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周口支教总结 教师支教工作总结

总结

大概很多人都认为我的总结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周口支教記】癸巳蛇年榴月終,鄭大十二子不辭辛勞自鄭州赴太康支教,凡一十五日,至荷月望乃還。所歷雖只須臾,然回憶諸事,多可喜,亦多可悲,當爲終生難泯之記憶也。······这样子符合我已经形成的大家眼中的“学究”形象,但我并不打算这样进行,一方面,是想要稍微“亲民”一些,不在“脱离群众的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另一方面,是真的觉得用自己喜欢卖弄的蹩腳文言方式反而无法表现内心的真实情感。

现在坐在宿舍里,回想之前在太康度过的半个月,感慨万千,总结却迟迟写不出来。于是很自然地想起,告别班里的孩子时,站在讲台上期期艾艾半天说不出什么。终于开口,说的却是:“在你们的印象里,语文老师一直都是很能说的吧,古诗文之类的总是能脱口而出······但是,现在站在这里······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后面又说了什么记不清了,但我讲话之后孩子们一个个低头抹眼泪的场景却永远地镌刻在我的心头。而我,唱着“不回头,不回头地走下去”仰着脸孔走出教室时,如果不是刚好迎面走来的有其他学生,恐怕泪水也不止一次的夺眶而出了。对,很惭愧,我留给了他们眼泪,这当然不是我的初衷,那除了眼泪我还给了孩子们什么呢?最初的设想与最终的结局究竟有多大不同呢?总结就以此为切入点吧。

支教是我从小到大持续多年的梦想,很幸运,来到郑州大学在大一就可以实现,更幸运的是,它的实现有十一个同样热忱的队友陪伴、有近百名朱口三中的学生配合。选择周口队,这并不是偶然。和其 他队员不同,我是之前参加了一个专门去贵州支教的组织被淘汰了才又选择了思源之家周口队。而那次被淘汰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与贵州贫困山区相比,河南省整体教育水平是相对较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在平均线以下、需要更多社会的关注。如果目光能够那么长远、爱心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到达贵州等地,那为什么不能把着眼点放在更贴近自己的地方呢······哪的孩子不是孩子?从小在河南农村长大,小学和初中接受的都是标准的“河南乡村式低水平教育”,我很清楚类似的地方在教育上缺乏什么、需要什么。终于,支教的梦想和支援家乡建设的决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我也刚好碰上周口队这个平台,然後,刻骨铭心的旅行就这样开始。

把支教的初衷和梦想、家乡等连在一块显得有点大了,但对于这件事,我确实是一直抱着严肃加严谨的态度。一开始,我就把我们的这次活动定义为走出去的学生学成后,趁假期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农村教育事业做一些贡献。刚好去的周口太康县离我的家乡特别近,不足一百公里。那里的情况和我小时候经历过的特别相似。所以我觉得我完全可以以大几岁的大哥哥身份与孩子们交流,在大的方面,引导他们树立通过努力学习而“走出去”、有一定成就后再回来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在小的方面,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教给他们自己上十几年学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从开始准备到出发前那段时间的备课,都是以此为指导思想,包括讲课内容的选取、材料的运用、方式的变化等。而出发后,这个看上去很宏伟的目标又伴随着支教活动的始末,在各个时期却又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个时期,也就是支教的前几天,虽然对在那里的生活还没有完全熟悉,但对支教的热忱是一点都不打折扣的。比如,头一天,我们起了个大早,把要用到的三个教室彻底打扫了一遍,希望能给学生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因为学生们是自愿来上课,对于来多少人队员们包括队长心里都没底,从大家的神态上看都有些不安。与其忐忑地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我干脆就一个人跑到校门口迎接学生。点头,微笑,说一些客气又不失亲切的话,当临时的宣传人和引路人,对我来说这是实现支教梦想真正的开始。看着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往学校聚集,我脸上的微笑越来越自然,越来越情不自禁,内心的满足仿佛是支教已经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哈哈,这是一个好的开始。8点前,每个班里都有了相当数量的学生,大家的担忧终于被喜悦驱走。经过了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师生间都有了初步的互相了解,更深的了解则要经过几节课的熟悉后才能拥有,而支教的具体计划也在这开始的几天课里逐渐实施。

