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说, 在西方音乐的群山中,有3座不可逾越的高峰:贝多芬、巴赫和莫扎特。在这“三座大山”中, 我曾听过乐友说不喜欢莫扎特和巴赫, 还没听谁说过不喜欢贝多芬。事实上,我也很少听到谁说喜欢贝多芬。我的理解是,贝多芬已经不需要人们喜欢了。 他真的像一座大山,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他都矗立在那里,他的音乐达到的高度是亘古一人, 然而他的音乐又是如此能够直截了当、轻而易举地触及人心灵中最深的角落,因此他又是如此容易接近,正如一座不易攀登的高峰, 却又让人抬头就可以望见。
不论我们喜欢何种音乐, 我们可能都会发现自己不时地需要回到贝多芬,倾听他的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他的作品既不如巴赫那样浩瀚无垠、含蓄吞吐(像海洋),也不像莫扎特那样才华横溢、得来好似全不费功夫(非人力所及的天才),而是人性和神性、理智与情感、个性解放与普世关怀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结合。贝多芬确实不是神(莫扎特更像神),而是“巨人”,这两个字中第二个和第一个一样重要。[画家范曾有所谓艺术家的“九品”论,其中负三品暂且不论,正六品即(画)家、名家、大家、大师、巨匠和魔鬼。范是书画家, 因此举例也以美术家为主,例如大师有齐白石和达芬奇,巨匠有八大山人和米开朗琪罗。 而最高级的“魔鬼”, 范说“画界无有焉,唯巴尔扎克与贝多芬差近之”。(以上全凭记忆,与原文不符请范老见谅。) 范的说法自是一家之言,但也许他所说的魔鬼更像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旦吧。]
贝多芬的交响曲,大概是在音乐厅和唱片中听到最多的古典音乐,然而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指挥家(和唱片公司)孜孜不倦地不断推出新的版本呢?没有其它的古典音乐曲目像贝多芬的交响曲那样有如此深厚的传统,又有如此多的创新。上世纪后半叶开始的“本真乐器”运动,其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就是要还贝多芬以“本来面目”(奇怪得很,早于贝多芬的莫扎特和海顿的“本来面目”好象问题倒少得多),所以哈农库特、加德纳等人才要使用贝多芬时代的乐器、乐队编制以及贝多芬亲手标明的节拍器(metronome)速度。在此之前,其实也有托斯卡尼尼与富特文格勒的截然不同的贝多芬诠释, 但似乎都没有“本真运动”对听众的欣赏习惯冲击这么大,造成这么大的兴趣分歧。到21世纪的今天, 不少现代乐器版本也或多或少地吸收了“本真运动”的元素,但也有指挥家执着地固守二战之前的所谓old school的演绎。 其实, 争论哪种演绎方式是正确的,也许即便在贝多芬本人看来也意义不大,因为我相信, 他会认为自己的音乐目的不是证明哪种理论的光荣伟大正确性, 而是照亮人们的心灵,使人重拾人性中美好的东西。
录制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是许多指挥家一生的终极目标,甚至不少录制了马勒或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这样规模大得多的作品的指挥家,终其一生也没有录制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举例:西诺波利、滕施泰特)。究其原因, 如何在数以千计的演绎中表现出特色, 而又不迷失自我,不背离贝多芬的精神, 是非常巨大的挑战。 众多的贝多芬交响曲录音,“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几个自己钟爱的版本, 然而也许终此一生也无法找到“理想”的版本。
以下, 我想先介绍一些公认比较全面或至少某方面特别突出的全集版本。 下一集再介绍另外一些常见或著名,优点突出,又有比较明显缺点的全集。 然后, 我再介绍一些最有名的非全集录音。 这样, 我可能需要好几集和比较长的时间。不过,我觉得值得。
卡拉扬指挥爱乐乐团。 独唱:Schwarzkopf, Hoffgen, Haefliger, Edelmann(第9交响曲)
EMI(5张CD)
企鹅评级:保留三星带花
卡拉扬一生4次录制贝多芬交响曲全集,这在指挥家中是独一无二的(但我想他可能还不是留下贝多芬交响曲录音最多的指挥家,这个荣誉恐怕还应属于富特文格勒)。卡拉扬对贝多芬的专注执着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的贝多芬交响曲录音则一向多有争议。普遍认为在他的4次全集录音(分别录制于1951-1955年, 1961-1962年,1975-1977年和1982-1984年)中, 60年代的录音是最为全面的, 也得到“企鹅指南”的三星评级(见下)。然而他的第一个全集录音,即50年代与英国爱乐乐团在EMI的单声道录音(只有第8交响曲是立体声)一向较少被提及。这次EMI借卡拉扬诞辰100周年之机以低价出版了,使全世界的卡迷终于可以听到风华正茂的卡拉扬的神韵, 因此确是古典乐界的一个喜讯,“企鹅”也毫不吝惜地给出了针对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唯一“带花”评级。总体来看,50年代的卡拉扬已经显现出他对丝绸般光滑的音色和线条美的偏爱,但是这些还没有过于影响贝多芬的粗犷。他的速度变化也比较自然而较少他晚年时的波磔拗峭。 朝气蓬勃是主旋律,尤其在第6交响曲中表现突出, 胜过他以后的3个录音。从音效上说,EMI的单声道录音是基本上可以接受的,很多时候不大容易感觉到是单声道。 只有第2、4、8交响曲的录音稍有些含混不清。
拉特尔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独唱:Bonney, Remmert, Streit, Hanson;伯明翰交响乐团合唱团(第9交响曲)
EMI(5张CD)
企鹅评级:三星
拉特尔的版本是现场录音。 他的风格吸收了本真演绎处理方法,包括弦乐较少揉弦以获得比较清晰的织体效果。但在速度处理方面他比大部分本真演绎以及吸收了本真风格的现代乐器版本要自由得多,特别是慢乐章没有僵硬地遵循所谓贝多芬手稿的节拍器标记,而是传统维也纳风格的较慢速度。第9交响曲中的4位独唱演员是近年来最好的组合。拉特尔尚未与他的柏林爱乐录制贝多芬交响曲全集,还是比较值得期待的。 这一版是中价。
马克拉斯指挥苏格兰室内乐团及爱乐乐团(第9交响曲)。 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