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找规律》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

陈凤娟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

的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

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摆学具,涂色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

亲切感。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教学准备和采用的教学媒体:
教具:爱心卡、吸铁石等。
学具:学生摆的学具水果贴片、作业纸,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感知规律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点小礼物。瞧,这就是什么?什么颜色的?谁能猜一猜下一张是什么颜色?下一张呢?老师出示准备好的:“2红1蓝2红1蓝2红1蓝”边出示边让学生猜,下一朵会是什么颜色的?)

评价:小朋友表现地这么棒,现在又坐得这么端正,老师把它送给你们了。(把花展示到黑板上)
2、师:刚才小朋友在猜的时候,老师发现,一开始有小朋友猜错了,可后来小朋友们越猜越准。我想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能告诉我吗?(轻轻地)
生:他们是2红1蓝2红1蓝2红1蓝。生边说师边画虚线隔开。

3、师:小结【你说得真棒,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像这样2红1蓝2红1蓝2红1蓝,这样的排列,我们就称之为有规律的排列】(边说边板书规律)。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找规律》出示课件“找规律” 读“找规律”

(二)、看会场——探索规律

1、师:羊村为了迎接六一的到来,也正在精心准备联欢会呢,赶紧去看看吧!呦,还邀请了歌舞队的小朋友呢!好热闹!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它们又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请同桌互相说一说,看谁发现得最多?出示课件“联欢会”
1)、四人小组讨论联欢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师:谁愿意第一个来试试,那么多的勇敢者。

彩旗的规律是1红1黄1红1黄1红1黄1红1黄1红……你真行!

花朵的规律是1绿1紫1绿1紫1绿1紫1绿1紫……好样的!

灯笼的规律是1紫1黄1紫1黄1紫1黄1紫1黄……真棒!

小朋友队伍的规律是1女1男1女1男1女1男1女1男……小朋友队伍的规律都被你发现了真能干!

2、教师小结,明确找规律的方法。

师:小朋友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发现了这几组的规律,真了不起!像彩旗的一红一黄、小花的一绿一紫,灯笼这样一紫一黄、和小朋友队伍里的一女一男,以及我们黑板上的2红1蓝,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然后后面又重复出现这样的一组,一组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真响亮!

师:小朋友表现这么棒,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羊村参加联欢会好吗?走!凭票入场。(课件出示:只要回答对以下问题,就能为你和你的朋友赢得门票。)想试一试吗?(想)
3、练习巩固。(出示课件5道题)

A、星星后面是谁?你是怎么想的?你们真棒!

B、梨、苹果。。。。

C、下一个是谁?

D、老师这里的红旗是有规律的,红黄蓝,红黄蓝,猜猜第7面是什么颜色?第19面是呢?

E、红旗:后面怎么排,前面怎么排?为什么?

F、那这一组又有什么规律?

三、摆一摆---应用规律
师:小朋友动脑发现了事物的规律,现在能用你的小手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吗?小心小袋里的学具动手摆一摆。

生独立摆一摆,教师巡视。

师:小朋友,老师也选择了几个拿上来,看,有规律吗?

生:有规律。

师:什么规律?

生:……

互相看看别人摆的,你们的小手真灵巧。

四、涂一涂----设计规律

师:刚才喜洋洋告诉我,羊村的围墙还没有装扮呢,想请你们帮帮忙,为羊村围墙设计一幅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愿意吗?动手吧!(生涂色,老师巡视)

师:涂好了的小朋友把油画棒放下,没涂好了的小朋友也先把油画棒放下。

师:好,我们来看看,有什么规律?

生:……

喜洋洋见到你们的作品一定很高兴,瞧,给你们送什么来了?你们用自己的智慧赢得门票,恭喜恭喜!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规律,你发现了吗,想想看,你在哪里见过

有规律的东西?和你同桌说一说。

(生相互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

五、欣赏规律美

六、创编规律活动。

师:这节课,小朋友表现得太棒了,你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满意)师对你们也非常满意,我们用掌声表扬自己。

生:鼓掌。

师:能让自己的掌声变得有规律吗?试一试。

师:你还能想一想,做出别的有规律的动作或声音吗?

