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 刘邦

汉初的贤士

“汉初的贤士”是指秦末汉初那些辅佐汉高祖取天下、治国家的贤能之士。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评定出来的功劳等级),积日曰‘阅’(以时间计算资历)。”《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古时尚武,以军功定爵位。张良、萧何、审食其是无“功”而有“劳”的人,作为特例,得以封侯。实际上他们有“立宗庙、定社稷”之功,应属“元勋”级。
而笔者下面将谈到的这些贤能之士由于无军功,其建言又不及张良、萧何,故末得封候,仅得仼职高官。其实,但他们所建之言,实对汉皇朝立宗庙、定社稷建有“殊勋”,远在“功”、“劳”之上。例如陆贾、刘敬等人。
《汉书》说:“大厦之材非一木之才,帝王之功非一人之功。”这类人物的“殊勋”,不仅有德于当世,而且惠及汉民族之千秋。从历史的角度看,他们历史地位应在张良、萧何之上,因为张、萧仅立一时之世功,而他们定的是千秋之业。
历史从来是不公正的,幸好太史公把他们记下了,使我们得以遥观汉初上层建筑的形成过程及这类贤士的“功德”。没有他们,刘邦的内政和外交政策还够得摸索一阵子。


陆贾

一、汉初“大英才”陆贾

汉初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陆贾。倘若说张良是帝师,以密友的身份和聊天的方式给刘邦讲了很多典故或做人之道,那末陆贾就是思想家、理论家、史学家和外交家,实为汉初仅有的大英才。刘邵说,“聪明秀出谓之英”,从陆贾的文章学问来看,说他是“汉初仅有的大英才”这个提法一点不过份,他也是扛着一本厚厚的人生大词典参加沛公军的。
陆贾在刘邦和汉文帝时代,在数十名中大夫中是仅有的“太中大夫”,相当于皇帝的总顾问。这个唯一的身份就己说明陆贾不凡。刘邦有三十多位“中大夫”,都是掌一门学问的专家,随侍左右,不时咨询。
《汉书》对陆贾的历史地位有很高的评价:“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汉书.高帝本纪》)
汉家的法律、军队的管理、行政制度、礼仪和治国思想是由这五个人规划制定的。陆贾的劳绩是奠定了治国思想。
《汉书》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和形式一言以蔽之:“规摹(模)弘远矣。”
“陆贾造《新语》”这五个字看似平凡,一旦我们了解《新语》的内容,就会知道汉初的治国思想和立国理念与陆贾密切相关。陆贾无“帝师”之名,而有“国师”之实。
萧何的法律、韩信的军法、张苍的章程、叔孙通的礼仪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了,唯有陆贾的《新语》至今仍熠熠生辉。因此,“汉文化”的殿堂应有陆贾的一席之地;“汉刘文化”陆贾有奠基之劳;他的“劳绩”虽然没排上王候将相,但他在汉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应高于汉初的将相诸侯们。
为什么这么说呢?倘若说刘邦是扛着一本厚厚的人生词典入世的,那么陆贾就是为词典作注的大学者。
秦始皇焚书禁学,项羽又糊里糊涂地一把火烧得干干尽尽,所以刘邦时代是没有书的。论天地万物之道的《老子》都是汉文帝亲自去找“河上公”要来的。那时没有印刷术,书大多是孤本,烧了就没了。书荒严重得如火燎过的荒原,寸草不生,汉初真是无书可读。
陆贾笫一个带头著书立说。他是一个旧知识分子,焚书前或涉猎过诸子典籍,秦末的大风云充实了他的浩荡之气。斗争的实践使他对国家的兴亡成败有一番新的见解,他绝没鹦鹉学舌地背先贤们的著述,而是别开生面地另辟天地。
唐代大史家刘知几在《史通-杂说上》说:“刘氏初兴,书唯陆贾而已。”
明代的钱福在《新语序》中评价《新语》一书道:“……成一家之言也……且雄伟粗壮,汉中叶以来所不及。”这是说,直到汉皇朝中叶还没有人赶得上他。
陆贾不仅有《新语》十二篇阐述了治国理念,而且著有《楚汉春秋》九篇实录了“当代史”。
陆贾劝刘邦习诗书、行仁义,布王道、施德政,他对汉初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要了解“汉刘革命”、“汉刘文化”和汉初的人事、政事,不能不谈陆贾。

