6.指导员进行总结时,既要对各组提出的对策优缺点进行点评,又要对个案的解决策略进行剖析,同时还可以引用其它案例进一步说明问题。

7. 指导员挑选案例时,应根据研习课程的目的,挑选适当的个案。

□ 特别提醒

1.指导员在开始培训前,应该先让大家了解培训的目的、实施方法、主题及计划安排,以使训练顺利完成。

2.全体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尤其注意能否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以免草草收场使训练半途而废。

3. 在挑选最理想策略时,应依据现实状况进行选择。

4.案例是由现场工作中收集而来的,因此应先说明训练目标、方法和主题,然后再提示个案,让学员了解其内容,最后再进行其它步骤。

三、如何进行教育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的定义主要有两类。一类认为案例是特殊事件,案例研究不能总结山普遍性的结论。另一类定义认为案例研究可以得出新的假说或提出新的理论。

案例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工作、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着眼于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真实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最终目标是调整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加教师的实践智能;案例研究是开放的,允许研究者从各个侧面对案例作多元解读;案例研究是有限制的,不能指望通过案例研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能不顾特定的历史条件、背景而把有限制的对案例的认识和解读推而广之,无限扩大。

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将已有理论运用于具体教育情景中去,通过分析案例阐明和支持已有理论是有意义的,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一些不知道如何运用理论、或者不知道甚至不相信理论的问题。将案例研究的上述两类定义进行综合,教师案例研究是教师在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和解释,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的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从研究主体米说,开展案例研究。最具备得大独厚条件的应该是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他们不管教龄长短,在教育教学生涯中肯定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事件”。比如,学生认为老师处理事情不公而与老师关系紧张,学校要进行某项改革而教师难于接受,教师想进行某项革新而学校不予支持,教师所持的观念与新课程理念产生冲突,新教师面对众多的课堂教学问题不知道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诸如此类的事件,实际上都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对象。把这些事件编写成一个个非常个性化的案例,供大家分享、讨论,实际上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些事什、整理自己的思维、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

教育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首先需要进入一种情境,强调根据特定的时空情境解释某一事件,而不是抽象地考虑问题、做出结论。这里的情境有两层意思:一是在白然状态下发生的,而不是像实验研究那样通过人为控制 产生的;二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想象或虚构的。案例研究在讲究情境性的同时,还非常注重过程性,也就是不能孤立、静态地看问题,还应该对情境变化进行跟踪,了解其变化的状态和趋势,把握其变化的整个过程。

案例研究要求研究者走向田野,走进学校和课堂,走近教师和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访谈交流等,了解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产生了什么后果以及当事人对此的感受和看法。在这里,教师和学生从后台走到了前台,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严格说米已经没有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角色区别,有的只是一群志同道合者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开展的合作,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成果分享:分享信息、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思想、分享智能。

案例研究是开放、多元的,首先是题材开放、形式开放、人员开放,其次是对案例的分析的解读开放。案例提供的是真实事件,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背景下可以做不同的分析,在相同的背景下因为研究者的视角不同也有可能做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案例,都存在着从各个侧面进行分析、研究和解释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解释可以是多元的。但在多数情况下,案例提供的通常只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片段、某一侧面、某一点,研究者如果没有在案例所展示的真实情境中亲身体验、感受、感悟,没有完整、准确把握事件发生的特定的背景和过程,没有充分了解案例中有关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就不可能把事什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变最都揭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对案例的认识和解读虽然也有精彩之处,但总是不完整的。

比如“洋思现象”(注:江苏省泰州市洋思中学是一所地道的农村初中,号称“三流师资、三流生源、一流质量”,被教育界称为“洋思现象” ),作为一个经典案例,它肯定有许多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但到目前为止,所有对它经验的概括和表述又肯定是不完整的,甚至还是片面的,这大概也是不少人对“洋思现象”存有争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即便如此,还是有那么多人在关注洋思、研究洋思,力图来认识洋思、解读洋思。认识和解读的不完整性并没有降低人们追求对洋思经验认识和解读的热情,这就是案例研究的独特魅力。

在当前,案例、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三个概念有必要加以明确和界定。从教师的角度笼统地说,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育事件,就是教师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实践过程,它一般以记叙文的体裁表述出来。案例研究则是教师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教师在描述案例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深入反思。而案例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讲授法相对应,强调教师在精心选择并具体描述案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该方法一般在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教学( 如律师、医师、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 ) 中使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4493.html

更多阅读

怎样撰写“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与案例撰写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研究领域来的一种方法。所谓“叙事”,就是叙述故事。教育叙事的内容主要指教师所记叙的教育事件的内容,是基于学校真实生活,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事情,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然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叙事与案例撰写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包括三个要点:1、是故事,有完整的过程;2、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包含问题或者也包括解决方法;3、是典型事件,具有启发、诠释作用,是真实的,已发生的,而非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案例02 校长与学校发展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案例缸窑镇中心小学 李文涛一、背景分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教学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转变。然而,我们发现在实际工作中,课改的春风并没有完

《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2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2第2章如何选题第1节什么是一个好选题一、哲学研究的选题标准哲学研究中的好选题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这是一个“以小见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问题。注意:“以小见大”或“大处着眼”之“大”主

声明:《教育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研究方法》为网友古香流玉残花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