我要教的科目是初二的语文、音乐,和初一、初三的历史。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我对支教讲课内容上的一些看法。前面提到过我的备课,我查过很多讲课内容相关的资料,看过不少教育方面的书,也找过空教室对着下面的桌椅练习过,但从头到尾都没有按照初中课本上的内容准备。首先就是因为,在我看来,支教对于学生来说是多出来的假期补课,如果按照他们课本上的进度讲,到他们开学了这些内容要再学一遍,理科还好,但文科的东西肯定就会让一些人觉得乏味了。退一步说,我们跑那么远来这里支教,要是讲的内容、方式和他们平时学的一样,不能给他们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的机会,那支教的意义何在?再者,现在是假期,学生们实际上还没有升入新的年级,有课本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按照他们的课程讲甚至很难达到开学后他们老师能给的效果。再加上我负责的都是比较灵活的科目,所以我选的东西都能体现我的思想和目的。

因为语文是主科,安排课程较多,所以我被“划分”为初二班的任课老师,我的教课安排也以初二班语文为主。第一节语文就是那节自我介绍,我只是和其他老师一块初步了解了来到班里的30几名学生,又简单介绍了一下我们的安排、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第二节语文我则是雄心勃勃地准备了一首诗《题菊花》,当然不会是讲解这首诗那么简单,我是想通过带学生探究这首诗而教给他们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用逐字翻译的方法得到诗句的表面意思。2、通过深究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特征来总结古诗的深层思想感情。3、运用展开想象的方法体会古诗中的修辞。我把这三个点穿插在讲课内容中,在做扩展时总是先举一些他们学过的例子,再增加一些对他们来说很陌生的东西,又尽量融入自己其实并不擅长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希望能以此调动学生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让他们掌握这些方法。大概是我的思维和语言都太活跃和充实,这首四句的诗被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才讲完······可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事后跟学生进行交流后发现,他们大部分都觉得我讲课很新奇、内容很饱满,兴趣也确实提了上来,但我所强调的那些方法他们一时却很难体会。现在来看,这样的效果基本上还算可以,但当时的我却开始苦恼,并为后面更大的苦恼埋下了伏笔。

再简单说一下前期的历史教学,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打算带初一的小朋友入门中国古代史、带初三学生简单复习中国史加预习世界史。对初一的前两节历史课,我就是以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有趣的历史故事、以及一些相关游戏来引导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活泼可爱的初一学生们在课堂上确实很积极,但,又是“事后调查”,让我发现他们虽然觉得历史有意思了,但同时由于我讲的东西太杂而认为历史要记很多东西会很难······在当时的我看来,这又是比较失败的。初三的历史,我很注重在讲课的内容中穿插跟他们的家乡太康或周口有关的东西,“励志”的成分有时候比知识还要多。较为成熟的初三学生应该都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希望他们树立“走出去”的理想、激发改变命运的斗志、沉淀出对家乡深沉的爱。尽管如此,部分学生的“冷淡”态度还是让我痛心。而音乐课,教学生唱歌,整体情况还好。

于是就到了第二阶段,支教的中间几天,这是我整个支教过程中的相对低潮时期。那几天好几名队员都问过我最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看上去不太对劲。我都是一口否认了。事实证明,我对自己的状态问题确实有点后知后觉,应该很多人都是这样吧。后来回想,那几天我确实不太正常。经过了前期的上课和课下与学生们的相处,我已经基本了解了许多学生学习和家庭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他们的感情也逐渐深厚起来,或者说我越来越喜欢那些孩子们。越是这样,在我内心愈发地萌生出要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甚至觉得来到了这里,现在这些就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一想到有些学生为了某个科目的学习而一直苦恼着,或者由于家庭条件差而承担了太多本不应该属于他的,或者由于原来的成绩不好而对上学失掉了信心,或者困扰在青春期的迷茫而不知道前方的路该怎么走······我的心里就隐隐作痛。而更让我心痛的,是结合前期的“教学成果”,我悲哀而又不得不承认,自己能给他们的实在是太少,更不用说改变他们的命运。之前的教学目的根本就没有很好的实现,而就算完全实现了,对于“改变他们”这个目标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我爱孩子们,可我怎样才能把我的爱最大程度的其起作用呢?这半个月的时间我能给他们什么?我怎么那么没用?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前面说过,我对支教是抱着严肃加严谨的态度,到这个时期,却变得偏执而刻板。对某件事真的专注的话,可以近乎不顾一切,它本来是我的一个优点,可在这里,带给我的大部分都是纠结。在课堂上,我的讲课内容开始变得复杂、沉重而枯燥,前期还有的幽默感什么的逐渐减少,给予孩子们更多东西以改变他们的念头督促着我变得严肃。这样子对于那些较成熟稳重懂得用功学习的孩子来说效果比较好,但其他学生应该就会感到吃力。更重要的是他们都不知道我的想法,没办法理解我的良苦用心,更不能很好的总结收获。大概我的“学究”形象就是这个时候竖立起来的。和队员们相处时,我的“不对劲”应该表现的更明显。但由于我自己都后知后觉,也没有和队员们很好地交流,还是晚了几步才得到解决。于是,那几天,本来由于性格原因就对玩集体游戏不热衷的我,在队里面玩例行游戏时表现出了明显的不积极;之前还能说能笑的我,在队里面聚在一起聊天时出现了少有的沉默。冷淡,疲惫,一个人思考,苦恼。甚至那个周末几乎是全体总动员的素质拓展训练和演讲比赛,我虽然跟学生们一块玩了,也指导我的学生参加演讲比赛、又在演讲比赛里担任评委之一,也是显得有那么一点落落寡欢,现在看照片居然就能看出来,只不过没人理解我是处在想要帮助孩子却无奈于力量太弱小的矛盾中。

