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图片 弥勒菩萨圣像,见者欢喜! 观世音菩萨圣像































大肚容天下—漫说弥勒佛

弥勒是中国民间普遍信仰、崇奉的一尊佛。在多数佛寺中都建有他的塑像或雕像,供大众礼拜。他那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受大众崇敬的同时,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亲近。

弥勒渊源

弥勒,梵文Maitreva,音译“梅旦利耶菩萨”、“弥帝礼菩萨”,意译“慈氏”。汉译佛经有六部经典专门讲述弥勒出身、修行、成道、转法轮等事项,所谓弥勒六部经,即《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观弥勒菩萨下生经》、《弥勒大成佛经》、《弥勒下生经》、《弥勒来时经》、《弥勒下生成佛经》,其中前三部又合称为“弥勒三部经”。

按照以上经典所述,弥勒出生于古天竺波罗奈国一婆罗门家庭,出家后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先于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上生于欲界第四天,即兜率天,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释迦牟尼佛曾为弥勒授记,预言其于兜率天寿满四千岁,大约相当于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一说五十六亿六千万年)后,将下生人间,重新出家、修道,于华林园龙华树下登正觉,是为弥勒佛。之后,他将在三次法会上向世人说法,以救度之,即“龙华三会”。因为弥勒未来当成佛度人,是释迦牟尼法统继承人,所以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

佛教有三世诸佛的说法,过去佛中最着名的是燃灯佛,现在诸佛中则是释迦牟尼佛,未来诸佛中最着名的就是弥勒佛了。他具有救世的职任,在古代民间常被视为未来的救世主。在佛教史上,弥勒佛还被唯识宗(即法相宗)奉为鼻祖,其理论为无着、世亲所阐扬。传入中土后,到了唐代,经玄奘大师和其门徒的弘扬,俨然成为其时佛教大宗之一。



弥勒信仰

中土关于弥勒信仰的译经,目前可知的较早的是西晋大安二年(303年)敦煌高僧竺法护翻译的《弥勒下生经》、《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但弥勒信仰或当在此之前就已由西域辗转传入汉土,一般认为其传入时间或在汉代。自有关经典相继译出后,弥勒信仰开始广泛流布于中土,得到僧俗普遍信仰。

僧俗间的弥勒信仰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弥勒净土信仰。净土原指清净安乐的佛土,与世俗众生所居的充满烦恼污染的“秽土”相对。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其内院为其生处与常居说法处,佛教称之为“弥勒净土”。信众供奉弥勒,以求往生弥勒净土。中土更有净土宗来阐扬、推动此信仰。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即为净土宗两大法门。佛经中描绘的弥勒净土是一个安乐祥和、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这里土地平坦、肥沃,没有蚊虫毒蛇,风调雨顺,粮果丰美;人人和睦喜乐,平等不恶,无灾无患,也无烦恼妄念;遍地琉璃珠宝,有乐器不奏而鸣,诸天女捧而起舞……如此种种,与充满忧患、烦恼的尘世形成了强烈对比。

按《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的说法,凡信奉弥勒菩萨,供养礼拜、诵念其名者,命终之时,弥勒菩萨将率诸天子,播散曼陀罗花,亲迎此人往生弥勒净土。因为弥勒净土的美妙和奉持的简易可行,对僧俗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信众诵持弥勒佛名,修心行善,以获死后往生弥勒净土。第二种则是下生信仰。

弥勒菩萨将在未来下生人间,觉悟成佛,并于龙华三会中救度世人,因此信众信奉弥勒,主张多行善事,积善果,以求在龙华三会之中蒙受其救赎。弥勒就是未来世界的救世主,这种信仰其实又可称为“救世主信仰”。弥勒龙华三会救度世人,也隐含着对既有秩序和现实人生的否定和推翻,在古代中国它经常被赋予政治性的含义,被历代农民起义、特别是具有民间宗教背景的农民起义所利用。很多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都宣扬现世是黑暗的末世,而自己是弥勒下生,正为救世而来,以此来呼吁、诱 引民众追随、拥护他们。弥勒佛在这里已成为救民于水火、给予其美好愿景的救世主,是民间反抗暴政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正因为如此,民间的弥勒信仰曾屡次遭受统治者的打击、禁止。唐朝以后,弥勒信仰除了在民间宗教中继续获得热烈尊信外,在一般民众中的信徒逐渐减少。在净土信仰中,最终是弥陀净土成为了主流。







弥勒形象

历史上的弥勒形象主要有3种:一是早期的形象,为交脚弥勒菩萨形象,该形象为菩萨形,身形清秀,交脚而坐。甘肃炳灵寺石窟西秦(385~431年)时期的壁画中已有此形象。稍后则是北魏(386~557年)时期的禅定式或倚坐式佛装形象,与释迦牟尼佛的形象并无多大区别。

我们熟悉的身着袈裟、大腹便便、满脸乐呵呵的大肚和尚则是弥勒菩萨的第3种形象,这一形象到了五代(907~960年)以后才开始出现、流行,其产生与五代时一位叫契此的和尚相关联。根据《宋高僧传》、《佛祖统纪》、《景德传灯录》等书的记载,契此和尚号长汀子,不知从哪里来,有说他是明州(今浙江宁波)人,体型肥胖,额多皱纹,大腹便便,又言语无常,随意寝卧。经常持一锡杖,上挂一布袋,其生活器具都贮藏其中。契此出入于市集村落,见物则乞,所乞食物,不拘荤素,饮食之余,常置部分到布袋里,所以又称“布袋师”,后世直称“布袋和尚”。