生:……

(四)、总结。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更多美丽的事物。

《找规律》案例

陈凤娟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

的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

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摆学具,涂色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

亲切感。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教学准备和采用的教学媒体:
教具:爱心卡、吸铁石等。
学具:学生摆的学具水果贴片、作业纸,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感知规律
1、小朋友,你们知道昨天是什么节日呢?(母亲节)有很多小朋友做了爱心卡送给妈妈,瞧,这就是老师收集的一些爱心卡。这是什么颜色的?谁能猜一猜下一张是什么颜色?下一张呢?老师出示准备好的:“2红1蓝2红1蓝2红1蓝”边出示边让学生猜,下一朵会是什么颜色的?)

评价:小朋友表现地这么棒,现在又坐得这么端正,老师把它贴上去。(把花展示到黑板上)
2、师:刚才小朋友在猜的时候,老师发现,一开始有小朋友猜错了,可后来小朋友们越猜越准。我想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能告诉我吗?(轻轻地)
生:他们是2红1蓝2红1蓝2红1蓝。生边说师边画虚线隔开。

3、师:小结:你说得真棒,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像这样2红1蓝2红1蓝2红1蓝,这样的排列,我们就称之为有规律的排列。(边说边板书规律)。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找规律》出示课件“找规律”读“找规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诱发学习欲望。】

(二)、看会场——探索规律

1、师:羊村为迎接六一的到来,正在精心准备联欢会呢,赶紧去看看吧!呦,还邀请了歌舞队的小朋友呢!好热闹!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它们又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请同桌互相说一说,看谁发现得最多?出示课件“联欢会”
1)、四人小组讨论联欢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师:谁愿意第一个来试试,那么多的勇敢者。

彩旗的规律是1红1黄1红1黄1红1黄1红1黄1红……你真行!

花朵的规律是1绿1紫1绿1紫1绿1紫1绿1紫……好样的!

灯笼的规律是1紫1黄1紫1黄1紫1黄1紫1黄……真棒!

小朋友队伍的规律是1女1男1女1男1女1男1女1男……小朋友队伍的规律都被你发现了真能干!

2、教师小结,明确找规律的方法。

师:小朋友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发现了这几组的规律,真了不起!像彩旗的一红一黄、小花的一绿一紫,灯笼这样一紫一黄、和小朋友队伍里的一女一男,以及我们黑板上的2红1蓝,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然后后面又重复出现这样的一组,一组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真响亮!

【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生活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师:小朋友表现这么棒,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羊村参加联欢会好吗?走!凭票入场。(课件出示:只要回答对以下问题,就能为你和你的朋友赢得门票。)想试一试吗?(想)
3、练习巩固。(出示课件4道题)你们真棒!
三、摆一摆---应用规律
数学一年级《找规律》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师:小朋友动脑发现了事物的规律,现在能用你的小手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吗?小心小袋里的学具动手摆一摆。

生独立摆一摆,教师巡视。

师:小朋友,老师也选择了几个拿上来,看,有规律吗?

生:有规律。

师:什么规律?

生:……

【将学生们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四、涂一涂----设计规律

师:请小朋友拿出彩色笔和信封里的作业纸,为羊村围墙绘制一幅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动手吧!(生涂色,老师巡视)

师:涂好了的小朋友把油画棒放下,没涂好了的小朋友也先把油画棒放下。

师:好,我们来看看,有什么规律?

生:……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创造一条规律,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规律,你发现了吗,想想看,你在哪里见过

有规律的东西?和你同桌说一说。

(生相互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

五、欣赏规律美

【通过欣赏,学生可以深刻了解在我们身边有些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六、创编规律活动。

师:这节课,小朋友表现得太棒了,你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满意)老师对你们也非常满意,我们用掌声表扬自己。

生:鼓掌。

师:能让自己的掌声变得有规律吗?试一试。

师:你还能想一想,做出别的有规律的动作或声音吗?

