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扬子晚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婚姻的连载文章,网上搜搜看到对作者及内容的介绍,
作者简介智光大师乃出家人,高德大僧旁观者清。他站在婚姻的万丈红尘之外,深刻洞察世间伴侣的千姿百态,以博大慈爱之心,做睿智明晰剖断,答疑解惑,面对一系列婚姻中的复杂问题,开出保持和谐的有效路径——在婚姻中修行。大师传授你遇见最佳配偶的妙法,告知你结下幸福姻缘的诀窍。爱需要练习,完善自我传递积极能量为至高准则。 ——著名作家毕淑敏
内容简介
结婚的时候,大家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呢?
“这个人有多少钱?”“学历如何?”“地位高不高?”“外貌怎么样?”通常,人们都是像这样反复思量,然后做出选择。
我有所欠缺,所以我需要对方,这就形成了某种依赖心理。问题在于,对方恐怕也是如此。真正的婚姻生活开始后,彼此的期待瓦解了,问题和矛盾也就产生了。
我们要知道,幸福是不会随着婚姻的到来而自行到来的。幸福甚至与婚姻无关。
人只有独自生活不感到孤独,共同生活也不觉得麻烦的时候,才可以结婚。
在婚姻关系里,得到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两个人都完善自己,彼此适应。僧人打坐磕头是修行,而夫妻俩从不适合到逐渐适应对方,这也是修行。
少年夫妻,老来伴。以诚相待,人生一晃即过。
智光大师以如上忠告作为贺礼,希望大家铭记在心。
前言
写给渴望幸福的你
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听到最多的问题是夫妻之间的矛盾。然而,世界上最亲密的夫妻之间怎么会发生矛盾呢?
毕竟,在刚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都是怀着永远相爱的心走进婚姻殿堂的。当然,如果这种心理能够持续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那该有多好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和问题产生了。
遗憾的是,往往结婚之后用不了三年或者三个月,甚至刚刚结束蜜月旅行,就会听到“哎哟,我真受不了我老公”“真受不了我老婆”之类的抱怨。
婚姻生活在痛苦中逶迤前行,其中有它自己的缘由。你思考过么,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结婚的时候,大家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呢?这时的根本心态是要占便宜。
随着交往的逐渐深入,男人对女人,女人对男人,都要反复考虑各种问题。比如:“这个人有多少钱?”“学历如何?”“地位高不高?”“外貌怎么样?”通常,都是像这样反复思量,然后从中做出选择。
我们会因为自己没有钱,所以想找个有钱的男人;我们会因为自己觉得孤独,所以想找个安慰自己的人。然而,怀着这种极端自私心理建立的两性关系,也注定会遭到报应。
当我评判对方的时候,对方在做什么呢?想必,那个人也在衡量我。这就是人生规律。
我有所欠缺,因而我需要对方,这就形成了某种依赖心理。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对方也是如此。等到真正的婚姻生活开始了,我的期待瓦解了,对方的期待也瓦解了,问题和矛盾就产生了。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期待落空了,还要理解对方同样对自己也会有所期待,当对方感到失望的时候,认可并接受对方的失望情绪,这样就会让两个人的关系有所好转。当自己对对方感到失望的时候,还要想到这不是对方的问题,而是因为自己的期待太高了。这样想,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我们要知道,幸福是不会随着婚姻的到来而自行到来的。
其实,幸福与婚姻无关。
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孤独,共同生活又会觉得麻烦。只有在独自生活不感到孤独,共同生活也不觉得麻烦的时候,才可以结婚。
要获得幸福婚姻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两个人都提高自己、修炼自己、完善自己,只有这样相处起来才会轻松,也只有这样,婚姻才不会对双方构成束缚。
如果你想随心所欲地生活,那就应该一个人。既然想要结婚,和另一个人共同生活,那就应该适应对方。如果生了孩子,那就还需要承担责任,因为子女会模仿父母。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学到自己的缺点,那就要改变自己。
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婚姻中的丈夫和妻子应该比没有子女的僧人更加潜心修炼,付出十倍甚至百倍于僧人的努力。
只有在自身完善的状态下与对方结缘,才会有益于对方。只有自身完善了,才不会心怀过分的期待。也正是,因
为无所期待,也就更容易理解对方、帮助对方。
如果怀着占便宜的心态选择配偶,即使百里挑一,做出选择之后,也会后悔自己选错了人。
所以,你若想拥有理想的婚姻生活,那就不要老是想着占便宜,而是要相信“吃亏是福”。
我以这样的忠告做贺礼,希望大家铭记在心。 智光 2010年9月
好婚姻靠修行作者:[韩]智光大师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幸福与婚姻本身无关
遇见最佳配偶的姻缘法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摘自《因果经》
幸福与婚姻本身无关
婚姻幸福的最好办法
“婚姻是两个一半结合成为整体。”
很多人都这么想,因此我们也把配偶称作“自己的另一半”。不过两半结合,中间就会出现裂缝。整体看来像是全部,然而因为中间的裂缝,一半终究只是一半。
人们常常在孤独或痛苦的时候寻找可以依赖的人。如果是因为缺憾而需要对方,那么总会对别人有所期待。只要期待对方安慰自己的孤独,那就注定不可能拥有完整的幸福。当某一半离开的时候,也就重新变成两半了。
相反,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即使没有对方我也必须完整,也就是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那么,当对方的整体和我的整体相互结合的时候,中间就不会再出现裂缝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失去另一半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完整。
所以,我们要减少对对方的依赖,要独立。可是,是不是当我们自己独立了,就不需要对方了呢?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要做到的独立,是一种自我意义上的完整,是一种对对方的无所期待。因为,只有在对对方没有期待的时候,才更容易理解对方,从而在对方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如果我们怀着一种找人安慰自身痛苦的心理去谈恋爱,那么很有可能会遇到年龄较大的人。因为,很多时候,双方年龄差距较大,即使自己任性,对方也很容易接受和包容自己。怀着这种心态恋爱的人,也有可能被年龄相仿,却很有主见的人吸引。
不过,与年龄较大的人一起生活,尽管可以终生依赖对方,却只能做个随从。年龄大的人会听我的话吗?不会。当我痛苦的时候,他会关心我,但是两人之间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对话。因为总是存在着隔阂。
人啊,在年轻的时候喜欢别人关心自己,爱护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慢慢地会更加渴望和对方交流。这个时候,如果双方年龄差距太大,自然就很难形成真正的对话。所以,我们在选择年龄相差悬殊的配偶之前,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内心里,既要把他当成丈夫,同时还要把他当成父亲,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放弃和他成为朋友的想法。如果同时期待和对方成为朋友,必然会发生矛盾。
在婚姻关系的城堡中,幸福的最好的办法是两个人都提高自己,都成为完整的人。这样一来,关系就会柔顺多了。婚姻也不再成为束缚彼此的枷锁。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大部分的婚姻,其实都是对双方的束缚。因为结婚而不能跟朋友见面,因为结婚而不能喝酒,因为结婚而不能继续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多人为此抱怨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我们婚姻生活的出发点错了。
独处不孤独,共处不厌倦
如果,我们是因为孤独而相互走近,这样的婚姻必定会彼此约束,让对方感到厌烦。对方厌烦了,两个人就要分手,分手之后又会孤独。因为孤独而继续寻找,结婚之后又会感到厌烦,从而彷徨无助。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心态在发挥作用。为了便于应对这样的状况,我们首先要了解心理变化的规律。
有的人明明知道依赖对方不对,却还是忍不住依赖对方,于是感到痛苦。之所以产生依赖心理,那是因为自己的羯磨,谁都无能为力。我们不能受制于依赖心理,不能过于沉湎其中。受这种心态摆布的结果,最终只会束缚自己。
当然,并不是这样想想,“依赖心理啊,你不要出现”,就能避免依赖的。它形成于潜意识,仅凭我们的意志无法改变。这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审视自己的心态。
当我们追随依赖心理的时候,也就等于束缚了自己,这点必须牢牢记住。
家有这样的两面性。家能保护我们,让我们感到舒适,同时也有可能变成监狱。父母也是这样,虽然会照顾子女,却也可能成为唠叨鬼。
如果因为讨厌监狱而想逃离家庭,就会成为流浪者。流浪久了又会感到孤独,于是重新回家。回家就要看别人的脸色生活,于是再次逃离。逃离之后又感到孤独,于是再次回家。
一个人孤独,两个人厌倦。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这就是我们彷徨的人生。
若想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我们就应该做到独处不孤独,共处不厌倦。
只有自身变得完整,那么一个人也不会感到孤独,两个人在一起也不会厌倦。因为对于对方没有期待,所以也就不存在烦心事。一个人也不觉得孤独的关键,在于对任何人都无所求,感觉不到缺憾。一个人生活也好,两个人生活也好,选择起来非常自由。
仔细观察自己,如果是喜欢依赖别人的性格,那你要么按照自己的羯磨生活,要么努力做到越孤独越不依赖别人,独立解决问题。
那么,如果做到越孤独越不依赖别人呢?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仔细思考一个问题--孤独究竟来自何方?
孤独的产生,不是因为我们身边没有别人。孤独来自我们心灵之门的关闭。如果心生厌恶,即使夫妇同床共枕,相拥而眠,依然会感到孤独。如果没有厌恶之心,身居深山独处十年的僧人也不会感到孤独。
孤独,不仅出现于你为分分合合苦恼之时,如果关闭心灵的门,孤独就会来到你身旁。哪怕你周围有很多人,孤独也在所难免。
相反,只要打开心灵之门,即使身处深山也不会孤独。昆虫可以成为朋友,鸟也可以成为朋友;田鼠可以成为朋友,夜空的星星也可以成为朋友。
只要睁开眼睛,夜里也看得见。如果闭上眼睛,青天白日也什么都看不见。
孤独是因为关闭了心门
孤独是因为自己关闭了心门,孤独的人就好像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闭着眼睛喊“天好黑啊,为什么这么黑”。如果有了这层认识,自己就可以摆脱孤独了,也就不需要再因为孤独而寻求安慰了。
通常没钱的人会找有钱的人,孤独的人会找可以安慰自己的人。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出于自私自利的心态,不是吗?
