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雷击和避雷针的原理 避雷针防雷的原理是

什么叫雷击

通俗地讲,所谓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速的放电,强大的雷电通道两端上万伏的电位差,在短短不足1秒钟的时间内释放出来,其功率之大可以把雷电通道周围的空气加热到1.7万至1.8万摄氏度,对建筑物、电子通讯设备、电力设施以及对生命构成巨大的威胁。

雷电的危害

  雷电就是巨大的电火花。雷电流总是选择距离最近、最易导电的路径向大地泄放,凡是空气中导电微粒较多、地面上高耸物体、地面与地下的电阻率较小的地段容易落雷。一般说来,地面导电性能好,有突出的高大物体等,都易遭受雷击。例如导电性能好的金属矿物质条件就比一般地质条件更易遭雷击;湿土的雷击机会就比干土、沙地和岩石地面要多;水面比旱地易遭雷击;高楼、烟囱这些突出建筑物就比平地易遭雷击;山地也比谷地易遭雷击。

  直接被雷电击中会受伤害,但有时,即使未被雷电直接击中,由于离雷击点很近也会造成事故。这是因为强大的雷电电流向地里泄放时,由于地电阻的存在,使近雷击点处的电压值要比远离雷击点处的电压值大得多。因此,人若两脚分开站立,一脚离雷击点近,另一脚离雷击点远,就产生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常说的“跨步电压”。一部分雷电电流由于“跨步电压”而流过人体,同样会造成伤害。
  雷电灾害的严重性表现在它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上。它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如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雷电灾害波及面广,人类社会活动、农业、林业、牧业、建筑、电力、通信、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石油化工、金融证券等各行各业,几乎无所不及。

雷雨天气,如何防雷电

★雷电天气时,尽量不要呆在户外。如果从事户外工作应立即停止,尤其不要到河流湖泊边钓鱼、游泳、划船,要尽可能撤离到安全地带,但不要奔跑或快速骑行。
★遇雷电天气时如果在室外,应保持情绪稳定。

△应立即寻找庇护场所,如: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盘的混凝土建筑物。

△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双脚并拢蹲下,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

△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不要呆在山顶、楼顶等制高点上;不要在孤立的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避雨。

△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要远离铁栏铁桥等金属物体及电线杆,要小心绕开电线头以免触电。

△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和摩托车。

△雷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可以起到绝缘作用。

△在室外最好不要接听或拨打手机,因为手机天线有极佳的导电性,手机的电磁波也会引雷。

△乘车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在野外的人群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雷电期间,如果你正巧在家里,建议无特殊需要,不要冒险外出。

△不要站在灯泡下,应将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以免损坏电器;

△不要看电视、使用电脑、电话、电吹风机;

△不要收晒衣绳(尤其是铁丝)上的衣物。

△不宜使用淋浴器,不要触摸金属管道。

★当你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是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地加以处理。

遭雷击如何自救

  遭到雷击,许多人都曾逃过大难。但也有人遭雷击导致骨折,严重烧伤和其它外伤,甚至死亡。雷电对人体的主要危险往往不是灼伤,如雷电击中头部,并且通过躯体传到地面,会使人的神经和心脏麻痹,就很可能致命。人受雷电电流冲击后,心脏不是停止跳动,就是跳动速率极不规则,发生颤动,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血液循环中止,造成脑神经损伤,使人在几分钟内死亡。但遭雷击后如果抢救及时及方法得当,还是有可能救活的。有时即使感受不到受害者的呼吸和脉搏,也不一定意味着“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往往还能使“死者”恢复心跳和呼吸。如果伤者衣服着火,应马上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不然,伤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烧伤。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应在地上翻滚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以扑灭火焰。之后,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清洁的手帕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如果触电者已昏迷,应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并立即施行触电急救,如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把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家电防雷常识

首先,建筑物应按防雷规范设防直击雷;其次,进入住宅的电源线、电话线、电视天线应屏蔽接地引入,雷雨天要拔掉各种插头;第三,家用电器在安装时应与建筑物外墙保持一定距离;第四,在相应的线路上安装家用电器过电保护器。

对一般家庭而言应安装3个避雷器:单相电源避雷器安装在供电线路入户电源开关处;电视机馈线避雷器安装在电视馈线入室后的电视分配器的入线处;电话避雷器安装在入室后的电话线上,使电话机通过电话避雷器与电话外线相连。这些避雷器的作用是对从线路上入侵的雷电磁脉冲进行分流限压,从而起到保护家电的作用。

居民们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定要安装避雷针。

什么是直击雷击和感应雷击?

