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葡萄沟》

北方栽种的葡萄品种多,颗粒大,品质好,市场常见。几十年前,闽粤盛产枇杷、荔枝、龙眼等水果,也有淡黄、草青外皮的土种葡萄,粒小且味道酸涩,不受青睐。这篇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文把新疆葡萄丰收景象描写得很淳朴、很诱人,也灌输了一点造葡萄干的常识,所以能给馋嘴的小学生留下很深印象。

这篇课文出于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第1版、1964年第7版的《语文》第5册课文,50多年历史了。而今,葡萄沟还在,葡萄架依然果实累累,但那种葡萄成熟季节田园牧歌式的场景,估计早面目全非了。

《葡萄沟》

小学语文课文:《葡萄沟》

新疆有个地方叫葡萄沟,出产的葡萄很多,很甜。

葡萄沟有一条河。沿河二三十里,到处都是葡萄架。

八月,正是葡萄成熟的时候。一串串的葡萄在葡萄架上挂着,一串足有一尺长。社员拿着剪刀,带着筐子,忙着收葡萄。你要是到葡萄沟去作客,好客的维吾尔族农民就会热情地招待你。他们在葡萄架下面,摆出许多白葡萄、红葡萄、马奶子葡萄,请你 都尝尝。摘下来的葡萄有的用汽车运到城市去,有的用牲口运到山上的干燥房里去。干燥房四面透风,晒不着太阳。葡萄放在干燥房里,慢慢地被风吹干,就成了很好吃的葡萄干。

葡萄干放久了也不会坏,可以运到全国各地去,还可以运到国外去。

1、说说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带点的字。

活儿

生字表:葡 萄疆 尺 (好) 吾 尔族 待 尝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8774.html

更多阅读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70多年前写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国发表的时候,引起全美国轰动效应,成千上万的读者把它抄下来当作座右铭收藏,许多中老年人把它作为安排后半生的精神支柱。美

转载 高一学年期末议论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拿来主义》等

原文地址:高一学年期末议论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拿来主义》等作者:吴泓工作室《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解与训练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作者精辟阐述了马克思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领导共产主义运动方面的巨大贡献,热情地

佳片U约 电影:《英雄》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电影:《英雄》[影片海报][热诚推荐]不知道<英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骂.

声明:《小学语文课文:《葡萄沟》》为网友请内心温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