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昆仑

一、假复苏的特征愈来愈明显
过去几年,在媒体的集中操纵下,对经济复苏持乐观态度的同学愈来愈多,即使再偏激,也会认为中国崩溃,美国复苏,似乎很少人对一个就业率持续向好,企业盈利节节新高,股市,房市双双走牛的国家持否定态度,我一度对此也产生过犹豫,然而最终还是认定观点应该大致不差,根据就是此文的标题,环球同此凉热。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贸易关联度和相互依存度决定了,要么一起向好,要么一起走坏,只有先后次序问题,没有此消彼长的可能。
实际上,经济危机之后,世人皆身处庐山,很难识得真面目,政客们手上有足够的资源,制造一次非常像复苏的反弹,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坚持最核心的东西,需要的不是头脑,而是信仰,头脑可以被迷惑,而植根内心的信仰,才是拨开层层迷雾,发现本质的利器,在这个毫无信用,毫无货币操守的时代,根本的真,才能让人不至于迷失。

对于今天的世界,有两个最根本的真,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印钞不是正解,他无力改变贫富差距,即使在最公平的条件下,富人占有100美元财富,穷人占有10美元财富,如果扩张1倍货币,富人占有200美元,穷人占有20美元,看似整体购买力上升,但因为实际物资因货币供给出现价格上升,不考虑其他因素,其实消费能力是没有变化的,更有甚者,在货币的分配过程中,穷人天生处于弱势,信息不对称,因此,实际上可能分配不到20美元,极端情况连本来的10美元也无法保住(中国大致就是如此),印钞的恶果可想而知。

第二:财富可以消灭,但债务无法消灭,这个更加隐蔽,实际上,根本而言,金融危机至今的种种手段,本质上就是一次债务转移的过程,时至今日,全球范围内负债由2008年的70万亿美元左右(大概数字)上升到今天的100万亿美元,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而进一步细分,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西方发达国家债务水平缓慢上升,而新兴市场尤其是比较激进的市场比如中国,则整体负债水平极速上升,这种债务的乾坤大挪移,是今天欧美表象复苏的根源,然而,宏观来看,整个世界的债务负担是高速增加而非减少,那么,显而易见,抛去微观层面的此消彼长,财务负担的增加,对整体经济的复苏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能把握这两个根本原则,那么观察现在这个世界,就能明白,在媒体一片复苏之声的鼓骚之下,为什么此起彼伏的却是各种更加尖锐的政治经济矛盾,那是因为资本流入流出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就业与负债重新分配的过程,带走了就业,留下了负债,因此,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在欧美日益复苏之下,新兴市场却陷入危机,就业机会减少,就业难度增加,负债急剧增加,中国的表现尤为明显,房地产的攀升,带来了名义财富的增加,实际上却是更多的负债。下图是金融危机之后的负债图:







也因此,以量化宽松始作俑者美国为首玩弄货币掠夺他人的国家,都出现了一轮喜人的复苏,很多朋友看不明白其中关窍,认为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结果,其实非常牵强,这轮经济危机,其实恰恰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背景之下的就业危机,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了劳动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强大的生产能力带来的后果就是,如果没有创造新的就业领域,那么现有的就业机会必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日益消失,而高效的生产与消失的就业,消失的消费矛盾所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注定是一个持续通缩的结果,因此,发达国家急需开拓新的消费市场来消化产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消化了世界上大宗商品诸如石油,铁矿石,金属的供给过剩,而汽车市场则消化了汽车产能,石油等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同时,极速增加的负债则以透支未来的方式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缓解了消费不足的同时,也带来了宝贵的就业机会。

所以,当今世界,颠覆了过去的很多观念,欧美日都在无底线的量化宽松,但却始终没有任何通胀迹象,如果对这种现象还没有任何警觉,还在玩货币试图解决其实根本完全错误的经济观念,我想会有更大的灾难在前面等着我们,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中国,都在用高科技,用智能化和各种先进管理方法来扩大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过剩的产品则通过负债,通过货币手段,通过各种广告营销来强行压给消费者,比如苹果手机,完全没必要也没有任何理由如此频繁的升级换代,然而企业产能的逼迫,企业盈利的需要,促使他不得不如此,停不下来的掏空消费者,类似的企业比比皆是,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种压迫式供给更给未来消费能力锐减甚至突然消失埋下了隐患。

