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特别狠心特别爱》
启宬妈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应该是中国家长的共识,家长们想着提供优越的物质,优质的教育,在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为其铺就一条星光大道,宝贝儿直走就好。
是福?是悲?
“德智体美劳”的口号喊了好多年,如今品德教育往往被忽略了,成绩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美是培衬,劳动嘛请钟点工,不得不承认好多家长就是这么想的,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呢?孩子禁不起一点点的挫折,10岁的孩子会因为千字的检讨而跳楼。更有甚者,10岁的女孩电梯行凶,从25楼扔下和她毫无瓜葛的小童,这心态如同恶魔般残忍,真是不敢想像,这是怎么了?10岁啊,花季少女的手段令人发指,问题出自哪呢?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负主要责任的应该是父母吧。虽说这些是个例,但培养出阳光积极的孩子是家庭的福,也是社会的财富。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作者莎拉家道中落,又独自扶养了三个孩子,艰苦可想而知。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三个孩子有孝心、有人生目标、懂得抓住机遇,这种品质在当下非常难能可贵。莎拉从典型的中国妈妈转而接受犹太民族的教育方式,套用作者儿子的一句话,“感谢以色列的生存教育,让他梦想成真。”
我欣赏以色列人爱孩子爱得长远,为孩子的将来考虑,而不是在爱的名义下感情用事。他们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可以从干家务活开始,但又让孩子知道仅仅干活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社交能力,这点我非常赞同。
社交能力关乎孩子个性的发展和生活幸福指数,生活在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孩子个性会健康发展,也会是幸福的。莎拉提出从孩子降生第一天开始就该学习了,父母是他的第一任社交对象,他与别人的交往模式,都首先在父母这里得到练习。莎拉把孩子推出家门锻炼沟通,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自己以身作则参与社会工作,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发展了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同时也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以两倍于自己说话的时间倾听对方的话。二是要多提问,求得知识是人际关系的开始。”哎呀,这方面儿子做得不足,原来问题还是出在了我们身上,我也要赶紧想想,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争取和孩子共上一台阶。
对于“越爱孩子越要后退一步”的观点,是最近才印入我脑海的,一直认为爱孩子就要事事亲力亲为,碰到孩子犯错误坚决斥责,决不姑息。莎拉对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犯错时,首先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避免难堪,再让其自己领悟,孩子就更容易接受,自己更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可爱妈妈!噢,学会爱,好好爱,正是我该学的。原来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与孩子保持合适的距离,为其留下思考的空间,这才是有境界的爱。我要不断地学习如何去爱,相信父母的提升直接受益于孩子。
再也不为儿子给我打的高分而沾沾自喜了,我要做个八十分的慢养妈妈,不做管家,做军师。儿子,你怎么看?
读《特别恨心特别爱》这本书后
瑞琪妈妈
周五孩子才把这本书从学校带回来,我拿起书翻了一下,顿时被书里的一个幽默小故事吸引住了,故事内容是:一大一小老鼠约好出去游玩,回家时遇到一只猫,被猫追赶到死胡同里,大老鼠当时很绝望,但是小老鼠却急中生智学起了“狗叫”把猫吓跑了,用“狗叫”来比喻学外语的重要性。
拿起书就从头开始看起来,越看越爱看。用一天半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之前我也读过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但沙拉的这本书更能受到启发,首先感谢周老师,谢谢您的推荐。
我没读多少书,有时心里想到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也不知道用何方法来引导孩子,这本书告诉了我如何教育孩子,只要按照这种方法,我相信即使培养不出千万富翁也能培养出聪慧的孩子。
书的作者是位坚强的母亲,靠卖春卷来维持这个,还要供三个孩子上学,没移民前也是孩子的“洗衣机”、“银行”、“电饭煲”,“移民后”继续这个角色,直到犹太邻居大婶提醒她说:“父母能给孩子许多爱,但父母却不能代替孩子长大。每个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份爱是要有质量的。有的爱就像清水一样,润过孩子干渴的喉咙之后就无影踪了;而有的爱则好像浓浓的鲜血,注入孩子们的身心,一生都将在孩子的身上流动,给予孩子们生命的力量。”接着还讲了个故事,她才如梦方醒。
原来溺爱孩子有朝一日孩子要为孩子包扎伤口,心软是害,狠心才是最爱。狠下心来看着孩子或领着孩子走而不是抱着孩子走,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不该出现的时候就远远地看着,永远都不要代替孩子成长,溺爱孩子如杀子。
她的三个孩子特别的孝顺,她生病时孩子轮流守护,吃鸡时把鸡腿、鸡翅和鸡脯肉都留给她,看到这里我非常感动,多么懂事的孩子呀!
