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成果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城市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城市现象的各种类型和过程。包括a.描述性研究(描述城市现象的空间现状)

b.解释性研究(研究城市现象的因果关系)

c.评价性研究(资源空间分配不平衡性,符合效益和社会公平标准的可供选择的状态)

3.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系统。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4.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5.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l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l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l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l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l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1920年前——城市研究没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深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强调地理位置决定城市命运。

研究城市内部时往往描述建筑的形式、当地的自然条件、建筑与街道的组合形式,屋顶的式样、材料的种类等。

二.1920-1950年——社会学家帕克、沃思、伯吉斯对城市小的住宅区、工业区及中心商业区的形成和变迁做了调查。创立了城市结构的同心环模式。

研究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克里斯塔勒斯《南德的中心地》揭示城市规模等级、空间分布、职能层次规律,对城市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

1950年前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有两大特点:A.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素B.对城市做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

三.1950-1970——地理学经历了“数量革命”。贝里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地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把城市人口分布和服务中心的等级联系起来,是城市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数量革命”使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的城市景观转移到城市空间分析上。↓↓↓↓↓↓↓↓↓↓↓↓↓

A.宏观城市空间:城市间构成的空间,集中在城市体系研究上。包括空间的形成—城市化、城市规模分析、空间格局、职能结构和网络形式。

B.微观城市空间:城市的内部空间,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用地分异过程、各功能要素的区位分析和土地利用模式。

四.1970-——社会问题严重,社会学研究对城地研究影响极大。新韦伯主义认为城市资源的分配不仅应考虑经济因素,而且要考虑空间公平。认为技术进步、人类特征变化会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不同意把城市中发生的问题全归结于生产方式和制度。

当代城市理论研究人卡斯特尔斯认为城市问题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结果。

激进学派代表人物哈维认为数量方法仅从统计人手认识存在的类型,而行为学派之主义个人行为忽视社会对人类决策的制约。强调一切应从政治社会行政文化背景加以认识,认为要解决城市的结构,必须了解资本主义制度,政治经济环境和政治权利作用。

人文学派和行为学派认为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在塑造空间结构方面的作用。强调要分析空间形式必须分析个人的决策过程。

在社会公众对现代文明秩序不满对自然生态文明追求,对传统的地方的文化重视的背景下,受当代西方哲学文化思潮影响,兴起新城市主义,产生洛杉矶学派。

8.改革开放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

注重城市结构的研究;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注重城市化研究;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

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9.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对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加强;对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加强

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加强;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

10.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产业构成:城镇以从事非农人口活动的居民为主

规模:城镇聚居较多人口

景观:城镇比乡村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都高

物质构成:城镇有水电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公共设施

职能: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另: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 人口素质

1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以非农人口据几位特点的非农产业为特征的在中国表现为有行政建制的市与镇。

12.城市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13.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

14.扩展城市:因行政地域向周围乡村地域扩展或市县合并,城市建成区小于行政地域。

15.都市区:是外国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

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做单位。

16.大都市带:戈特曼提出的由许多市区首尾连成一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密

切联系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其特点:a.多核心b.交通走廊c.密集的交互作用,不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d.规模庞大e.国家

的核心区域

世界六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波士华;芝匹兹;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西北欧大都市带;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

17.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单位,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

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18.现行的设镇标准是1984年正式颁布的,设市标准为1993年版的要求很高。

19.每个城市的人口规模都有多种口径。

20.贝里:人类正从机械时代进入电子时代,大都市中心将变成高度一体化的通信网络的中

心,但实际发展速度变慢,大都市带以外的具有高度舒适环境的较小中心,借助发达的电子

通信网络,将获得较快发展。杜克西亚第迪斯:交通通信手段改善,城市动力场扩大延伸,

以前相对独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动力场合并成一个复杂的系统,使几个大都市带相互连接,

形成有许多大的节点或发展极联结成网络的更大的城市地域空间,称之为世界性大都市带。

第三章

2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2.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是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分布有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位方向缓慢移动的趋势。大多数城市的分布要求气温适中、适度的降水。

23.城市区域地形分类:滨海、三角洲平原、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河谷、平原中腹、高平原、盆地谷底、中山谷地、高山谷地城市。

