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魂阵真稀奇,十人进村九人迷。”
“进了迷魂阵,状元也难认”
这是流传在山东阳谷县的一句顺口溜。
阳谷县城东北6公里处,有两个村庄都叫“迷魂阵”,南边的叫“大迷魂阵”,北边的叫“小迷魂阵”。“大迷魂阵”村小,“小迷魂阵”村大。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外人进村后,沿着村内狭窄的街道行进,会觉得方向随时在变,不辨东西南北,以至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错觉,想走出村子,非常困难。当地有一则民谣唱道:“东西南北中,到处是胡同;好像把磨推,老路转到黑。”
“小迷魂阵”村由并列的东西两部分组成,东半部分叫“前迷魂阵”,西半部分叫“后迷魂阵”。但当外人进入“前迷魂阵”时,多会感到“后迷魂阵”在北方;奇怪的是,当人们进入“后迷魂阵”时,又会感到“前迷魂阵”在北方。进入村子,沿街巷前行,总难以把握前进的方向,走了大半天,却又回到了老地方。在这里,若按习惯以太阳推算时间,竟会产生几个小时的误差。在“前迷魂阵”还不到上午10点钟,你就会感到是正午12点;而在“后迷魂阵”,正午12点,你又会有下午4点钟的感觉。
“迷魂阵”村何以能够“迷魂”?这是由于房屋的传统布局造成的。原来,村庄的整体布局不是平面展开的,而是呈新月形,两条主要街道,按弧形由东北而向西南,斜斜曲曲,无固定的方向。巷里混乱,无直胡同。街巷交叉多呈“丁”字形。平行者首尾不齐,而房屋则按街道走向建筑,由于变化不明显,所以易将定向各异的房屋统统当成北屋,一切迷乱皆由此产生。奇怪的是,数百年间,数十代人,家家盖房都遵照前人留下的规矩取方位,村中从来没有人对此作出任何新的规定。
传说,过去有一个卖豆腐的和一个卖香油的在村中迷了路,两人转了一圈又一圈,碰了七八次面,都多次从一个浆线子的妇女旁边走过。卖豆腐的感叹道:“这个村卖香油的真多!”卖香油的则说:“卖豆腐的也不少,我都碰见七八个了”。卖豆腐的又说:“不知今天是啥好日子,这村的妇女一个一个的都忙着浆线子”。浆 线子的妇女听了大笑道:“看来你们两个都迷路了。其实今天只有一个卖豆腐的,一个卖香油的,村里浆线子的也只有我自己,我已经看着你们从我旁边走过去七八回了!”最后,还是浆线子妇女找来个小孩,将这两个人领出了村。
相传,战国时期齐魏两国交战,齐国军师孙膑(阳谷阿城镇人)曾设“迷魂阵”于此,大败魏将庞涓。村中的街道格局,是模仿当时的阵势建成的。村民在这个地方按布兵的格局建房,这个村便成了迷魂阵村。
这里曾经有个孙膑阁,修于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孙膑阁坐北朝南,3间2层。上层孙膑塑像,一人多高,头戴升帽,脚踏云靴,手托“天书”;两旁是站班,左边是侄孙燕,手持拂尘,右边是徒弟毛遂,手捧太极图。东间靠北墙角有一卧牛,是孙膑的坐骑青牛,传说是神牛,能日行万里,叫万里牛;还有一个孙膑拄的拐,是他用的兵器。墙上画有多幅彩色壁画,还有他的四大徒弟像。
孙膑阁前有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所立(万民感灵碑),另有清顺治元年(1644)的小碑,碑已断残,可见碑头上有“老祖碑记”字样。据民国碑文记载:“迷魂阵……相传为孙膑用兵地,神其术数,运其兵法,已迷魏师魂而夺其魄,以制其命者也。”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欣然为孙膑阁题额。国学大师季羡林为迷魂阵孙膑阁撰写楹联为:“运筹决胜神州独步至今仍留迷魂阵,发潜显幽边裔追踪自古艳称智多星。”
此阁于“文革”初期即被拆毁,遗址上尚有民国时期的一块石碑。实际上,这里也是孙膑的故里,人们是出于对这位卓越军事家的景仰而为之建阁纪念的。
迷魂阵村在后来的战争中仍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奉军队伍有一次从莘县往阿城走,路过迷魂阵村时迷了路,好长时间没转出去,还是后来找人领路才走出去的。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住进迷魂阵村,不仅日本鬼子不敢进村,汉奸也不敢夜袭。刘邓大军过黄河南下,也曾在迷魂阵村安过军械仓库。老人们说,迷魂阵村历经战乱,却从未受过战争之扰,是托孙膑的福!看来,孙膑斗庞涓胜的不仅仅是一仗,他为这一方土地赢得了千年的安宁与稳定。
迷魂阵村的神奇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与军事研究者的注意和高度重视,来这里参观考察的人很多,称迷魂阵村是战国故垒,是中国军事文化的活化石,是当今保留最好最完整的军事旅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