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名:《黑天鹅》
外 文 名: Black Swan
其它译名: 夺命黑天鹅
制片地区: 美国
导演: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编剧: 安德雷斯·海因斯, 马克·海曼,等
类型: 剧情 , 惊悚
片长: 103min
上映时间: 2010-12-01
发行公司: 福克斯探照灯公司
制作周期: 2009年10月19日 -2010年6月27日
演 员 表: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Nina
剧情简介:
《黑天鹅》讲述了一个有关芭蕾舞的超自然惊悚故事。女主角是一个资深芭蕾舞演员(娜塔丽·波特曼饰),她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与另一个舞者的竞争状态中。随着一场重大演出的日渐临近,许多的麻烦也随之加剧。并且她不确定竞争对手是一个超自然的幻象,亦或只是她自己出现了错觉。
Nina(娜塔莉·波特曼)是一名纽约的芭蕾演员,和她具有支配欲的母亲住在一起。她的母亲也曾是芭蕾舞者,对她施加着令人窒息的控制。在新一季的《天鹅湖》公演前,艺术总监决定换下首席舞者Beth(薇诺娜·赖德)。他有两个候选人:Nina和Lily(米拉·库妮丝)。这出剧要求一个能够表现白天鹅的天真无邪与黑天鹅的狡诈放荡的女演员。Nina适合白天鹅,而Lily简直是黑天鹅的化身。她们在竞争中发展了一段扭曲的友情。Nina开始更多的发现自己的黑暗一面,这可能会毁掉她。。。
影评:
这部以俄国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不朽名作—芭蕾舞剧《天鹅湖》为剧情背景的电影,无论是情节、表演还是音乐和摄影,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向人们展示了有关精神分裂的症状对人类心灵和意识的折磨,电影《黑天鹅》从表象看是在描述舞蹈演员因精神疾病而产生的个人悲剧,但是,我相信编导实际是利用它来影射现实社会中人性所包含的善、恶两重性。女主角波特曼将一个敏感的、柔弱的白天鹅和一个具有黑暗气质的黑天鹅演绎地如此成功,因为电影呈现的细节和她的表演,可以让人很轻易地明白“black"有"dark”的意味。很奇怪,当超现实画面和镜头里实际发生的情节混杂在一起的时候,很迷惑,究竟哪些可以被视为眼见为实的情节,哪些又是需要克服自我恐惧而产生的幻象?nina去看望beth后,落在电梯间的带血的匕首,因为没有后续的画面继续表明真实还是幻觉而尤其让人疑惑。
回讲到影片的主人公:芭蕾舞演员妮娜(娜塔莉·波特曼饰),自小在其母亲的严厉管教下,养成懦弱和内敛的个性。剧团排演芭蕾舞剧《天鹅湖》,尽管妮娜在激烈的角色争夺中,暂时赢得主演的位置。然而,她却因此必须面对来自舞蹈总监的苛刻指导以及舞蹈同伴们的竞争挑战。而妮娜,也由此开始陷入难以自拔的精神压力和困境。
由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状态,妮娜既自傲又自卑,不善与人交流,常常沉默寡言,待人处世极度低调又略显神经质。不过,就在她柔弱温和的外表气质下,却隐藏着无比强烈的欲望和野心,那就是成为芭蕾舞剧的女主角。在强烈的心理扭曲和反差中,为了保住她的主演地位,妮娜不再胆怯和软弱,而是逐步释放出她心中原本存在却又被束缚的狂野和叛逆。灵魂的煎熬是痛苦的,可一旦善或恶的一面发泄出来,体内就会有种如释重负的快感。只是,它们所造成的结果,却又是截然不同。善的结果是幸福,恶的结果是悲惨,妮娜的结局则非常明显是归于后者。虽然,她最终领悟了“完美”,其代价却是惨痛的。
只看《黑天鹅》的剧情发展,便会觉得实在简单,出场人物也不多,人物关系也不复杂。但影片用了一些非现实主义风格,赋予影片深层次的人文内涵。电影独特的结尾部分,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娜塔莉·波特曼在片中的演技十分出色,两种不同的个性,在她的精心演绎下,着实令人信服和感叹。
《黑天鹅》可能是主题太过沉重,所以全片的色调阴沉,充满着黑色电影的气息。但在影片类型的划分上,我更愿意认为它是一部社会惊悚片,而非一般意义上的黑色电影。就像结尾的舞蹈,妮娜的肩膀突然长出带毛的翅膀。
在每一个人的体内,也许都有一个善和一个恶的“自我”。若是如此,那我们应该努力封杀那个恶的“自我”,而全力表现善的“自我”。人人皆此,那么我们的社会应该是美好的,和谐的。
邪恶的根源,来自于极端的贪欲,社会中的人们往往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其实,伤害他人,也是在伤害自己。很遗憾,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黑天鹅》虽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钢琴题材影片,但我相信,艺术的理念是相通的,影片反映的社会道理是同样值得我们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