都说是穷养儿子富养女,原来女儿也可以粗养,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种种磨难。不会因为你是女孩就特别优待,这点我非常赞成,以后适当地给孩子来点挫折教育。
辛苦与幸福同在,只要我们不断地去体会、去实践,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会很优秀的。
三、 给个可以创造世界的机会给孩子吧
————张艾家长
看过《钢琴师》,对犹太人的了解也从这里开始,他们的坚强和聪明是这个民族的特质,沙拉有着犹太人的血统,也有着中国人的血统,她所反应的现实生活其实也代表了第三世界国家在教育上的综合体,这本书一口气看完,还是比较有共鸣的。
观点一:知爱而不知教
如何爱孩子,其实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深思过,仅凭不断的学习去敏感的体验孩子的变化,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机会给予一定的帮助,但很多时候还是不懂如何处理。这么大的孩子之间已经开始拉帮结派了,有的时候回来说今天和谁绝交了,明天又和谁绝交了,还有谁和谁是一帮的。道理讲了很多,也告诉她很多交友的方式,但孩子的个性没有那么强大,会在需要友谊的同时没有了立场。看完书后,我觉得一个道理从大人的嘴里说出来,其实很苍白,或许让她体会一下如何更大范围的释放自己的爱心才是可行的。
观点二:有偿生活机制基础课
独立生存能力在未来是一项基本课,信息和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无法抵挡外来的诱惑,如果把一张白纸直接丢给社会,给孩子造成的压力会很大,那样的结果只会成为啃老族之类。家务活和学校分工、社会义务,这本该就让孩子从小应该开始锻炼的一种能力,比如说贸易节,原本学校是为了让孩子对钱币的认识和推销艺术的成长为目的和原则的,但我认为这种游戏非常错误:一、卖的东西是自己动手做吗?二、商品定价如何制定?三、团队精神如何发挥?四、错误的强行买卖如何监督?五、学会记帐、节后交流心得。光光一个游戏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能力的确有大有小的,在这次节日里,我也看出自己孩子对满眼喜爱的物品的无知购买,所以,沙拉说的有偿的生活机制,除了家务之外,采购和现金交易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生存教育和技能教育。
观点三:与人交往的心灵钥匙.
把孩子推出去,真的需要勇气,就我来说,我非常愿意将自己的孩子象放养的牛羊一样丢出去,可是现在社会的阴暗一面让我也感到非常的害怕。沙拉有说,沟通是一门艺术,孩子不会一天就掌握的,就好比我们面对上百人开会一样,也不是一开始就不会在讲台上两腿打哆嗦一样。我很赞成将孩子丢出去,视野开阔了,人心也开阔了,社会或许会越来越温暖,越来越阳光。
父母真正的成功,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他独立的人格,面对他的世界。越早放手,或许会看到一个不一样孩子。这本书对我的教育非常深刻,孩子迟早是世界的孩子,她有她的人生,而父母履行完必须的职责之后,那就是支持,让她的人生能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空间可以畅游。
最后想说,做父母很难,但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将来你的孩子同样会遇到和你一样的问题,不如让她们从现在改变,让以后的教育不象现在这样没有了自己。
四、《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安汝妈
做父母的对待孩子会狠心吗?如果这句话问中国的父母,我猜大多数的中国家长回答会是:现在只有1个孩子怎么狠的下心。其实一直以来我的想法也和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家长一样。但是当我看了《特别狠心特别爱》这本书之后我的感触非常深刻,不断在反思以前为孩子做的点点滴滴。
作者沙拉是生在、长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有了三个孩子后与中国的丈夫离异,只身带着孩子回到以色列,寻求“教子秘笈”。我从历史书上学到过,犹太人很厉害,很能经商。读了这本书也才对犹太人和她们的成长、教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结合中国的教育现状和以色列的教育理念,通过自己的教育尝试,采用她对孩子的“延迟满足教育法”,“适当不满足的教育艺术”和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独立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方法,使自己三个孩子的教育成长获得了成功,书中列举了许多事例,对现阶段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比较大的启发。
在生活的现实中我看到过几个场景:某中学学校大门口,下午4:00左右,学校还未放学门口就已经站满了家长,有的骑车,有的开汽车,家长与家长之间在无聊的等待中讨论最多的就是:“你孩子学习怎么样?”“我孩子学习怎么样?”“他老是要玩电脑怎么管也管不住………”放学铃声一响,每个家长的脖子统一像长颈鹿似的伸长期待着孩子快些出现。这就是中国式的爱,当然为了小孩的安全接送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孩子真的这样娇嫩吗?真的连上学放学都没有办法自己回家吗?中国的孩子独立能力就一定这么差吗?
爱孩子,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用父母的幸福来栽培儿童。任何一位理智的父母都不愿意送给孩子这“最可怕的礼物”,更不想“毒死孩子”,不愿做“最坏的教育者”。在所有与孩子有关的问题上,我们可能始终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全然不知道我们的爱也有可能是目光短浅的短线投资。看到很多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生,高分低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看到很多年轻人30好几了,还要靠父母积攒了一辈子的工资买房、供房、结婚。孩子在社会上扎根难,不能全怪社会竞争环境高精尖,想一想,自己这双推动摇篮的手有没有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与素质?有没有因为自己所谓的最伟大、最奉献、最越俎代庖的家庭教育,反而辜负了孩子的信任和寄托?
最懂得舔犊之爱的中国父母为孩子付出的爱之深,做出的牺牲之巨,在世界上是少见的,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虽然,苦劳与功劳并不冲突,深厚与艺术并不对立,牺牲与智慧也不矛盾。但是,如果只要温度不要理智,只管牺牲不讲究智慧,习惯包办不肯撤退,那就真可能只见苦劳不见功劳了。然而,令人忧心的是,很多深陷在爱的误区中的父母,丝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干将,自己正在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身为父母,不担心你不爱孩子,就怕你不懂得如何爱孩子,如何教孩子!当你爱孩子的愿望像啤酒沫一样往上蹿,而你爱孩子的理念和技巧却还停留在愚昧落后的阶段,那你就是世上最没有成效、最可怜的父母。
我们今天的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怎样才爱得有价值、有意义、有作为?是我们每个父母应该自我检验的时刻。
从我们目前的情况来分析,应以“培养孩子开拓精神,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和素质。我们从爱孩子就要为他们深谋远虑出发,把学会独立生存作为最贵重的礼物送给孩子。犹太的富裕阶层更高瞻远瞩地点明了这一点:未来后工业化社会的一切竞争都是全球性的。要想保证下一代犹太孩子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有优势地位,只从事高度技术性的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CEO管理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人文价值等综合性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孩子尽早树立价值观、判断力、人生坐标、独立思想,我们家长根本不可能为孩子做出所有的选择。尽管家长们富有宝贵的人生经验,但是,后工业社会的价值变动光怪陆离,聪明的家长不是越俎代庖用他们的价值观为孩子做决定,而是应该给孩子提供原动力,启发孩子去思考,我会对我的孩子说:“孩子,想想你的兴趣在哪里,你的天分在哪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否准备好了终生学习的态度?”
