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悲怆》的末乐章是回旋曲,乍一看,兴高采烈的,实际上却十分悲痛,甚至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有的人,在无比悲痛的时候,他/她是笑着的。
这种表面的笑容,甚至能够蒙蔽最一流的音乐家。安东·鲁宾斯坦说:“《悲怆奏鸣曲》的名称大概只是针对引子和第一乐章中它的重复片段而言……到最后一个乐章,哪里有悲怆?”(摘自《论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克里姆辽夫著,丁逢辰译,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下面我来谈谈,哪里有悲怆。
乐曲开始的回旋曲旋律的确是笑着的,但笑容背后藏着什么,我们还不知道。到了第18小节,突然出现的全音符以及“sfp”的力度记号却活生生是一个惊叹号。发生了什么?第19-21小节是惊魂未定。然后第22小节,又一个惊叹号!第23-29小节又是惊魂未定。戏剧性发生在第30小节突然出现的降G音。在降E大调里出现的降G音,意味着调性转到了更加阴暗的降E小调。啊!原来是悲了!
之后第33-43小节,上下翻飞的音阶,是黑暗中的上下求索,挣扎。
第44到50小节,出现了教堂般的合唱,似乎是暂时的稳定。然而由51小节开始,黑暗中的求索与挣扎又来了。第56,57小节的减七和弦似乎是挣扎到极限了,然后第58小节达到音域与力度的最高点,之后回到回旋曲主题。
第79小节,乐曲进入中段,第二乐章那宁静神圣的降A大调回来了,更兼此处为严格的赋格般的复调写法,让人联想到老巴赫与宗教音乐--片刻的安慰!
然而好景不长,片刻的安慰又被打破,第107小节开始,乐曲由低音区开始向上猛冲,像一头被蒙住眼睛的野牛,外表的蛮横隐藏不住内在的虚弱与惊颤。
之后就是再现部了。再现部进行到第167-170小节,出现了全曲中最绝望的时刻,低音全部空出,高音的两个声部以对立的半音进行勾勒出最撕心裂肺的感觉--想必所有人都能感受到。
乐章的结尾--也就是整部作品的结尾,降A大调最后一次闪现(第203-206小节),然而没用了,片刻之后,暴风骤雨般绝望的c小调就将其吞没--这是我的第一种理解。另一种理解是,最后的c小调象征着与“命运”的谈判失败,摔门而去。无论如何,这是整部作品的结局和答案。--一个与《命运》交响曲完全不同的答案。
在这里我提到《命运》交响曲,是因为我发现它与《悲怆》之间存在着一个惊人的相似点,那就是调性。两部 作品第一乐章,都开始于“悲怆”、“斗争”的c小调,呈示部的中间都转到了平行大调--降E大调。这个转调没什么特别,近乎定式。惊喜由第二乐章开始。两部作品的第二乐章都是降A大调,而且中段都去了降a小调!两部作品的第三乐章居然又都回到了悲惨然而不屈的c小调!--当然,调性相同,不等于情绪相同,但这里存在的某种若隐若现的关联,却是千真万确的。--哪怕并不是作曲家刻意为之,这种关联还是存在的--也许是某种近似的心理历程?
不过别忘记了,《命运》交响曲还有第四乐章的,《悲怆》没有。摔门而去的c小调是《悲怆》的结局--谈判破裂。然而《命运》!又有谁能不记得第三,第四乐章交接处那个由c小调转到C大调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呢?好像拂晓,天慢慢变亮,黑暗,墨绿,深蓝,浅蓝……最后是金光万丈的C大调第四乐章主题,胜利与凯旋。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摔门而去的《悲怆》写于1799年,贝多芬29岁,《命运》写于1804-1808年,贝多芬34-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