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者之妻 晏子御者之妻阅读答案

御者之妻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⑴御者:马夫

⑵晏子:齐国的名相晏婴,“晏子使楚”的故事是大家所熟悉的: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晏子。

⑶相: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

⑷门间:两门之间

⑸窥:偷看

⑹驷:同架一辆车的四匹马。

⑺既而:不久

⑻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⑼故:原因

⑽相:担任

⑾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⑿自下:谦虚

⒀子:你

⒁足:满足

⒂妾:古代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

⒃是以:因此

⒄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⒅对:回答

⒆大夫:古代官名

洋洋得意【出自】《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翻译: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同驾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

分析:1其妻请去的原因:是想以此劝告丈夫要懂得谦虚,善于控制自己。

2、文中人物的优点:晏子:善于了解情况,知人善任。晏子之御者:虚心接受批评,立即改正错误。御者之妻:敢于且善于批评丈夫的缺点。

知识链接

1、《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又称《太史公记》。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司马迁:(横向联系:《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P84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公元前90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6岁。

3、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 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管晏列传)。

4管仲(约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敬,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中国安徽省颍上县),中国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中也有几处关于孔子对他的评论,北宋苏洵的《管仲论》也对管仲做出了分析和批判。

5、驷(横向联系:《中国史》七年级上册P35图)同架一辆车的四匹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喻话说出后无法再收回,说话要算数。

6、损抑:谦逊;谦让。汉荀悦《汉纪·惠帝纪》:“周承之弊,故大国方五百里,所以崇宠诸侯而自抑损也。”;宋苏轼《赐皇叔改封徐王颢上表辞免册礼允诏》:“既殿文邦,宜膺盛礼,而抑损之志,逡巡不居。”

7(dà)夫:(横向联系:《中国史》七年级上册P24西周等级示意图)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上大夫曰卿

8、诸侯:中国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周代初期实行将土地和臣民封给子弟、功臣以建立诸侯国的制度。西周的诸侯有同姓、异姓之别。同姓即姬姓诸侯,在盟会时居于异姓的前面。异姓不少是曾与周王室有婚姻关系的,还包括褒封的前代后裔。在众多封国中,最重要的有卫、鲁、齐、宋、晋、燕等国,其国君地位较高。诸侯受封时要举行册封仪式,谓之锡命。周天子为受封者颁布册命,宣布疆土范围、土地数量,以及所封给的属臣、奴隶、礼器和仪仗的数量。受封的诸侯必须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了周天子的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

9、士:是作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礼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份去结交。近义词:彬彬有礼、以礼待人。反义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10、尺: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实际长度却不一样。晏子长不满六尺,晏子之仆御长八尺。《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晏子之仆御和邹忌的身长比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御者之妻 晏子御者之妻阅读答案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八尺),(二寻),此外还有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十分之一寸),(十分之一分),(十分之一厘),(宋以后又叫“”,十分之一毫),(十分之一秒),(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防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11、晏子荐人标准: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2、纪传体与编年体: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8895.html

更多阅读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2016

http://zy.ycjyxx.com/Links/yw/5shang/1/htm/course/text03/media/course02/01.wma方纪  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色,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

《方山子传》翻译及阅读答案 右溪记翻译阅读答案

原文: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美哉嵇康之死阅读答案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林清玄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

卞之琳的《断章》 与你一同鉴赏好诗 断章 卞之琳阅读答案

卞之琳的《断章》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该诗写于1935年10月, 《断章》全诗只有四句,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感悟到不同的审美意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晏子春秋.御人之妻》毛笔字练习

誉文公抄书御人之妻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

声明:《御者之妻 晏子御者之妻阅读答案》为网友花染碧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