二、陆贾的“劳绩”

司马迁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中说:“以言曰劳,用力曰功。”陆贾没有“用力”上阵杀敌,故“无功”,但他“以言”建事,有“劳”且有“绩”。
《史记》和《汉书》都为陆贾立了传,字数不多,1100字上下,但陆贾的“劳绩”己足够观瞻了。
陆贾,楚人,公元前240—前170年,享年70,他比刘邦小16岁。
陆贾是哪年参加革命的?无考。但从公元前207年9月刘邦派郦生和陆贾为使者去说降峣关秦军的守将来看,(10月入咸阳)他从沛公军应在这之前,因此可以推定陆贾在前209年9月—前207年8月间就参加了反秦斗争,时年31—33岁。他虽没随刘邦“上山”,但也算是“老革命”了。
萧何、张苍、叔孙通等以前都曾为秦吏,唯有陆贾是以“革命知识分子”从军的,当时称为“生”,本意为“儒生”,相当于今日的“先生”。故史书称其为“陆生”。
陆贾“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有口辩,(以有口才著名)居左右,常使诸侯。”(《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客”是他的身份,与“主”相对,后世称作“幕僚”;“从高祖定天下”是他的革命资历;“居左右,常使诸侯”是说他随侍刘邦左右并活动于当时的社会上层。
象陆贾这样亲历了楚汉战争并穿梭于诸侯间的人物,才可能了解当时的政事和人事,也才能写出《楚汉春秋》这样的记实录。
陆贾的“劳绩”如下:
1、数次出入楚营,看望太公和吕雉,并作为刘邦的特使,与项羽谈判。
2、他劝刘邦习诗书,行仁义,布王道,施德政,著《新语》十二篇以教化朝廷上下。
3、两次出使南越国,说服赵佗归顺汉皇朝,为南疆的开发立有殊勋。
4、刘邦死后,诸吕专权,刘氏江山岌岌可危,陆贾劝右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深交结。他使将相团结,并联络侯爷和公卿们对付吕氏。史称“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他是出谋画策安刘氏的第一人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5、晚年写回忆录《楚汉春秋》,司马迁《史记》中秦汉之际人物的传记,有赖于陆贾。

三、《新语》十二篇的由来

刘邦当皇帝后,陆贾经常在他面前谈论《诗》、《书》的重要性,刘邦不以为然。
“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以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高帝不怿,有惭色,谓贾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贾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称其书曰《新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这段文字有以下几点值得细细咀嚼:
1、刘邦立国之初,注意到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礼”,一时并没意识到诗、书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他对以“文”“化”民的认识并不深刻,他重视礼治,是陆贾与时俱进及时帮他搬动了“道叉”。教化国民、“以文化民”,陆贾是汉皇朝第一建言人。从陆贾著书立说、劝刘邦祭孔、汉家兴儒学起,至中国人从此以“诗书传家”为荣,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传统,陆贾功不可没。
2、陆贾毫不客气、振振有辞地顶回去,近乎是训斥“皇上”!陆贾有正气,不阿顺,不媚上!此乃“国士”之风也!
3、刘邦挨了训,虽然一时难堪,不大高兴,有惭色,但认为陆贾讲的有道理,于是叫陆贾写一写兴亡得失之道。刘邦有雅量,知过能改。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不妨说,有刘邦也才有陆贾,君臣相得能如此,难能可贵。
4、陆贾写了十二篇政论文章,在朝堂上颂读时,刘邦篇篇称善,群臣皆呼万岁,这无疑是陆贾对刘邦及满朝文武讲大课。陆贾博学多才,以“道”为体,以“儒”为用,集儒、道两家学说于一身。他的文章,没有套话,没有老话,都是“与时俱进”的新话,故刘邦将这十二篇命之为《新语》。
宋朝的刘义庆著有《世说新语》36篇,当代有的教授亦发明了《世说新语》。这“世说”径可理解为“当代”二字,《世说新语》即“当代新语”,源自刘邦和陆贾。
《新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帝王命名的书。宋神宗命名的《资治通鉴》是1300年以后的事了。
韩非说,“龙”是长有逆鳞的,颈下径尺,撄之则死。“龙”如何对待天下士人的进言,尤其如何对待逆忤之言,是一个考验!很多帝王都没能接受这个考验。陆贾是汉初第一试金石!
在他之前、之后,无数讲真话、进忠言的人皆殒首。史称刘邦“能听”,“从谏如流”,这是相当可贵的政治素质。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对待弱势民众的态度则显示了这个社会的良心。拿这两个标准去衡量刘邦,他是及格的。

