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阅读文献 汉语语法基础

专著部分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汉语语法阅读文献 汉语语法基础
﹡徐列炯:《生成语法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沈阳、郑定欧:《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马庆株:《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2000.

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

袁毓林、郭锐:《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

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80.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Adele E. 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马庆株:《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菲尔默:《“格”辨》,商务印书馆,200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屈承熹:《汉语认知功能语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冯胜利:《汉语韵律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刘丹青:《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

陆剑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陆丙甫:《汉语的认知心理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

﹡沈阳、冯胜利:《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袁毓林《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2004.

袁毓林《基于认知的汉语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任鹰:《现代汉语非受事宾语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汉语语法化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

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汉语语法化研究》(三),商务印书馆2007.

吴福祥、崔希亮:《汉语语法化研究》(四),商务印书馆2009.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石定栩:《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Bernard Comrie: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Syntax and Morphology(《语言共性和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Andrew Radford:《最简方案:句法理论与英语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论文部分

﹡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戴浩一 《国外语言学》1988.1

﹡“有界”与“无界” 沈家煊《中国语文》1995.5

﹡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刘宁生《中国语文》1995.2

﹡转指和转喻 沈家煊《当代语言学》1999.1

﹡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陈平 《中国语文》1987.2

﹡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李宇明 《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5月

范畴化:语言中的认知 文 旭,江晓红 《外语教学》2001年7月

﹡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 袁毓林 《中国语文》1994.4

姜望琪《Zipf与省力原则》,《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2月

﹡与语言符号有关的问题 文炼《中国语文》1991.2

﹡关于“省略”和“隐含” 施关淦《中国语文》1994.2

﹡形名同现及形容词的向刘丹青 《南京师大学报》1987.3

论结构主义语法与生成语法的关系程 工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1

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为原则陈平《中国语文》1994.3

小句中枢说 邢福义 《中国语文》1995.6

﹡汉语功能语法刍议 屈承熹《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4期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 张伯江《语言科学》 2005年11月

词汇功能语法(上)傅爱平 《 国外语言学》1990年第1期

﹡论元结构理论介绍顾阳 《国外语言学》1994年第1期

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袁毓林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

﹡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 黄正德《语言科学》2007.7

﹡题元理论与汉语配价问题 徐烈炯、沈 阳《当代语言学》(试刊) 1998.3

﹡轻动词假设和汉语句法研究 黄锦章《汉语学习》2004年12月

﹡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黄正德《语言科学》2008年5月

﹡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冯胜利 《语言科学》2005年1月

﹡论汉语使役句何元建 王玲玲 《汉语学习》2002年8月

﹡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 刘丹青《世界汉语教学》2003.4

﹡关于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 沈家煊《民族语文》2006年第6期

世界诸语言的新类型学研究曹聪孙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的SV O和sov之争 曹聪孙《夭津师大学报》1996.2

﹡“语法化”研究综观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主观量问题初探陈小荷 《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4期

﹡数量词语与主观量李宇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11月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7

﹡关系化对象与关系从句的位置唐正大《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2期

﹡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刘丹青《中国语文》2005年第1期

﹡走近构式语法 董燕萍 梁君英《现代外语》2002.2

﹡一种新的语言理论:构块式语法纪云霞林书武 《外国语》2002.5

﹡框架语义理论探索 吴志杰 王育平《南京社会科学》2006.8

词义场·语义场·语义框架张建理 《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6月

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 姚振武《中国语文》1996.1

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 张伯江《中国语文》1994年第5期

﹡动词和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 胡裕树 范晓 《中国语文》1994.2

﹡关于自指和转指姚振武《古仅语研究》1994年第3期

﹡中心语理论和“布龙菲尔德难题”司富珍《当代语言学》2006年第1期

﹡中心语理论和汉 语的DeP司富珍 《当代语言学》2004年第1期

﹡汉语的标句词“的”及相关的句法问题司富珍《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

对“NP+的十VP',结构的重新认识 陆俭明《中国语文》2003年第5期

﹡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杨素英 《当代语言学》1999.1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潘海华韩景泉 《语言研究》2005年9月

有关“施事后置”及“非宾格假说”的几个问题 吕云生《语言科学》2005.9

﹡向心结构与离心结构新探 石定栩《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7月

﹡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石定栩 《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2期

﹡关于“有标记”的歧解石定栩 《当代语言学》2006年第1期

从IP/CP分析法看若干英语结构 黄和斌,戴秀华》《外国语》1999第5期

约束B原则与代词的句内指称 胡建华石定栩《中国语文》2006年第1期

﹡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研究 何晓伟《现代外语》1999.4

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双宾语结构 满在江《现代外语》2003年7月

论语言学中转换规则的必要性 陈保亚《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叙述文中名词回指分析徐赳赳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4

留学生的代词偏误与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则高宁慧《世界汉语教学》1996.2

现代汉语的指称形式及其在篇章中的作用 黄南松《世界汉语教学》2001.2

汉语“连”字句周小兵 《中国语文》1990.4

﹡试说汉语重动句的语法价值 戴耀晶 《汉语学习》1998年第2期

﹡现代汉语重动句的分类 唐翠菊《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1期

﹡汉语重动句式的功能研究 项开喜《中国语文》1997年第4期

﹡论中动句的语义表达特点 曹宏《中国语文》2005年第3期

﹡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张伯江 《语言研究》2ooo年第1期

“比”字句替换规律刍议邵敬敏 《中国语文》1990.6

﹡“把”字句的位移图式 张旺熹《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

“使”字兼语句偏误分析李大中 《世界汉语教学》1996.1

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 李讷 安珊笛 张伯江 《中国语文》1998.2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 刘勋宁《世界汉语教学》2002.3

﹡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刘勋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

﹡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刘勋宁 《中国语文》1988.5

﹡“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陆丙甫《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1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5712.html

更多阅读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荟萃 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一、词语按照语法功能,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和拟声词。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其作用主要

《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黄鹤楼送别课件

《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泗洪县实验学校王瑞雪设计理念: 于永正老师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读书、写作。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它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前提,也是

低年级识字教学课题小结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可见识字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重中之重的。新课程更是强调扩大阅读量,这就意味着识字量要加大。作为新课程的实施

声明:《汉语语法阅读文献 汉语语法基础》为网友斷橋殘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