看完了这本《特别狠心特别爱》之后,我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下沙拉,因为她让我懂得了如何更好的培养和教育孩子。我遇到过许多家长对孩子付出一片爱心却收效甚微:孩子不听话,不理解父母,偶尔还是小昏君,并且出现啃老苗头。可是当我们透过这种表象就会发现,导致这个问题的并不是子女,而是我们父母。是父母在伟大的爱子光环中走进了误区,才不小心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如何走出这个误区,是我们在今后和孩子的教育过程需要认真学习和反思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等我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她看到这篇读后感会深切的对我说:“妈,您真棒!”
五、《特别狠心,特别爱》的读后感
雨童妈这本书《特别狠心,特别爱》标题让我的眼前一亮,打开这本书细细阅读之后,也爱上了这本书。书的作者沙拉是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后裔,育有两子一女,她教育子女的方式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她用科学,理智,智慧,有质量的教育孩子,是我们这些父母,尤其是我们这些70后,80后父母值得学习的。我们这一代物质条件都比较优越,而又往往是独生子居多,总希望给孩子最多的,最好的,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创造,这其实是不好的。而孩子呢,就变得更加依懒父母,所以出现了“啃老族”“孩奴”这些词,这本书对我们广大的父母来说,对教育孩子太有启发和帮助了。
沙拉多次在书中写到,中国家庭的教育现象,孩子不管是上学,放学,都抢着帮他们拿书包,还不忘给孩子买点心吃,回到家逼着孩子背课文,背单词,孩子对某方面感兴趣,却赶忙阻止,反而让孩子只用心在学业上,好像其他兴趣爱好都是没有用的,于是孩子变成了书呆子,没有了创造,更没有了快乐。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又能融入到社会中去吗?答案是不可能的。沙拉为我们作了一个好的榜样,她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孩子很快乐。前段时间,电视上播的一个电视剧我很喜欢,名字叫《孩奴》,剧中的母亲就是典型的孩奴,她每天下班监督儿子做作业,做完了,还让孩子做其它的一些习题,儿子整天满脸愁苦,好心的爷爷实在看不下去了,带孙子去玩喜欢的船模,却不小心被妈妈发现,妈妈面红耳赤,张口就骂,还把儿子的船模给砸碎了,结果儿子当场伤心的哭了。故事的最后,儿子离家出走了,母亲得知孩子找不到之后也病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结果呀!这就是这位母亲的教育失败。沙拉总结了犹太人爱孩子的理念和方法,她将爱子秘籍总结了七个字:特别狠心,特别爱,书中提到的几点:一,在有偿生活机会中爱孩子。二,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三,撤退一步,学会放手。我觉得都很不错,让孩子知道,努力了,劳动了,付出了,就有收获,“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忍耐,“撤退一步”不包办任何的事情,只做一个参谋,提醒的朋友。
我们和其他父母一样,和全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爱自己的孩子,爱他们甚至超越了自己的生命,把一切最美好的都给了孩子,但是请不要忘记,爱他们的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让他们能够自己去创造,不要让他们总是躲在我们的保护伞下,变成长不大的孩子,不要等到有一天,孩子问你“妈妈,西瓜怎么切"的时候,你才后悔,人生不能重来。请把握好孩子的童年,像沙拉一样做一个特别狠心,特别爱的母亲!
六、《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婧儀妈妈
《特别狠心特别爱》是犹太裔上海女作者沙拉的关于孩子教育的心路历程和感悟,她在中国有着不成功的婚姻,但在回以色列后耳闻目睹的不同教育理念让她在子女教育上获得了公认的成功。在不同的文化中,她学到了以色列教育的精髓,并把这些教育的精髓带到她的第二故乡——中国来。
正如本书的封面上这样一句话“上海犹太母亲培养富豪的手记”。虽然“犹太”和“培养富豪”是这本书的噱头卖点,但从成功的三个孩子分别送给妈妈三把钥匙,24岁大儿子送给妈妈一把豪华车钥匙,二儿子送给妈妈一把豪华别墅的钥匙,女儿则送给妈妈一把装满珠宝首饰的保险箱的钥匙看,孩子们的孝顺、成功是不容置疑的。到底她有什么秘诀呢?
