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到郭嘉,难免有些兴奋,特此附上短文一篇,以后还会有这样的短文出现,大概几千左右。
============================================
公元170年
湛蓝的天空中隐约透着一两点星光,不知是怎的,今日的天空有些暗。当夜幕降临时,月光羞涩的躲入云层,不见踪影。唯一可见的,只有一颗闪着微弱光亮的星星,不管多少乌云遮盖住它的光芒,依旧还是保持着一星光亮。似乎,是在昭示着什么。
寂静的阳翟县突然传来一声婴儿的哭喊声,宛若一道利剑划破夜幕,打破了这恒久的宁静。
婴儿诞下的时候,天边那颗星星骤然变亮,似乎能够照亮整片大地。俗话说月明星稀,今日月不明,所以,星便亮。这大概是所有人对这颗星星变亮的理解,没有人会去联想到一个婴儿的出生。在阳翟县,这种事情并不稀奇。
婴儿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人家,但他对自己的家庭一无所知,所以纯真的眨巴着大眼睛,眼角还带着一滴泪珠。婴儿的父亲用手将他揽在怀里,轻轻的吻了吻他的额头,然后,狠狠的推给面前的男人,将妻子的尸体打横抱起,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原来,婴儿的母亲因难产而死。可生下来的孩子,却是眉清目秀,颇有一股正风,隐隐约约还可见几分父亲的模样。
男人看着怀中的婴儿,满带怜惜的说道:“不如,就叫你奉孝可好?”
婴儿好像能听的懂男人说的话,咧嘴一笑,依旧眨巴着那双水盈盈的眼睛,表示自己对这个名字很满意。
男人面露柔色,将婴儿带回自己的家中,从此好生抚养着。男人姓荀,与婴儿的父亲相识,他说,若交给他抚养,那么,注定是天之骄子,日后必定有所作为。孩子的父亲并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长大。姓荀的男子自是知道孩子父亲的想法,于是便允诺以后定会好好将他抚养成人,不用再受这穷困之苦。孩子的父亲信得过他,便将这婴儿交托与他。他,自然不能让他失望。
孩子的父亲心里明白,他身患肺疾,恐怕将不久于人世,与其把孩子交给不认识的人,不如就交给他,这样,也能了却他的一桩心愿。
可他却没想到,他的儿子,竟也年纪轻轻便逝世了。
姓荀的男子家族庞大,收养这么一个小小的孩子倒也不是什么难事,怕只怕日后无法向他说明他真正的父亲。与其这样,倒不如等他懂事一些后,直接告诉他,如此,他也能心安理得。
这个孩子从小便十分懂事,乖巧聪明。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年纪小小却颇有胆识,从他的身上,仿佛能看见他父亲的影子。姓荀的男子心中欣喜不已,却也有些隐隐担忧——如此一个聪慧的人,若是以后也被肺疾缠身,他岂不是要抱憾终生。唯一的办法,只有将他介绍出去,令天下人为之惊叹。
荀家也同意他的想法,自此,便更加着重于对这个孩子的教育,甚至让他上颍川最好的书院。幸好孩子并没有辜负众望,努力学习,看书,研习兵法兵书,对此时天下之势,也甚有主张。
荀家与这孩子的关系愈来愈好,荀父见时候已到,便将孩子父亲的事情全都告诉了他。他原以为孩子会大哭一场,毕竟骨肉离散这么多年,让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孩子突然接受这个事实的确有些困难。可他好像错了,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淡淡的说:“知道了。”便回房继续看书去了。荀父不知道孩子在里面干什么,只知道那晚孩子房间的灯亮了一夜。隐约间,还有断断续续的抽泣声。
第二日,孩子又像没事人一样走了出来,照常上课,学习,看书。似乎对父亲的事,并无太多的挂念。
荀父也就此放下心,转眼间,又过了七年。
公元191年 五月 颍川书院
“奉孝!奉孝!”正坐在树荫底下看书的奉孝突然被院方一阵叫喊声拉出了书海,他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准备迎接。
短短二十一年间,当年的小娃娃已经长成了一个清瘦俊朗的青年,两眼目光深邃,满脑子计策却毫无坏水。但由于太受荀父的宠爱,却也无人敢捉弄这个纯真的青年,他,便这么顺利的度过了这二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他早已从书院毕业,只因常常在此看书,时时忘不了,就天天跑来看书。