当然,我个人认为,目前这种供需失衡的矛盾进而采取错误的经济手段解决问题,各国领导不是不懂,而是在自利本能的趋势下采取的一种拖延与移祸江东的手段,美国把过剩的汽车产能倾销到中国,就能获得短暂复苏的良机,中国用房地产、汽车拖延进入衰退,把债务转嫁给老百姓,就能在任内名利双收,至于长远,无力也无心顾及,然而,正是这种自利与短视,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合作性复苏最终成为泡影,因此,我们也就能看到,6年以邻为壑的折腾,大家都疲惫不堪,步履维艰,产能继续急剧扩大,消费失去货币支持,失去信贷支持,也日益失去动能,通用,克莱斯勒,丰田,大众,过去几年在中国爆炸式增长,缓解了过剩产能的危机,那么,中国市场饱和之后怎么办,中国经济衰退之后,负债大幅上升带来的汽车消费锐减,显然这些厂家陷入新一轮供求危机,是毫无悬念的,以损害他人带来的短暂复苏,最终会害人害己,然而,这种近乎本能的自利,尤其是在危险面前,是无法抵抗的,因此,环球同此凉热,新兴市场冷了,发达国家的复苏也就快到头了。当然对于中国也一样,竭泽而渔,掏干了资源,透支了消费,终究会从云中漫步中一脚踩空。

二 非暴力不合作

世界真可笑,政客们拼命追求效率,聚敛大量的财富,砸进巨额的资本扩军,试图维稳,试图永享繁华,然而这些利令智昏之徒,这些绑架了众多消费奴隶的饕餮之辈,却忽视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在试图缔造一个永动机系统,用一个能量有限的供给完成一个永远动能充沛的扩张市场,这可能吗?消费如果能够持续扩张,这个游戏就能永远玩下去,但有两个前提,第一:能量要源源不断供给而非如永动机那样玩一个恒定输入却永远工作的骗子系统,而这个骗子系统却是政客们正在玩的鬼把戏,能量不竭是伪命题,是由地球的资源禀赋决定的。第二:消费能力本质上取决于财富创造能力和财富分配能力,缺一不可,一个财富向少数人不断集中的系统,消费能力是不断锐减的,如果不能改变这种趋势,这种结构,那么结果非常肯定,消费端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解决供给端,通过衰退甚至战争来淘汰产能,来恢复供需。

因此,解决不了分配问题的印钞,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消费的日益减少,最终沦为一场历史笑柄,这个时代的政客留下千古骂名,恐怕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更为可笑的是,武装到牙齿的各路豪杰,可以左右地缘,可以操纵货币,操纵市场,唯独操纵不了消费,因为消费与任何暴力无关,只与贫富有关,也因此,当遭遇到非暴力而不合作的消费下滑时,只能徒呼奈何,当然,目前资本还在操纵媒体,诱导甚至误导消费来缓解供需失衡,比如营造房价永远上涨,比如营造各种奢侈品消费的心理满足感等等,然而,真正的实质是,一方面是产能扩张与科技能力的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却是负债接近极限,货币手段没有空间,qe退出,加息等等带来的消费进一步下滑,收入进一步减少,可以肯定,非暴力不合作是矛盾失衡之后最温柔的抗争,但也却是最强大最无法战胜的。

三 道德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综上描述,似乎问题无解,未来必然会在某个时点,无限扩张的产能与无限收缩的消费之间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就实际意义上而言确是如此,政客的自利贪婪与路径依赖决定了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是没有什么解决消费问题的好办法的,只能大家互相争夺有限的消费最终让消费进一步下滑,然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并非没有解决之道,但是,必须加入道德因素,加入公平因素,这在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恰恰是最为稀缺的,因此,放眼全球,追求效率的中美的确是整个世界混乱的根源,而未来,能够真正让世界重新回到平衡的关键,我以为欧洲文化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当下是黑猫白猫的功利文化,美国则是效率至上,实用主义的文化,显而易见都是一个正反馈系统,这种系统天然分三个阶段,加速阶段,平衡阶段与崩溃阶段,因此,在加速阶段,普通老百姓会感受到效率带来的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心里是愉悦的,平衡阶段则可能是瞬态,而最终进入的崩溃阶段,则必然出现社会动荡,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经济衰退甚至崩溃,更为可怕的是,加速阶段你的效率多大,你的斜率多陡峭,则崩溃阶段会出现同样的对称。