这位睿智的,流着中国人和犹太人血液的妈妈送给了孩子三把钥匙,概括起来——坚强、自信、宽容。具体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沙拉回忆说,她刚带三个孩子去以色列时,和大多数的中国妈妈一样是全包办型母亲。“只要他们学习好,再苦再累也值得。”为了让孩子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动一下手。这就是千千万万中国父母的写照。
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就是奥数、英语、舞蹈、音乐、画画,岂不知生存教育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生存教育让孩子一辈子受益,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能如鱼得水。沙拉书上有句话:任何一种爱最终都是为了聚集,只有一种爱只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以独立的人格面对世界。放手越早,孩子就会越早走上独立之路。所以为了让孩子顺利立足于社会,我们要做个特别狠心的母亲,只因为特别的爱!中国的富人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贵族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享受最好的待遇。而犹太富人也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这种贵族学校却是锻炼学生吃苦耐劳、锻炼学生自理能力的教育。犹太妈妈不充当孩子的提款机、洗衣机、电饭煲、提款机,不做孩奴。做妈妈最深奥的艺术不是做包办型的大管家,而是做“观察,再提醒,参谋”的军师。
沙拉说“延迟满足”是犹太人对待孩子的方式。因为“延迟满足”有以下优点,“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他所要的东西并不能唾手可得。“延迟满足”增强了孩子被拒绝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对成功至关重要的逆伤。“延迟满足”还训练了孩子在延后享受中磨练意志,磨练对人生的期许,从而变得更有弹性,在学习方面也会变得更有耐心。
沙拉还以“芭比娃娃”的例子来说明另一个理念“有偿教育机制”。“小时候女儿很喜欢芭比娃娃,我给她买,但有一个条件,要她学着和芭比娃娃沟通。这样女儿的沟通能力越来越强,拥有的芭比娃娃也越来越多。”让儿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让孩子从劳动中得到满足,从劳动中体验父母的辛苦和金钱来之不易。
中国的父母们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在想着为了他(她)买一套房子,找好另一半,自己辛辛苦苦,孩子也没有了危机感,长大了也如此辛辛苦苦,如此世代相传。
理论上都知道该如何严格要求孩子,但实际操作上还是经常心软手软,今天我们既然懂得了,生存教育的重要就行动起来吧。
七、《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启宬爸爸
看《特别狠心特别爱》,封面上的作者严肃、坚定,透露出倔强的神情,莎拉成功地转变从去了以色列开始。
我们先来看看以色列,以色列是个小国,1948年建国,从无名小国到经济强国,现代化工业、农业、科学技术举世瞩目。其主要人种是犹太人,犹太民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智商非常高又重视知识,犹太人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记忆训练,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开始教他们读《旧约》。在《圣经》上沾蜂蜜,让孩子知道书本是甜的,这事也是犹太人干的。作者莎拉在如此大氛围下,转变思路,培养出了引以为荣的三个孩子,以色列人的育儿观念应该学。
“有偿生活机制”是犹太生存教育的一个精华,犹太家长抛弃了很多浮华的东西,把生存教育列在教育的首位,直捣教育的初衷——让每个孩子长大后生活得更好,这应该是每位家长的心声。我想让孩子从记好账开始,学着管理自己的账户,参与家庭理财,有重大支出时让儿子来判断是否必须,这样儿子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无形中会提高其责任感。学校每年的贸易节办得很好,向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平台,高年级的孩子就会知道了商品流通才能赚差价,锻炼了他们的成本管理能力。
在有偿生活机制的运行下,其实还培养了每个孩子的沟通、交际能力,最终孩子们走向社会,需要的就是这些情商了。
学习“适当不满足和延迟满足”教育,作者提出,该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他所要的东西并不能唾手可得。当今大家生活好了,对于孩子大都超前满足、过量满足。我平时管得少些,孩子的要求基本满足,看来要改,溺爱不是爱,要狠下心来爱,教育孩子有被拒绝的心理承受能力,儿子有些浮躁,正好培养他对学习有耐心和至关重要的逆商。现在社会上强调爸爸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很风靡的“爸爸去哪儿”,“父子阅读”等等,儿子也到了小升初阶段,我要多陪伴儿子,让他向自主、自强、有目标的男子汉靠近。
作者莎拉告诉我们,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时间、精力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也不见得终身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谋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才会有从容的晚年,孩子也才会收获成功的人生。以此作为警句。
启宬爸爸
八: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佳婧妈妈
“父母爱孩子的心意永无止境,但是,心意的质 量也有考核标准-高质量的父母之爱,就是让孩子终生受益。”这本书教育我们家长如何做父母,如何爱孩子,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如何让孩子长大后生活的更好!从中让我们家长重新检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并由此探究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能帮助孩子获得人生长远幸福的真经!