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很少,只有荀父与荀父的儿子荀彧,所以,来找他的肯定就是荀彧了。
荀彧气喘吁吁的跑到奉孝面前,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奉……奉孝,父……父亲,找你。”
“父亲找我?可知道是什么事?”奉孝两眼一眯,大脑又在飞速转动。
“不……不知道,你快……快去。”荀彧一屁股坐到地上,还在呼哧呼哧喘气,看样子父亲找他是急事了。
“那你歇会儿,我先去了。”奉孝一甩衣袖,便快步走回家。
自从十四岁那年,荀父告诉他父亲的事以后,他便认荀父为父亲了。因为——即使没有血缘关系,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又怎的比不上这血缘关系来的亲。
奉孝回到荀家时,院内出奇的安静,他并没怎么在意。伸手推开荀父书房的门,他忽然心下一紧,意识到自己已经被人耍了,暗暗道:不好!可他还没来得及躲开,边有一盆凉水从上而下浇灌下来,将他淋了个落汤鸡。连带着盆子也砸到他身上。
这一日,他生病了,足足在床上躺了三天。咳嗽的毛病,也随着这次的疾病汹涌而来,此后,他便被这一盆凉水,害的旧疾缠身。荀父心里明白,知道奉孝是从他父亲身上遗传过来的病,怎么医也医不好。他没说什么,只叹天妒英才。
奉孝醒来后,才发现窗前跪着两个人,年龄都与他差不多大。他心里突然明白了些什么,赶紧叫他们起来,心中并没有记恨之意。或许,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咳嗽已经治不好了吧。
这一日,他认识了田丰,并和他成为了要好的朋友。
夜晚,窗前,月光盈盈的洒在房间里,照出一个纤瘦的身影。
——我是郭嘉,自小失去父母,与养父同住,荀彧和田丰是我的朋友。我不知道我将来的命运会如何,但我相信,流年虽转,时光不变。即使是在乱世。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乱世,不允许软弱的人存在。所以,我会变得更加强,即使熟读兵书又怎样,如若没有用武之地,那又有什么用?
于是,这年六月,我离开了荀家,经过田丰的介绍,投到当时的大英雄袁绍帐下。
公元191年 七月
袁绍占据冀州,一时间,威武不凡。就在这之前,我已经在袁绍身边出谋划策了,因我是经由田丰介绍进来的,而他们俩又是袁绍身边的人,所以对我自然是客气十足,待我如同兄弟。
我原以为自己对天下的英雄已经十分了解了,可是当我来到袁绍帐下的时候,才发现事实似乎并无我所想的那般简单。父亲说我慧眼识英才且眼光独到,一眼就能看穿一个人的性格乃至品性,他说我随自己的亲生父亲。对于这一点,我是有些小小的自豪。
可是这样的一个天赋,却让我感到十分的屈才。尤其是我在袁绍帐下的时候,我恨不得日日饮酒,不再关注他的事。
终于,我等到了一个机会。袁绍七月份占据了冀州,我也看出袁绍的不足之处,便趁他饮酒作乐的时候,离开了袁帐,隐居山林长达六年之久。世人都说我糊涂,在袁绍最风光的时候离开了他,可我认为,糊涂的是世人,袁绍是何等人我太过了解了,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将来定不会有大作为。而我,又何必跟在这样的一个人身边呢。不如另寻高明,辅佐其共筑大业。
就这样,我在山林中,赋闲了六年,可对天下的大势却丝毫不敢懈怠。在我日夜不休的研究中,我发现了一个人才——曹操。此人胆识过人,而且十分有计谋,堪称乱世枭雄。于是,我再次出山,欲帮助曹操夺得天下。
当时,是荀彧将会推荐给曹操的,我心中甚是欢喜,却也有几分担忧。但后来,我发现曹操是一位珍惜才士的人,他身边的谋士戏志才去世以后,他竟十里相迎将我迎进曹帐,从此,我已下定决心要好好辅佐曹操。
果不出我所料,曹操日日与我商议军事,根据我这些年来对世况的了解,我建议曹操乘袁绍攻击公孙瓒之时先消灭吕布。这样不仅能使曹军扩大实力,又可以避免以后曹袁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军。曹操听后并无甚大的反应,只是问我:“作为谋士,最关键的素质是什么?”
