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
第六章 致知在格物
【原文】(此章宋代已经遗失,下为朱熹采取程子的意思补写。)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今译】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就是说,要想彻底明白我所知之事物,就在于穷究其理。
因人心之灵性,没有一个不具有能辨知物之理的能力;
而天下之事物,没有一个不具有其自身存在着的道理。
只因对事物存在的道理没有穷究,所以对其所知就不会全面。
因此,《大学》首先所教的,必须使学习者懂得,凡欲知天下之事物,没有不是依据已知之理,逐步探究,以求达到极致的。
用功夫久了,一旦豁然开朗,就会融汇贯通。到那时,则众多事物,不论表面现象还是内里本质;不论是精深微妙、还是粗糙浅显。没有不可辨知的;而用我的心性辨知天地万物,没有不 通透明了的。
这种对事物的表、里,精、粗无不达到的辨知,就是“格物”。
这种用心性辨知天地万物,没有不通透明了的,就是“知至”。。
【领会】
一、人之心性,都有辨知的能力。
二、天下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
这两点,都是客观实在,自然如此。古今中外,莫不认同。
但是,如何才能使人的认识达到格物致知哪?
窃以为:就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的着眼点而言,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先看辨知能力的提高:
·我们现代和西方的观念一样:
只求在对外部事物的广泛接触中,去感知认识外部事物,在对比研究中,才提高自己的辨知能力。
·中华原典文化观念:
是向人之心性内修行,随时随处在洗除私欲杂念,澄明心性上用功夫,以永保辨识之本性之清明。唯如此,才不会被物欲所蔽而辨知不明。
再看认识天下万物的着眼点:
·我们现代和西方的观念一样:
认识外部事物,是专注于某一事物的本身,由表及里,向其内部深入探讨认知。
·中华原典文化观念:
在认识事物时,不只专注事物本身,而是向事物以外求索。是探求与此事物有关的所有事物,寻求此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探求事物形成、发展的根原。辨知事物那无形无色的“性”“道”“理”。如《易经·系辞上传》所言: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
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这段系辞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抬头看看天文的天时阴晴变化;低头再看看地形地貌的高低环境。就可
以知道了幽暗与光明的缘故。(空间环境)
追溯事物的始因,了解事物发展到终结的全过程,就可以知道,之所以
有生有死的学问。(时间顺序)
精气呈现为可见可触之物,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使其物变化。知道
了这些道理,就可以知道了那看不见、摸不到的,而却时时变化着的情形状
况。(具体事物)
这就是说:要真正彻底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把它放置在它所赖以形成发展的环境中:去探索、去考察、去鉴别、去分析、去研究、去认识。
这就是“格物致知”。
这就是辨知之至极。
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是中华民族所独具的思维方式。
无为
辛卯年仲春·于青竹轩
境画水月2011-03-28 06:48:46
向人之心性内修行,随时随处在洗除私欲杂念,澄明心性上用功夫,以永保辨识之本性之清明。唯如此,才不会被物欲所蔽而辨知不明。
不只专注事物本身,而是向事物以外求索
学习了,才更加觉得,华夏子孙,还是应该更多的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中华民族所独具的思维方式,去认知世界。
博主回复:2011-03-28 08:23:45
可惜,由于种种重大的原因,急于赶上西方的经济与科技。于是所谓“高级动物”的物欲之本性,蒙蔽了人所独有的,辨识之灵性。而对中华民族所独具的思维方式给予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