作者沙拉是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这位母亲育有两子一女,本书记录了这位母亲培养教育子女的手记,阐述了爱子秘籍,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探究什么是真爱,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获取人生长远幸福的真经。读了这本书让我重新检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感悟别样的跨国教育,走出教育的误区,学会如何科学、理智、智慧,有质量的教育孩子,这本书太给力了,对于教育我两孩子太有启发和帮助了。
书中记录了这样一条新闻,让我感悟很深:山东有对夫妻从农村来到城市,靠捡破烂为生。他们自己省吃俭用,却花了三千多元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孩子有了电脑,天天玩游戏,反倒不想去上学了。中国家长总认为家情是大人们的隐私,是孩子们的禁区。自己是苦是累是委屈,不能让孩子知道,不能让孩子的思想有负担,影响学习成绩。但是,又不能让孩子衣食住行上比同学们差,怕孩子人前人后受歧视,产生自卑感。父母们承担下来一切,本是出自一种奉献和牺牲,可是,对家情知之甚少的孩子,对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劳作感到习以为常,被超量满足久了,更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觉得深爱自己的父母做这些是天经地义的,从而产生理所当然的依赖心理。当今社会像这类事已经很普遍。爱孩子是母鸡都能做的事,但教育是另外一回事。”确实我们只知道盲目无条件的爱,哪里晓得爱子的艺术。可是我们都忘记了这一点,我们周围到处都是保姆式的,直升机式的家长,把孩子惯得公主、王子型,到头来让孩子成了无承担无成就的“啃老族”。所以教育孩子的生存技能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知道家庭责任感。让孩子记住:天上没有掉馅饼不劳而获的好事,而且据调查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了失业率为1:15,前者比后者多收入20%左右。从小懂得劳动伦理学的孩子,在对生活不断体验的基础上,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方向,日后更容易事业有成。
犹太人把生存教育放在首位,让孩子学会做家务,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激发她们的生存技能,点燃她们的理想和追求,不是做一个狠心的周扒皮妈妈。犹太妈妈不充当孩子的提款机、洗衣机、电饭煲,不做孩奴。做妈妈最深奥的艺术不是做包版型的大管家,而是做“观察,在提醒,参谋”的军事。而中国的孩子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当然不全是),做父母的照看了小学,再陪高中,供应了大学,再负责买房娶媳妇。中国的富人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贵族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享受最好的待遇。而犹太富人也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这种贵族学校确实锻炼孩子吃苦耐劳、锻炼学生自理能力的教育。对比之下两个国家父母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
在家教方面,教育孩子什么事是不能做的,非常重要。“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忍耐,增强孩子被拒绝的心里承受力,让她自己什么事情不是为她一人准备的,什么东西并不是
唾手可得,训练孩子在延后享受中磨练意志,砥砺对人生的期许,变得更有弹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
看了《特别狠心特别爱》让我们知道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以独立的人格面对世界。放手越早,孩子就会越早走上独立之路。溺爱是害,狠心是爱,家长学会爱,孩子赢未来!
在这里非常感谢我们亲爱的周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礼物,让我们做父母的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谢谢!!!
九、《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佳妮妈妈
看了《特别狠心特别爱》这本书,让我触动很大。就像沙拉在书中写的,家长们很多时候对孩子的关心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孩子在成长中,父母起的作用应当是指导,而不是指挥。一味盲目跟风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其实非但没有发展他们的兴趣,很多时候都是扼杀了孩子们的兴趣。读了这本书,我才确确实实领会到犹太家长对儿女的爱,以终身受益为目标,他们不做短线,他们做长期投资。《有偿生活机制不培养啃老族“挖掘每个孩子的富翁潜质|,”财商能力从娃娃抓起,”延迟满足让孩子理解家长。”
中国人觉得爱是爱,教育是教育,而犹太人觉得,爱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在如何爱孩子,爱的目的,爱的理念,爱的方式,爱的技巧上,犹太人和中国家长切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从爱孩子就要为他们深谋远虑出发,把学会独立生存作为最贵重的礼物送给孩子。他们从孩子的身后退一步,做孩子的军师,负责参谋,观察提醒,而不是越俎代庖的包办他们的一切。
看了这本书后,让我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孩子就像风筝一样,要给她足够的空间去自由发展,翱翔。父母无法永远为孩子遮风挡雨,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独自闯荡。那时,他们直面挑战的勇气与毅力将是我们无法给予的。唯有从当下,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懂得要收获,就首先要付出,这样才能让孩子今后受伤时知道如何包扎伤口后继续奋斗。
真正成功的父母就是让孩子尽早离开自己,能够独立生存,融入这个社会。毕竟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给孩子所有,只有当他们真正独立,真正有自己的追求,孩子才能有所成就,父母也才能感到欣慰。
2013-12-30
十、以爱之名,爱而知教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嘉威的父亲
我相信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自己孩儿的,爱孩子的心意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我们来自不同的种族和国家,经历着不同的家庭成长经历,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价值理念,当然也造就了不同的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方法。
作为父母的我们教育子女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以爱之名在教育自己子女,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同样,作为父亲的我也抱着望子成龙的理念,用自己的爱和力量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心态的趋势,加之全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众多社会因素的叠加,使原本纯粹的家庭教育、育儿教育变得不是那么的纯粹了。所以其实更需要反思的是作为家长本身的我们,我们的爱究竟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还是让我们的爱变成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枷锁,束缚了孩子真正的成长呢?我觉得作为父亲的我不能以爱之名,爱而不教。