在这个时期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说是发现,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困扰我的一个难题。那就是,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只相差一年,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性格、态度、行为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我们划分班级是按照他们即将升学的年级来算,所以初一的学生就是刚刚小学毕业、即将升入初一的小孩子,初二的学生则刚刚上完一年初一、该上初二,已经初步了解了初中生活。差别只在上过了初一和没上初一,但课上课下初一学生表现出来的活泼、积极、可爱与初二学生的“死气沉沉”相比形成的巨大反差,还是让我们无比惊讶。比如,在初一讲课的时候,老师们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在座的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兴奋地争相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答案,课堂氛围极其活跃,甚至有的不爱问问题的老师还会被学生提意见说“不给他们回答的机会”。但在初二,课堂上与老师互动的学生寥寥无几,甚至老师点名提问时,学生扭扭捏捏地站起来后,就算他们知道答案也纠结半天都说不出什么。上课看课外书、听音乐、聊天而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也很让人头疼。先不说反差的原因,从内心里,大家都更喜欢给初一的孩子们上课。作为初二班的任课老师,我虽然也承认这一点,但也必须对我们初二班的学生有信心、有耐心,而更多时候还是在想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学生。经过和其他队员的讨论,我们都觉得这和孩子们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生活以及自身角色的转变有关系,而青春期的到来应该也有一定影响。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不提初三学生,是因为他们不管是早熟还是故作成熟,都与此不具可比性。但由于支教时间有限,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也仅限于此。而这些对我这个时期的失落,也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还好我是个正常人,没让不正常的情绪持续太久。虽然还是觉得自己为孩子们做得太少,产生的效果也并不好,但慢慢地开始发现自己的付出其实就是在实现曾经的梦想、践行自己的理念,孩子们的反馈也让我看到自己已经带给他们积极的影响。或许,已经做得不错了?学生们不是也说自己有收获吗???那···再苛求下去有用吗?记得第一周的作文课,我思考了好久最终还是决定以梦想为主题,让他们给若干年后的自己写信。希望让他们通过畅想未来而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明确当下究竟该做什么。目的达到的还算理想,收上作文后,我从他们的文字里读出了从他们外表或者与他们交谈时很难得到的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一刻,我才真正有语文老师的满足。而当我花了很长时间批改完学生们写的作文,根据他们作文的内容給每个人都写了满满的写着鼓励的话的回复并发给学生后,那种幸福应该是其他老师都不能体会的。另一个插曲是我生日那天学生们给我生日的祝福,并且送给我他们精心制作的礼物,孩子们的纯真让我感动到差点落泪。如果不是觉得自己是个高大的男老师,应该注意形象,也许我真的会流着热泪跟学生们说“谢谢你们”了。好像很自然的,这个时期的“不正常”来得快,去得也快。也让我在后面有了新的想法。