要想令一个正反馈系统不出现崩溃,从技术角度而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入负反馈,加一个衰减信号让正反馈不至于逐级放大,这个衰减信号,与经济而言很显然就是与效率相对的公平,让效率慢下来,让公平跟上,让贫富差距缓和一点,这样,才能缓和矛盾,而显而易见,公平,与任何技术手段无关,只取决于良知,取决于道德,而道德,恰恰是政客所稀缺的,所以,没有道德的系统注定是正反馈系统,西方用衰退来缓和矛盾,我们呢?专业术语叫硬着陆。

然而,我们千百年看下来,似乎把道德挂在嘴上最频繁的,恰恰是这些政客,这是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或许应验了老百姓所说的缺什么想什么的规律,实际上,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古今中外,政客们绝大多数都是缺德的,而且是没有底线的缺德,因为,有两个原因注定了道德君子非常难走上领导领袖岗位,第一:在战争年代,成为领袖的必要条件就是一将成名万骨枯,没有杀人手段,是无法上位的,而杀戮,是唯道德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二:在和平年代,成为领袖的必要条件是能够非常聪明的把利益分配给对你最有利的群体而非最公平的分配利益,这自然也与道德无关,因为分配有限的利益过程中必然损害某一群体,这种损害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所以,基于这两个原因,上位的领袖们嘴里的道德仁义,无非是马基雅维利笔下的君王论所描述的那样:“任何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对不能,也不应当遵守信义,必须学会将这种品格掩饰好,必须习惯于混充善者,做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因此,问题的核心出现了,政客天然的不道德必然会把整个社会系统带入崩溃,但解决的唯一方案却来自以道德为基础的公平,于是,我们在排除种种可能之后,只剩下一种解决方案,民间的道德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石,如果竟然整个社会都失去伦理道德,则正反馈系统没有任何制约,没有任何负反馈,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情。

然而,自宋明理学出现(我单独文章批判他),统治者就把道德纲常化,框架化,这是非常邪恶的。老子《德经》开篇说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说上德之人不以现有的道德为道德,因而他们才真正领悟和拥有道德;所谓“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即是说下德之人死守现有的道德不放,因而他们实际上没有真正领悟和拥有道德。他认为真正的德是“玄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种真正的玄德只有通过对天道的洞察才能获得。

哦,真正的大贤在这里,道德不是说教,进而言之,原来有道才能领悟德,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和次序关系,道德,不是并列关系,宋明理学和儒教填鸭式的灌输,把他们认定的道德强压于人,并非为了道德,而是为了统治,因为,道德,本身就无法规范,是在是非认知理解之后的一种习惯,没有道,没有是非观念,如何谈德?而是非观,可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教育,中国当下道德缺失,本质上其实与是非观念混乱,是有直接关系的,填鸭式的教育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失去了过去对是非灌输的作用,而更为恶劣的是,因为应试教育,因为传统愚民却使人失去了思考,失去了自内心获得是非,获得道的渠道,因此,一方面不认同灌输的价值观,一方面却又无力以自性为根形成独立自我的价值观,最终结果就是目前这个样子,各种文化倾泻在中国这片大地,随机影响到个体,形成无数杂乱无章的是非观,混乱,无序且毫无体系,毫无自我。


道德,道为土壤,在此基础上才能厚德载物,因此,民间的道德水准,实际上是与民智息息相关的,也因此,在目前中国的舆论环境和教育环境背景之下,中国的未来必然更趋混乱,而制约效率的公平因素,即得不到庙堂之上的推崇,也得不到江湖之远的追求,中国上下,依然是一个官民集体追逐效率最大化的过程,直至形成毛所说的老百姓要吃二遍苦的结局,只有切肤之痛才会引起思考,引起真正为生存而努力的抗争,也因此,或许崩溃才会重生,才会启发民智从而滋生道德,让社会回到效率与公平达成相对平衡的状态,崩溃,若不能涅槃,只有死亡。