其实每次孩子递给我一本新书的时候对我而言就是一次全新的成长体验,这次看到书名的第一刹那我被吸引了。《特别狠心特别爱》,“狠心”和“爱”3个字首先进入我的眼帘。我脑中打了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爱可以和狠心放在一起?狠心了的爱要怎么爱呢?再一看还是要“特别”的“狠心”和“特别”的“爱”,这是怎样一种教育方式?我带着深深的问号,开启了阅读之旅。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书的作者沙拉是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这位母亲育有两子一女,他们在上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中以建交后,沙拉为了父亲的遗愿以及对以色列教育观念的好奇,她携儿女来到了以色列。中以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她有了更好的直观比较,同时也让她更好地用科学的方法对儿女进行教育。并终于将他们培养成才。本书记录了这位母亲培养教育子女的手记,阐述了爱子秘籍,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探究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能帮助孩子获取人生长远幸福的真经。这本书讲述的别样的以色列家庭教育模式,感悟别样的跨国教育,让我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作为孩子的父亲,走出旧有的教育误区,学会如何科学、理智、智慧,有质量的教育孩子。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教育孩子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单纯的只是爱孩子或许没有什么对错可言,但是当爱孩子赋予了教育的意义,那么恰当合适的爱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反之过度的爱或是单凭父母一腔热血的爱,反倒是会成为阻碍孩子成长甚至是会成为毁了孩子一身的“罪魁祸首”。
本文作者原来深深根植心中的也是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当她远到异乡的时候看到邻居朋友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时,她开始反思了,作为家长的她给予孩子过度的呵护是不可取的。我们很多家长都是一样的方式只知道盲目的无条件的爱,哪里知晓爱儿育子的教育是种需要学习的艺术。
其实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是一种以家庭成员全员包围式的爱为基础,所有爱都汇聚到孩子身上。而以色列的家庭教育是不以聚合为终极的,而是以分离为代价的爱。这样的差别直接的导致了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本质性差别,形成了中国式的“啃老族”、“草莓族”……其实以分离为终点的情感就像当初产下子女时,连着他们的脐带必须剪掉一样。我们要离开他,学会放手,这样他才能真正飞翔。
可是我们似乎都忘记了这一点,甚至无数的家长本身觉得“狠心”的教育方式本身对孩子就是“虐待”,随处可见的众多的“保姆式”、“直升机式”的家长,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小需要他们的保护和照顾。孩子们呢,则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主”、“王子”型;成了不堪一击的“草莓族”,看似光鲜有个性实则是一副臭皮囊;成了无承担无成就的“啃老族”。
沙拉在书中多次提到现在中国家庭教育种种现象,中国式家庭教育是保守的、牺牲的、受折磨的、低效短浅的。检视一下我们自己,对号入座看看我们是不是这样的。每当他们背书包时,我们抢过去帮他们背;每当他们出去玩时,我们逼着他们背唐诗,背课文;每当他们对绘画有兴趣时,我们忙去少年宫帮他们报名学钢琴学奥数;当我们坐公交车时,我们教会了他们抢座;当我们不劳而获时,我们教会了他们数钱;当我们面对农民工、残疾人时,我们教会了他们冷漠面对。于是,坚强、创造力、快乐、爱心、成就、责任等等优秀的品质与他们无缘。而沙拉为我们每一个家长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通过她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科学有效的培养孩子成长为一个对于社会有用的人。
沙拉总结了犹太家长爱而知教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方式,并将爱子秘籍总结为七个字:特别狠心特别爱,并归纳出了三大内涵,帮助我们理解和行之有效的实施。
一、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
“有偿生活机制”是犹太人生存教育的一个精华,它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不仅使犹太人子孙精明富有,而且还使得他们无论瓢泊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如鱼得水地开展他们的事业。犹太人很看重孩子的生存教育和技能教育,学校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的技能教育,而在此基础上,家长首要的就是教会孩子生存的能力。就比如说将干家务活看做孩子生存教育的基础课。有偿生活的机制目的在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理财意识、自我管理意识等等,这个不是以赚取金钱为目的的教育,只是通过这样有偿的方式来激励孩子。不论是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他都可以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付出劳动,获得报偿。从小懂得劳动的孩子,以这样的方式不断体验生活,找到自己一生的方向,赢得自己未来人生道路的成功。
二、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
“延迟满足”是以色列亲子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类一生的生活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欲望,他们就用“延迟满足”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他所有的东西并不能垂手而得。甚至有些时候不是我们努力了就一定能收获相应的成果的,所以“适当不满足”都可以让孩子提前体会到这样实际的现实情况,至少孩子在以后面对可能发现的这种情况下内心不至于无法承受。“延迟满足”增强了孩子被拒绝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对成功至关重要的逆商。“延迟满足”还训练孩子在延后享受中磨练意志,磨练对人生的期许,从而变得更有弹性,在学习方面也会变得更有耐心。我们现在的很多孩子为什么面对一点点的挫折就无法承受,时不时的还会曝出某某学生自杀等新闻。中国式家庭中对于孩子的挫折教育其实至关重要,孩子在锦衣玉食中是无法锻炼出坚强的内心能量的,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见彩虹,经历过不如意才倍加珍惜每一分的努力成果。
三、撤退一步,学会放手
犹太思想家朱特比说过“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如果父母过分呵护孩子,反而使孩子失去自信心。”不做包办的管家,做一个参谋、观察、提醒的军师是犹太家长对自己父母角色的定位。犹太父母退居二线,鼓励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愿景,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实践。他们对儿女的爱,就是这样以终生受益为目标,并且常常比喻自己的家教方法说:我们不做短线,要做长线投资。
看完全书,其实不难发现,以色列的教育虽与中国教育很大一部分也是相同,中国的很多传统教育中早早就有这样的说法,比如说“自古雄才多磨练,从来纨绔少伟男”“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等等,这些不是和以色列的教育有异曲同工之效么?为什么事到如今我们这些现代的家长就做不到呢?