契此曾经卧于雪中而身上无雪,又经常示人吉凶而都应验,并有以布袋为道具向他僧示禅之举,在当世已被视为奇僧。契此和尚与弥勒菩萨直接关联的契机则在其圆寂之时。僧史谓契此于梁贞明二年(916年)三月,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示灭。临终说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这在他人看来,其实就是在向世人宣明自己就是弥勒菩萨转世。契此坐化之后,又有人说在别的州县看到他负布袋而行。







这样,其临终的诗偈加上其在世时的异行、入灭后的神迹,使得契此和尚的形象逐渐与弥勒菩萨契合、一致了起来。当时江浙一带的僧俗就开始竞相图画其像来礼拜供养。到了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昙振为契此和尚建阁塑像。此后,按照契此的形象来塑造弥勒菩萨渐成定例,契此和尚也成为了弥勒菩萨的化现,受到僧俗供奉。据说契此经常到宁波奉化雪窦寺弘法,所以又有雪窦寺为弥勒菩萨道场的说法。

明清以来的佛寺,进了山门之后第一重殿通常就是天王殿,殿中间供奉的就是弥勒菩萨,有笑迎四方信徒之意。其笑口常开、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的形象,常常给人欢喜、亲切之感,无形中拉近了佛国与世俗的距离。弥勒与契此的融合也可以说是佛教世俗化、人间化的一种结果。






















《地藏菩萨本愿经》

分身集会品第二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详解:
弥勒,为梵文 Maitreya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一说名阿逸多。弥勒菩萨为佛弟子,先佛灭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

弥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经》里就已出现了。在《阿含经》中,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弥勒佛出世时,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人的寿命达到八万四千岁,女子五百岁才出嫁。弥勒佛父名修梵摩,为大臣,母名梵摩越,为公主,出身高贵。弥勒下生之后,在龙华树下坐禅成道,设三会度脱众生,初会度九十六亿人,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人,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人。

弥勒形象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有某一历史人物为原型,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对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后信仰对象空却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弥勒信仰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东汉至两晋所译的大乘般若类经典如《道行般若经》、《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经》、《维摩经》等都有弥勒信仰的内容,其他如西晋竺法护译的《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持心梵天所问经》、前秦竺佛念译的《菩萨处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的《思益梵天所问经》等也都有类似的内容。而集中表述弥勒信仰内容的则有竺法护译的《弥勒下生经》、鸠摩罗什译的《弥勒成佛经》、沮渠京声译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三部,号称“弥勒三部经”。

弥勒信仰在中国经历了世俗化与民族化的过程。最初的弥勒信仰基本上完全照搬印度佛教,尤其表现在上生信仰上,基本上全是依照印度佛教经典,没有多少创新之处,其信奉者也主要是信仰坚定、文化层次较高的高僧大德。由于此时的弥勒尚为菩萨,因而上生信仰就是对弥勒菩萨和弥勒净土的信仰。表现在造像上,
最初的弥勒多为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菩萨装,姿势基本上是交脚坐式,其造型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其后出现了弥勒佛的形象,中国的大佛很多与弥勒有关,如浙江新昌大佛、南京栖霞山大佛、河南浚县大佛、四川乐山大佛、荣县大佛、宁须弥山圆光寺大佛等。早期的弥勒形象严格按照佛经要求的三十二相、八十好等制作,可以说是一种“金身弥勒”,从中看不到太多中国化的痕迹。

晚唐五代之后,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大肚弥勒”流行起来,成为长期流传和普遍欢迎的中国弥勒佛。

契此,明州奉化县人(今宁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他是一个游方僧人,由于经常背着一个布袋,又被称为布袋和尚。他的形貌很有特征,“形裁腲脮,蹙頞皤腹”,皱鼻梁,大肚子,身体十分肥胖。他的行为也很奇特,天将旱时便穿高齿木屐,天将涝时穿湿草鞋,人以此得知天气,而且他随处寝卧,冬卧雪中,身上一片不沾。他没有固定的住处,经常到市场上乞食,不管荤素好坏,入口便食,还分出少许放入布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行乞,哪里的生意便分外好。他平时说法不多,后梁贞明二年(916)于奉化岳林寺东廊下入灭,临终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四句偈语,人们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作为一个游方僧人,契此是十分贴近民间的,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他的形象和蔼可亲,虽然不象金身弥勒那样庄严肃穆,却增加了一种亲和力。他虽然显现神通,却又只是暗示于人,更不以此为己谋利,直到临终,他才暗示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

契此为人所重不仅因为其形象的奇特,更因为其思想的超脱。他留下的诗偈不多,却都富有特色。他有一偈:“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这一偈语反映了当时游方僧人的生活,青目一句用了稽康用青白眼对待知己与俗人的典故,表明他不为人知的寂寞与孤独。他还作有一歌,强调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是“十方世界最灵物”,出家人只须腾腾自在、闲闲无为,不用分别凡圣,不用执着经论,与禅宗的风格一致。

契此的大肚和布袋成为一种宽厚、包容的象征。

他有一偈:

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他强调要大度能容,不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要“宽却肚皮”、“豁开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宽,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还能由此悟道成佛,证得六度。

以契此为原型,后人又加上了笑口常开的特征,从而形成矮身大肚、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弥勒佛的形象。大肚弥勒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不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也是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9487.html

更多阅读

武汉老通城豆皮的做法精美图片 武汉豆皮的做法

武汉老通城豆皮的做法[精美图片]天长地久2006-04-12 14:03  nB&j OpQ8[X+豆皮本是湖北农村的乡土风味小吃。每年冬季农闲之时, 家家都烫豆皮,即用早稻和绿豆磨成浆,烫成薄皮,除即时用 佐料炒新鲜豆皮尝试外,主要是切成丝子,晒干。即

声明:《精美图片 弥勒菩萨圣像,见者欢喜! 观世音菩萨圣像》为网友眼泪也成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