四: 股市
最后简单谈谈股市,其实,显而易见,中国股市,当然也包括现在的美国股市,都是一个正反馈系统,完全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从ipo开始就以欺骗为主,直至这个企业最后被压榨到骨髓都不剩,中间没有丝毫公平可言,目前资本市场就是一个高估发行-无数次震荡出货的资本游戏,这种特征,恰恰说明了这个系统处于正反馈系统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实际上估值基本失去了意义,因为资本会用各种非常隐蔽的手段来改变估值从而混乱投资者进而达到财富再分配的目的,比如facebook,非常典型,由带着光环上市到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再到今天的超级大牛股,不知道有多少小散在这种信息操纵之下财富灰飞烟灭甚至家破人亡,还有典型的中资概念股,浑水,香橼恰到好处的做空后面,隐藏的都是赤裸裸的操纵,你看需要中资股上涨的时候,过去那些财务作假,估值极高等等的中国做空因素就再也不见,非常丑陋,但也非常有效,我相信现在中资股一轮疯狂之后,浑水马上又要出来了。

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昆仑
肖钢同学说对资本市场做假零容忍,其实如习总吃包子,长沙市长扫大街,郑州市长挤公车如出一辙,本质就是欺骗,一种意识形态的维稳。为什么?很简单,去年大牛股华谊兄弟,乐视网,和涉及到几个网游借壳的公司,无一例外赤裸裸的利益输送,操纵市场,痕迹明显到不需要什么专业经验都能看出,而证监会逐一放行,没有任何手段,正反馈系统末期最为鲜明的特质正是这种毫不知羞耻的欺骗,因为他必须依靠欺骗才能完成财富再分配,而这种手段必然是接近崩溃阶段,因为其后再也没什么手段可以完成补充了,在一个资源紧缺的系统中才会用欺骗完成最后的能量补充,而欺骗榨干最后一点能量,整个系统无以为继,显然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仔细分析,看多只有两个理由:

第一:国家制造一轮人造牛市,通过股市发放福利刺激消费,这个可能性有,欧美日都在这么干,然而,以美国为例,大多数人还是无法享受红利,牛市收益依然被索罗斯巴菲特和各路大鳄分享,更可怕的是,如果像美国这样,已经拉到高位了还不能充分刺激消费的话,那么如果熊市再次来临,后果就是29年的翻版,股市的下跌会加剧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美国实际相当危险,因为他的各种题材都已经充分炒作,再涨就有博傻之嫌,而跌,又是无法承受之痛,进退两难。

第二:目前还是顺差,货币环境其实比较宽松,今年m2继续保持13%的增长,如此基数之下,13%意味着十万亿级别,有发动行情最根本的理由。

然而,不看好的理由更多,产能过剩现象过于严重,一轮货币狂潮,中国负债额,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大幅增加,这样肯定会抑制消费从而产能过剩更加严重,企业盈利能力必然在未来急剧下降等等,更进一步,以中小企业为背景的一轮拉台,看似借新经济,企业转型之风,实际上我个人以为还是出货可能性更大,尤其是借壳炒作的那些股票,未来打回原形的可能性非常大,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牛市中完成不了,经济熊市中就更加不可能完成,就我所知,实际上,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其实多数真心未必比山寨公司过的滋润。

所以,我个人是以空仓或融券为主,尤其是技术面没有亮点,而基本面恶炒到离谱的股票,比如土地流转,比如网游尤其是页游,如北大荒,大唐电信,中兴通信、海普瑞、中国国旅(国际旅游是人民币外贬背景下最好的做空标的)等等,年后一直在融券,而相对处于低位的东西,我一直都在观察,时刻警惕资本毫无厘头的完成一轮指数炒作,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当然,国内各种事件频发,ipo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世界范围的牛市大顶以及资本收缩,中国a股走出一枝独秀的行情,终究是一个小概率的事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4825.html

更多阅读

念奴娇·昆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昆仑百科名片念奴娇·昆仑(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这首词的作者是毛泽东,此词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念奴娇,词牌名。目录

韩信谋士蒯通与美、欧、中三分天下。 韩信的谋士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先辈老毛的眼光还是老辣、入木三分:“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韩信是西汉的开

原生态冷媒 告别投行原生态

      第一次看到班妮写的关于国内投行生态文章是在网络上,大概许多出版人和我的观点一样,这是一个值得挖掘的题材。作者当时刚结束一段投行生涯,去香港攻读MBA学位,也是全球经济处于金融后危机的低谷时期。全球同此凉热,彼时全身而

声明:《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昆仑》为网友予我欢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