现在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确有一部分的原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儿父母教育方式,加上我们还是传承传统的育儿方式,一家一个孩子,却有4-6个家长的关爱,难免会有教育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加上溺爱的家长居多,局面就变成现在的各种不良的家庭教育现状。我作为父亲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存在,总是会有那么些心疼和舍不得的时候,但往往我们这样不经意的疼爱就成了阻碍孩子将来的人格完善的成长的罪魁祸首。
话说回来,我们或许地域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很多方面的教育的差异性,不过我认为“以爱为名”的教育却是相通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已特有的禀性,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先生说过的“因材施教”确有着它的科学所在。但犹太民族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确实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让我们以爱的名义为孩子创造相应的“条件”和“环境”来培养孩子的同时,更注重孩子们独立思想的培养,让孩子不断的在生活中学习和体验。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必定会经历痛苦、难过,甚至会带来身体的伤痛。但是我们作为家长在为他们营造尽量可控的环境下,也尽可能的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面对那些痛与伤,适时的收起我们对孩子的痛爱,并把爱深深的藏在心中,在孩子的身后默默地守候他们,相信孩子们会交给我们一份满意的答卷的。
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学会爱,学会爱而知教,我们的孩子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十一、《特别狠心特别爱》的读后感
金典妈妈
在儿子手中接过这本书时,知道又一次心灵的旅行要开始了。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经验。也可以不断地反省自己,每个人都在找寻做最好的自己。
有时深怕自己的经验不够,所以,也在寻找人生中的导师。其中看到健康的亲子之爱,应以子宫出发点,在旅程上点燃篝火,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生存技能和生命素质。儿女是来源于子宫的作品,即使是作品,一旦发表,也会获得独立于作者的生命,不是作者可以支配的,对儿女的成长竭尽全力、有所为的施爱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有价值的高质量之爱。让我脑海中有个想象画面,好有诗意。感受到沙拉女士写作能力真当不错!想到自己现实中,似乎自己很欠缺的,对孩子的溺爱成了影响孩子成长质量的雷区。生命也就是生存技能和生命素质方面如何?在署假也有意让儿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之前孩子这方面相对动手的少,搞卫生、洗衣服、烧菜,首先在没有能力帮助外界时,想到先帮助自己家庭成员开始,家庭成员好好享受爱开始。我也想到自己小的时候,不断的参加劳动,也会有不情愿去劳动烦燥的时候,现在成了我心灵上的一片美好的回忆。如果当初爸妈没让我做,我就没这么多的心灵记忆。每当回老家,村里的老人家在我的面前说起小时候,一点点小,个小,就参加田里劳动,割稻。收割小麦遇到蛇什么的。在池塘里在荷叶杆上及背面摸螺狮,收获一餐美食情景。那时,好多个夏天要赶在太阳没升起就要劳作完成,为了不让田里的豆角刮开在地里,在露水期就要拔回家里来晒干后打豆子。为了早起割稻子,抢在中午烈日当头可以在家避凉,那时,我的爸妈也是比较狠心的,把我们兄妹当作一个劳力。现在体会到特别的爱了。现在想想自己孩子。我应如何来狠心来对待,让他长大会感受到是爱。
其中看到这段话,让我也是挺深刻的,孩子一出生,首先面对的关系是和父母的关系。所以,家庭氛围是孩子今后人际关系的底色。只有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好,和其他人的关系才会好。父母要在家庭中努力营造一个信赖、坦诚、互相尊重的氛围。一个连父母都不信赖的孩子,怎么可能信赖别人和被别人所信赖呢?早些年我有时会不理解爸妈的理念,努力赚钱很舍不得花,有时节约让我无法理解。观念是很难去改变的,但是,现在,我都会理解,其实人的一生只要到了象爸妈这年纪开始享受生活也算是成功的,原因是孩儿时代、中年时代都是在不断的努力挣钱、挣自身价值。到了老年享受价值的回报。
在看到适当的不满足的艺术中,教育的主要理念就是延迟满足。就上次儿子在学校有一次给爸妈评分以及跟爸妈说些心里话中,提到说,房子装修,儿子房子要求绿色来装点,说对眼睛有利。显然,说的也有理。我说回答:当你这学期努力把作业完成,期末考出一个好成绩,能升上一个理想的初中。这样署假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绿色来装点你的小房间了。按我以前就会说现在已经来不及了,现成只有现在的白色了。我刚好也看到这章节,就学会了延迟滿足。
作为父母,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来完成自己的每一个人生阶段。感谢周老师采集如此受益的书给我们家长。还是感谢!
十二《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梓境爸爸
拿到小家伙从学校带回来的书《特别狠心特别爱》,马上就被书名吸引住了,如今社会,《赏识教育》正当盛行,宝贝儿子、女儿疼爱有加,“狠心”从何下手?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一口气读完全书,启发有加但总感觉不过瘾,静下心来、潜心慢读、细细品味,感觉真的受益非浅。作者亲身经历了中国、以色列两国人民对孩子的爱及教育的方式,深刻分析了两国人民在孩子教育上区别及产生的结果,从“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以爱的名义延迟满足”、“越爱孩子越要后退一步”三个方面系统阐述“特别狠心特别爱”的理念,有案例、有剖析、有对策,道理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
“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中提到“犹太人把生存教育列在教育的首位,而有偿生活机制是生存教育的精华,尤其是财商,财商不仅是财富能力教育,更是一种品格教育和责任教育”,现在小孩各方面条件均比较优厚,责任意识缺乏是普遍现象,无法体会父母劳作的辛苦,对财富与创业更是没有概念,我儿子也不例外,遇到找零找回来“一毛钱”,脱口而出“一毛钱有什么用?”,小家伙以前每年的压岁钱都是我们给保管着,他心里老是耿耿于怀,我想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增加他的财富意识,于是11月第三个星期六,我就跟小家伙聊起来了,“阳阳,你现在也慢慢长大了,爸爸妈妈也想让你自己把钱管起来,你看从今天开始,你的零花钱、压岁钱就由你自己管理咋样?”,一听说可以自己管钱,小家伙从床上蹭的一下跳起来,两眼发光,“好呀!”,“那该怎么管呢?”,经过不翻激烈的头脑风暴,我们一致决定通过“支付宝”把这笔钱给理起来,说干就干,星期日早上我们就顶着严寒、冒着风雨兴冲冲地去平安银行开户,可惜老天不作美,银行不充许16周岁以下儿童办理电子银行业务,看来“支付宝”的计划落空了,看着小家伙失落的眼神,我深深感受到了小家伙对理财的向往,可不能好不容易把小家伙的调动起来的热情给浇灭了,于是我突发奇想,用我的支付宝给小家伙开了一个子帐户,当小家伙回家周末看到自己手机支付宝帐户里“472元”余额时,兴奋不已,赶紧把他转到“余额宝”帐户,迫不及待地问我何时有收益?但等他第二周回家看到每天只有“9分钱”入帐时,眼睛中流露出不屑的眼神,“看不起小钱”的小毛病又犯了,开始不太关注支付宝帐户了,观念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等其变,一月之后,当我再次让小家伙打开“余额宝”帐户时,“咦,怎么有2.61元收益了”,小家伙突然有点惊喜,催我赶紧把12月份的100元零花钱打给他,我想或许小家伙开始慢慢领悟了积少成多、赚钱不易的道理了,这或许也是品格教育、责任教育的良好开端。