24.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位于低山丘陵地区。除了大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选择两种地形过度或交接的部位形成发展非常普遍。临水也是普遍特点。

25.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淡水、水热、动植物资源的丰饶程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26.位置: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27.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28.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大中小位置:从空间尺度考察。

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从城市及其腹地间相对位置关系区分。

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29.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三大类:A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

B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C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聚集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30.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无利润甚至亏本。

31.聚集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聚集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32.信息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创新。

33.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生产领域:大规模生产,中心化管理。产生大量信息流。知识逐渐取代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消费领域:买卖双方距离增大,信息采集分配加快。信息部门的就业职位增加

通信交通领域:形成大容量高速度效率的信息网络,远程控制指挥生产能力加强,生产过程全球分散。贸易市场全球化。交通设施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向有效最适方向发展。

国家干预:干预程度加大,都通过信息流网络进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

劳动力就业结构:工业农业对劳动力需求下降,服务业、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产业就业迅速增加。劳动力质量要求提高,劳动力教育培训等需求增大。

34.信息技术产业的区位的明显趋势:

集中区位:专门进行信息技术产品构思设计样本制作实验性生产及产品关键零部件生产,形成新的增长中心。

分散区位:进行装配工序生产,分散在较大区域范围内。

35.世界城市体系的特征:

A由各国城市组成,有明显的等级结构。(全球经济控制管理、资本聚集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地。区域性金融管理服务中心生产装配城市)

B空间极化,城市职能专门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传统的国家和区域城市系统将直接或间接从属世界城市体系。

第四章:

36.乡村-城市间的四种转型

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生活方式的转型。

弗里德曼:城市化︱:人口和非农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物化了的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展。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37.农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产品、市场、要素、外汇贡献。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38.斯科特 (工业向城市集中)他称整个生产系统的核心是劳动过程,在不同劳动过程中存在各种连接方式,可能是在独立的生产单位中进行的,也可能是在一家公司内进行的,前者成为竖向分离,后者成为竖向结合。

39.奥沙利文:

地方化经济:某行业的企业生产成本随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降低。原因: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溢出。

城市化经济: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城市地区总产量的上升而下降。

区别:城市化经济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不单单是某一行业的规模。城市化经济为城市中的所有企业带来利益,并非只针对某一行业的企业。

40.伯格:从宏观上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提出了“推拉”假说。认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的共同作用结果。

41.李:影响迁移的因素:与迁入地有关因素,与迁出地有关因素,各种中间障碍及个人因素。

42.经济学派代表人舒尔茨:迁移行为是个人的一种经济投资过程。

43.斯塔克和布罗姆:移民是由家庭集体决策的结果。

44.阶级斗争和国家干预是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45.mabogunjemodel:乡村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身,更重要的在于城市农村的控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制,他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制。

农村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农村各种组织机构、家庭和家族来实现。

城市…………寻找住房和职业的难易来实现。

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A农民进城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重新学习求职之道社会规范建立新的社交网络。B城市自身需要调节,多建房屋和创造就业机会,扩大人口容量应付新居民。C农村也需要调节,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生产结构适应劳动力的新情况。

正负反馈和信息流动。

46.新的理论和指标的特点:A由于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化的物质体现和结果,通过对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B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总是不断上升的,但如果用投资等指标计算,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C若干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城市化的进程,当前处于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

47.劳动过程的互相依赖性使得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增强,导致更为复杂的生产网络的出现。为了降低厂家间联系的空间成本,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有着向中心企业汇集的倾向,结果就会出现生产积聚的景观。

48.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没有看到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事实上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先决条件。

49.哈维、卡斯特尔斯:城市是资本累积的工具。城市-空间经济中的交叉点是来自大量剩余价值的转移提取和在空间上集中的建成环境。

哈维提出“三次循环”的概念,资本的第一次循环包括在生产中,在劳动率不变的情况下,经过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一部分以奢侈品方式满足资产阶级的奢侈消费需要,另一部分以工资货物的形式保证劳动者的再生产条件。第二次循环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和消费资金两方面。一部分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另一部分起着为生产服务的功能,称为生产性建成环境。消费资金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包含在消费过程中,另一部分起着为消费服务的作用。