如果怀着自私心理和别人相处,注定要遭受因果报应。也许这样的选择是人之常情,只要我们提前做好遭受报应的心理准备就好了,然而问题在于人们做选择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报应紧随其后。
如果我们能够认清这点,当我对对方失望的时候,问题不在对方,而是我的期待过高,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不要这样祈祷:请让我遇到好的丈夫(妻子)。
祈祷是没用的,首先我们应该修炼自己。让自己具备即使独自生活,也能够幸福的能力。其次,我们还要认真审视自己常常因为独处而孤独,因为共处而厌倦,从而陷入无穷无尽的矛盾的心理。
我在这里所说的不是要不要结婚的问题,而是说结了婚就应该努力经营幸福的婚姻生活。
幸福与婚姻本身无关。
福气必然伴随着相应的代价
福气必然伴随着相应的代价
选择条件优越的人就会幸福吗
每个人都希望遇到条件优越的人,总觉得遇到这种人的人会很幸福。
如果是女人,遇到条件优越的人就会觉得自己“选对了男人”。周围的人们也会说:“这个女人平凡无奇,却找了个好老公。”那么男人又会怎样呢?别人会说:“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唯独没遇到好老婆。”这就是阴差阳错。
总之,人们在结婚之前都觉得自己找对了人。然而结婚之后,过去的“找对了人”和“有钱”反而成为痛苦的源泉。仪表堂堂,有钱又有教养的男人,只有我喜欢吗?其他女人会不会也喜欢?当然,别的女人也会喜欢。
条件优越的男人,不管是年轻小伙还是有妇之夫,都深得女人芳心。问题也就在这里了,越是感觉自己选得好,问题就越多。
不如自己的男人遇到了别的女人,要是你不愿宽恕,那么只需简单说声“保重”就行了,没有必要烦恼。如果自己找的人条件很好,那么矛盾就出现了。即使有问题也舍不得放弃,而且很难再找到像他这样的人。
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自卑,从而产生受虐意识。这样就会经常怀疑对方,越来越频繁地发脾气和唠叨。不仅自己痛苦,对方也很痛苦,于是关系渐渐疏远。
因此,我们在选择配偶之前,应该事先想好。如果希望男人的心里只有我,最好是跟稍逊于自己的人结婚。这样的话,男人心里只有妻子的可能性更大。当然了,这种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问题。如果跟别人也觉得不错的男人结婚,丈夫移情别恋的概率更高。这点也应该事先想到。
无所适从,是因为贪婪之心
另外,现在的人们还常常被眼前利益迷惑,不知道当前的好事有可能成为将来的痛苦。常常做出这样的判断,并且下定了决心:“不管是过五年,还是十年,都要和优秀的人结婚。”
可是有一天,丈夫变心,婚姻出现问题之后,你会怎么样呢?会不以为然地想“该来的终于来了”吗?
这时,如果还不能正视眼前的现实,那就利落地分手。不妨这样想:“我已经和有魅力的人生活过了,下次要找个心里只有我的人。”
不用担心,带着孩子也没什么,即使年纪大了,也很容易遇到不如自己的人。我们只要积极接受现实,做好两手准备就行了。
“哪个女人会不喜欢像我丈夫这样的优秀男人呢?当然会喜欢,我不就是这样吗?”如果你能这样想,就可以冷静地分析现状了。虽然优秀的男人会有很多女人喜欢,美丽的女人也会有很多男人喜欢,然而配偶毕竟享有最多的份额。从乐观的角度想:“我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份额,形势对我有利。”不是吗?我是最大的股东,不管怎么样,毕竟掌握着经营权。
如果以道德标准来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为什么要跟心里还有其他女人的男人一起生活?人再怎么优秀又有什么用?再有钱还能怎么样,我讨厌这样的人。”
这时候,我们没有必要痛恨对方,只要说声“保重”,干干净净地结束就好了。
如果我们追求更实际的利益,那又应该怎么做呢?应该意识到,毕竟还是利大于弊,想到这点,那就继续生活下去吧。
现在,各位之所以无所适从,其实还是因为贪婪之心。觉得别人关注自己是理所当然,希望优秀的丈夫(妻子)眼里只有自己。然而,问题就在于,现实中的人不可能这样。想要得到不可能的东西,当然就会痛苦了。
结婚时认为有利的条件,最终是否有利,谁也不知道。我们应该接受现实,不能总是计较哪个更有利,哪个更好。
怎样才能让自己幸福
每个人在结婚的时候都想选择比自己条件稍好的人,事实上很难做到。为什么呢?因为对方也有自己的标准,如果你觉得对方合适,对方可能看不上你。同样的道理,有人喜欢你,你却不满意他。如果有幸遇到合适的人结了婚,周围的人们自然羡慕不已,说你有“男人福”。
别人认为是福气的事必然伴随着相应的代价。富有而英俊的男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异性问题。如果你和令人羡慕的人结婚,那就需要承受相应的痛苦,在嫉妒中忍受煎熬。外表看着光鲜灿烂,人生的本质却是不幸。
这时,你应该把持灵魂的重心,果断地做出决定,完全没有必要憎恨对方。试想,如果遇到比丈夫更优秀的男人,我不是也会动摇吗?这是人之常情。人们都认为这是丑恶,其实没什么不好。所有的人都是这样。
我们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你是要“我宁愿吃方便面,干体力活,也不愿意跟这种人继续生活”?还是“这样的男人很难找,还是跟他过吧”?
如果你决定跟对方长相厮守,那么即使对方出轨,也要积极接受现实,想到“不管怎么样,我还拥有最大权利”。
如果你纠结于对方的出轨之举,陷入无尽的嫉妒和痛苦,那也只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痛苦。何不乐观地看待事物,抛开伦理和道德的约束,思考问题的时候重心落在如何让自己幸福上面。这不是把出轨行为合理化,而是怎样让自己幸福的问题。
父母反对的婚姻要不要继续
父母反对的婚姻要不要继续
正视自己内心的欲望
“慢慢你会明白,爱情不能当饭吃,光有爱情的婚姻远远不够。”当女儿决定和相爱的人结婚时,母亲常常这样告诫。父亲则不满于女儿男友的经济状况,想要另外给女儿介绍有经济实力的男人。
于是女儿发牢骚说,母亲的反对令她痛苦,使她对结婚犹豫不决。如果一心追逐爱情,就会伤了父母的心。如果顺从父母的意思,爱情就会走向毁灭。
不过,仔细想想,女儿这时的犹豫不决真的是因为母亲的反对吗?还是因为女儿自己心里藏着什么欲望?
这位女性说到了“爱情”,然而那真是爱情吗?我看到的不是爱,其间充斥着欲望。
为什么我会断言这不是爱情呢?如果她真的爱男朋友,父母反对又有什么关系?如果她真的爱男朋友,即使母亲说这种话,她难道就会动摇?父母固然有资格对子女说这样的话,不过子女因为父母的话而发生动摇,却是因为子女不想失去父母的帮助,或者自己也从对方身上感觉到了某种不足。
我们应该正视自己内心的欲望。这位女性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她喜欢男朋友,却对他的经济实力感到不满。虽然没有挂在嘴边,但是在她心底的某个角落成为隐忧。当父母说要给她介绍经济实力更强的男人时,她总是为之心动。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面对结婚犹豫不决,这绝不是父母的问题,而是她自己的问题。
我们应该经常这样审视自己、观察自己。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当矛盾到来的时候,当内心纠结犹豫的时候,我们就无须再埋怨父母反对自己的婚姻,甚至想毁灭自己的爱情了。
心烦意乱是因为什么都想拥有
父母之所以这么说,是出于对子女的担心还是讨厌呢?显然是担心。我们只要平静地接受母亲的心意,说声“妈妈,谢谢您”,
然后再说“不过妈妈,我还是要和这个人结婚”就行了。那么,父母也只会无奈地说“你自己看着办吧”,而不会再继续反对。
如果你不顾父母的反对结婚,那以后就不要奢望再接受父母的帮助了。哪怕想要得到父母的丁点帮助,也要征得父母的同意才行,这是社会的法则。随心所欲地做出决定,却还想得到父母经济上的帮助,这显然违背了社会法则。
有人说,为什么父母反对就不能结婚?没有钱,两个人可以一起打工啊,无论做什么事都能谋生的。
我不是说两个人不可以结婚,而是说,当父母反对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是明确自己的人生观。如果说,你认为只要能和相爱的人心心相印,哪怕吃的是方便面,也比得到父母同意、住着豪华公寓却没有相爱的人在身边的生活幸福,如果你有着这样坚定的信念,自然就不需要矛盾了。
头痛不已、心烦意乱的产生,其实是因为你什么都想拥有。
如果说你觉得父母的话有道理,不管你和恋人有多么相爱,你都可以放弃爱情。相爱就非要结婚吗?其实,结婚也没什么大不了。
僧人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我也知道,每段婚姻刚开始都很甜蜜,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跟合租没什么区别了。这就像学生时代跟朋友合租、自己做饭的生活。只要确定好做饭的顺序,按照约定去做就行了,至于是不是富家子弟,这对合租生活并没有影响。比较有钱的朋友可以多带些小菜,更重要的是是否按照约定的顺序做饭。时间久了,外貌也变得不再重要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母亲说“爱情能当饭吃吗”也有道理。如果你也这样认为,那就跟对方说句“再见”,然后让母亲“帮我找合适的人”就行了,不是吗?
所以说,如果想自己做决定,那就不要奢望得到父母的同意,也不要奢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婚礼费用,婚后也不要试图得到父母的帮助。
过几年后就会发现不过如此
二十岁以后告诉父母:“爸爸妈妈,我的人生属于我自己。不管成功失败,我都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许父母当时会感觉不快,同时也会感到欣慰。
但是,如果明明是自己任性地决定结婚,却要求父母同意,还让父母出钱,那就不对了。出钱的人自然会要求拥有相应的权利,父母会觉得既然自己花了钱,那就什么事都要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虽然这样想不对,但是拿到钱的我们还是应该承认出钱的人拥有某种权利。即使你自己出钱举办婚礼,即使自己负责,也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对吧?毕竟养育了你那么多年,教导你成人成才。
父母也是这样,既然想要左右子女的婚姻,将来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这绝对不是好事,最终会付出代价。
我们的父母在选择丈夫和妻子的时候也是罗列出种种标准,千挑万选,一起生活之后却发现自己选了最差劲的那个,对吧?就像上学的时候参加考试,每个问题都选择了自认为最正确的答案,等到对照答案,却发现都选错了。这样的眼光还怎么叫人相信?连自己选择人生的眼光都无法相信,怎么确定自己就能帮助子女选择相伴终生的人呢?