生:……

【学生通过按规律摆学具环节,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已得到加强,已能判断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所以此环节承上启下,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四)、总结。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更多美丽的事物。

《找规律》教学案例

黄叶丰

[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是新教材新增设的一个独立的单元。本单元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较为容易。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神容易分散,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强化语言表达训练,就显的尤为重要。这个是本节课教学中我较为注重的学习策略,另外,我在日常教学中比较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今天依然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师:刚才在上课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们熟悉吗?是哪一部动画片啊?对,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今天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睁大眼睛看,谁来了。(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欢迎它。第二个会是谁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

2、第三个又会是谁呢,黄老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谁呀,又是喜羊羊,请小朋友继续猜,第四个是谁,你猜……你为什么猜是灰太

3、现在,谁能一口气猜出第五个?第六个呢?你能确定吗?为什么这么肯定?说说理由。

4、师:像这样一只羊、一只狼; 一只羊、一只狼;一只羊、一只狼,它们排列时的顺序是重复出现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排列叫作——规律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和喜羊羊一块儿来——找——规律,(板书:找)。

5、激趣:请看大屏幕,小羊还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3颗星星:懒羊羊带来的是发言星,送给大声发言的宝贝;喜羊羊带来的是智慧星,送给爱动脑筋的宝贝;美羊羊带来的是快乐星,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朋友从老师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

二、发现规律

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再过十几天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就要到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儿童节)你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可高兴了,他们把教室布置的多么漂亮啊,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来布置教室的?谁会说完整话?再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图中有规律?有些什么规律?谁能够用上“又、再”来具体说说图中的排列规律。

3、想一想:这最后一面彩旗应该选什么颜色的?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很棒,下面请大家翻开数学书第88页,找到大屏幕上的例题1,铅笔握在手,按照自己发现的规律在书上选一选,圈一圈。

4、指名订正并说一说:最后一朵彩花你选什么颜色的?灯笼呢,小朋友呢?

5、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有规律的挂彩花、灯笼和彩旗呢?

6、小结:有规律的排列不但能让我们猜出下一个是什么,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三、体验规律

(一)涂一涂。1、喜羊羊问小朋友:你们能用手中的彩笔按照规律涂颜色吗?仔细观察数学书第89页的例题3和“做一做”。,每一行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涂的颜色,并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涂一涂吗。

2、学生自主涂一涂。

3、指名订正。如果从右往左观察第5行图形,你会发现规律……变了。

2、小结:看来啊,同一行图形,如果观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规律也会不同

(二)摆一摆。

1、小朋友两人合作,先用这些学具在桌面上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再按照你们设计的规律把摆好的图形一个一个的粘上去,完成任务后把你们的作品拿到黑板前展示出来。比比看,哪两个同学最有创意,摆出来的规律与众不同

2、同桌合作用学具来摆一摆并粘贴在卡纸上。

3、学生展示作品。

4、老师随机选取作品评价。

(三)比一比。

1、灰太狼挑战小朋友,请看大屏幕:仔细看,下一个是谁?

2、每次请一个小朋友来答题,其他的同学来当评委,用yes或no表示意见。答对一个一颗星,答对两个两颗星,答对三个三颗星。要说完整话。

3、学生抢答,师随机介绍圆形和方形排列的规律。

(四)笑一笑。

1、师:我们胜利了,灰太狼被打败罗,它现在是什么心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灰太狼,唉。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大声说出来。

2、想一想:你们能用有规律的笑声或动作来表示一下开心的心情吗?哪个宝贝最有创意?

四、欣赏规律。

1、欣赏规律的美:条纹衣服,床上用品、、橱柜、花瓶、连续纹样等。(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规律在哪里?规律美不美?)

