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肌理.1_哥本哈根_Copenhagen 哥本哈根城市规划

题记:当我们在看城市时,我们究竟在看什么。

哥本哈根旧城的形状非常突出,注意海岸线的碉堡造型与构成的圆盘曲线中,城市如同一条鱼——CopenhagenFish。被海洋包围的首都,大航海时代的壮阔、艰辛与财富从图上扑面而来。

城市的肌理.1_哥本哈根_Copenhagen 哥本哈根城市规划

然而只靠平面图行走在哥本哈根,不管其结构是多么的有造型有指向性,都避免不了迷路的结局。哥本哈根旧城的指向性不由街道、海的边界与皇权构成,而靠在街头巷尾若隐若现的塔。在哥本哈根,你会偶遇、巧遇、错遇————很多塔。有的塔,横看成岭侧成峰,以为走到了不认识的地方,抬头一看还是它;有的塔,踏破铁鞋无觅处,明明已经找了好几圈了,暮然回首才是它;有的塔,千岩万转路不定,上了熟悉不熟悉的公交车,然而总是一次次经过它;有的塔,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走了几天的同一个地方闲逛,却忽然发现陌生的它。

迷宫般的旧城通常都靠地标来指路,看到花店向左转,看到公园向右转。慢慢在哥本哈根走路,心里就会建立起一张塔的地图。每座塔不同的样子深深刻在心里,每一条路都是远离某座塔,靠近某座塔,于是在这个曲线的迷宫中,建立起点对点的地图。

道路与塔的关系有三种,对景、接连与无关。有些塔沿着路建,有些路对着塔建,每一丝关系都在历史中摸索着建立与加强,终于构成了现在的城市。哥本哈根的“塔-路”系统,成为城市肌理与历史的重要注脚。


即便在有“千塔之城”称号的布拉格,塔与道路的关系也不像哥本哈根一样紧密且重要。一方面因为布拉格小到几乎不可能迷路,另一方面因为布拉格真是步步见塔,而哥本哈根的塔平均2-3个街区一座,刚好在每次隐隐迷路前出现,成为路人感恩戴德、不得不记的坐标。于此类似的是佛罗伦萨,圣母百花教堂的两个塔尖,足以靠相对位置与大小为全城指路。以至于外围城区的主干路,也一个个遥遥地指向穹顶(相比条条大路望穹顶,能够看到钟塔的外巷只有一条:P)。

塔与城的关系到了这样一个地步,在布拉格走路有着光速运动或非欧几何的某些规律,两点之间最短的并非直线,而是从一座塔走向另一座塔。如果手捧地图地试图走遍哥本哈根,将会充分体验旧城的“鬼打墙”魅力;然而塔与塔之间的道路如同射线,不仅轻松玩转全城,还建立起一份对城市内在结构的拓扑认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8171.html

更多阅读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报告集锦 2017年城市规划年会

清控人居 践行人居理想我们分享规划、建筑、景观、环境等人居相关的知识、发展、创新与案例。请关注微信:THHSCG===========================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的“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于9月13日-15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城市规划比较 北宋 汴京

摘要: 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临安先后做为汉族政权的首都。在城市规划上,可以明显看出两者的相互继承。同时,两者在规划上的不同点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都城规划的影响,和王权思想和民间风水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变化。关键词:汴京 临

广州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下)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李百浩 黄 立形成期(1928-1938)1928年,广州市市政厅"为改良发展新旧市区,建设本市为世界商港",设立城市设计委员会,并通过《城市设计委员会组织章程》,这是广州第一个专门负责城市规划管理机构,城市规划开始步入制度化。"马路主义"仍是这一

转载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教案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

原文地址: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教案作者:航航考研资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教案城市规划原理教案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两百年以来的欧美文学、一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中,都能找到一种侵入并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人格嬗变进程的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图2 世界主要城市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面临最具挑战的环境问题,也是当今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问题。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保持经济增长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唯一出路。低碳经济是指

声明:《城市的肌理.1_哥本哈根_Copenhagen 哥本哈根城市规划》为网友高调转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