四、《新语》讲了些什么

由于前有先秦诸子的弘论,陆贾自然是气势磅礴地谈宇宙、论天下,重点谈帝王如何立身做人治理国家。这些内容刘邦当然爱听,而且听进去了。我们仅撮陆贾的一些篇章,以管中窥豹。
《道基第一》是讲天地之道,古往今来的人君立身行事,皆以“道”为基础。他将《老子》的“道”深入浅出地讲得清清楚楚,不再是“道可道,非常道”之类不可言状的事物。他以“道基”命名为第一篇,立意弘大而深远。
《辅政第三》就简直是在教新贵们如何做人了。他说:“居高者自处,不能不安,行险路拄杖,不能不稳。高者不安则坠,任杖不稳则扑。是以圣人居高处上,则以仁义为巢,乘危履倾,则以贤者为杖。故高而不坠,危而不扑者。”
他说:“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以赵高、李斯为杖,故有倾仆跌伤之祸。何哉?所任非也?”—用人不当!
人在世上行走,用“杖”不同,结果不一样。紧接上文他说:“故杖圣者帝,杖贤者王,杖仁者霸,杖义者强,杖谗者灭,杖贱者亡。”(以谗者坏人为杖,势必灭亡。)
陆贾的“筑巢持杖”说,乃安身立命之道,至今有用,尤其值得大小当权者一读。
他还说:“夫欲建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立功兴誉、垂名流光、显荣华者,必取之于身。”(《新语.至德第八》)
这是说,建国强威得靠人民,立功垂誉得靠自己。
他在《本行第十》中说:“人以有德为上,言行要以仁义为本。故权位高而无德者要罢黜;富有钱财而不义者要受刑律制裁;卑微而好德者应受尊重或提拔;贫寒而有义行者应得到赞誉或奖赏。”
((人以)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故尊于位而无德者黜,富于财而无义者刑。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新语.本行第十》)
陆贾这类立身治国的话,是劝刘邦及新贵们要“立新功”,立千秋之业。
心雄万夫以武力平定天下的刘邦,正踌躇满志、傲然四顾无对手。闻陆贾之言,可能一惊一诧,渐有愧色。及书出,刘邦句句入耳,爱听,大臣们听了也有益,故“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总结亡秦的教训,陆贾实为中国发轫之第一人。贾谊《过秦论》的论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应该源自陆贾。贾谊生卒年是前200年—前168年,陆贾在殿堂上给刘邦们上大课时,贾谊还未出生。
苏东坡说:“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古人的“气”是指人的思想,故有正气、邪气、霸气、俗气、神气、勇气之说。文章是思想的表现形式,故观其“文”即可察其“气”,“言为心声”,此之谓也。
尤其值得推崇的是,陆贾的十二篇《新语》没有任何歌功颂德之辞,毫无谄媚阿谀之语,却大有浩然之气。他设坛谈经论道,受众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这不仅凸显了陆贾特立独行的人格,也说明汉初的学风、政风讲究“正气”。
只有人的精神独立,才能创新,“新语”才能层出不穷。刘邦带头树立了正气,故汉初没有贪官,到汉文帝时代,也没人想做官。
如前所述,刘邦将“耕战型”的社会转化为“耕读型”的社会,实在有赖于陆贾!
究极说来,孔子是不识时务的。“时务”者,时下所当务者也!孔子所处的是战乱时代,尚武不尚文。故孔子游说七十余君,不得其用,不得时亦不得人,只留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精神可嘉。
陆贾一说即中,得其时更得其人,陆贾识时务!所谓“时势造英雄”,是时势造就了陆贾。