我想了想,十分镇静的答道:“战争和下棋一样,没有一场战争是事先部署好的,熟读兵法只是入门,军师的优劣在于临场应变。”
他听后十分高兴,采用了我的建议,此战一胜,曹操任命我为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他出谋划策。我自然是很高兴,与荀彧通宵达旦饮酒。这晚,我连续不断的咳嗽,甚至已经含着血丝。我很淡然的收起帕子,揣进怀里,当作没事似的继续为曹操效力。
或许我现在应该叫他曹将军了。曹将军不似袁绍,当断不断,他对天下的大势了解的透彻,调兵遣将也很有一套。我一眼便看出曹将军是个成大事之人,便将这些年所学的倾囊而出,全心全力为曹将军出谋献策。
转眼间,在战火连天的时代中,又过了三年,在这一年,我遇见了一个让我不得不敬佩的人。
这年,有一个人前来投靠曹将军,此人姓刘名备,在当时也是小有名气。我看出此人气度不凡,虽长得平庸,但他的两位弟弟却个个都是威武不凡,尤其是他的二弟关羽,一看就是正气凛然。我也曾听说过刘备的事迹,据说他是皇亲国戚,可生来就没有傲气,他爱民如子,对自己的手下的兵也是十分关切。所有曾受过刘备恩惠的老百姓无一不说他好,如果曹将军将刘备杀了的话,岂不是受天下人的鄙夷,尤其是杀了这么一个和善的刘皇叔。那么到那时,曹将军将会成为众矢之的。与其将他杀了,不如软禁于此,这样,也不会坏了曹将军的名声。
我不顾其他人的反对,极力阻止曹将军斩杀刘备,所幸曹将军与我的想法一样,我也就放心了。而就在此时,我恰好有事要离开一阵,曹操准了我的请求。可待我回来之时,刘备已然不在曹操此处,细问之下,才知道曹将军错解了我的意思。等我向曹将军说明一切的时候,刘备已经追不回来了。于是,就留下了这么个后患。
也许今日的决定是错的,但只要我在曹将军身边一直辅佐,那么刘备也不会壮大。
又过了一年,官渡之战爆发,我凭借对袁绍的了解,让曹操胜了这一仗。再接下来,因为一场巧合,孙策因中箭身亡,曹将军对我的神机妙算十分佩服,也就对我言听计从。
自官渡一战袁绍大败,曹操进攻他的两个儿子,连战连捷,曹操想乘机攻破二袁。我劝他退兵,并分析了袁氏两兄弟之间的矛盾“袁 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虽是长子,但袁绍更喜欢袁尚。袁绍一直为传位给哪个而犹豫,以至于在撒手人寰之际才草草决定让三子袁尚接位,长子袁谭对此一直心存不满。如果我们攻打,他们一定会联合抗击,如果暂缓用兵,他们一定会爆发内讧。郭嘉建议曹操装作向南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
果不其然,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
此战一捷,让所有人为之惊叹,都对我刮目相看。可就在此时,我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好几次咳嗽的时候,都吐出了一大口的血,虽然总是硬撑着,但曹将军最后还是发现了。
我骗曹将军说没事,只是小病,喝喝药就好了。曹将军虽半信半疑,但终究也拿我没办法,自此,我开始更加投入于军事当中。
公元207年
这年,我三十八岁。
时间果然如逝水流年,才经历过多少次战役,就已经度过了十六年的时光。如今的我,再不如当初那般天真,回想起自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流年虽转,时光不变,即使是在乱世。
在于曹操一同出军的路上,我已经十分吃力了,我大概已经猜到大限将近,只是没想到我却看不到曹将军大胜的一日了。
最后的一计,便是征讨乌桓。
从柳城回来的路上,我在一处茅庐内休息。夜观天象,发现今日的天空竟是如此的灰暗,只有天际边一颗星星还在微微的闪着光亮。我虚弱的勾起一个弧度,浅浅一笑,“乱世中的流年,时光未变,人心也未变。我郭嘉,此生足矣。”
说罢,我便失去了知觉,仿佛沉浸在冗长的黑暗中,再也无法醒来。
——曹将军,我看不到你成就大业的那一日了,恕郭嘉,先行一步。此生,再也无法为你出谋献策了。愿君多多保重。
天际,一颗流星坠落,一位看见此星坠落的老者叹道:“慧星陨落,究竟是福是祸,唉。”
流星划过夜幕,正在路上的曹操看见,眼角,流下了一滴不易察觉的泪珠。
“奉孝,一路走好。”
同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
据记载,赤壁大战的时候,曹操站在船头,看着熊熊的火光,仿佛眼前又出现那熟悉的容颜,他喃喃道:“若郭嘉郭奉孝在此,我必定不会落得如此狼狈。”
公元2013年
一位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公子路过湖北赤壁市,看见石壁上雕刻的赤壁二字,眼角顿时泛出泪珠。他站立在小船上,对着赤壁二字,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将军,奉孝来晚了。”
一句简短的话随风而散。
随着那千年的风,一起回到那个千年前的世界,说给那个,千年前的人听。
===========================================
PS:呃....先说说我对这篇文的感受吧。我第一次写人物传记,手生的很,实话说我对郭嘉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只是偶然在小说里看到他,然后就深深的喜欢上了他。连带着曹操也一起喜欢了,至于对这篇文总体感受,就是一个字,惨!尤其是结尾,我写的都哭了,对郭嘉我更多的是怜惜大于喜欢,所以他的结局我并不想一句话就简单带过,我更希望能留下无穷的回味。所以,在后来,我加了一个现代的嘉嘉进去,嘿嘿。。。表怪我虐心,这实在没办法,谁让郭嘉虐我。
PPS:其实我最喜欢文中郭嘉的一句话——乱世中的流年,时光未变,人心也未变。
说的就是郭嘉,他这一生,都没有变。这也许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吧,敬请期待下一位。
就让我带领你们,穿越时光,回到那个禽兽王朝,且看一位将军,如何尽心为国家效忠,最后却落个饮鸠自尽的下场。
——我这一生,都为了国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