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十二五”期间,建成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建成首批100门,2012—2015年建成900门。“十二五”期间,计划建成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要做资源共享课,它对我们以前的课程建设有哪些改变,其核心的理念是什么。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教学对象:向服务学生、高校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并重转变
2.建设模式:向国家、教师和高校共同承担优质资源共享和开放转变
3.课程本质:用基本资源实录真实的教学过程
4.教学理念:向教与学结合(以学为主)转变
5.教学重心:向课内外结合(课外重要)转变
6.教学组织:向安排与选择结合转变
7.课堂模式:向引导式、探究式方法转变
8.教学手段: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转变
9.教学资源:在爱课程网上发布共享
10.版权保护:基本资源(免费)和扩展资源(收费)
11.资源共享:所有资源文件都是源文件,可修改
12.建设程序:先共享再给名分
13.课程特色:解释教学重点、难点,特色
14.教学团队:团队合作,副教授可以申请,一定要有教育技术人员参与
在建设与申报过程中,还要注意:
1.课程信息准确:课程名单”、申报书及上网资源中各处有关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等课程的基本信息,确保一致。
2.课程内容统一: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等课程概要性资源应齐备、完整、翔实,并且保证彼此之间的协调统一。课程结构的搭建要与课程概要性资源(尤其是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相关联,课程模块和教学单元的各项属性标注应真实、准确,所分配的学时数、采用的授课方式等应与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相一致,特殊情况要予以说明。
3.基本资源规范:教学录像、演示文稿、习题作业等基本资源应丰富、完整,并准确地关联在课程结构之中。教学录像时长应与教学单元的对应学时数相匹配,全面反映课程实施的真实面貌。每个课程模块(一级结构)应有习题作业,每门课程至少需要一到两份试卷。
4.资源顺序一致:教学录像、演示文稿、习题作业、试卷、教学课件、例题、常见问题、教学案例、学习手册、电子教材、媒体素材、实验/实训/实习、任务工单、工程图纸、票证账表、模拟实训实验动 画、专家讲座、学生作品、教学软件、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类资源实体附件、虚拟仿真类资源实体附件、人物、文献资料、名词术语、其他。
5.注重宣传材料:一张能显示课程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的课程标识性图片,一份语言生动、活泼、准确,且在140字内的精缩版的课程简介(“自荐词”),用于课程在互联网中的传播、宣传与推广。
团队信息完整:个人信息、近照(画面清晰、面部神态自然的生活照),严格遵循申报书的排序。注意个人简介排版,少用表格、文字环绕等排版样式。
6.界定知识技能:知识点是一个名词词条,技能点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一般每学时讲授1~3个知识点。如一门32学时的课程,其知识点(词条)应在30~100之间。
7.明晰知识产权:确保知识产权标注清楚,并尽量获得非原创资源的使用授权。确实无法取得授权的,必须指明作品的名称和作者的姓名(名称)。课程资源中不可夹杂广告性质的内容。不能放公司标志、出版社标志、精品课程标志、公开课标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