通常所说的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的迅猛放电现象。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上的某一点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称为直击雷击,即雷电直接击中地面上的某一物体,如建筑物、人、畜或其它物体等。

那么什么是感应雷击呢?由于雷电而引起的静电感应和电磁场感应所产生的雷击统称为感应雷,又称为二次雷。

一般来说,感应雷击没有直击雷击那么猛烈,但它发生的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危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因为直击雷只有发生雷云对地闪击时才会对地面上的物体或人造成灾害,而感应雷击不论雷云对地闪击,或者雷云与雷云之间发生闪击,都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此外,直击雷袭击的范围较小,而一次雷闪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多个小局部同时发生感应高电压现象,并且这种感应高电压可以通过电力线、电话线、各种馈线及信号线等金属导线传输到很远,致使雷害范围扩大。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大量的微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感应雷击已成为雷 电灾害的主要方面。

避雷针原理

在雷雨天气,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些参天大树被雷电击倒,而周围的一些高塔、高楼等高层建筑却安然无恙.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些参天大树由于受到带大量电荷的云层的感应,也带上大量电荷,积累的电荷过多时,树就被击倒.

在同样倩况下,高层建筑安然无恙恐怕要归功于避雷针了.在许多高塔上都有于个金属做的、状如绣花针、针头向上直立的东西,这就是避雷针.

那么,这状如绣花针、貌不惊人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能“避雷”呢?

其实,避雷针应叫“引雷针”才合适.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迅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而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人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避雷针是一种避雷装置。通常所见的避雷针由三部分组成。一根上端比较尖的金属棒,金属棒下端连接着导线,导线连在一块埋在地下的金属板上。避雷针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有两个作用。一是当云块接近避雷针时,避雷针可以把因静电感应带的电随时释放到空中,与云中的电中和。从而把剧烈的放电缓和为多次放电,减少雷击的可能性;二是作为放电的通路,使电从避雷针的导线中流过,而不至于破坏建筑物。避雷针的装置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在平顶的高层建筑上安装环状金属圈,它的作用与金属棒相同。

在雷雨天气,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些参天大树被雷电击倒,而周围的一些高塔、高楼等高层建筑却安然无恙。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些参天大树由于受到带大量电荷的云层的感应,也带上大量电荷,积累的电荷过多时,树就被击倒。
而同样倩况下.高层建筑安然无恙恐怕要归功于避雷针了。在许多高塔上都有于个金属做的、状如绣花针、针头向上直立的东西,这就是避雷针。
那么,这状如绣花针、貌不惊人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能“避雷”呢?
原来,避雷针应叫“引雷针”。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迅雷针和高楼
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而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地球如此之大,它又是个导体,对那点电流如同一杯水倒入大海。

有人认为,避雷针在雷雨云的感应下产生尖端放电,能中和掉雷雨云中所带的电荷,从而避免发生雷击。也有人认为,避雷针是吸引闪电电流,并把它导入地下。我们必须弄清楚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才能设计避雷针,有效地避免雷击。
  实验测量表明,避雷针在雷雨云的电场作用下所释放的电量是微不足道的。一根避雷针的尖端放电电流一般只有几个微安,而一次中等的雷击能释放大约25~30库仓的电量。这相当于几千根避雷针在几十分钟内放电的总电量。

  富兰克林指出,避雷针在雷暴期间的放电电流太小了,它的作用是把闪电引向自身,并沿着它流入大地,不让闪电电流窜到建筑物的各部分去。

  避雷装置一般地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避雷针只是接闪器的一种形式,是吸引闪电电流的金属导体,然后通过引下线把闪电电流引到接地体上。接地体是埋设在地下的导体,它可把闪电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
  避雷针对于保护建筑物是很有益的,从安全角度看,最好对所有建筑物都进行防雷。高大的建筑物较易受雷击,然而,据国外一份资料统计,低矮民房受雷击的事例还是不少的,美国每年平均有2000多户民房遭雷击。为此,对一般居民来说普及有关防雷的知识还是很必要的。

