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下方是很深个大沟
王家后洼村村委
神府红军革命纪念馆
黑狸虎石雕
黑狸虎的传说
王兆相将军塑像
王兆相将军与夫人刘静
王兆相
王兆相,中国开国少将、原军委工程兵顾问(副大军区职)。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是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陕北独立三团编制表
红三团的成立
独立师的成立
晋绥抗日战斗详图
山沟里的游击队
神府红军纪念馆
纪念馆内
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个平凡的妇女,与党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铸造了永远的辉煌,荣获“人民军队妈妈”的称号,感动了整个陕北和晋绥革命根据地。她就是沙峁镇后王家洼村的王补梅-----
王补梅,1896年生于马镇乡栽子沟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因生活所迫,14岁时就在沙峁镇王家后洼村做了童养媳。
土地革命开始不久,王补梅就认识到:******是带领广大穷人走出苦海的政党。部分党员、红军和革命干部,经常在她家宿营、开会。她主动放哨、或送信,并亲自送两个儿子参加了红军。
1935年夏,正是神府革命最艰苦的时期,敌人到处捕杀革命人士。王补梅全家躲在贺家山的一个山洞里。这里又成为红军的“掩蔽所、医疗院”。她和6岁的小女儿,每天采药、熬药、为伤病员换洗衣服、喂药,非常忙碌;她的丈夫负责警戒和传送情报;她的大女儿和儿媳到处寻找野菜、山枣等,为大家充饥。米脂游击队长马腾宝负伤入“院”后,两天一夜昏迷不醒。王补梅心急如焚,冒险下山找来粮食,熬成米汤,给他灌食。马腾宝痊愈归队时,拉住王补梅的手,边哭边说:“妈妈,我要更勇敢地杀敌人,来报答你的恩情!”
神府革命根据地恢复生后,王补梅分到20多垧土地,生活好起来。但她总是省吃俭用,未吃过一顿丰盛的饭菜。日常做饭掺些糠菜,省下粮食留给红军。
1938年夏,八路军120师荣誉队的数十名伤病军人转移到王家后洼村,王补梅不仅把自家的窑洞腾出来,让他们住,还自愿承担起护理以及采药、熬药、喂药等任务,甚至把粮食、鸡蛋省下来,让伤病员吃,而自家吃野菜。就这样一干就是四年。当军人们离开该村时,个个泪流满面,深情地呼唤着“王妈妈”!
1941年中秋节刚过,前方又送来7名伤员。炮兵连指导员龚秉权只剩一条腿,一进门就拉住王补梅说:“大娘,给我喝一只米汤吧!”说完就昏了过去。当时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家里没有一粒米,地里的庄嫁也未熟透。王补梅思忖良久,带着女儿到地里把成熟的谷穗剪了一筐,然后炕干,搓得一升多小米,熬了一大锅稀粥,给每个伤员端上一碗。伤员们端着米饭,一口也吃不下,一个小号兵竟背过身哭了起来。
荣誉队王补梅家住了4年,临别个个泪流满面,不忍离去。一些小战士请王妈妈跟他们一起走。王补梅也很难过,把所有的母鸡让战士们带上。伤员们齐声说:“妈妈,等革命胜利了再来看您!”
为了表彰王补梅的事迹,晋绥军区、八路军一二O师荣誉队,河防司令部、中央被服厂等单位赠给她24面锦旗。其中,晋绥军区送的“军队的妈妈”锦旗,现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她曾多次被评为拥军模范。
王兆耀是“军队的妈妈”王补梅之孙。一字不识的他于2005年发起兴建纪念馆后,得到不少村民的响应。纪念馆2007年开始动工,2009年底基本完工。修建中得到部分老红军子弟、神木籍老干部及其子女的大力支持,据初步统计,先后共筹到资金300多万元。
王老很爱吸烟,尤其的劲大点的。
收到《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的聘书
与《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人员在一起
郝文俊 王兆耀 李志勇
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郝文俊
郝文俊与副秘书长李志勇
和老乡一起聆听历史
收到聘书很高兴,又点上一支烟。
敲打铁桶赶麻雀的老乡
村里的老大娘
一头黄牛,很黄很奔放。
村里的人家
老乡看到给他照相有点紧张。
一个撵粮食的石撵还有个小晒场
全村概貌
石铺的小巷,街道上到处都是枣树。
村书记给讲解村里现状
四眼窑洞
小 院已经不住人了
边走边讲
流水的石槽
好多的道路就是户家的房顶
村民的街门
有位老奶奶还在捡豆角
一户人家,篱笆门。
王兆相将军的院子,杂草丛生。
王兆相将军的家,两眼窑洞。
王兆相将军的出生地,他父母的家。
王家后洼村村全景
村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