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的特点
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小农经济,这种形容或许概括性太强,其具体特点很多,除了《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里所提及的持续性、多元结构和早熟性等几点之外,还有封闭性、中庸性、忍耐性、盲目性、互补性、脆弱性和顽强性。
首先说说封闭性,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经营规模小,所生产的产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为目的,不需要市场和商品交流。市场作为一个商品交易的场所,瞬息万变,同时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人们来自天南海北,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信息传播场所,由于人们和市场的联系甚小,对于外界的变化仅仅通过人们的道听途说来感知,因而封闭性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农耕经济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精耕细作,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又被束缚在土地上,跟社会的交往就更少了。综合以上两个因素,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的封闭性就不言而喻了。
其次说说中庸性,何谓中庸呢?中庸乃是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的中庸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流传至今,离不开你存在的经济基础,那就是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的中庸性。或许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的中庸性不好理解,换个更为简单的词来形容,那就是逆来顺受,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采取的措施中最多的就是逆来顺受,这也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的另一个特点----忍耐性。这两个的特性可以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中看出来,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并非像西方社会的工人罢工那样陈现出常态化的态势,而是真正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了了才会发动农民起义,同时就算农民起义发动了,参与起义的也仅仅是农民中的很小一部分,而且农民起义的道路也常常走不远就失败了,其原因就 在于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的中庸性、忍耐性,农民对于现实太容易满足,只求的个人的最低限度的存活,不求太多的身外之物。
第三说说盲目性,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也种植一小部分的经济作物,农民对于经济作物品种的选择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跟风,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传统农民对于自己的经验是再相信不过了,因为那是他们甚至是祖辈们赖以生存之道,就算是不灵验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去怀疑自己的经验,而是归咎于年月不好,没给老天爷、佛祖烧够高香等等。而对于跟风思想其实是农民无知的一种表现,在他们看来这么多人选择了这个,那这个就应该是正确的选择,就算错了,这么所人一起错,那也不叫做错。其实不管是哪一个方面,都能体现出农民的农事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这种环境中发展出来的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带有盲目性是不可能的。
第四就说到了互补性,互补性跟多元结构有着些许的共同之处,中华大地的面积广大,自然条件也千差万别,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有着巨大的互补性。当某些地区发生一些自然灾害时一方面能够从其他地方调入粮食来赈灾,而另一方面则是吸取它地处理灾害的经验教训,还有则是农作物的栽培和移植,因为某种农作物总是现在某些地方先种植,然后再慢慢移植至自然环境适宜的地区。当然各地在农事经验的交流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
最后说说脆弱性和顽强性。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建立在小农生产之上,小农的生产工具简单,生产效率地下,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小,因而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是建立在好的年成之上,如果年成不好,自然灾害频发,那么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将会崩溃,这就不得不说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的脆弱性。然而在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并没有少发生,光黄河改道文献有记载的就发生了几十次,然而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却并没有崩溃,相反确实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这应该就是中国传统经济的顽强性的最好体现。
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小农经济,同时中华大地的广阔领域造就了显著的地区差异,在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下,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持续性、多元结构和早熟性、封闭性、中庸性、忍耐性、盲目性、互补性、脆弱性和顽强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