资本的第三次循环指在科研和技术及各种社会消费方面的投资。

50.建成环境:由无数不同要素——道路运河港口码头工厂等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的商品,其中每一种要素都是在不同条件下按不同规律进行生产的,而某些要素如交通网络既起着生产性简称环境的功能,又起着消费性建成环境的功能。

51.新的理论指标:

由于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化的物质体现和结果,通过对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

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总是不断上升的,用投资等指标计算,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若干发达国家处于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

52.城市化的类型:向心型与离心型、外延型与飞地型、景观型和职能型、积极型和消极型、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53.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的是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的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方面。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从主体上看:城市化发动主体来自下,投资主体以自有自筹资金为主。从地域上看:城市化发展的地域在广大农村,城市化人口来源来自农村。从层次上看:城市化发生的等级系统属于乡镇。

54.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量度有三:市镇人口/非农业人口/市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55.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工业扩张、住宅扩散。

56.与在城市化相关的一个概念,绅士化:(格拉斯)肯尼迪:在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程,期间,整个街区的本质和文化品味也发生了改变。

57.城市顺序规模发展规律:贝里:大城市发展,大小城市共存,中等城市发展,成熟的城市体系。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体系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58.制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制度的变迁对城市化影响巨大。

城市化的时空演进:

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可以看出,城市化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

从时间上来看,伴随着由工业革命开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西方国家近现代城市化揭开了序幕。

城市化刺激了经济发展,城市的发展刺激了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新的产业部门的出现,而不断更新的新兴产业又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进一步发达的经济能力又为解决城市化瓶颈、持续提高城市化水平扫平了道路。

虽然在主导产业不断更替的情况下,有些以某种产业为主导的城市衰落了下去,进而引发了新的城市问题。

但无庸置疑的是,大多数城市经受了各种考验,不断发展强大,城市规模持续上升。

从空间上看,城市化的发展促使单个城市地域面积不断扩大,由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发展,城市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形成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地带。

从城市内部结构而言,城市化使城市由原来的单中心向多中心分布,CBD逐渐形成、成熟,城市功能分区日益复杂、完善。

从城市功能上看,城市化促使城市以某种职能为主向各种功能并存的综合性城市发展,生产性城市逐渐转化为服务性城市。

城市化的模型:

一.差异城市化理论模型(theory ofdifferential urbanization

§由盖伊尔(H.S.Geyer)和康图利(T.M.Kontuly)于1993年提出,他们将这个模型作为解释世界上所有地区人口变化的演化模式的基础。

§模型将城市分为三种类型: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并认为大、中、小城市的净迁移量的大小随时间变化,进而根据这种变化将城市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①大城市阶段,也叫城市化阶段,大城市的净迁移量最大,大多数移民往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增长最快;

②过渡阶段,即极化逆转PolarizationReversal)阶段,中等城市由迁移引起的人口增长率超过了大城市;

逆城市化阶段,小城市的迁移增长又超过了中等城市。

结合当前西方世界比较流行的发展周期的观点,盖伊尔和康图利又进一步提出,逆城市化阶段结束以后,紧接着又是城市发展的第二个周期,第二个城市发展周期又开始于城市化阶段,迁移人口再一次往大城市集中。

二.城市发展阶段模型(stage ofurban development

§最初由霍尔(P.Hall)于1971年提出,1981年克拉森等人对此模型进行了修改。

§该模型认为,城市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在这个生命周期中,一个城市从年青的增长阶段发展到年老的稳定或衰弱阶段,然后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将一个城市划分为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周围的地区两个部分,并对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增长进行模拟。

§根据整个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是上升还是下降以及是中心城区还是周围地区人口增长得更快或下降得更快,而将城市发展划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大阶段。

§根据中心城区和周围地区在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之间的转折点,将这四个大阶段中的每一阶段再一分为二,从而划分出八个小阶段。

§作为一个预见性的模型,预示了当前发达地区城市发展趋势,仍具有很强的解释作用。

无论是差异城市化理论模型,还是城市发展阶段模型,都说明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可能具有周期性,

第六章:

59.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基本活动部分: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是城市得以存在发展的经济基础。分为离心型(工业产品报刊向外销售)、向心型基本活动(外地人来旅游购物就医)。