第三个时期,也就是支教的中后期阶段。与第一阶段的热忱和第二阶段的低沉都不同,在这里我要记录的是“稳稳的幸福”。尽管那个大目标还在,尽管离归期越来越近而预期效果依然没达到,但我却逐渐转变了思想。我们来这里的时间毕竟太短,不可能说是面面俱到的在两个星期里就给孩子那么多,而能给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按照预想必须出现在哪里、完成在哪里。记得我跟学生们说过一句话:“你们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能给你们的多。”实际上,我们能给他们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这两个星期快乐的时光。要让他们在跟别人讲起这段经历时能够开心的一笑,在多年后重拾这段回忆时能够满足的一笑。也只有在给他们快乐的基础上,其他较大的目标才能逐个实现。总而言之,孩子们的笑脸才是最宝贵的。对我自己来说,留下的记忆里也不能有太多的遗憾,当然是包括与孩子们和队员们之间的相处。于是,刘老师又变得“自然”了。上课时尽量幽默活泼,注意与学生们的互动,增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课下依然与他们黏在一起打成一片,跟他们一块玩游戏,聊他们喜欢的话题。师生之间和谐而欢快。而在队里面,大家的感情随着相处时间的积累,自然不断加深,在此先不多说。

可以想象,内敛的巨蟹座都主动变得积极,整体气氛肯定是好得不得了,那种快乐也许是支教生活难忘的本质。但是,依然存在两个不和谐因素,在给这段时光留下暗点的同时也引起我的关注。第一个是少数学生的不配合。我们都是从中学走过来的,都知道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们不可能都一样,肯定会存在一些由于特别的原因而在老师眼里比较突出的学生。这,依然是在我们初二班里最明显。初三学生在学习或活动时与老师不配合是因为开始独立,有自己的想法;初一学生一贯的活跃能够直接感染较为消极的人。只有初二,大概是处在特殊的时期吧,有时候真的让我们无奈,但我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他们。比如,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都敢于回答问题或者表演节目时,还是会有人对老师的课置之不理。这时候,我就只能扮白脸,以不讲情面的严师身份用各种方法激励他们。。。效果还好,但可能有些学生要记恨那个强人所难、非要让他用成语造句或者到讲台上表演节目的白脸刘老师了。哈哈,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的。这些学生还算好——与那些被我发现干脆不来上课的学生相比。

这个时期,我们很悲哀地发现,学生人数在减少。有的确实是因为去外地了没办法再来,但也有只是因为不想上课而在学校附近玩乐的。看到该上课但是没在教室的学生,不知道别的老师怎么做,反正我每次都是叫住他们,把他们带回教师,帮他们喊一声“报告”让他们进去用心听课。有一次没课的我在楼上刚好看见几个我们班的学生在校外一片小树林玩,有人看到我还跟我招手,我二话没说就下楼,出校,找到她们,但是并没有直接把她们带回去,而是在那里跟她们一块聊了很久。通过交流,我了解到她们内心的一些迷茫,也第一次跟学生较全面地讲了我对我们这次支教的想法。最后的结果是,她们都回到了教室,并且表示这最后的几天再也不逃课,会积极配合老师们的工作。夸张地说,我觉得我是拉回了迷途的学生而有自豪感。记得在最初的面试时我应该说过一句话,“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负责任的。”这是我根据自己的习惯而做出的承诺,希望做得不差。而另一次,吃饭时有初一的学生报告说,我们初二班的几个学生在三个教室里搞破坏。我赶快过去看,发现教室里黑板上被人乱涂乱画,一些学生的文具也被翻腾的很乱,但“肇事者”已经不在了。我在学校外面找到了她们,只是跟她们说:“老师知道你们对这段时光也很留恋,但你们就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你们的不舍吗?”接着,午饭后当我再到教室看的时候,发现黑板上只剩下几个字:支教老师,永远爱你们。”这次语文老师不想纠正你们缺少主语的语法错误了。

于是就要提到第二个因素——离别的伤感情绪迅速蔓延。总结的一开始,我很惭愧地说将要离开时我让孩子们流眼泪了。实际上,因为离别而使得孩子们流泪是我们队员间探讨过的关于支教“副作用”的问题。回想两个星期的支教生活,和孩子们相处的分分秒秒都很快乐,孩子们应该也是这样想的吧。只是在一起的时光终究有限,说得直白点,我们注定都只是对方生命中匆匆的过客,有过美好的记忆也就圆满了。其实作为语文老师我很想给孩子们再讲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他们是美丽的花儿,有许许多多的园丁会照料他们,我们只是其中历时半个月的一小波,本来就不该起太大波澜。。。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没有我们这些大学生经历丰富,没有我们的稳重成熟,在他们的人生中,放不下的东西还很多很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这段“补课”也许是之前从未体验过的奇妙经历,我们的离开对他们来说······就是种伤害。