子女带着恋人回家,介绍给父母认识,然后问怎么样的时候,父母只要这样回答就可以了:
“哎哟,我连自己的婚姻都没搞好,怎么能干涉你的婚姻?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过我活了这么多年,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当时觉得好的地方,过几年就会发现也不过如此。当时绝对无关紧要的事情反而变得重要了。希望你能引以为戒。”
如果父母能这样说,不但可使交流变得顺畅,也能提出子女乐意接纳的建议,岂不是两全其美?听父母这么说,子女肯定也会听从父母的建议。后面的事就由子女自己去判断了。
婚姻里,吃亏是福
婚姻里,吃亏是福
怀着给予之心,跟谁结婚都不会后悔
很多人常常在想,如果能将结婚之初那种相爱之心持续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该有多好啊!
在婚礼上,当主婚人问“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经历什么苦难,都要相互珍惜,相互爱护,互相扶持,直到终老,你愿意吗”时,两个人都会坚定地说:“我愿意。”
然而真正结婚之后,别说三年,不到三个月,甚至不过三天,就会互相抱怨,“真受不了我老公”、“真受不了我老婆”。
现实生活中,许多急切盼望结婚的人很快就后悔了:“唉,真不该结婚。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结呢。”既然如此,完全可以分手。然而在婚礼上,自己毕竟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做出了承诺,怎么能不兑现?于是,只好拖拖拉拉地混日子,后来有了孩子,又因为孩子而无法分手。这样过得久了,妻子对丈夫、丈夫对妻子就会说:“哎哟,冤家。”
结婚后因为丈夫(妻子)而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好不容易轻松了,却又要操心孩子。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父母必然要面对种种艰辛,到死都要为子女所累。这就是人生。
结婚的时候开心得仿佛得到了整个世界,时间长了却又开始羡慕“独自生活的僧人”。既然羡慕僧人,那从开始就做僧人好了,为什么要结婚之后再去羡慕僧人呢?
人生在痛苦中兜兜转转,自然有其个中原因。
不妨想想,结婚时男女双方各自怀着怎样的心理呢?结婚的时候两个人理应是相互爱慕的。应该都见过不少的异性,也有过交往,男人对女人、女人对男人都会评头论足。选择结婚对象时的基本心理就是要占便宜,对吧?这个人有多少钱,学历怎么样,地位如何,性格怎么样,健康情况如何,斤斤计较,千挑万选,没有丝毫吃亏的念头。
妻子想占丈夫的便宜,丈夫想占妻子的便宜,这样的心理必定成为争吵的导火索。妻子付出三成,却想从丈夫那里获得七成的利益。丈夫只付出三成,也想得到七成的利益。
如果说,两个人共同生活,都想从对方那里获得七成的利益,事实上却只得到三成,这时他们会怎么想?十有八九会觉得“我真不该结婚”、“我上当了”或者“我吃亏了”。
试想,如果没有占便宜的心理会怎么样呢?这种心理减少了婚姻生活又会如何?如果你每天想的是下面这些:“我要帮助他,让他过得更好”、“她的身体不太好,我要照顾她一辈子”、“这个人经济情况不太好,我要在背后支持他”、“唉,她脾气急躁,我要拥抱她,让她感到舒心”,这时,估计就不会找茬和对方吵架了吧?
所以说,如果心里怀着奉献和给予的想法,那么随便跟什么人结婚都不会有问题。相反,如果怀着占便宜的心理选择配偶,即使精挑细选,最后也会为自己选错了人而后悔。
自己要把握好生活的重心
古时候的人们不用相亲,而是直接结婚,也都过得很好。为什么呢?因为女人都把结婚当成死亡。当她们怀着这种心理出嫁,结果发现生活比想象中要好,比起死亡可是幸福可爱多了,于是就面带微笑去生活。
然而,现在人们都以为结了婚就会理所当然地有“好事发生”,心里充满了过多的期待。等到结婚以后才发现,原来对方也没什么好,于是后悔自己不该结婚。婚礼结束没几天就开始后悔,甚至有的人在婚礼之前就已经后悔了。准备婚礼的过程当中,新郎新娘一起置办嫁妆也会爆发出不同意见,甚至争吵。虽然也冒出了不想结婚的想法,但是婚礼日期已经确定,只好硬着头皮结婚,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
我曾经参加过很多婚礼,前来祝贺新婚的客人们也不会对新婚夫妇有什么帮助。他们都是婚姻失败的人,如果新婚夫妇过得好,他们会嫉妒。
“你怎么这么傻,为什么做妻管严?”
“你长得丑吗,还是缺什么?为什么要受丈夫的气?”
人们在旁边煽风点火。他们在婚礼现场鼓掌祝贺,然而从第二天就开始鼓动夫妻打架。这种话绝对不能听。这是失败者内心嫉妒的体现。
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都要把握好生活的重心。即使父母说三道四,自己也应该下定决心:“我要做对丈夫有益的事”、“我要成为对妻子有帮助的丈夫”。不要等到生了孩子之后再吵着离婚,而是从现在开始就拿定主意。
为了提高婚姻的质量,我们应该占对方的便宜?还是应该吃对方的亏?“吃亏是福”,这点应该铭记。如果能做到这样,就能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
两个人的心灵真正交融的时候,妻子的五脏六腑都会感觉舒适。这种舒适状态对于怀孕尤其重要。舒适的因会结出舒适的果,焦虑的因只会结下焦虑的果。
夫妻间要以快乐为目标去生活
大部分夫妻都是怀着占便宜的心理结婚,发现自己吃亏以后,心情变得糟糕,然后就在这种状态下怀了孩子。怀孕不是通过祈祷和努力,而是两个人不小心的结果,那么最初的胎教就很难有效进行。
饭后发脾气或者闹别扭,食物很难消化。如果此时对胃进行解剖,会发现食物仍然处于未消化的状态。子宫连接着母亲的五脏六腑。如果母亲整天神经兮兮,大动干戈,五脏六腑就会变得紧张,子宫里的孩子也只能紧张而惶恐。这样胎儿也会经常感到不安,还容易导致先天性的身体残疾。
一个女人既然决定要生孩子,那就应该放弃工作,停职三年,或者背着孩子去上班。总之,应该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如果做不到,最好不要去生。只要用心养育孩子三年,将来哪怕不请家庭教师,孩子也会成长得很好,不会发生任何问题。
生了孩子却不用心养育,世界就会变得混乱。这点必须记住。这也是家庭的第一要务。
或者,还有些人因为孩子而和丈夫分开,搬到大城市或者带着孩子去美国。这也是绝对不可以做的事。孩子三岁之前应该以孩子为主;三岁之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丈夫都要把妻子放在第一位,妻子也要把丈夫放在第一位,孩子则应该放在第二位。
即使孩子高考落榜,你也不要太在意。如果丈夫调到外地工作,你就要跟着过去。钱不重要。孩子转几次学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要丈夫把妻子放在中心位置,妻子把丈夫放在中心位置,即使孩子多次转学,也会健康成长,不会发生任何问题。
如果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呵护备至,夫妻之间越来越疏远,不管怎么爱孩子,最终都会毁了孩子。如果是这样生活的人,那么,从今天开始就要回过神来,把我的话当成礼物。
只有这样,家庭才能保持住重心,其乐融融。家庭和睦了,还要为自己生活的世界做点儿贡献。人生不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不要只疼爱自己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也同样宝贵。不要只是赡养自己的父母,对别的老人也应该怀有尊敬之心。这样一来,子女就会看到好的榜样。
如果不孝敬父母,只是对孩子倾其所有,孩子肯定会变得不孝,甚至性格扭曲。无需对孩子棍棒相加,只要自己心里首先想着父母,子女必然成为孝子。不要等到把孩子养大之后再去疑惑“这孩子像谁呢”。还能像谁,当然像自己的父母了。
千万不要等到将来后悔,从现在就开始结下美好的姻缘。只要付出小小的努力,就能换来今生今世的幸福。
如果能做到这样,即使没有钱,依然能够享受幸福。即使住在漏雨的房子里,也能兴趣盎然。吃野菜,喝凉水,人生也不乏快乐。人活着是为了快乐,而不是为了痛苦。夫妻之间也要以快乐为目标去生活。
只有这样,丈夫才能事业顺利,做什么都成功。如果为金钱、权利和个人利益而迷失双眼,凡事只想着自己,那还不如不结婚。
若要让此时此刻的爱心持续到老,甚至到来生来世,那就必须记住这些。假如你能做到,那么不用削发为僧,也能拥有平静的生活。
理解和尊重才是真正的爱
理解和尊重才是真正的爱
很多夫妇都不相信对方
我问妻子:“你对丈夫最大的期待是什么?”然后我又问丈夫,请他猜妻子对他最大的期待。这时我听到丈夫说得最多的答案就是“钱”。“只要我赚了钱,我家那口子就开心了。”“一说起老婆,我首先想到的是钱。”事实上,妻子们的答案却和丈夫们的猜测相去甚远,她们的答案是什么呢?竟然是“对自己的尊重”。两个人以夫妻的名义生活,如果丈夫蔑视妻子,不把妻子放在眼里,就会对妻子造成很严重的心理伤害。尤其是丈夫当着孩子的面呵斥妻子“你懂什么”,会让妻子感觉到莫大的侮辱。
通过这样的问题和答案,我们能看出什么呢?夫妻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最不了解彼此的心。其实,这就叫“同床异梦”。身体停留在相同的地方,心里却
想着不同的事,关注着不同的地方。因此,他们不知道对方想要的是什么,也不会试图通过对话去了解。不了解妻子(丈夫)的心理,当然也就无法做对方期待的事情。也因为不了解对方的心思,于是萌生了怀疑和埋怨。
很多夫妇都不相信对方,下面这个例子就很明显。“你丈夫(妻子)和一个女人(男人)从××酒店里出来了。”周围有人这样说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如果是相互信任的夫
妻,应该不会太在意吧。一般人可能会说:“啊,是吗?可能是跟朋友有什么事吧。”其实,你应该这样说:“不,我看到他们从酒店房间里出来
了。”如果对方还是不肯放弃,执著地替你怀疑,接下来问:“那应该是有事吧?”这种时候你该怎么办?你要说:“我知道了,那我去问问我丈夫(妻子)。”如果问过丈夫(妻子)之后,丈夫或妻子说“不是的”、“没有这种事”,你应该怎么办呢?你应该毫不怀疑地相信丈夫(妻子)的话。
不过,各位的心情又是如何呢?你会完全相信丈夫(妻子)的话吗?也许对配偶的话根本不相信,反而相信传话的人。问过本人之后,应该更尊重本人的话,然而很多人还没等去问,就已经做出了判断,并且暗自得到结论,配偶肯定有了外遇。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爱去理解
如果是真正相互信任的关系,会怎么样呢?假设我们是相互信任的朋友,会怎么样?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诋毁,都起不到什么作用。
“啊,那个朋友不是那种人。”“肯定有原因,等着看吧。”如果是有情有义的朋友,应该有这样的姿态。然而大多数人对
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却没有信任之心。因为相爱而结婚的人们就这样
把小小的火花引入了家庭,结果燃起了熊熊烈火。这种没有信任、充满怀疑的关系真的是爱吗?我觉得“这个女人真漂亮,真可爱”,然后就走过去拥抱和亲吻,这能算是爱情吗?这不是爱,而是性暴力。
我们今天所说的爱情就像某种性暴力。不想着对方,只想着自己。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而不去努力了解对方的心。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你不可能会为对方考虑,夫妻之间的矛盾也就由此而发了。彼此没有真正的理解,不管怎样付出,都脱离了焦点。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爱?那就是理解和尊重。只有认可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爱去理解,这样的感情才能称做爱。如果夫妻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爱情,那么无论周围的人们说出什么猜忌的话,都能完全相信自己的配偶。
年龄相差悬殊的婚姻会幸福吗?