非基本活动部分:满足内部需求的随基本服务发展而发展。包括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和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60.上题的划分方法: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假设全国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满足全国人口需要的结构,各个城市必须有类似的劳动力结构才能满足当地需要。低于这一比重的部门需从外地输入产品或取得服务。大于的则认为该部门满足本市需要外还存在基本活动部分。大于全国比重的差额即该部门基本活动部分的比重,把各个部门和全国平均比重的正差额累加,就是城市总的基本部分。)、正常城市法、最小需要法。

61.影响城市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城市生产生活体系的完善程度、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的差别。

62.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分的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是由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

63.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64.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认城市性质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65.城市职能分类方法:一般描述法、统计描述法、统计分析法、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多变量分析法、

66.新动态:贝里:城市职能受技术变迁的影响其演变有周期性。

利用城市形态进行城市职能分类。

67.职能分类是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形成由大类、亚类、和职能组组成的三级分类体系。大类反映城市职能的总体差异,亚类反映城市职能的基本类型,职能组则是对亚类内城市更详细的分类。

第七章:

68.(城市首位律):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尾城市。

69.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城市人口的比值。

首位度:S=P1/P2四城市指数:S=P1/(P2+P3+P4)十一城市指数:S=2P1/(P2+P3+……+P11)

70.城市金字塔: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反之越多。

71.序位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72.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有两种:1从变量和过程中抽象出一定数学关系,如对数正态分布、帕雷托分布等来证明特定的规模分布类型。2提出关于各种变量间的原因性论点按理论解释的模式分有随机模式、城市增长模式迁移模式城市等级体系模式和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的机制分析模式。

73.我国城市发展方针: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重点建设,稳步前进。

50年代后期,特别60年代: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小城市方针

1978全国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

1980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1990《中国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小城市。

74.中国城市发展战略几种观点:

小城市重点论:两者相似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的唯一途径。

城乡一体化论或城乡融合论:

大城市重点论:(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比城市人口增长快,比总人口增长更快。大城市在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高于中小城市、大城市具有环境规模社会规模建设规模效益等)主张积极发展大城市,反对把小城镇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或唯一途径。

中等城市论:确立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网络结构。

大中小合理结构论: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第八章:

75.空间相互作用:为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的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互相作用需要借助各种媒介,交通通信设施是主要手段。

76.城市间的联系可表现为:货物和人口的移动,财政和金融上的往来,信息的流动。

77.厄尔曼:互相作用产生的条件:互补性中介机会可运输性。(影响运输性的因素:距离,单位质量的价值,时间,运输工具改革生产发展资源减少。)互补性和可运输性越强相互作用越强。中介机会越强会给经济带来副作用。

78.格林五项指标:铁路通勤人员的流动方向,报纸发行范围,电话呼唤方向,公司、银行负责人的办公地点。

79.赖利:零售引力规律: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其规模成正比,与离它的距离成反比。

80.康弗斯:断裂点概念。

81.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作为空间过程的创新扩散》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20世纪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两项最大的贡献之一。

82.空间扩散的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重新区位扩散。

成功的扩散的因素:创新的源生地、仔细选定扩散的中心和制定一份周密细致的扩散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各种人才的培训。

83.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的中心地》阐明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分布模式,建立了中心地理论。

基本特征:每一点均有接受一个重心地的同轨机会,一点与其他任一点的相对通达性只与距离成正比,不管方向如何均有一个统一的交通面。

中心地:向居住在他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中心货物与服务:也称中心地职能,分别指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每个负担一种中心地职能的单位,称为一个职能单位。

中心性:地点对围绕它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是中心地所起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

服务范围:上限: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或者服务的最远距离。下限:保持一项中心地职能经营所必须的腹地的最短距离。最低必须销售距离(门槛距离):维持一级中心地存在所必须的最小腹地。

构成市场原则的两个限制性因素: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使商人利润最大化;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

84韦伯:工业区位论:1909《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1911《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和资本主义理论》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主要从费用角度分析企业经营者的区位决定。认为经营者一般是在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分布,工业区位形成主要与运费劳动费用和聚集(分散)力有关。

具体做法:

找出运输成本最低的点,构建基本的区位框架,把劳动力成本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由第一阶段运输成本形成的最佳区位的变形,分析聚集(分散)因子对最小费用区位形成的作用,决定运输费用大小的因子是运送费用的重量和运送距离。

85.杜能:农业区位论:《孤立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962标志区位的诞生。农业区位论出发点是最大利润

通过抽象的方法假设了一个与世界隔绝的孤立城邦来研究如何布局农业生产的类才能从每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问题。

假设:所有未知的农业生产效率相同;均质大平原;单一市场单一运输手段。

推理:利润=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生产成本+农产品运往市场的运费)【P=V-(E+T)】

V,E可视为常数 P+T也可以为常数运费是决定利润大小的关键。

86.克氏:经济行为合理人:生产者为谋取最大利润寻求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致使生产者之间的间隔距离尽可能大,消费者为减小旅行费用都自觉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或取得服务。

六边形网络和城镇等级体系的形成

§基于长时期农业市场服务中心的演化,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中心地等级体系,同一等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或附属区,市场区的范围是六边形。

§整个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所谓嵌套原则,就是低级中心地和市场区被高一级中心地和市场区所包括,高一级的中心地和市场区又被更高一级的市场区所包括,整个体系都是如此。

87. 市场原则:

K=3系统:低一级的中心地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最有利于低一级中心地与高一级中心地展开竞争。由形成的中心地等级的交通系统,以高等级中心地为中心,有6条放射状的主干道连接次一级的中心地。

交通原则:

次一级中心地分布位于连接两个高一级的中心地的道路干线上的中点位置。依交通原则形成的交通网,因次一级中心地位于高一级中心地的主要道路上,被认为是效率最高的交通网,由交通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被认为最有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出现。

行政原则:

行政原则下的运输系统被认为是效率最差的一种。

以上三个原则共同导致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A级城市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12个,D级城市42-54个,E级城市118个。

88.货物的实际价格=货物的销售价格+运费 距离越远运费越高,实际价格也越高,对货物的需求越少。

89.廖什:六边形的需求比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都大,占地面积又小,能够容纳尽可能多的企业,是经济区最理想的形状。

90.廖什景观建立在假设的均值平原上,具有资源分布平衡,交通成本均一,人口及相应的消费需求呈有规则的连续分布特征。他从最低级货物的门槛需求开始,向上建立中心地体系,通过改变六边形的方向和大小,得到不同规模的市场区。

91.廖什经济景观:在网络重叠不同大小的六边形时,使它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该点由于能够供应地方所有需求形成最高级中心地,而后把各六边形网络绕大城市旋转,从中心城市放射出6个60°的扇面,每一个扇面由两个30°扇面组成,一个是城市密集的扇面另一个是城市稀少扇面。总共有十二个扇面。

优点:满足中心地体系需求所需的运输量,缩短交通路线的长度。在当地实现最大购买量。

92.克里斯塔勒与廖什学说的比较

假设条件:理想平原但是后者假设因素更多。都得出市场区的最佳形式是六边形,廖通过推理演绎的方法得出。

出发点: 最高级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最低级货物的最小必须销售。

原则:利润最大化;超额利润最低化。

构建顺序:由上至下;由下至上。

各级中心地数量不同

严格程度:体系非常严格;灵活性大。

解释对象: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93.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贝里加里森:增补了中心地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均质分布的,提出边际等级货物的概念。认为中心地的职能数与职能单位数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数线性关系。又指出中心地理论假设条件变化后对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影响,人口密度消费水平越高交通条件越好,中心体系等级层次越多。

94.验证:

斯梅尔斯:城市/主要城市/城镇=1/3/9

斯金纳:周期市场的时空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用修改了的中心地模型解释。

95.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A.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理论使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导致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促进了城市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B.其某些假设条件不符合客观情况,损害了理论的现实性。适用于单纯农业区,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忽视了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强调了城市间的等级体系联系,忽视同一子系统中同级中心地间和并非同一子系统中的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

C.对中心地理论要取其精华去其僵化和与实际脱离的部分,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心地的层次机构功能专业化分工和空间结构上。