我们周口队也没有想着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觉得要尽力把这种伤害降到最低——离开前的文艺汇演就是起到这个关键作用的一次重要活动。如果每个队员都像我那样失控把离别气氛搞得特别凝重······实际上,我的那次讲话,在班主任宝哥看到气氛不对劲时就马上提醒了我,然后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大家开心起来。尽管在另一个时候我还和振哥、倩静打赌谁在离别时会哭,但我知道每个人都不想看到过于伤感的局面出现。所以用心去办文艺汇演成了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准备阶段还算挺长,我们这些队员从刚来时就开始准备开场舞,尽管中间有波折但也一直坚持着,努力做到最好;每个班音乐老师教的班歌也是文艺汇演上的必备节目,老师们都喜欢在上课前后领唱一遍班歌,既能活跃气氛也给了学生练习的机会;支教队除了开场舞和合唱《和你一样》外,每个人都有机会出自己的节目,或唱歌,或相声,或朗诵,大家都很珍惜最后一次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踊跃报名、排练;当然还少不了各个班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他们在相关老师的组织下也都出了很有特色的节目,让将要离开的我们再次记住他们的风采。文艺汇演办得很精彩,很成功,很圆满,只是带当时带着些离愁别绪的我们难以用心体会吧。而只能坐在寝室里回忆的现在再回头看,在离别的背景下,那真的是最完美的结局了。

关于支教,关于我总结的那三个时期,在这里就是以上那么多内容,尽管这只是道出了回忆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美好的东西,拙笔写不出也许只能藏在心头。如果你耐着心思读完了前面那些冗长、乏味、沉闷的东西,并且认为总结将要结束了,可能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我直到写了七千多字后的上一段才开始提到队员的姓名,而之前虽然有提到队员们的活动和之间的感情,但都是一笔带过。难道是和队友之间相处的感情不值一提?当然不是。在我的回忆里,与孩子们的感情和与队员们的感情同样深沉,只是性质稍有差异,所以分开说比较好。而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支教,,,所以关于支教队的内容就只好放在后面了。

回来后和代芳聊天时,她说到的在支教队里她“献出了许多第一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也有第一次是在支教队里实现的,虽然没有代芳的那么夸张,但也颇值得一提。比如,第一次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基本上是半个月)和那么多人(十一个队友)建立那么深厚(这个不多说)的感情。这句绕口的话在一般人看来也许没什么,但对于从小就特别内向的我来说,是比南德调料还要难得的。记忆中,高中的时候,距离最近的同桌,我也是经历了三天的沉默期才开始慢慢跟他说话的。与支教队里能够活泼好动的我相比,是多大的反差。这一方面在于我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十二人的团队加上这趟十四天的“旅行”实在是太过神奇。其实在去支教前,我们的认识应该是从面试后的第一次见面会开始,接着还有跑操、开会等,但说实话直到出发去周口前,这些人对我来说还跟我在郑州大学认识的大多数人一样,只是点头之交,那时萍姐还特地说过:“现在你们还都不熟,但等你们从周口回来,一定就大不一样了。”没有人怀疑这句话。如果说出发的那天,男生们主动帮女生提行李还只是出于礼貌,那么回来时,大家不分你我地拿各种东西就纯粹是出于默契,自然,或者说沉淀出来的情谊。很容易想象,一群人风尘仆仆地赶一天车,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在那里共同生活半个月,一块做饭吃饭,一块铺床睡觉,一块工作玩游戏,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追梦一起不正经,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一起紧张一起放松,最后再一块风尘仆仆地赶回来······生命中能有多少次这样的经历啊!我爱你们,十一个亲爱的队友。

记得支教快要结束时,许多学生让我们给他们写同学录或者留言,希望能做个纪念。考虑到我是语文老师,又想着多鼓励鼓励学生,给每个孩子的话我都是写得满满的,希望他们能真的从中有所收获。现在突然想到,为什么队员间不互相留言呢?是觉得太近了吗?见面的机会还有很多?但是那些感觉、那些想说的话也许并不能保持原味吧。所以在这里我把想说的话一一说给你们。以下内容有点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但是这些是十二位,,,而且文笔相差太多,哈哈哈。

萍姐,毫无疑问你应该排在第一位。不是因为年龄,更不是因为体重,而是因为你在支教队里面的核心地位和无私付出。一声萍妈道出了十一个孩子的心声,一句“您辛苦了”言不尽十一个队员对您发自内心的感激。所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就是对你作为队长尽心尽责的真实写照,“仪态超卓,气质文雅”则恰能描绘出你静下来时宛若淑女的神态,而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当然就是你在与我们一块玩闹时,“娇媚骁勇,不让须眉”。大概也正是这些,让你成功地领导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支教的任务。我们因你而自豪!