  安装避雷装置,要遵守下列主要原则。避雷针必须高于一切被它保护的建筑物。装置的各部分连接要牢靠,应采用电焊或气焊,不许采用绑接和锡焊。如果避雷装置接地下不好或安装不合规格,那么被它吸引的闪电电流就可能流窜到建筑物的其它部分,从而造成破坏。现代建筑就采用一种新的既经济又安全的防雷设施,称之为"暗装笼式避雷网"。把建筑物中的金属结构沿钢筋连成一整体,构成一个大型金属网笼。这种笼式避雷网既起屏蔽作用,又充当引下线,是一种更加经济、美观的安全的防雷方式。你到大街上转一转,可看到很多新楼的屋顶上不再有高耸的金属杆和引下线了,那就是因为它们已用上笼式避雷网了。屋顶的各种金属物都用导体连到笼式避雷网上。在屋顶四周还应布设一条金属带,称避雷带,把它与避雷网接上。

  安装了避雷装置的建筑物是否就万无一失不遭雷击了呢?那不一定。有些高大建筑物虽安装了避雷装置,但因接地线断裂等原因而"有形无用"了。可见要确保避雷装置发挥效能,不但要正确设计、正确安装,还要经常保养,使它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这样一般就可免受雷害了。这里我们对读者提出一个忠告:一定要重视科学,不要轻视避雷技术各种环节的科学原理。更不可自以为是地自行安装避雷针,那是危险的,弄不好,反而会"引雷入室",反倒遭了雷击灾祸,这种事例不少。科学是马虎不得的,对雷电不能存侥幸心里。黄岛特大火灾就是一具惨痛教训。

避雷针一般是用金属,铁做的。当天空云层中积累了较多的某种电荷,比如说正电荷,离云层比较进的避雷针会积累出较多的负电荷。可以理解吧,因为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嘛~~其实是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移动啦~
什么叫雷击和避雷针的原理 避雷针防雷的原理是
然后由于尖端效应,尖端效应就是说因为避雷针尖端空间很小,却积累了一定的电荷,电压会越来越大。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会击穿空气,这个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其实是空气被电离了)达到把云层的电荷中和的效果,也可是理解为把电引入地下。
由于每次达到击穿电压所需的电荷量很小,因为尖端效应嘛,所以可以多次放电来避免大量电荷积累击穿云层和房屋之间的空气。这样是很危险的,会引起火灾等危险事故。。
用了避雷针就没有问题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9364.html

更多阅读

借记卡和信用卡有什么区别 借记卡和储蓄卡的区别

借记卡和信用卡有什么区别——简介借记卡和信用卡有何不同?借记卡和信用卡的区别是什么呢?为了让卡友们分期借记卡和信用卡,来为卡友们详细介绍一下。借记卡和信用卡有什么区别——方法/步骤借记卡和信用卡

路由器和交换机有什么区别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路由器和交换机有什么区别——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庭都拥有2台或者数台电脑,为了实现电脑的共同上网,路由器和交换机也慢慢的被更多人认知,但是由于家用路由器和交换机从外面看起来很像,很多人都不知道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以及各

鱿鱼和墨鱼的区别是什么? 墨鱼和鱿鱼的区别

鱿鱼、墨鱼和章鱼三者之间有区别三者都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 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 墨鱼又称乌贼、花枝,与鱿鱼同属十腕目。 鱿鱼肉比墨鱼的鲜美。头和躯干比墨鱼的狭长,尤其躯干部末端很像标枪的枪头,因此叫枪乌贼。 章鱼又称八爪

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等有什么区别 谚语和歇后语的区别

1、谚语是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晶,同时在外国也收到广泛应用。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根

什么叫YY小说 好看的异能小说完本

先对不了解的yy是什么意思,yy即意淫之缩写也。现在网上大量流行各种玄幻小说,其中大部分都是男主人公神勇无比,英俊潇洒,周围美女无数,而且已经不满足征服地球了,整个宇宙都在其手中,当然其它星球的美女也对他无比景仰了。始作俑者该是黄易

声明:《什么叫雷击和避雷针的原理 避雷针防雷的原理是》为网友难免任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