年龄相差悬殊的婚姻会幸福吗
年龄悬殊的爱情,阻碍重重
近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夫少妻。以前我们把男人比女人年龄稍大的婚姻视为正常,事实上,不管从肉体还是其他方面来看,男人比女人年龄大的婚姻都不是正常的现象。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男人服兵役导致结婚的时候一般年龄都偏大造成的。
实际上,过去的婚姻大多是女人比男人大两三岁。更早一些,通常是男人十四岁左右,女人十七岁左右结婚,经常是妻子像照顾弟弟那样照顾年幼的新郎。
然而,时代不同了,婚姻年龄也发生了变化,只要自己愿意,没有必要受到年龄的约束。
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和二十多岁的青年相爱了,并开始考虑结婚的问题,然而双方家长强烈反对,因此女人很是担心。
从道理上讲,男女相爱,年龄并不是问题。并没有哪条规定说,男人和女人相爱结婚必须是男人年长。只是到了现实地考虑结婚问题的时候,就不容易了。父母那代人还不能很容易接受年龄相差悬殊的老妻少夫或老夫少妻,此种情况下,结婚过程一般都会很不顺畅。
在东方,并不是只要两个人情投意合就可以结婚,还要周围的人接受才行。如果是得不到亲朋好友祝福的婚姻,那就需要当事双方心意坚定了。不顾父母反对,需要强大的意志,并且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如果两个四十多岁的男女再婚,周围的反对声就少得多。然而,如果男方是二十多岁的青年,男方家人肯定会强烈反对的。这种情况遭到强烈的反对也很正常,毕竟双方年龄相差二十多岁呢,而且女方离过婚,还有两个孩子。
这种婚姻注定是阻碍重重的,然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位女性已经因双方家人的反对感到恐惧了,所以,即使他们事先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也未必能成婚。另外,男方是否能够最终战胜家人的反对,这也还是个疑问。
痛苦的几率远大于幸福的几率
现在,男女双方互相爱慕,很可能不是出于精神上的原因,而是肉体上的愉悦。如果此份爱慕足以让两人相守终身甚至甘愿放弃王位,或许还是可以的,但是,我们普通人如果因此遇到周围人的反对,常常会感到精神疲惫。当矛盾激化以后,男人会表现得迟疑不决,于是女人对男人感到失望,甚至怨恨。
这个女人已经经历过一次离婚,这回又遇到新的爱情,而且产生了结婚的念头,如果这段爱情再失败,她会怎么样?恐怕很容易产生自虐倾向。不但会怨恨对方,而且很容易变得悲观:“我的人生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
因此,最佳的选择是,这位女性应该满足于现在的交往。因为如果涉及结婚,不仅两个人的意见重要,周围人的意见也很重要。如果只限于交往,就简单很多了,两个人悄悄在一起就行了,不需要公开。
如果想公开关系并终成眷属,那双方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且认识到失败的可能性。为了攻克难关,两个人就不停地奋战吧。在这个过程中,女人最好不要把对方逼得太紧,否则男人会很痛苦,甚至可能会崩溃,最终势必给女人造成更加巨大的伤害。
话说回来,即使两个人成功结婚,他们的婚姻也很难持续。等到男人四十多岁,女人六十多岁的时候,这段婚姻会很容易破裂。即便婚姻没有破裂,女人也会因为丈夫过于年轻,因为丈夫的女人问题在焦躁不安中度过余生。
所以说,即使现在两个人是相爱的,十年之后也很可能会面临不幸。女人可能需要为了掩盖年龄差距而做整形手术,穿年轻人的衣服,染发,为了显得年轻而不断做出种种努力。另外,也会因为不相信对方而经常承受精神上的痛苦。这样的婚姻带给人痛苦的几率远远大于幸福的几率。
故事中的这位女性,最好从现在开始理清处理两人关系的思路:现在继续维持关系,但是等到青年长大,到了必须结婚的年龄,自己应该主动让步,劝他和同龄女人结婚。这反而是维持爱情、避免不幸的最好办法。
反过来,如果是男人比女人大二十多岁,同样也会出问题。因为等到女人四十多岁,男人六十多岁的时候,夫妻之间也会产生严重的不和谐。
年轻女人之所以喜欢选择年纪大的男人,是因为年轻女人和年龄大的男人在一起,会比和同龄男人在一起更轻松。年龄大的男人什么事都能包容,“好吧,好吧”,这让女人感觉很舒服。而且年龄大的男人经济上也比同龄男人更为稳定,女人感觉不到物质上的艰难。
现在的确存在这些优势,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定也会出现相应的劣势,这点必须牢记。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万事有因必有果。年龄差异悬殊的关系并不存在伦理和道德方面的问题,但是现在的小小快乐也许会招致日后的大祸。
不存在对错,只是彼此不同
不存在对错,只是彼此不同
了解不合适之处并慢慢完善
婚姻,首先要两个人情投意合,其次是赢得双方父母的同意,最后还要亲戚朋友和周围的人没有异议。不能有反对的声音,这样才能举行让所有人都开心的婚礼。
我做过很多次证婚人,因而也见过许多没有征得双方家长同意的婚姻。最近几年,我不再为这种婚礼做证婚人了。
今天,这对新人要在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结婚,我觉得还是应该帮助他们,于是背弃了不为这种婚礼做证婚人的诺言,为他们的婚礼做了证婚人。
没有父母同意就不能结婚吗?也不绝对。不满二十岁的未成年人结婚,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但是长大成人以后,即使没有父母的同意,也可以结婚。
佛教的出家也是如此。不满二十岁的沙弥出家的时候,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如果没有父母的同意书,绝对不能出家。如果是二十岁以上的成年人,取得父母的同意更好,即使没有也可以出家。因为长大成人就意味着掌握了人生的决定权。
两个人努力争取父母的同意当然更好,即使争取不到也不算什么过错。父母也是这样,如果子女提出结婚的时候,最好能同意,实在不同意也是个人意见的表达,算不上什么大过错,更不应该受到批判。这时候,结婚当事人不应该因为父母不同意就埋怨他们,因为父母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
今天这对新人虽未经父母同意而结婚,也不算错误之举。毕竟都是成年人了,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但不能因此责怪和怨恨父母。我有尊重自己意见、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他人也有这个权利。
我们虽然有尊重自己意见的权利,那么另一方面,又该如何对父母尽孝呢?既然选择了要违背父母的意志,如果想证明父母的想法正确,那就可以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再离婚。于是,父母就会说:“你看看,叫你不听我的话。”这也算是孝道。
不过这样的孝道不值得提倡。两个人应该克服种种困难,过上幸福的生活,让父母说:“啊,当时我的判断错了。你们比我强,你们是对的。”让父母意识到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重新得到父母的同意,你们应该成为这样的子女。为此,你们务必要过上美满的婚姻生活。
说心里话,既然是父母反对的婚姻,那就不是合适的缘分。我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把父母的心看得清清楚楚,“唉,他们不合适”。我对父母的反对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只要两个人知道不合适之处,并由此起步慢慢完善,生活就不会有任何障碍。如果能从这种心理出发,不管发生什么问题都不会茫然失措,而是会首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了解这些就贸然出发,结果又会怎么样呢?也许会经常感到失望:“啊,这个人怎么这样?”