施薇姐(薇字有艹),队里面学历最高的人,也是让所有队员都不得不倾慕的人。大家或者羡慕你的漂亮,或者喜欢你的气质,或者佩服你的学识,而我想说的是,你身上独有的那种江南水乡女子“仙姿佚貌”与“小家碧玉”相结合的特质,再加上才气逼人却亲切平和的才女形象,难道不能“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不知道你会不会害羞,你卖萌时的可爱样子更是无敌了,哈哈。如果以后不会再见,那就让这个美好形象永远印在我们心头吧。不过,一定记得多锻炼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海燕姐,不多说的话,就是“佳人如斯,莫不静好”。(我大概只是把备堂的话简略了一下,尊重他的原创)同为学姐,你与萍姐的女队长风范和施薇姐的水乡女子气质都不同,是一种给人初次印象“不食人间烟火”、熟识后又让人觉得“食尽了人间烟火”的独特风格。不得不说,萍姐的光环中有队长的权威,而江南水乡又会让人觉得离自己遥远,只有你,绝世独立中的亲切自然,不管吃不吃烟火,都让我们觉得你是个安静、美好而真实的学姐。再借备堂一句话,这么好的姑娘,应该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

振哥,“书生意气能挥斥方遒,男儿本色可封万户侯”。真可谓亦文亦武,能屈能伸,可长可短,讲课时滔滔不绝,生动形象,做饭时任劳任怨,技艺超群,电动车上好身手,办公室里展雄风。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初一幼童,无不对其喜爱有加。作为萍姐的得力助手,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是队长,也能撑起半边天。更为难得的是,面对众多少女的倾慕,始终不改其“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之专一情怀,真是可歌可泣!!!希望他的坚持不被辜负,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宝哥,写这个宝有种叫贾宝玉的感觉,可是你可不是泥做的吧!学土木的你,至少也应该是钢筋混凝土做的。作为初二班的班主任,尽心尽责,亲力亲为,果敢,亲和而有魄力;而作为队里最年长的人,炒得一手好豆角,更是让我们拍案叫绝。在外是英姿勃发的工程师,谈笑间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在内则淳朴温厚好学长,体贴温馨令人难以抗拒。大概真的是年龄越大越爱卖萌,你和施薇姐一样可爱起来就像是开启了无敌模式,哈哈。“玉树临风,神勇威武”,得夫如你,婷婷一定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

代芳,同为初二班的任课老师,我们的合作与交流应该很多了吧。还记得做饭时我们“初二三人组”的齐心合力,让学生签名时大家共同的温馨幸福,合唱歌曲时三个臭皮匠要顶个诸葛亮的雄心壮志。要形容你,只能是“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单纯,自然,而不落俗套。如果说周口队改变了你很多,那么你给周口队带来的积极影响更值得我们记忆。现在的你足够美好,相信每个人都能记住那段纯真的日子中纯真的你。

瀛霞,也是不用多说,“端倪如画,温润如玉”也许不能完全形容你的种种优点,但完全可以概括你在我们大家心中的印象。你就像一个古代的大家闺秀一样,端庄贤惠,待人谦恭,还写得一手好书法,于是又有了“才女形象”。而有时候因为失控而突然爆发出的河东柳氏之大笑,,,惊天地泣鬼神,更是让你的形象多样化。大概那N多面都是真实的你,还需要我们多去了解吧,以后会有机会的。还有就是,在回来的时候,你靠在我肩膀上睡着了,我可是一直记得的哦,哈哈。

倩静,其实从一开始我就对你印象特别好,一是因为你和我一样都姓刘,二是你的QQ昵称是“少年游”,它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词牌名。后来大家慢慢熟悉了,我又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不仅姓氏相同,还都是巨蟹座,都喜欢足球,都喜欢动漫,都喜欢经典影片······第一次找到和我相似度那么高的女生,忍不住就有“知己”的感觉,甚至会想“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哈哈。“巧笑倩兮,美目静兮”,你的“秀外慧中,娇羞可爱”的乖乖女形象也是深入人心了,要一直这样哦,要不然大家可能就不喜欢你了。。。