96.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纳克斯均衡增长:落后国家地区容易产生供给和需求方面导致的恶性循环。储蓄不足,资金不足。主张落后国家地区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可以避免供给方面的困难。多部门平衡投资可以使各部门互为顾客,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收入提高购买力扩大国内需求,诱发投资,扩大生产。认为平衡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的工具。

赫希曼不均衡增长: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策略的制定与资本同等重要。要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集中有限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通过横向水平关联效应吸引相通产业的发展和集中,通过向前关联效应利用主导部门的产品发展再加工的企业,通过后向关联效应诱发原材料生产,扩大经济效应。必须认真选择重点地区和主导产业。

97.生长极理论(据点发展-点轴发展。是重点建设中心城镇的理论依据):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98.发动型工业:能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部门。

99.核心-边缘模式:

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一个空间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核心区生产大量革新。此模式包括四个基本的空间作用过程,联系空间系统中的核心区和边缘区:革新的扩散决策移民和投资,从核心与边缘间的控制依赖关系不平等,这种不对称在空间系统的组织中产生了一系列不均衡。

每种动态过程都会影响整个空间系统中的次系统,革新扩散改变了核心和边缘区的空间系统的社会文化类型,决策过程产生了核心和边缘区的权力关系类型,人口迁移导致了核心和边缘区的聚落类型的变化,投资过程影响到核心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类型。各种空间类型互相关联,权力和社会文化类型的结合可形成现代化的空间组织,而经济活动和聚落类型的结合又产生了特有的经济空间组织。这两个次一级的空间组织的结合就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空间组织。

这四个基本过程成功,国家就能通过一系列结构转化,达到高水平的空间结合。国家地域的结合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空间结构是由于城市和区域相互交换的数量增加,形成一种复杂的有机结合的劳动分工。或是在一定区域内有日益广泛的共同的社会生活基础,形成了一种全社会共享的社会文化结构,包括语言文化价值政治立法政治制度市场经济。

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一种控制与依赖的关系。

初期:核心区的主要机构对边缘的组织有实质性控制,是有组织的依赖。然后:依赖加强,核心区通过控制、咨询、心理、现代化、关联、生产效应等强化对边缘的控制。接着:边缘获得效果的阶段,革新由核心区传播到边缘,核心与边缘间的交易咨询知识交流增加,促进边缘发展。进而:边缘形成较高层次的核心,甚至可能取代核心区。

核心与边缘区间有向前向后联系,通过两种联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核心对边缘有两种不同的效果。负效果:边缘劳动力资金流入核心剥夺边缘发展机会。正效果:核心发展效益扩散到边缘,使边缘农产品及原料销售量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发展。

100.网络城市论:以当前相互独立位功能存在潜在互补的两个或者更多城市在快速和通信设施支撑下,争取合作并与增加就业机会经济,网络城市应运而生。它利用城市规模在单中心形态下形成产生的不经济,它们独有的多中心结构和弹性功能形成垄断优势。

101.城市空间分布是动态的,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有明显阶段性:

离散阶段:对应于自给自足式,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小城镇发展为主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系统。

极化阶段:对应于工业化兴起迅速成长并成为主导产业的阶段,中心城市强化。

扩散阶段:对应于工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中心城市的轴向扩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点轴系统形成。

成熟阶段:对应于信息化与产业高技术化发展阶段,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形成点轴网络系统。呈现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区域。

沿江开发的理论依据是点轴开发。

102.城市经济区: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互相协作、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

103.城镇体系:也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者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只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

第十章

104.城市土地是城市区域内的陆地,水面以及他们上下一定空间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105.城市土地的特征:

A自然特征:位置固定性(空间位置不能移动决定了人们只能就地利用土地)

面积有限性(土地利用只是改变了土地形态面积不变)

质量差异性(组成土地的要素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土地,此为土地级差生产力的基础)

功能永久性(合理利用土地质量就可以维持或提高)

B经济特征:土地资源稀缺性

区位的效益性(土地区位是其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边际效益递减性(开发越高投资收益越高但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利益也会受损)

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

市场交易的低效性

C法律特征:城市土地是经济物品,是伴随城市土地的一种法律权利。

106.土地制度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A影响到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和空间结构的形成:由马赛克千层糕到退二进三