2、课堂小结。小朋友,规律美吧,今天你学会找规律的本领之后,你就多了一双会找规律的眼睛。陈老师相信,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一定能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美的规律。

五、自我评价。1、请小朋友拿出3颗小星星,想一想,这节课你说了吗?你会了吗?你开心吗?你做到几样就摘下几颗星贴在数学书上。

2、学生诚实评价自己。

3、整理学具,准备下课。

[教学反思]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找规律”是根据新课标理念新增加的学习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我今天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这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较为容易。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神容易分散,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强化语言表达训练,是本节课教学中我较为注重的学习策略。

我的教学意图有两个:一是让孩子通过找规律能够说出下一个是什么;二是让孩子充分感受规律的美。围绕着这两个教学意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情境导入2、发现规律3、体验规律4、延伸规律5、自我评价。在第一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设计时,我首先通过“猜一猜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境导入,充分调动小朋友的学习欲望,激发出孩子大脑中“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原有经验,然后直接揭题:像这样一只羊、一只狼;一只羊、一只狼;一只羊、一只狼,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就叫做“规律”,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一块儿来找——规律。第二个教学环节,我设计的是“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我重在强化训练孩子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之后的巩固练习我采用的是“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孩子独立完成。接着,我在“体验规律“这一环节设计了“涂一涂、摆一摆、赛一赛”的教学情境。其中,“涂一涂”重在让学生会按照规律涂色,还要会说出规律。“摆一摆”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学具给学生,让学生两人合作,自由设计“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并通过欣赏他人作品、比较辨析规律,学生进一步明了怎样摆才是有规律的排列、谁摆的规律更有创意。“赛一赛”快速抢答下一个是什么,进一步检验了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在“延伸规律“环节我设计了“挑战记忆力、快速放映图片”和用有规律的笑声或动作来表示开心的心情,以及欣赏规律的美这三个情境,目的在于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最后,我安排的“自我评价”是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课堂上,我比较注重对孩子的及时评价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因为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的启蒙阶段,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都将在这一学段定位。作为一名低年级数学老师,我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习惯是终身受用的。

本节课我的教学特点是:充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添加上一些时下孩子们比较兴趣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元素,制成了课件,这样教学内容就显得生动、活泼,孩子们学起来兴趣盎然。正所谓:学中乐,乐中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快乐时刻荡漾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我觉的也一些遗憾:受40分钟时间和大班型的限制,很多孩子踊跃举手了,面对着一双双挥动的小手和一声声急切的“老师,请我”,我却无法一一满足他们渴望被提问的小小愿望。

《找规律》磨课历程

黄叶丰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找规律”是根据新课标理念新增加的学习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 学思维方法的教学。陈老师今天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这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较为容易。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神容易分散,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强化语言表达训练,是本节课教学中较为注重的学习策略。

第一次试教由于该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高,整节课下来,我们一致认为教学环节紧凑,目标达成,设计新颖,无需多改,特别是在本课的“体验规律”这一环节设计的“涂一涂、摆一摆”,学生摆出来的都很有规律,设计出来的图案都很有创意。但本着精益求精的目的,我们还是谈论了对这节课的看法,提出探讨的建议:

1、巩固练习中的第4题有点儿难,在问第19面是什么颜色前,是否先来个铺垫,问个简单点的问题,如第7面是什么颜色?这样数据小学生好理解。红黄蓝三种颜色为一组,第7面就是第3组的第一面是红色,第19面也就是第7组的第一面也是红色。

2、做完了第4题,出示第5题的旗子:红、白白、红、白白白、红、白白白白,陈老师问:请你说出后面该怎样排?由于学生受第4题的影响,还以为是在涂颜色。我们经过讨论,认为这题白色的旗子换成其它颜色的更合适,学生就不会犯这种错误。

3、巩固练习3“下一个是谁”的第(3)小题放在练习5后面会好些。练习5是一种颜色变了,另一种颜色不变,而这题是两样东西都变了。这样由易到难,学生学起来轻松。

带着以上这3个小小问题,陈老师做了相应的调整,更改了课件于周三(5月11日)上午第三节在一年(2)班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教学过程的总体支架不变。只是将情景导入改为:初次见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小礼物,猜猜是什么颜色?下一张呢?【而上节课的导入是:昨天是什么节日?(母亲节)许多同学做了贺卡给妈妈,陈老师出示红色爱心卡,问猜猜下面是什么颜色?】其实第一次的导入是非常好的,很有教育意义,但由于受时间的影响,将之改成这样导入。整节课下来,我们感觉挺成功了,只是由于学生的差异,这班学生设计的图案不是很有创意,有一部分学生设计的还是没规律的。