五、“指鹿为马”的故事是先谁说的

陆贾有《辨惑第五》篇,是讲如何听众人之言。他讲了一个才不久的故事:
“至如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此事发生在二世三年8月,疑是去上林苑采果实。上林苑备有一种小马,称为“果下马”,配以小车,便于行走于果林间。二世当月赵高被杀,10月刘邦灭秦。)
王曰:‘丞相何为驾鹿?’
高曰:‘马也!’
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
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
臣半言鹿,半言马。
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其目,而从邪臣之说。夫马、鹿之异形,众人所知也,然不能分别是非也,况于暗昧之事乎!”
司马迁著书比陆贾晚一百年许,他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讲了这个故事:
“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於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
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陆贾和司马迁都讲了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但设置的场景不同。
陆贾是将场景设在上林苑,以鹿代马驾车,故问答很自然;司马迁说赵高是将鹿献于殿上,“曰马也”,这话题就开得很勉强。
笔者认为陆贾的话可信,场景合乎情理。司马迁在这一点上不如陆贾。
故清代的唐晏说:“……《史记》载赵高指鹿为马事,正本之此书也。”“此书”是指《新语》。

六、《史记》和《汉书》的差错

《史记》和《汉书》在写陆贾时是这么写的:“陆生卒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贾为太中大夫。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这是说,陆贾是从南越国回来后才劝刘邦习诗书的。
这里有一个叙述先后的错误。应该是陆贾劝刘邦“习诗书”、著《新语》在前,出使南越在后。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陆贾出使南越事在汉11年5月,即公元前195年5月,距刘邦去世只有11个月了。
这一年的日程如下:
1、陆贾乘车马从长安(今西安)到番禺(今广洲),再加上滞留些日子,往返至少四个月。即陆贾5月出发,加上赵佗留饮,要9月份才能回来。
2、7月英布叛乱,刘邦带病出征。陆贾回来时只有到战场上去找刘邦了。
3、刘邦中箭受伤后,10月回沛县,住了20多天。估计陆贾随行也去了沛县。
4、刘邦11月去曲阜祭祀孔子。刘邦带着伤病去祭孔,应是陆贾力主并怂恿的。
5、12月回长安。
6、刘邦次年4月去世。
从公元前195年5月—前194年4月刘邦去世,这11个月他们都很忙,陆贾更没时间写书和讲课,因此陆贾是在这之前劝刘邦“习诗书”、偃武修文的。
陆贾何时劝刘邦“习诗书”的?
陆贾随刘邦征战的战争年月,不可能对刘邦“时时说称诗书”,那是不识时务。
据《史记.儒林列传》载:“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
刘邦前202年1月去劝降鲁邑(今曲阜)、葬项羽。兵临城下之际,“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这番景象必令刘邦有感触。刘邦有感于“圣人之遗化”,必有所发。陆贾亦有感于刘邦之所发,于是思想的火花迸发了。
因此,刘邦亲历“圣人之遗化”是诱因,陆贾劝刘邦“习诗书”是在这时(公元前202年1月)或这之后不久的事,断不致发生在七年后的公元前195年9月之后。
陆贾出使南越9月份回来后,刘邦立封陆贾为“太中大夫”。陆贾对赵佗的感召,也使刘邦看到了“文化”的功效,很可能是听了陆贾的进言,才带着伤和病去祭拜孔子。
刘邦深知“榜样”的号召力,于是公元前195年11月,孔子被请出来了。
查清楚陆贾劝刘邦习诗书、著《新语》的这个时间段,是有意义的。