思捷,打这两个字,首先出现的就是“四姐”,看来你的名字注定是有一种“姐范儿”了。在玩游戏的时候这个感觉最为明显,就算不说什么软件,你的主导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本来一般人看你的外表,会觉得“增之一分则太高,减之一分则太矮,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但是又有那么一句话,“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你的活泼才应该是本色吧!我们记得的,其实都是那个爱说爱笑、能歌善舞、可以调动整个支教队气氛的你。和对施薇姐一样的嘱咐,一定要注意身体,多进行锻炼哦。

妮妮,如果说施薇姐是给我们展示了江南水乡女子的美好气质,那么你······就是打破了我之前对南方女孩的所有认知。比如,在我的想象里,南方女孩应该是戴着草帽撑着小船,在蜿蜒的小河里采莲的,可你,是迎着巨浪,手持钢叉,在大海里捕鲨鱼的。原来《水手》这首歌也可以形容女生,而且是我向往中温婉美好的南方女生。所以,你的“不让须眉”更甚于萍姐,“滔天浪里展英姿,勇搏海兽震乾坤”。还有就是,和小朋友们走得最近的就是你了,让人羡慕啊。别忘了我的螃蟹。

备堂,好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充满阳刚之气的真男儿”!作为队里面年龄最小的男生,你毫不柔弱,坚毅而刚强;作为有一定压力的初三班的物理和化学老师,你不辞辛劳,兢兢业业。更让我佩服的是,你能一直保持严师的形象,与前面的妮妮老师刚好相反,连活泼可爱的初一小朋友都说怕你,这种坚持自我,真的很不容易。“冷峻下的用心良苦,坚守中的不离不弃”。而你最后阶段勇敢展示的动人歌喉,更是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如果我是你的女学生,肯定会疯狂迷恋你的,哈哈。

因为前面我是综合“女士优先,资历优先,姓氏首字母为辅”的原则进行排序,一不小心就把备堂放在后面了。为了不让他心里不平衡,我在最后加一个人,我自己。——刘胜华,酷爱历史,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然岂不知“百无一用是书生”?在队里面,学识、能力皆不如他人,幸而态度谦卑,能虚心学习,勇于接受锻炼。本已弱冠并不年幼,但多蒙他人关照,竟也安于孩童之角色。现在回想,支教的日子真的要感谢大家对我的诸多包容与帮助。永远爱你们,支教和支教队。

十二个人都已写好,全文字数也已超过我预定的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如果非要做个总结最后的总结,我想把支教时记的《日记》中的某一段写在这里:拿我最喜欢的足球来比喻,我们十二个人来到这里,就好像是一支足球队,由一名主教练带着十一名队员参加为期两周的集训。大家各司其职,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希望能圆满完成任务。但是,第一周还没过去,一名前锋因伤病不得不退赛,于是主教练补了进来,以使球队能够正常运行下去。第二周,另一名资历最老、威望最高的球员也是因为伤病而不得不退出,这次没有人可以补替了,球队已经不完整,而且缺的位置,是门将。但是不可能终止训练或比赛,大家只能拼命地去补救,兼顾多个位置,用有空缺的阵型完成剩下的艰巨任务。而一直到比赛结束,空的位置也都给他们留着。因为,十二个人,才完整。

啰啰嗦嗦地从学校写到家,居然写了这么多。再来个首尾呼应的经典结尾:嗟夫!周口支教之瑣碎記憶,即如此這般。若非親歷,斷不能解此文。旬半之白駒過隙,亦非常人可通曉。唯有朱口三中臨近之田間玉米,自青青幼苗至長可及腰,或可曉諭。今殆已亭亭如蓋矣!

2013年周口支教总结 教师支教工作总结

8.5.13

刘胜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8466.html

更多阅读

2013年小学毕业典礼教师代表发言稿 新教师开学典礼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我非常荣幸代表六年级毕业班全体教师发言。今天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又是一个令人百感交集的日子。今天,同学们最后一次在这里隆重相聚,举行毕业典礼,与美丽的母校惜别,和敬爱的老师道别,向这一

2013年上学期初二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

2013年已经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勤于借鉴别的老师示范课的有点,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

声明:《2013年周口支教总结 教师支教工作总结》为网友北船余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