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第一课时——离子键教学设计
周至县第二中学张卫国
【设计思路】
本节的离子键是新课标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化学2的化学键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离子键是化学键的其中一种,离子键的学习打开学生对化学键、化学反应微观原理的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通过氯化钠的形成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引入、设问]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元素周期表,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多少种? 那我们世界上的物质有多少种?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一百多种元素怎么能形成这千千万万种物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其中的奥秘。 | 思考、回答: 一百多种 很多种(无数种) |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
[引入、设问]我们要怎么揭开这其中的奥秘?我们经常说“结构决定性质”。那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先来给这些元素按原子结构来分分类。 大家说元素的原子结构最外层能够有多少个电子? 什么样的结构就是稳定的或者不稳定的? 也就是说我们把元素的原子分成了具有稳定结构的和不稳定结构的。既然有些不满足稳定结构,那么将有什么变化趋势? | 思考、回答: 八个电子,如果是第一层,最外层最多有两个电子。 最外层满足8电子或者2电子就稳定,不满足8电子或2电子结构就不稳定。 形成稳定结构的。 | 从原子结构出发提出问题,找出成键的原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过渡]元素的原子结构从不稳定达到稳定结构,进而就将形成世界上的各种结构。但问题是要怎么实现从不稳定结构到稳定结构进而形成各种物质?今天我们通过氯化钠的形成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NaCl的形成 [引入]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钠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今天老师就用视频让同学们见证一下这个实验事实(播放视频)。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实验操作细节 [设问]我们从宏观上看到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这个实验事实,那我们要怎么解释它呢?我们需要透过现象去挖掘它的本质。钠和氯为什么能结合生成氯化钠?参照我们刚才的分析思路,我们可以从哪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讨论]原子结构。不错。同学们真是活学活用。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宏观看到的实验事实。这是我们解释化学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那具体怎么解释呢?请同学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 | 体会、理解 倾听、思考 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产生黄色火焰,有白烟生成。 思考、回答: 原子结构 讨论、分析 | 为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做铺垫。 培养学生准确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观解释的思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 |
[投影]视频演示NaCl的微观形成过程 静电作用 | 分析、阐述 当钠原子与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钠离子,带正电,氯原子得到了钠失去的电子,成为带负电的氯离子,阴、阳离子的异性电荷相吸结合到一起,形成氯化钠。 | 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从原子结构入手进行分析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同时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
[组织讨论]1.在食盐晶体中Na+与CI-间存在有哪些力? 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呢? [评价]对讨论结果给予正确的评价,并重复结论。 | 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1.阴、阳离子之间除了有静电引力引力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2.当两种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达到了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所以所谓阴、阳离子电荷相互中和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 加深对静电作用的理解,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问题。 |
[小结并板书]一、离子键 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引路]成键微粒: 相互作用: 成键过程: [讲述]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我们初中所学过的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的盐、碱、低价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所以它们都含有离子键。 [设疑]要想形成离子键、就必须有能提供阴、阳离子的物质,那么哪些物质能提供阴、阳离子呢? [投影小结] (1)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之间的化合物。 (2)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3)铵盐子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盐。 (4)很活泼的金属与氢气反应生成的氢化物 如Na、K、Ca与H。 [讲解]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离子与氯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 | 记录后在教师点拨引路下分析离子键的概念。 阴、阳离子。 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离子键。 分析回答出活泼金属提供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提供阴离子。 倾听、体会、理解、记忆 | 加强对离子键概念的理解,突破难点。 由个别一般的科学方法的培养。 深入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条件,理解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
[引入]从上可以看出原子成键是和其最外层电子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呢?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化学用语——电子式。 [板书]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举例并讲解] 原子电子式:H·Na· 离子电子式:Na+Mg2+ 离子化合物: [投影]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SBrBr-S2-MgCl2 [评价]对学生书写给予正确评价并指出易错点 | 倾听、思考、理解。 总结电子式的写法。 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非金属阴离子电子式要做到“二标”即标“[]”和“电荷数” 独立完成 | 初步掌握原子、简单离子和简单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方法,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
[引入]用电子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以及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键间的关系。 | ||
[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举例并讲解]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设问]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与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有何不同? [指导讨论]请同学们归纳小结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注意事项。 请其他组对上述发言进行评议。 [评价]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正确评价,并重复要点。 [投影]课堂练习 用电子式表示MgO和K2S的形成过程 [评价]对学生书写给予正确评价并指出易错点 | 根据左式描述其意义。 领悟各式的含义及整体的含义,区别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和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的不同,并与化学方程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领悟书写方法。 讨论。 1.首先考虑箭号左方原子的摆放,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 2.箭号右方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写时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3.箭号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合并写,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 4.在标正负电荷时,特别要注意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5、连接反应物和学生成物一般用“→”不用“===”。 | 通过分析比较,初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为讲清重点做准备。 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
[总结] 结合学生总结,加以完善。 [作业]课本第24页 | 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内容。 | 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
[投影][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验室物中含有离子键。 2.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2B.8与17C.11与17D.6与14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aCI2NaFMgSK2O | 考察本节所学概念。 考察本节重点掌握情况。 |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从原子结构出发,以具体的例子——氯化钠形成进行剖析,讨论找出它们成键的根本原因,让学生自己发现离子键的成键特点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评价、补充,由学生归纳出离子键的概念及用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表示方法,从微观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宏观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