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的教学特点是:充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围绕着羊村开运动会正在布置会场,凭票入村(只有回答以下问题就能为你和你的朋友赢得门票),喜洋洋送门票,帮羊村修围墙等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动画元素,制成了课,直观形象、动静结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陈老师和蔼可亲的教态、精炼的语言、过硬的基本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整节课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悟了图形的规律,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了规律所带来的美。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今天,陈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成功的课,优点不一一列举,大家有目共睹。这次磨课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认识自己要学的东西很多。

《找规律》评课

钟景清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排列的规律。根据活动性和探索性较强的这一特征为学生设置了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美的意识。本节课有如下特点:

一、注重过程,感悟体验。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针对该部分内容活动性和探索性较强的特点,陈老师首先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幅节日庆祝的欢快画面,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集中了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成功开展奠定基础。接着陈老师启发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情境活动中,去亲身体验,感悟到“灯笼、彩旗、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规律,从而很自然揭示课题。例1中四组图形都是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再根据规律去完成最后一个应该是什么。例2第(1)小题给出正方体和圆柱体的排列,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最后一个应摆圆柱体,第(2)小题给出三角形、圆、正方形的排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最后两个应摆什么图形。例3设计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规律进行涂色。整个过程内容丰富,由静到动,由易到难,层次性强,教师始终注意让学生参与活动全过程,使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达到感悟规律,总结规律的目的。

二、联系生活,强化运用。

《标准》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造性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尤其是低段教学,更应从生活中挖掘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尤其在练习设计“轻松一刻”中,陈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这四个环节:一是由学生领做的“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的肢体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动作中的规律;二是各小组学生的衣着排列规律;三是语音教室天花板上电灯与电风扇的排列规律;四是请学生欣赏课件中的一些生活中的规律排列。这一系列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从生活中,甚至从课堂上灵活挖掘教材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从而潜移默化渗透“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这一归宿理念。

三、蕴涵情感,感受规律美。

日常生活中,其实有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给人以美的感受,但是孩子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节课陈老师始终将“美”字贯穿全课,如彩旗、灯笼、队列、花朵、动作、衣着……,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受规律美,探索发现规律美中蕴涵的规律,成功地数学与美育进行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励孩子们用数学和美术去认识世界、创造生活的热情。

两点建议:

1、导入部分的情境图有三组有规律的排列(彩旗、灯笼、队列),课件中应这样加以改进:学生发现哪组排列规律时,课件就将那组排列单独凸显出来,这样就更直观形象。

2、课尾练习中可设计一个开放性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并将部分设计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让数学回归生活,使整堂课达到教学高潮。

一年级《找规律》教学案例

钟景清

一、背景陈述

《找规律》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和内容。本课我以喜洋洋活动贯穿始终,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另外,还有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规律,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占主导地位,而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合作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在不断的自我设计中体验理解数学,养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找出事物变化的规律,培养初步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

2、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欣赏数学美,并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

五、案例

(一)通过游戏,感知规律

师:小朋友,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老师出示盒子,你们想知道老师带来什么了吗?
生:想

师:这里面装着有色花朵,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1:红色生2:黄色。。。。。。

师从盒子里拉出花朵。(猜对的学生欢呼雀跃,猜错的学生扫兴中又跃跃欲试)
师又问:老师第二次可能拉出什么呢?(学生猜测。)
再问:第三次呢?(学生继续猜测。)
继续问:再拿一次呢?(大部分猜红色,学生欢呼)
师:哇,猜得真准,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看老师是按照二个红、一个黄这样的顺序拉的。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是按一定的规律拉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以猜一猜的活动形式导入课题,既给学生以神秘感,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二)合作探究,寻找规律。

1、看图找规律
师:小朋友们用花,彩旗,灯笼装扮着他们的教室。你们看(出示主题图)他们的教室漂亮吗?(学生们都很兴奋)

生(齐说):漂亮。

师: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规律?把你的发现小声地告诉你的同桌。(同桌相互交流)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1:小花是按一红一绿的规律排列的?
师:每几朵花为一组呢?
生2:每2朵花为一组。
生3:灯笼是按一红一紫每两个为一组的规律排列的。