B促进郊区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城郊农村土地升值,政府征地热情高涨。企业购买使用城郊农村土地节约成本。

C使得土地立体利用更为普遍

第十一章

107.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

108.城市形态:由结构(要素的空间布置)、形状(城市外部的空间轮廓)和相互关系(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所组成的一个空间系统。

109.均质性: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是动态相对的。

110.熵:信息论中度量随机事件在某项实验中不肯定程度的概念。越大越混乱。

111.均质地域: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联系地段。

112.伯吉斯同心圆模式:(1923)城市的中心是商业聚集地,环绕商业中心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房子,再外围的第三带是原来较大工厂的工人住宅区。最外围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此模式忽视了人类的文化属性,把人类的竞争行为比作生物群落竞争。

霍伊特的扇形模式或楔形模式: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加上了放射状运输路线的影响,即线性易达性和定向惯性的影响。城市的核心只有一个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分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将沿交通路线向外扩大。同一使用方式的土地从市中心附近开始逐渐向周围移动,由轴状延伸而形成整体的扇形,对于任何的土地使用均是从市中心既有的同类土地使用的基础上,由内外扩散并继续留在扇形范围内。

哈里斯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1945)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即CBD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中。这些胞体包括未形成城市之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城市过程中的其他成长点。这些中心地和成长点皆随整个城市的运输网、工业区或专业服务业的发展而发展。交通最优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他中心分别发展成为次级或者外围商业中心或者重工业区。空间布局图富有弹性。

三种模式的发展:曼:中等城市的模式。

麦基模式:有两组不同商业中心。一为西式商业中心,以国际贸易为主,出售高档货为多。二为外来移民的商业中心,从事当地货品买卖为主。

113.影响城市活动分布的四项原则:

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心为数不多的地区。(中心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工厂需要大量水源)

…… 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工厂与工人住宅区)

……对其他活动会产生对抗或消极影响,就会要求这些活动有所分离。(高级住宅和钢铁厂)

……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很不合适的地方。

114.CBD的界定:

伯吉斯1923: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处,主要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

普劳德冨特,奥尔森:城市街区中的零售业贸易额、商店租金及临街商店的长度指标来确定CBD。

墨菲和万斯认为地价峰值区是CBD最明显的特征。界定指标: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BII。

戴维斯1959:硬核。CBHI>4,CBII>80%的地区为硬核。也就是真正具有市里的CBD,其余称为核缘。

赫伯特卡特:提出中心商务建筑面积指数比率的概念:将城市的规模形状及其他因素考虑在内。

115.CBD的内部地域结构,CBD的演变(了解)

116.城市开发区:是为实现地方产业发展目标,由政府或企业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产业实体进驻的有一定规模的区位环境。一般可分为:自由港,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开发区作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区域载体,是随着商品经济,国际贸易,科学技术,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特征:为实现地方产业发展目标而建的区域,是区域发展政策工具。

是按规划进行建设的区域。

具有内部统一行的区域。

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区域。

117.中国新型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8.宏观区位:新产业空间总体具有较强的沿海指向性。呈现从沿海起步向内陆滚动式推进的发展特征。

中观:具有较强的区域首位城市指向性。

微观:一般都位于城市建成区边缘、城市市政设施延伸可及、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段。距市中心较远。

119.城中村的概念:位于城乡边缘地带,一方面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享有城市的某些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还保持乡村的某些景观,小农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农村社区。

城中村的地域特征

景观特征:建筑高密度,层数低,建筑结构以砖混结构为主,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曲折不成系统。但存在一些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观。

社会特征:主体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从事农业活动人少。流动人口集中,职业构成复杂,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治安混乱,小农思想严重。

经济特征:集体经济实力强大,第三产业发达,以发展房屋租赁为主要经济模式。

城中村形成的原因: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一种特殊地域现象,实在特定经济社会文化政策背景下形成的非完全城市化的产物。

大背景:改革开放(铺垫了温床)。

外部动力:城市发展。

核心:土地使用制度。

直接原因:规划的失误,管理的不善。

根本原因: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

具体背景:二元格局下城市乡村各自发展方式的缺陷。

社会因素:社会调节系统的局限性。

是农民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与原农村集体和原农村集体和原居民博弈的后果。是巨大廉租房市场需求和政府缺失两种共同作用的后果。