过着经常失望的生活,夫妻之间就会渐渐疏远。这时会出现怎样的心态呢?说不定会拿父母当幌子:“当时我要是听我妈妈的话就好了。”
这两个人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还是走到了今天,可见他们的性格都很坚韧。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强烈反对,两人就会放弃或者推迟婚期。然而不知道是因为痴狂,还是因为真心相爱,或者是出于傲气,总之两个人站到了这里。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也只能助一臂之力了,所以我决定为他们做证婚人。
婚姻也是修行
如果两个人明明不合适,却又互相喜欢,生活中就可能会因为琐碎小事而彼此失望。因此,两个人都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就可以事先预防,从而建立理想和模范的家庭。
从互相不适合到逐渐适应对方,这就是修行。并非只有打坐和磕头才是修行,两个人互相适应,就像调味那样去适应对方,这也是修行。
调味的方法有很多种。两个人可以分开吃饭,也可以一个人做饭的时候调好味道,另一个人单独蘸盐吃,也可以两人一起调味。
不强调自己的意见,而是寻找多种方法,相互适应,这就是真正的修行和学习。
结婚的时候要记住两件事。第一,只是因为我爱对方、喜欢对方才结婚的,不能以此为条件对对方提出无理的要求。第二,按照两个人现在有百分之十适合、百分之九十不适合计算,要把目标设定为共同点为百分之九十,差异为百分之十。
互相适应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是我彻彻底底、卑躬屈膝地迎合对方,完全放下自己,这就是修行。第二是西式的适应方法,两个人尽情争吵,寻找折中点。还有就是“你交出一样,我也交出一样”。
不过,修行者不能用西式方法去互相适应。这是西方人的相处之道,我们是修行者,不能要求对方,必须自己先去努力适应。
若想适应对方,首先要承认对方和自己不同。价值取向也好,兴趣也好,生活态度也好,两人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甚至洗完衣服之后的做法也不尽相同,有人必须熨烫之后再穿,有人直接就穿在身上了。至于是不是经常洗澡,是不是经常打扫房间等等,也不一样。爱干净的人会想:“啊,怎么连房间都不打扫?”随意的人却会想:“几个小时前刚擦过地,怎么又要擦?”什么事都合不来。
这里不存在你对我错的问题,只是因为彼此不同。关于这点,两个人都要承认。
其次,是努力理解真实的对方。“啊,他小的时候,家里是这种情况”,“原来他受到的是这样的教育”,“原来她是这么想的”,这些都应该理解。也就是说,首先承认不同,然后去理解对方。只要像这样承认和理解,进而适应对方,你跟什么人都能和谐共处。这里不需要什么生辰八字,也不需要算命。
反过来说,如果固执己见,不理解对方,也不努力适应对方,不管怎么往一起凑,都会因为彼此不合而无法相处。
第三,是改变自己的业力。父母不同意子女的婚姻,也不参加婚礼,这就意味着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缘分还不够紧密。要想避免这类事情,那就需要改变自我的羯磨。为此,我们应该修行。如果不努力修行,只要遇到合不来的状况,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很可能不是千方百计去适应对方,而是想:“我有必要迎合这个人吗?”希望各位把这种心灵的奥秘铭记在心,争取每天都有进步。
羡慕他人,吃亏的只是自己
对于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要着急。从两个人结婚的瞬间开始,就应该抛弃得到双方父母的同意或者期待父母提供经济支援的想法,一定要彻底独立。两个人独立生活,日子过好了,父母才能回心转意。
不过,你们很可能这么想,因为我不想得到父母的经济援助,所以没必要迎合父母的心意。父母子女之间当然不能这样。即使经济上独立了,也要对父母怀有恭敬之心。经常看望父母,给父母零花钱,磕头行礼,向父母认错。即使父母责骂自己,也应该道歉:“是我错了,我错了。”请求父母的宽恕。这样一来,父母的心情也会释然。
对父母怀有恭敬之心,也不依赖父母,这样独立生活几年之后,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女儿刚刚结婚的时候强烈反对,甚至发誓不想看到女婿的面孔,连婚礼也不参加的岳父岳母,三年之后却到处炫耀自己的女婿有多么出色。这种事很常见。
父母的心并不存在丝毫的恶意。各位不用担心,只要认可父母的感受,说声“对不起”就行了。但是,你也不能在说完八次“对不起”之后,第九次又忍无可忍地顶嘴。每次都要低头忏悔,真诚地说“对不起”,这样问题很快就会解决了。
父母都来参加婚礼,送上祝福,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即使没有这样,也不用太失落。只要自己好好过日子,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从现在开始,各位可以自由选择。结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会让过单身生活的人嫉妒。独自生活的人也可以拥有幸福,同样会让结婚的人们后悔不已。
我们不能说哪个对哪个错。我们要为自己做的选择感到骄傲,而不是后悔。你知道吗?即使你们成为鸳鸯夫妻,相亲相爱,幸福到老,我也尽量不去羡慕你们。为什么?因为如果我羡慕你们,吃亏的是我自己。我要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忠实于自己的职业。
你们两个人也不要为结婚后悔,即使遇到各种困难,也要乐观地面对。你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信心十足地对自己说:“啊,幸好我结婚了。”
生辰八字,姻缘之困
生辰八字,姻缘之困
生辰八字的本质是欲望
父母反对子女的婚姻有多种理由,有的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的是看过生辰八字或算过姻缘卦后觉得不合,于是反对子女的婚事。两个即将结婚的人八字不合,难免让人心里觉得别扭,反对也就情有可原了。有时候听说自己和恋人八字不合,结婚当事人也会感到不快,犹豫不决。
问题不在于生辰八字和姻缘卦。生辰八字不好,这有什么重要?如果因为生辰八字不合而耿耿于怀,那么不管彼此多么喜欢都果断放弃就行了。如果觉得只要相爱死不足惜,那么算卦的结果好不好根本不是问题。
坏又能坏到哪里?假设算命先生说一周之后新郎会喜欢上别的女人,那我们应该怎么想呢?“虽然只有一周,但是我们毕竟一起生活过了,我很开心。”这样想就好了。
和自己喜欢的人生活一周,这是多么开心的事!有些人尽管喜欢对方,却也只能把那个人埋在心里,连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更没有机会一起生活。你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生活了一周,这是何等的幸福。
所谓生辰八字不好,又以什么为基准做判断呢?赚钱太少?花心风流?不好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具有坚定的人生观,应该不会在意这种问题。比如,我要是去阿富汗参加救援活动,死亡概率肯定要高于在韩国。很多事情,如巴士翻车、染疾病、遭遇绑架等都有可能发生。我很难静静地死去,更多的可能是客死他乡。首先我乘飞机的时间就比别人多出十倍、二十倍,又因为要去很多地方,大多数时间都在车里度过,遭遇车祸的可能性也更大。再加上身体的疲惫,很容易患病。
我明明知道这些,却还是要做,说明这都不算什么。如果害怕,不去就是了。阿富汗有人要求我去吗?没有,是我自己想去。
因为思维方式不同,每个选择带给我们的结果也不同,可能是幸福,亦可能是不幸。我们应该把人生当做某种快乐,当成游戏。做到这一点,你的人生就会变得幸福。
有位母亲在女儿结婚前夕去给女儿算命,结果说未来女婿的生辰八字非常糟糕,婚后生的孩子会夭折。但是换个地方再算,结果却说对方的生辰八字非常好,这位母亲感到困惑不已。
所谓业力、生辰八字或者姻缘,其本质都是源于欲望。如果不能铲除欲望之根,仅凭暴露出来的表象,即使千方百计去努力解决,也无济于事。如果女人不能摒弃欲望,为了从丈夫身上获得好处而结婚,那只会每天唠叨不休。
欲望是所有不幸的源泉,是引发所有灾难的根源。
抱怨八字,只因对当前生活不满
抛却从丈夫身上获益的想法,试着去帮助丈夫,人生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像父母照顾子女那样安慰爱喝酒的丈夫的空虚心灵,情况肯定会有所改观。如果丈夫喜欢喝酒,不妨给他买酒。丈夫胃痛,那就给他煮解酒汤。这样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心情自然会改变。因为想从对方身上攫取利益,所以才存在什么糟糕的生辰八字。如果想帮助对方,哪里还有什么生辰八字好坏之分,哪里还有糟糕的姻缘之说?只要人的想法发生了变化,障碍就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也有可能成为缺陷。
抱怨生辰八字不好,姻缘不合,这是对当前生活不满意的表现。对现实不满,总想我为什么会这样,只好迁怒于生辰八字和姻缘不合。
结婚之前,千万不要在算命方面浪费时间。即使有人说对方生辰八字不好,你也要视为理所当然。连续祈祷一百天,“看来是我把结婚看得太草率了”,这样就行了。
祈祷会让你了解自己的业力。即使业力锋利如刀,也有办法放弃,或者加以利用。改变不一定完全是好事,明明自己的业力很尖锐,却想过棉花般的生活,势必会因为难以改变而遭遇挫折。遇到木桩似的丈夫,却炫耀自己的刀,只会把丈夫逼入绝境。丈夫拿着棒子打我,我痛苦不已,然而死亡的却是丈夫。
遭到丈夫毒打已经让人很委屈,然而人们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什么呢?也许会说:“这是个逼死丈夫的女人。”于是找僧人倾诉,僧人让她向丈夫忏悔,她反而更加气愤。
如果事先知道自己的性格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而放弃结婚,选择独身生活,那会怎么样呢?将这种尖锐和坚韧用于社会,这对自己也会有巨大的帮助。
既然下定决心结婚,那就应该放低自己。如果丈夫拿着棒子打我,我这把刀应该提前避开。这样我和对方都有了活路。知道了这种规律,结婚的时候就不要太斤斤计较了。如果觉得很糟糕,那就不要结婚。如果决定结婚,那么不管有多么糟糕,都要果断去做。生辰八字不好有什么可怕?再不好还能怎么样?只要两个人相互喜欢,愿意结婚就行了。
如果父母不让回家,那就三年不回家。僧人出家之后,十年都不回家一次。三年不回家能有什么问题?所有的犹豫不决都是因为欲望。既想随心所欲,又想得到家里的帮助,所以才苦恼不已。
需要得到父母同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为父母担心吗?不是的。本质上是因为想从父母那里获取利益。嘴上说是担心父母,其实哪有人愿意为了父母而放弃自己?我没见过这样的人,人都是先为自己考虑。所以,我们应该活得更坦率。直视自己坦率的内心,我们就能明明白白地知道要走什么样的路了。
信仰不同,也能幸福
信仰不同,也能幸福
婆婆没有权利干涉儿媳的信仰
信仰佛教的母亲因为未来儿媳来自基督教家庭而不满,这位儿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于是前来向我咨询。
很多家庭在结婚的时候都可能会因为宗教的问题出现矛盾。其实只要儿子喜欢,不管儿媳信仰什么宗教,母亲都不应该干涉。因为这不是在为自己找儿媳,而是在为儿子寻找妻子,这是父母权限之外的事情。
这种时候,母亲应该说:“只要你喜欢,我就高兴。”当然了,作为父母也不是一点儿权利都没有。要想正确地行使权利,可以这样说:“妈妈是反对的,不过,如果你愿意,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结婚,但是我不会提供帮助。如果儿子真的喜欢对方,即使得不到资助,也还是会结婚;如果对方不那么重要,他就可以接受妈妈的建议,选择主动放弃。
那么,女方家庭的情况怎么样呢?因为男方的家庭信仰佛教,女方父母肯定也不满意。从母亲的角度来看,宗教的确很重要。但是,宪法也有规定,国民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
男方的母亲也许会想,等到结婚之后再教化对方。这种时候应该教化儿媳,让她改去寺庙吗?不是的。随着家庭生活的继续,如果是令人尊敬的婆婆,儿媳妇自然而然会被感化的,不需要婆婆专门教化。
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生活态度的问题。婆婆总是拉着儿媳去寺庙,平时的行动却令人不满,即使当时被迫跟着婆婆去了寺庙,等婆婆去世以后,儿媳也不会再去了。只要婆婆的行为令儿媳满意,即使不用天天劝儿媳去寺庙,儿媳也还是会跟着婆婆去的。
不同信仰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幸福
我在美国净土会见过这样一对夫妇。丈夫是天主教信徒,妻子对佛教很感兴趣。他们家里经常举行家庭法会,起初丈夫反对妻子学习佛教,但是后来妻子在修行过程中变得非常温柔,丈夫也就没有理由反对了。
不过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去教堂,妈妈去寺庙,的确很容易因为父母宗教不同而感到混乱。这对夫妇的孩子经常会看到爸爸妈妈交谈的场景,觉得妈妈更有包容性,于是选择了佛教,大学期间休学来到韩国闻庆市出家之后,开始学习佛教,同时也做起了翻译工作。没有人劝孩子选择哪种宗教,而孩子自己做出了判断。
丈夫来自天主教家庭,一直坚持去教堂。人们在教堂集会时经常谈论夫妻矛盾,然而这个家庭几乎没什么矛盾,于是,人们都说:“你找了个好老婆。你老婆怎么那么贤惠呢?哎,我们家天天都是战争不断。”
当时这位丈夫说:“如果你羡慕,就把你老婆送到净土会吧。”通过这句话不难看出,作为天主教徒的丈夫如何看待佛教徒的妻子。
比起我们是否去教堂、是否去寺庙,更重要的是怎样修行,怎样让自己获得幸福。心灵幸福了,就会变得从容,也更容易理解对方,对子女和丈夫(妻子)的理解幅度也会更为广阔。
如果你正因为宗教信仰不同的婚姻而心乱,那就祈祷吧。
“佛祖,谢谢您,我的儿子真的很聪明,由他自己选择人生道路吧。我相信我的儿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该结束的姻缘注定要结束,该继续的姻缘也会自然而然地继续下去。即使不因父母的介入而分手,有的人硬要往一块儿凑也是凑不成的。反而是感谢佛祖,相信儿子,儿子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过,父母也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意见,没有必要心里明明不喜欢却装出一副喜欢的样子,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父母可以这样说:“这是你的人生,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过我会为你祈祷的。”
计划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总是期待得到更多的利益。尽管自己的儿子存在很多不足,却希望找到条件优越的女性做儿媳;自己都觉得女儿有问题,却想找到优秀的男人做女婿。
父母之心可以理解,但是这样太矛盾了。身为父母,都很难平心静气地对待自己的子女,还指望谁来包容自己的儿子或女儿呢?这样想想,我们就应该经常对儿媳或女婿心怀感激之情了。
父母应该做这样的感恩祈祷。对儿媳说一句:“孩子,要不是你嫁到我们家,我儿子可能还
是孤家寡人呢,谢谢你救了他。”对女婿说一句:“要不是你,谁照顾我女儿啊。真的谢谢你。”表达过这种感激之情后,父母感到幸福,婚姻双方也会感到幸福。
欲望越多,报应就越重
欲望越多,报应就越重
一见钟情的恋爱更容易失败
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人们计较的东西太多太多了。首先长相应该过得去,至少两个人手挽手出门不会感觉丢人。个子也要稍高点儿才行。但是,仅仅外表不错就行了吗?口才也要好点儿,还要有点儿钱。只是脸蛋好看却没有钱,那也是不行的。此外,还要有涵养,不是吗?学历不能太差,社会地位也不能太低。前面这些都好,可是性格太差怎么样呢?那也不行。要有好的性格,而且只能对我一个人好。人们都是根据这些条件精挑细选。
交朋友会怎么样呢?只要看“这个人是否讲义气”就行了,至于这个人长得是否好看,是穷还是富,并不重要。做生意的时候,只要看“这个人是不是讲信用”,是否不让我吃亏就行了,至于生意伙伴性格是好是坏并不重要。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条件却不计其数。为什么呢?