生4:老师,我发现彩旗是按一红一黄的规律排列的。
生5:还有小朋友是按一男一女每两人为一组的规律重复出现的。
生6:老师,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觉得是按一女一男的规律排的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看谁说的有道理?
生7:我觉得生5对,我仔细看了的,打鼓的男同学旁边是一个拉手风琴的女同学,后面又是一个男同学,又一个女同学。
生8:我觉得生6也对了,你看,拉手风琴的女同学右边是一个男同学,男同学的右边又是一个女同学,再是一个男同学。
师:看来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就有不同的规律。你们真棒,能够找到这么多的规律,也就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那么现在你能选出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的下面一个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例1的选择题。指名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主题图中的四组规律来源于生活学生易于掌握,我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放手让他们观察。自己去找出排列有规律的物体。正因为学生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所以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孩子都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思考、发现,并且敢于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大大提高]
2、摆一摆

师:小朋友用水果卡片摆一摆,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摆出各种规律)

学生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摆完后,全班汇报交流。

3、涂一涂

师:小朋友动手涂一涂图形色彩。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你的作品?它们的规律是什么?
生汇报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应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设计了一个具体的情景,“数学王国”,学生们看到数学王国都很兴奋,当看到漂亮而且奇特的板凳,并且让他们摆一摆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动手摆,而且还兴趣盎然地讨论起来.让他们涂地板颜色时同样兴致高昂。这样设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探索规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共跳兔子舞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三)联系生活,创造规律

1.师: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有规律的东西都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大家看,(课件演示:家具装饰——古文物——跳舞的小朋友—一—年四季)

师:你们仔细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

生1:教室里每排都是桌子、椅子,又是桌子、椅子……是有规律的。

生2:马路上的斑马线是有规律的。
生3:我这衣服边上的花纹是按照蓝白蓝白这样规律排列的。

……

[设计意图:抓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机会,通过学生举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有规律的现象无论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这一设计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2、师:小朋友,规律无处不在,那你们会创造规律吗?接下来就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可以用自己的动作、自己身边的材料或是老师这里的材料来创造规律,看哪组小朋友创造的规律最特别、最漂亮。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创造规律

学生汇报,展示作品,并自己当小老师,提问题。

[设计意图:把“找”规律发展为“创造”规律,这组开放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创造出了各种规律:有编动作的、有编节拍的、有摆学具的、其中有一位学生还用学具摆出了这样房子:三角形的屋顶,正方形的屋身,圆形的门。学生的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四)课堂小节,畅谈收获

师: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规律,也设计了规律,这些有规律的事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多观察,多动脑,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畅读自己的收获,感受到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学会进行自我评价,从而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六、反思: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力求做到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巧设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活动,让学生真正能学有所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设情境、从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在“找规律”一课中,我安排学生欣赏生活中规律的美,再联系自己的生活,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是有规律的,更进一步地领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2、寓教于乐,增强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这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让学生猜一猜的游戏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知识领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来认识“什么是规律”。本来复杂的理论解释,用游戏的形式来表现,一下子显得浅显易懂,学生也在喜欢地玩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规律”。接下来的学习,通过生动活泼的课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处感官,环节清楚,层次分明,有张有驰,学生一直处于“玩中有学,学中有乐”的状态中。当学生认识了规律,并积极探索规律的时候,让他们摆一摆的规律,涂一涂规律;当他们在学中感到累时,让他们舞一舞规律,感悟规律的多种形式。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愉快地学习状态中。
3、学习方式改变,强调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习惯与意识,因此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小组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绝好机会。当然交流必须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其重点是怎样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更多美丽而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9436.html

更多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主备人: 付启碧教材分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

雨的自述——改写郑愁予的《雨说》 雨说 郑愁予教案

春妈妈来了。于是,我在春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你们身边。我看到:田圃失去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枯黄的牧场没有了牛羊的踪迹,鱼塘不再有鱼儿在嬉戏玩耍,小溪也变得沉默,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亲爱的朋友,请不要着急,我来了。踏着春妈妈的脚步,我来了

声明:《数学一年级《找规律》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为网友无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