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去世之后,吕雉发威、残酷迫害刘邦的其他老婆和孩子,戚姬最惨,其他受宠的姬妾也都被幽禁。刘邦八个儿子,只有长子刘肥、次子刘盈、四子刘恒和幼子刘长得免,其他都被吕雉弄死。
刘肥之所以幸免,不是因为吕雉宽宏,吕雉已经在刘肥的酒中下毒,刘肥要喝的时候被刘盈救下,后刘肥向吕雉爱女鲁元公主献城巴结、讨得吕雉欢心,更重要的是:刘肥乃是当时势力最大的一镇诸侯,又已经有了警觉,如果硬要加害,难免会逼使刘肥铤而走险,因而吕雉最终放过刘肥。
刘盈乃是吕雉所生,尽管如此,刘盈在吕雉淫威之下、郁郁寡欢,一代仁德之君、英年早逝,殊为可惜。
幼子刘长因生母早死,自小便由吕雉抚养,故而得免也在情理之中。
四子刘恒是薄姬所生,母子二人居然和吕雉相安无事,可谓十分另类。那么,原因何在?
因为薄姬有心计、会来事儿么?有心计、会来事儿当然有用,但若过份夸大其功效,则未免言过其实。
而且,即便所谓的心计策略,也得看跟谁用。吕雉是何等人物?刘邦尽管阴狠,但至少还没有为了权位对老婆孩子下手,虽然把亲骨肉踹下车,但毕竟面临生命危险。在项王的葬礼上,刘邦一把鼻涕、两把眼泪,哭得很伤心,甭管真心还是假意吧,至少从表面上看还说得过去。
但吕雉就不同,可谓心如蛇蝎,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有武周皇帝武则天可与之媲美。在吕雉身上,是一点人味儿也没有的。刘盈英年早逝,葬礼之上,吕雉光哭、不掉泪,干打雷不下雨。大家甚感奇怪,还是张良之子看出门道,说:太后是怕地位不稳,咱们赶紧向太后提议,让太后的兄弟掌握禁军,好让太后安心。大家恍然大悟、赶紧奏秉,吕雉大喜、这才把眼泪掉下来!
所以,跟吕雉这样的人耍心眼亦或玩策略,无异于与虎谋皮,根本就不好使。
薄姬与刘恒之所以能够与吕雉相安无事,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就像刘恒当上皇帝一样,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为。
薄姬之所以免遭吕雉毒手,一个原因是与刘邦的关系十分疏远。薄姬自打被刘邦纳入宫中,立马就被刘邦给忘了。后来,经别人提醒,刘邦才想起薄姬来,于是召来薄姬一夜春宵之后、薄姬生下刘恒。此后两个人基本也不见面,刘邦对薄姬没兴趣,薄姬对刘邦也不感冒。这显然不是什么薄姬有心计的结果。薄姬和刘邦之间是亲近还是疏远,薄姬说了不算,若是刘邦就喜欢薄姬,难道薄姬还敢给刘邦脸色看不成么。再者一说,若是薄姬真受宠,为何不放手一搏,能把吕雉扳倒总比把命运交给人家要好得多吧。戚姬其实差一点儿就成功了。那么,为什么刘邦不喜欢薄姬,这原因就不太好确定。不过从两个人的出身、修养、学识、品味、谈吐来看,确实差距过大。所以,刘邦喜欢不了薄姬、薄姬也欣赏不了刘邦,也是正常现象。这和薄姬有没有心计一点关系都没有。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薄姬乃魏国王室宗女之后,颇有人脉根基和势力,而且与当时的朝廷重臣陈平的关系非同一般。而吕雉打算掌握朝政,在许多方面,还需要仰仗陈平的配合与支持,毕竟,吕雉还没有独 掌天下的势力。所以,吕雉之所以放过薄姬和刘恒,是各方因素权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