因为每个人都想抓住一个人,终生获益。尽管你们都说自己是为爱结婚,然而这其实是错觉。仔细观察你的内心,你会发现那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欲望。
现在,年轻人在恋爱的时候经常说自己是“一见钟情”。所谓一见钟情,就是对方看上去似乎具备了所有的条件。如果是身无分文,而且缺胳膊少腿或者瞎了一只眼睛,说话结结巴巴,这样的人没有人会对他一见钟情的。当对方看起来像王子或公主的时候,我才会对他或她一见钟情。
比起那些日久生情的人们,一见钟情的恋爱和婚姻失败的概率要高得多。为什么呢?一见钟情就是对方看起来很完美,赏心悦目的意思,因此期待值当然也很高。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期待没有得到满足,必定会感到失望。
婚姻就是一场骗局
想想结婚前去相亲的时候,如果自己长得不漂亮,会怎么样?是不是那天会去按摩,也会化妆?这就是戴面具。还会做做发型,选择最好的衣服,甚至借衣服穿。这就是装饰。如果个子矮,还会穿上鞋跟较高的鞋。仅此而已吗?女人还会故作矜持,男人会故作斯文。
平时可能去茶馆喝咖啡,那天却去酒店的咖啡厅。即使没有钱,也要借钱装阔。因为必须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两个人都是这样不动声色地欺骗对方。因为婚前人们对对方的期待都很高,如果以平常状态示人,很难令对方满意。只有稍稍动动手脚,才能提高自己的满意度。
媒人为了促成婚事,也会说些谎话,这并非出于恶意。如果直截了当地说,可能婚事成不了,因而只能这样。如果是高中毕业,就说是专科毕业。如果是专科毕业,就说读过四年本科。如果是本科毕业,就说读过一段时间硕士,中途放弃了。
只有这样稍微抬高各自的水平,才能满足双方的要求。因为,所有的人都想找比自己出色的人。
即使男人西装革履,女人打扮入时,然而双方也都心知肚明,正如自己为了欺骗对方而精心打扮过了,对方肯定也做过修饰,试图欺骗自己。对方明明知道,还是难免要上当,不是吗?自己明明知道是欺骗,也还是愿意上钩。
经过这样的骗与被骗,结婚以后会怎么样呢?本来心里充满了期待,然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双方的缺点渐渐暴露出来。高跟鞋不得不脱,不可能在房间里也穿高跟鞋。脸上的化妆也要洗掉,不可能带着妆睡觉。衣服也不能每天都穿得那么华丽,当然也不可能每天都去西餐厅吃饭,有时候还是要喝大酱汤。女人看起来很文静,男人看起来很斯文,但是经过共同生活之后呢,男人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斯文吗?女人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文静吗?不可能的。
结过婚的人们常常这样说:“是我瞎了眼。”
两个人稍作夸张和欺骗,然后走进婚姻的殿堂。在日常生活中洗掉化妆品,散开头发,脱去高跟鞋,脱掉华丽的衣服,性情脾气也暴露无遗,口袋里也没有钱。怎么样?和最初的想象不太一样吧?本来想占对方便宜,结果没什么便宜可占。于是心想:“啊,真不该结婚。”
于是,夫妻之间的信任被打破,出现了裂痕。渐渐地,矛盾也随之产生。
欲望越多,报应就越重
即便这样,两个人也还是心存期待,心想:“也许是因为刚开始才这样吧?”“过段时间会好的。”
不久,孩子出生了。孩子一出生,两个人就开始手忙脚乱了。一旦忙起来,别的事情就顾不上,日子就这样流走了。
但是,夫妻在矛盾中生了孩子,生活又会出现问题。通常而言,妻子在结婚之后为丈夫操心十年左右,要么选择放弃,要么选择适应对方,要么选择分手。
问题总算可以得到解决了,可是痛苦会因此而结束吗?不是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问题又会接踵而来。这些问题远比丈夫的问题更棘手。于是,女人又要因为孩子的问题而满腹牢骚。
生活日复一日,痛苦永远没有终止,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欲望。婚前就是带着欲望选择结婚对象的,如果结婚后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常常发牢骚,痛苦不已。这种心情也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在不安中长大。夫妻间没有努力和解,而是试图从对方那里获取更多,这种贪欲引来了祸患。
如果自己很穷,却跟富人结婚,或者和比自己学历高出很多,经济实力也很强的男人结婚,那就要做好一辈子当奴隶的心理准备。你得到了金钱,生活就更有品位,物质条件更优越,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一辈子在丈夫面前抬不起头。
如果是妻子赚钱给丈夫花,虽然因为丈夫赚不到钱而愤愤不平,却可以昂首挺胸地生活。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长处和短处,所以说不管和什么人生活都没关系。只是在选择面前,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人生目标,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抛弃什么,就可以了。
“算了,做奴隶又怎么样。我喜欢过富裕的生活。”如果做出这样的决定,那就完全可以过这样的生活。如果你决定“就算给我重金我也不想做奴隶,我想做领袖”,那就要做出不同的选择了。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嫁给比自己小五岁或十岁的年轻男人,像哄小弟弟似的昂首挺胸地生活。不过,你要为此付出代价,那就是你要自己赚钱,等年纪大了,生活可能会很辛苦。
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各位必须牢记。欲望越多,报应就越重。
你越是想拥有得更多,越是会引发更大的祸患,要想避免祸患,你要先控制想要从对方那里获取的欲望。
结婚是最贪婪的交易
结婚是最贪婪的交易
大部分婚姻建立在欲望之上
人们常常说夫妻是因爱结缘,事实上真正因爱结缘的夫妻少之又少,不知道有没有百分之一。那么,夫妻是因什么而结缘的呢?大部分是因极端的利己之心而结缘的。
夫妻关系是各种人际关系当中投射最多利己之心的关系。这和各位以前了解的一定截然相反吧?
面对结婚问题,当事者和父母之间常常发生矛盾,这也是有原因的。一般结婚当事者都比较年轻,缺乏处世经验,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常常以“是否符合我的心意”为首要标准。然而父母的标准却早已在多年的生活之中发生了变化,会对子女说:“喂,爱情没什么了不起的,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
父母和子女的侧重点不一样。评价对方的时候,父母看得最多的是经济实力,而结婚当事者最重视的却是对方的性格是否跟自己合得来,两个人是否相爱。
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意见差异。父母介绍自以为不错的人让子女认识,子女看过之后却连连摇头。子女自己满意、爱得死去活来的人,带回家给父母看,父母却不以为然。这是因为父母和子女给对方打分的不同。
结婚的时候,人们通常也会以各种条件为对方排座次,做出评价,总希望对方比自己强,哪怕只是某个方面也好。男人在评价女人的时候看得最多的是外貌和年龄,女人在评价男人的时候看得最多的是年薪和经济实力。总之,综合分数必须要高于自己才能满意。没有人愿意选择不如自己的人。
结婚之后,两个人还会继续盘算。比如,如果丈夫有了外遇,对于女人来说应该是最大的问题吧?以前即使男人有了外遇,女人也不能离开男人独自生活,因为女人没有经济实力。现在,女人自己也可以生活了。既然他更喜欢别的女人,那我也没有必要跟他生活了。没有必要对背叛的丈夫说什么,只要说“为了你的幸福,你走吧”,然后干干净净地分手就行了。还有什么可苦恼的呢?
但是,女人为什么要苦恼呢?因为现在和丈夫生活,条件还不错,并且还有孩子。
女人又要算计了:“带一个孩子生活都不容易,让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怎么生活啊?”
