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景观途径》案例之: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

波茨坦广场是德国柏林最具魅力的场所。其引人注目的建筑集餐馆、购物中心、剧院及电影院等于一身,不仅吸引着外地观光客,同样也是柏林本地人经常光顾的景点,每天有大约7万人次到此游览。这里的水景观尤其给游客印象深刻,但是大多数的游客或许并不知道,波茨坦广场还是雨水利用的典范,所有景观用水都是来自雨水收集后的再利用。  

(图1、2)


(图3、4)

由于柏林市地下水位较浅,为了防雨水成涝,要求商业区建成后既不能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也不能增加雨水的排放量。为此,开发商对雨水利用采用了如下方案:将适宜建设绿地的建筑屋顶全部建成“绿顶”,利用绿地滞蓄雨水,一方面防止雨水径流的产生,起到防洪作用,另一方面增加雨水的蒸发,起到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对不宜建设绿地的屋顶,或者“绿顶”消化不了的剩余雨水,则通过专门的已带有一定过滤作用的雨漏管道进入主体建筑及广场地下的总蓄水箱,经过初步过滤和沉淀后,再经过地下控制室的水泵和过滤器,一部分进入各大楼的中水系统用于冲刷厕所、浇灌屋顶的花园草地;另一部分被送往地上人工溪流和水池的植物和微生物的净化生境(清洁性群落生境),形成雨水循环系统,完成二次净化和过滤(图1、2)。而地下总蓄水池又设有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当水面因蒸发而下降时,自动系统便会用蓄水箱中的水进行补充。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应用计算机模拟水池中水的流动来确定植物净化生境的布置,以及进出水口位置以避免死角的出现(图3、4)。


(图5、6)

(图7、8)。

雨水净化的景观展示途径由北侧水面、音乐广场前水面、三角形主水面和南侧水面4部分水景系统共同完成(图5、6)。通过人工水系将都市生活与自然元素融为一体,不仅净化了雨水,同时还为这个喧嚣拥挤的城市增添了亲近自然的公共空间:其中索尼中心大楼前水柱四溅的喷泉周围 是最聚人气的地方(图7、8);位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总部大楼前的三角形人工湖,是广场的中心区域,湖内鸳鸯戏水、金鱼游动,路过的游人无不留连歇足(图9、10);而柏林电影节“电影宫”前错落有致的阶梯状水流,对身居都市的人们来说更是好比大自然久违的抚慰(图11、12)。
(图9、10)

(图11、12)

作为世界上雨水利用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德国的雨水用途很广泛。德国联邦和各州有关法律规定,新建或改建开发区必须考虑雨水利用系统,因此,开发商在进行开发区规划、建设或改造时,均将雨水利用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考虑,尤其在进行大面积商业开发区建设时,更是结合开发区水资源实际,因地制宜,将雨水就地收集、处理和使用,并以景观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波茨坦广场这样一举多得的做法无疑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9606.html

更多阅读

城市雨水收集与处理系统-闫苗苗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城市雨水收集与处理系统 闫苗苗 园艺09-1090344126一.屋顶雨水花园1. 屋顶绿化的雨水处理作用1)屋顶绿化可以通过储水,减少屋面泄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通常在进行城区建设时,地表水都会因建筑物而形成封闭层,降落在建筑表面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景观途径 雨水收集利用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景观途径原文地址: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景观途径作者:付开成众所周知,雨水是从天上落下来的,然而落到地面后,很多人就不知道雨水去哪里了。在需要的时候雨水就成了及时雨,在不需要的时候就形成了灾难。在农村的时候,村落都是根

声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景观途径》案例之: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为网友记忆清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