就像小家伙在书的首页给我的留言:“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爱你的儿子”,父母这个岗位学问太深,进门容易,毕业难,唯有不断学习、学以致用,与孩子共同成长。
十三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
嘉威妈妈
《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的作者沙拉是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本书记录了这位母亲培养教育子女的手记,阐述了爱子秘籍,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探究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能帮助孩子获取人生长远幸福的真经。读了《特别狠心特别爱》以后才知道犹太人的聪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优质的教育。《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三大内涵和对应的技巧,是这位犹太母亲在以色列改造孩子的经验、努力和思考,是传授给所有富裕或者不富裕家庭的爱子攻略。
读了特别狠心特别爱后,感触很深,让我明白了爱子秘籍的宗旨:爱孩子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爱要爱得有意义,有价值,有作为。读了这本书让我重新检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感悟别样的跨国教育,深思着怎样学会如何更加科学、理智、智慧,有质量的教育孩子。
爱孩子,需要学习,要追求高质量的爱。对孩子的爱,要以终身受益为目标,不做短线,做长期投资,要挖掘自己孩子的潜质。把学会独立生存作为最贵重的礼物送给孩子。从孩子身边向后退一步,做孩子的军师,负责参谋、观察、提醒,而不是凡事包办。
在我们中国,习惯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知爱而不知教,关怀强迫,过度热心,包括我自己也是,爱孩子,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使孩子长得更好,成长的更加健康。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之后,我希望能对我爱孩子有很大的帮助,学会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撤退一步,学会放手,并且希望孩子能够理解家长的苦心,能够培养孩子有乐观的人生态度,阳光生活,快乐成长。
十四、读后感
周怡妈妈
读了这本书后,感到真如书中所说的,中国的孩子许多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许多应该自己能料理的事都指望家长,上学连书包都依靠家长背,缺乏自理能力,任何事只求顺利,惧怕挫折,对照书中的成功者的成长历程,反思自己的生存现状,要想增强自己以后的生活,学习适应能力,我们应该吸取书中成功者的成长经验,有意识地去锻炼,培养孩子,狠下心来,领着孩子走,或者看着孩子走,绝不是抱着孩子走!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父母永远不要代替孩子成长。
溺子如杀子。对于这一理念,中国妈妈和犹太妈妈的认知是一样的,但是要真正做到不溺爱孩子,为孩子创造逆境,延迟满足,尤其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情商、逆商、财商等等,是非常不容易的。谁做到了,谁就是真正慈爱而且伟大的母亲。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人人需要学习。
沙拉女士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是她的感悟能力、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不亚于教授的水平。我们不是欣赏多么美丽的文字,而是希望在那些朴实的文字背后,找到关于成功教育孩子的秘诀。沙拉女士的确做到了,为天下父母树立了好的榜样,并指出了一条可以行之有效的家教道路。
十五、《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吴菲吴凡妈妈
女儿学校拿回一本《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书,说是老师发给爸爸妈妈看的,还要写读后感,哎,好吧,虽然年底很忙。晚上每天入睡前读一小时,终于看完了全部,看完后觉得非常汗颜,同样作为妈妈,跟书中作者沙拉相比,我的教育,甚至是中国的教育实在是太失败了。
书中讲述的是一位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这位母亲育有两子一女,他们在上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中以建交后,母亲沙拉为了父亲的遗愿以及对以色列教育观念的好奇,她携儿女来到了以色列。中以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她有了更好的直观比较,同时也让她更好地用科学的方法对儿女进行教育。并终于将他们培养成才。本书记录了这位母亲培养教育子女的手记,阐述了爱子秘籍,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探究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能帮助孩子获取人生长远幸福的真经。读了这本书让我重新检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感悟别样的跨国教育,学会如何科学、理智、智慧,有质量的教育孩子。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全心全意的爱着孩子,而且不求回报的付出着我全部的爱,周到的照顾着他们的起居,虽然感到孩子脾气渐涨,依赖性强,过着衣来伸身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每天早上起床也要叫,洗脸涮牙也要叫,甚至吃饭还是要叫,可我还是不忍责备他们,总想着他们还小,再长大一点点会好的。但我从来没想过儿时养成的坏习惯想要改掉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也要学作者沙拉一样,狠着心的去爱他们。虽然我不能像作者一样叫他们去买春卷,但至少可以让他们做到自已的事情自已解决,不能像以前那样碰到事情就叫爸爸或妈妈,自已一点主意都没有。还要带他们出去多实践,多锻炼,培养独自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