城中村的改造:城中村问题的焦点在土地,原因在规划管理,症结在体制。

城中村的改造实际上是对政府房地产商村民三方面利益的平衡。

可分为1.市政基础设施带动模式。2.整体搬迁改造模式

3.周转地块改造模式4.滚动开发改造模式。

第十二章

120.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1多层次商业中心2带状商业网点3专业化商业区

121.加纳商业中心空间模式:建立在土地价值论的思想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门槛职能的投标——地租分析,探讨了商业中心的结构,构造出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空间模式。

A门槛大小的系列在空间上可以表示为:最高门槛的活动靠近地价峰值区,周围按照门槛递减顺序依次环绕其他职能活动。

B任何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是被能够显示商业中心最高级别的职能部门所占据。

C随着商业中心级别的提高,低级职能部门占据的位置将被排斥到商业中心的边缘。

D在任何一级商业中心的典型职能组内,每一项职能的位置也按照门槛大小的系列排列。

122.地理学所研究的社会空间通常包括邻里社区社会区三个层次,以社会区为主。

邻里: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成果

社区: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区: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通生活方式以及相通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123.感应:人们从实际中感觉的以及对整个过程的反应。

环境:一个人以外的所有能够影响感应的部分。环境可分为四部分,从小到大的顺序为行为环境感应环境操作环境绝对客观环境。行为地理感兴趣的是行为环境和感应环境。

行为:人们对环境做出行动上的反应。包括态度动机信念和期望。

124.居民构想图:感应空间包括三个层次:结构性的、评估性的、个人感情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感应,最基础的是居民构想图。林奇曾调查过波士顿新泽西洛杉矶,画出略图。简化了所感应环境的空间结构。林奇认为居民构想图主要由五项要素构成:

A路径:人能够移动同行的道路,包括市内交往和交通的渠道。

B界限或边沿:区与区之间的分割线,包括线性的自然或人为的各种边线。

C区或区域:城内有特殊文化或经济属性的区域。

D枢纽或节点:为交通交汇或群众喜欢聚集的地点。

E标志:人们用以识别方向和区位的参考物。

第十二章

125.城市的主要问题:

A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

B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公共交通问题、停车问题、交通污染问题。

C城市住宅问题:

国外城市住宅问题:住宅质量低劣,高比例空房率,灰区大量存在,贫民窟与棚户区,住房费用的飞涨。

中国住宅问题:房价偏高,房地产项目结构不够合理。低收入人群无法改善住房。缺乏以财政为主的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无法大量建房,造成恶性循环,居住条件难以改善。

D城市社会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老年人问题,种族与社会争端,内城问题。

E城市安全问题:安全防灾问题,防卫问题(治安性犯罪问题,恐怖袭击问题),公共卫生问题,化学品事故问题。

126.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城市建设与管理谋求城市内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既为当代城市居民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又为后代城市居民的更大发展提供基础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

127.国外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强中心战略,完全机动化战略,弱中心战略,低成本战略,限制交通战略。

128.可持续交通:正视家庭汽车的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重视步行和自行车的作用。

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4841.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分析河北邯郸市园林局任寒英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大片树木被坎伐,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等问题。而城市绿地不仅能够营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而且可以改善

数字城市深度研究(荐股) 深度学习研究院

申银万国:数字城市深度研究(荐股)  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城市信息化发展。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而信息化进程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我们相信,正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样,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将为信息产业带来新的推动力,也为

廊坊城市品牌形象的策划现状与对策探讨 企业形象策划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添加日期:11年11月14日1 城市品牌的内涵著名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区别专业的营销者的最佳方式也许是看他们是否拥有对品牌的创造、维持、保护和扩展的能力。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品牌的定义如下:品牌是一种

部分城市限价房的申请条件 西安限价房申请条件

限价房作为保障性质的住房为广大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带来了希望,限价房的建设、投放有利于政府、投资建设方及中低收入家庭等实现多赢局面,有利于真正带动商品房价整体下行,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推动和加快、加量建设限价房,使人们群众能

声明:《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为网友你只会花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