女人犹豫,不是因为想要宽容丈夫,而是自己在脑子里盘算,自己带孩子生活吧,很困难,抛下孩子不管吧,却又不忍心。
所以说,欲望在婚姻关系中发挥了最强大的作用,它对婚姻的影响力超出了其他任何关系。正是因为夫妻之间彼此的欲望,彼此的期待都很高,所以,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彼此产生的失望也会更多。跟别人能相处融洽却互相成为仇敌的夫妻也就屡见不鲜了。
夫妻间有些话到死也不能说破
结婚之后,如果感觉和自己期待的不一样,甚至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一般人就会想:“我吃了这么多亏,这日子还怎么过啊。”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比如,对方没有经济能力,性格不好或者花心等等。
因为结婚之初两个人就是通过综合计算而不是只看某个方面做出的选择。这个人个子很矮,但是有钱,或者虽然没钱,但是相貌俊美,人们几乎都是这样通过综合分数做出选择的。离婚的时候也不可能仅凭哪点,而是通过自己的综合分析做出的决定。计算过程也很复杂,因而不能迅速做出决定,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无所谓,那个是问题。就像结婚的时候因为算计而犹豫不决,离婚的时候也因为种种盘算而迟迟下不了决心。
那么,相比之下,什么是爱情呢?从小住在一条街上,并以兄妹相称,日久生情,然后结婚生子,对别的一切都视而不见。只要两人产生感情,就会迷失双眼。所以父母常说“他们为情迷失双眼了”,我认为这才是爱情。
当爱情存在的时候,两个人就会远离算计,因为爱情占了上风,计算利害的成分也就少了些。
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夫妻都是因为欲望和算计而走到一起,所以,出现矛盾也是必然的。这时候,两个人都应该清楚“夫妻关系就是这样”。如果你感觉到丈夫对自己有所欺骗,比如学历弄虚作假,财产也不真实,你不要觉得“他骗了我”,而是应该这样想:“啊,幸好他骗了我,我们才能在一起。”如果没有欺骗,你和他就不可能走到一起了,相反,还应该心存感激。
所以说,夫妻之间有些话到死也不能说破。不管多么亲密,两个人之间都会有些难以启齿的事。因为两人之间多少存在着欺骗的成分,有些事,像身材矮小之类的,在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是不可能隐瞒的。不过,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可能永远都不会暴露的东西,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会保密到底了。
如果十年、十五年后,对方知道了这些秘密,那会怎么样?肯定会大动干戈,抱怨对方“你竟然欺骗了我十五年”,暴跳如雷。
反过来想想,不也正因为对方隐瞒了这件事,你们才能共同生活十五年?不仅仅他这样,你自己不也是一样么?隐瞒本身并不是坏事。
在自私的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成为夫妻。如果太斤斤计较的话,那么只能独自生活了。
如果你承认现实,接受现实,那就不会总是要求对方为自己牺牲和奉献了,也不会要求对方无条件爱自己了。就像自己有利己之心一样,对方这样做也是情有可原的。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之后,就不会向对方提出无理要求了,也不会因为对方不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而失望。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拥有和睦的家庭。
以自己为镜,相信对方的心
以自己为镜,相信对方的心
矛盾在于只索取不给予
丈夫和妻子因利害关系而结合,因利害关系而相互接近。如果彼此不知道这个规律,就会常常向对方索取爱情。如果对方不能给予自己想要的足够的爱,一方就会抱怨和痛苦。只有了解这个规律,才能避免这种痛苦。
我们必须知道,两个人结合的本质是什么。
即使男人和女人因利害关系而结合也没关系。合伙做生意的人因为利害关系而见面,因为双方都知道这点,所以才能互相配合,促成生意。因为利害关系而走近的人们,从最初就应该承认这种关系,这样才能准确分割利益。付出多少,收获多少,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不满。
各位什么都没付出,却要盲目索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矛盾。
夫妻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为什么会发生矛盾呢?因为夫妻之间明明存在着明显的利害关系,当事人却不愿意承认,而只是盲目地向对方索取爱,矛盾自然就产生了。
既然不是爱情,也就不能当做爱情来看待,这是真理。因利害关系而走近的人们,如果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对别人失望了。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和对方是因利害关系而结合,当发现对方因利害关系而接近我的时候,才不会责怪他。因为我知道,自己也是这样的。
老板雇佣员工,并不是为了和员工分享利益,而是为了赚钱。换句话说,老板凭借个人力量赚钱的话,每个月只能赚五百万,雇佣职员之后,每个月就能赚到七百万甚至一千万。付过工资,自己还有收益,他才会雇佣职员。这是最基本的原理。
到别人公司拿工资做事的人们,由于种种原因进入别人的公司,或者是自己没有资本,或者是情况不容许,或者是没有经验。他们不是为了给老板创造更多的利益而来,完全是出于自身原因。
这时候,如果我们承认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理解彼此的处境,这样对于双方都有利。我的意思并不是让双方都放弃自己的利益,牺牲自己,而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承认人的属性本身就是追求自我利益,那么即使每个人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也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了。换句话说,即使夫妻之间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利害关系走到一起,也没有关系,也可以过得很好。就像我通过利害关系看丈夫,丈夫也是根据利害关系看待我的,只要认清这个事实,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可是,我明明是用利害关系看待对方,却要求对方用爱来对我。我以利害关系对待对方,却期待对方为我无私奉献。事情就会变得很复杂。
认可对方,理解对方
爱情是顺其自然,不能强求的,不是吗?我不想劝各位爱你的配偶。如果说爱就能爱,那该有多好,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只要下定决心“今天回家之后,我要好好爱我的丈夫”,就真的能做到吗?不可能吧?所以我想奉劝各位:“看看你自己。”“我有自私之心吗?有。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自私之心,我的
丈夫也一样。”“除了丈夫,我还对别人有兴趣吗?是的。”“那么我的丈夫也可能对其他女人感兴趣。”
“我虽然对别的男人有兴趣,但是不会真的做什么。我的丈夫也是一样,虽然关注别的女人,但也不会胡来。”
各位应该这样,以自己为镜,相信对方的心。
虽然我的心里不是只有丈夫,但是因为没有机会和别的男人在一起,所以并没有做过出格的事。那么,你不要只看自己做没做过这个事实,想一想如果有机会你会怎么做恐怕难以立刻回答吧。
如果你能想到这点,即使丈夫出了女人问题,你也不会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了。你可以这样想:“看来是丈夫运气好,遇到机会了。”
像这样审视自己的内心,同时猜测对方的心情,即使不用整天把爱这个字眼挂在嘴边,同样也可以幸福地生活。这时即使嘴上不说爱,那也是真正的爱了。认可对方,理解对方,这就是爱。
有些东西常常被我们误以为是“爱情”。然而,没有理解的爱,其实是一种暴力。比如说,某个男人走到女人身边说喜欢她,然后又是拥抱,又是亲吻,这应该算是性暴力吧?不过,这个男人很委屈。我有什么罪?我打人了吗?我抢劫了吗?我只是喜欢她而已。他没有考虑对方的立场,这就是暴力,因为他给对方带去了痛苦。
这种事也常常发生在亲人之间。不考虑子女立场的父母的爱,不考虑对方立场的夫妻之间的爱,都给对方带去了痛苦。尽管妈妈说“我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们却说被妈妈折磨得要死。妻子或丈夫口口声声说“我这都是为你好”,对方却痛苦得要命。像这种情况,尽管并非出于恶意,却还是令对方痛苦。尽管我们没有恶意,却制造了矛盾,导致最后不得不分手。
意图好与不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事实。充分理解对方的立场和处境,如实观察自己的心,你会发现虽然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却还是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即使我做不到佛祖那样,但是我也可以拥有幸福。
如实看待对方,打破心理错觉
如实看待对方,打破心理错觉
谁都不会被你的想法所左右
我们常常按照自己期待的模样去想象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希望丈夫这样,希望妻子那样,希望子女如何对我等等,然而,按照自己的想法期待对方,对方就会被我的想法左右吗?
事实上,对方表现出来的样子往往不同于自己的期待。等到期待粉碎了,矛盾随之加深,于是讨厌对方所做的一切。不管怎么发牢骚,丈夫还是酒醉晚归。不管怎么说,孩子还是不爱学习。对方不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导致越来越怨恨对方。
当然,我这里描绘的对方形象只是虚像,仅仅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如果丈夫十点钟回家,喝了酒,你只要接受这个事实就行了,“他十点回家”,“他喝了酒”。你试图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丈夫的所作所为,因此一切都是扭曲的,越看越讨厌。
喝酒的丈夫,在我看来很可恶,然而在酒店老板的立场来看,却是开心的事。喝酒这种行为本身无所谓好与不好,只是各自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所以才有了好坏的区别。这不是对方的问题,而是你看待对方的角度存在问题。
没有人惹你生气,是你不能如实看待对方
秋天到了,树叶开始飘落。看到树叶飘落,你会感觉凄凉吧?为什么感觉凄凉呢?落叶和凄凉有什么关系?树叶是为了让我感到凄凉才落下来的吗?不是的。这只是普通的自然现象而已。
我们感觉凄凉,并不是落叶的错。内心的凄凉是一种事实,与落叶无关,也不在于秋天。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把凄凉归咎于落叶和秋天。其实凄凉和秋天毫无关系。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罢了。
有人看到东山上升起的圆月,吟了这样的诗:“啊,今夜连月亮也令我悲伤!”看到东山上升起的月亮,有时候的确会流泪。月亮是为了让我悲伤才升起的吗?我的悲伤和月亮有什么关系?什么关系都没有。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如果月亮不升起来呢,如果没看到月亮,不就不会流泪了吗?
“如果没看到月亮,我就不会流泪。可是我看到了月亮,于是我流泪了。所以说,我流泪和月亮有关系,不是吗?”
这种想法就是错觉。月亮和我的想法毫无关系。我把悲伤的责任转嫁给了月亮。有的人看到东山上升起的月亮,会这样说:“啊,今天连月亮都令我开心。”
事实上呢,这个人的开心和月亮毫无关联。月亮不是为了让某个人开心而升起来。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事实是我看到月亮,想起了心事。月亮并没有责任。
同样的道理,有人会这样说:“丈夫喝酒晚归,惹我生气。”
然而这也不是事实,丈夫并没有惹我生气。没有任何人惹我生气。那么事实是什么呢?看到丈夫喝酒晚归,“我”生气了。听说丈夫出轨的消息,“我”生气了。假设你本来就想和丈夫分手,正找不到借口,突然听说丈夫有了外遇,你是开心,还是痛苦?这种时候肯定很开心。所以说,并不是丈夫出轨这个行为本身带给你痛苦。
我们经常这样随心所欲地描绘对方的形象,质问对方为什么不像我描绘的那样。我们自己信手画出对方的样子,却责怪对方为什么和我们画的不一样。
不能如实看待对方,这种心理上的错觉会使自己和对方都感到痛苦。
内心痛苦是因为还不够爱
内心痛苦是因为还不够爱
不是因为前世,而是因为不爱
一位女性对我感叹,丈夫已经在医院卧床七年了。“大师,您说我上辈子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要伺候卧病在床的丈夫这么多年?”
真的是因为前生的错吗?不是的。丈夫的病痛和前生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可以什么都不做吗?不可以。夫妻结缘,约定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现在丈夫老了,又生了病,需要别人的帮助。这种时候妻子尽心尽力地帮助丈夫,这才是爱,这才是夫妻。
听这位女性的意思,她并不想这样。问题的症结并不是她的前生犯了错,而是她现在不再爱她的丈夫了。丈夫身体健康的时候,即使没有我,即使我不帮助他,他也能生活得很好。那时候对他放任不管也是爱的表现。现在,如果没有我,丈夫就很难活下去。这种时候,帮助他才是爱的表现。需要帮助的时候不提供帮助,这意味着不爱对方。女人现在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得不到爱,而是因为不爱对方了。
卧床七年怎么了?别说七年,就是以后继续卧床十年,也是一样的。这跟年头没什么关系。现在丈夫需要帮助,帮助他就是了,和伺候他多少年毫无关系。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矛盾呢?因为他们不是为爱结婚,而是出于利害关系走到一起的。他们两个人是为了获益而结婚。如果丈夫身体健康,能赚钱,自己也会跟着沾光吧。我们错把这种心理当成爱情,当丈夫不能赚钱,衰老多病的时候,怎么样呢?没有什么利益可图,甚至还要自己付出,这是吃亏的事情,所以不愿意做。
这不是爱。
不仅这位女性,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各位第一次和结婚对象见面的时候,是不是也计较很多?为什么会这样计较?实质上,是想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少便宜可占。为了找到可以依赖终生,终生获益的人而千挑万选。这不是爱。当各位口口声声谈论爱情的时候,我想的是:“哼,真好笑。”
现在,这位女性不爱她的丈夫了,所以心里产生了矛盾。需要付出时间,还要照顾丈夫,而且不停地花钱,所以她烦了,并且苦恼不已。“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当初丈夫患急性癌症的时候,这位女性非常痛苦。几个月后,丈夫病情急剧恶化,只能在喉咙处挖洞,往里灌食物和空气。后来这也不行,只好在腹部挖洞,直接往里输送食物。妻子要去丈夫以前经营的商店,赚钱支付丈夫的住院费,还要照顾丈夫,当然很辛苦了。如果一直在重病患者室还好,有时需要更换病房,身边不能没有人。这样一来,商店也开不下去了,这位女性心里很是担忧。
最初这位女性是为丈夫生病而担心,然而这种情况持续了七年,她现在担心的是丈夫活得太久了。丈夫使用吸氧机,她甚至担心如果连续用上几年可怎么办。“还不如快点儿死掉算了。”这样想着,有时会有负罪感。每天都担忧。“如果他不死,如果他活很久,以后我该怎么办。”丈夫死也不行,活着也不行。这就是我们众生世界的常态,常常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不要给自己留下悔恨的机会
这时,妻子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呢?这位女性虽然在帮助丈夫的过程中感觉痛苦,但是毕竟她还健康地活着,并且可以帮助丈夫,而丈夫却快要死了。那么,究竟是我躺在床上患病,让丈夫照顾我更好呢,还是不管多么辛苦,都由我来照顾丈夫更好呢?肯定还是照顾对方更好一些。妻子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还是比丈夫有利得多。只有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不管丈夫是生是死,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自己才能在子女和亲戚面前理直气壮,对待自己的内心也理直气壮。
所以不要担心其他事情,只要为丈夫祈祷就行了,祈祷他“一定要活得长久”。
“大师,要是他活得久,我就糟糕了。”
“不要说这种话。你就祈祷吧:‘你躺着就行,只要多活几年就好。’”
起先这位女性还不太愿意,不过她还是做了这样的祈祷。两周之后,她的丈夫就去世了。我明明为他祈祷了,他却还是死了,这是我的错吗?还是他的问题?是他的问题。“哎哟,这样下去没法活了。是死是活,快点儿了断吧。”如果这样说完之后,丈夫死了,那是谁的错呢?肯定有我的错。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因为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错,于是就要面对怎样治疗心灵的问题。
愚蠢的人总是犯错之后再后悔,然后又犯错,又后悔。智慧的人总是能针对情况做出准确判断,解决问题,不给自己留下悔恨的机会。
当对方需要某种帮助的时候,我们不能怀着厌恶之心强迫自己去帮助对方。就像耶稣说的那样:“有人让你走出五里,你就走出十里。”这是修行者的姿态。这时感到幸福的人是谁?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的心灵变得平静和幸福了。
猜疑把丈夫变成冤家
有位女性和赚钱很多的医生丈夫在多方面从事慈善活动。这位女性经常怀疑丈夫,比如她总怀疑丈夫和医院里的护士有不正当的关系。
她曾问过丈夫,丈夫矢口否认。于是她想:“真的没有吗?”想着想着又开始怀疑了,于是再去问丈夫,丈夫每次都说不是,但她总是不放心。
因为妻子总是怀疑丈夫,所以两人虽然同居一室,却没有话说。有一次,她和丈夫一起参加了寺院的某个活动,那个活动我也参加了。“大师,我丈夫极力邀请我参加,我一直都没有打定主意参加。没想到,今天和他一起来,感觉好极了。”当时妻子高兴得像个孩子,看来夫妻之间的关系有所好转。
第二天,她打来了电话:“大师,我丈夫要和我离婚。”
一夜之间,情况完全变了。妻子低沉的声音里掩饰不住愤怒。怎么会这样呢?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夫妻同去寺院那一天,妻子很开心。前些日子因为冷战,她没能好好照顾丈夫,所以这回她主动帮丈夫洗了衬衫,还准备把西装送到干洗店。把西装干洗之前,她先翻了翻口袋,却从口袋里翻出两张话剧票。当然,这场话剧丈夫不是和她一起看的。
妻子嘟哝着“我就知道是这样”,同时把话剧票握在手里追到医院,质问丈夫。丈夫长时间受妻子怀疑,大概也累了,于是不再争辩,无可奈何承认了。“你一直都说没有,原来是骗我!”妻子发着牢骚,提出要和丈夫离婚,丈夫同意了。
至于丈夫有没有外遇,我们不是当事人,不可能知道。真相姑且不论,只说离婚这个结果,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证据,能走到离婚这一步吗?
我劝各位,不要因为怀疑对方而拼命找证据,将来也许会后悔的。
发现话剧票之前,这位妻子和丈夫一起参加活动,心情很愉快,然而就在发现话剧票的瞬间,她恼羞成怒。发现话剧票之前,他是她的丈夫;看到话剧票后,他成了她的冤家。
那么,丈夫发生变化了吗?没有。不管是昨天,还是今天,丈夫还是原来的丈夫,只是自己看待丈夫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同样的人,刚才还是我的丈夫,现在却成了冤家。冤家和丈夫在别处吗?分明就在我心里!”如果能这样想清楚,就等于获得了顿悟。
每个人都会遇到顿悟的机会。这样的瞬间每天都会来到我们身边很多次,只是我们常常错过罢了。我们被自己的感情束缚住了,最终才会错过。
越狂热的爱越危险
在婚姻生活中,彼此之间过度的关心也会成为痛苦的源泉。
从某种程度上说,婚后的人应该比单身生活的人更自由才对。独自生活的人出门之后,家里就空了,而结婚的人可以把家交给对方。当两个人踏上更美好的前程时,可以互相鼓励。
但是,婚姻中的人们却常常互相束缚,并为此郁闷不已。本来是为幸福而结婚,结果却变得不幸。本来应该更加自由,结果却受到更多的捆绑。其实,这并不是别人的错,而是我们自己制造了这样的结果。
丈夫对妻子爱得越狂热,就越危险。狂热地爱对方的人,一旦对方脱离了自己划定的范围,就会愤怒,甚至会杀死对方。这并不是爱。换句话说,“只要你在这个范围之内,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如果你脱离这个范围,我会毫不留情杀死你。”这样的人有着强大的自我。
如果有人爱你爱得发狂,那你应该小心了。对这种人来说,一旦对方脱离自己的视野,他的爱立刻就会变成恨。
为什么会这样?喜欢对方,自然也期待对方喜欢自己,然而一旦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喜欢就会渐渐变成愤怒。
执著来自依赖之心。执著之所以强烈,是因为依赖之心强烈。执著不是爱,只是人们都把执著当成爱,痛苦和伤心也就在所难免了。
修行就是抛弃依赖之心。若想抛弃对丈夫的执著,那就需要改变人生观,不要让丈夫的一举一动左右自己的喜怒哀乐,比如丈夫赚了多少钱,他有多爱我,他喝了多少酒,什么时候回家等等。
当问题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把箭瞄准他人。你的人生幸福应该由你自己寻觅,由你自己去把握和守护。对于他人多加理解,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他人,我们自己也会快乐。如果不能理解他人,郁闷的是自己。
当你恨一个人的时候,你自己会感到痛苦。看到花开也会开心的人,心情当然愉快。懂得欣赏他人的人,怎么会不快乐呢?如果你因为天气不好而恼火,那么痛苦的是谁?当然是你自己。你对妻子或丈夫发脾气,痛苦的人也是你自己。
下边的内容还没看到
放弃还是改变,随便选择就好
莫要试图干涉对方的思维
谁都没有妨碍你的幸福
3 在婚姻中修行
琐碎小事给彼此带来最重的伤害
不是相爱就可以结婚
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如何相处
丈夫出轨以后怎么办
放下对老公的所有权
把婆婆放在第一位才是大智慧
常怀感恩,传递积极的能量
聪明的女人,不如态度好的女人
一个微笑,成就三生善缘
离婚也没什么大不了
婚姻生活就是对修行结果的检验
爱他就要治愈他内心的伤痛
4 结下幸福姻缘的心灵法则
无知乃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昨天的习惯决定今天的命运
我们究竟为什么痛苦
并非事事都能如你所愿
让心情先平静下来
从父母到子女的心理遗传
越乐观,越幸福
挫折和绝望来自贪欲
放不下是因为还不想放下
以主人的态度来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