七、陆贾的《楚汉春秋》和司马迁的《史记》

《汉书.艺文志》是当时天下图书的总目录,根据书的内容将先秦及汉时的诸子分为596家,陆贾就占了三家。
陆贾有三篇赋,列为106位“诗赋家”之一;陆贾有二十三篇包括《新语》在内的论政著作,故列为53位“儒家”之一;陆贾著有《楚汉春秋》九篇,故列为23位“春秋家”之一。
什么是“春秋家”?
中国古代世世皆设有“史官”,君王的言行都要记下来,以此告诫他们要谨言慎行,不得胡来,并以这些记录昭告后人该君王的“法式”—作为。这就是《汉书》说的“君举(举止言行)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春秋之笔可畏,史德之可贵,在这之前早己有之。
据《汉书-艺文志》载,“史官”分为左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相传孔子曾修订过鲁国编年体记事的《春秋》,后人就将历史著作泛称为“春秋”。陆贾没当过史官,却有记载楚汉之际人、事的《楚汉春秋》,故与司马迁齐名、一前一后地列为“春秋家”。“春秋家”今称之为史家、史学家。
所以陆贾是汉初的“大家”,集诗赋家、儒家、史家于一身。刘邦有政论及诏书13篇和歌词2篇,仅列为儒家和诗赋家。
由于陆贾亲历了楚汉之际的八年,顾名思义陆贾的《楚汉春秋》就只记载这八年的人和事。
司马迁的《史记》只字未提《楚汉春秋》,他在《郦生陆贾列传》中只说“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只承认陆贾是个有口才的人,他没提《楚汉春秋》一书。
由于《楚汉春秋》早己失传,清代茆泮林先生搜集了《楚汉春秋》散乱的章节,编了《楚汉春秋》的逸事。仅据这不足千字的逸事、逸闻与《史记》对照,就发现《史记》中楚汉的故事,实取材于《楚汉春秋》。因为陆贾早于司马迁一百年许。
其实,两千年前许的《汉书》在《司马迁传》中就指出:“汉兴灭秦定天下后,有《楚汉春秋》。司马迁是根据《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史籍而著秦以前的历史,《楚汉春秋》则接其后事而迄止于天汉。《楚汉春秋》言秦、汉之际的事十分详尽。”
(汉兴伐秦定天下,有《楚汉春秋》。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汉书.司马迁传》)
班固著《汉书》时,应该是看到了《楚汉春秋》这九卷书的,否则他不会如此断言。
唐代的大史家刘知几在《史 通?杂说上》说:“刘氏初兴,书唯陆贾而已。子长述楚汉之事,专据此书。”
“子长”是司马迁的字。刘知几认为楚汉八年间的事,司马迁全靠陆贾的《楚汉春秋》。他的话如此肯定,或许他也看过此书。
清代的唐晏说:“……《史记》载赵高指鹿为马事,正本之此书也。”这里的“此书”是指《新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
1、唐人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说:“《楚汉春秋》,汉太中大夫楚人陆贾所撰,记项氏与汉高祖初起,及说惠、文间事。”可见,《楚汉春秋》是陆贾亲历楚汉之际八年直至惠帝、文帝的当代史著作。
2、后来它成为司马迁的《史记》写秦汉之际史事的重要依据。很多史实—如陆贾和赵佗的对话,陆贾与陈平的密谋—都只有亲历者才能写出。
3、班固将《楚汉春秋》与《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等先秦史籍并称,足见他对该书的看重。因此我们可以说,倘若没有《楚汉春秋》,或许没有秦汉之际这段历史的记载。没有司马迁的加工,楚汉之际和汉初的历史断不会如此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陆贾出世又入世、除吕氏、兴刘氏的故事,在拙著《文武兴邦.南越王赵佗》一章中己有叙述。他开拓疆域的历史劳绩,远在通西域的张骞之上,亦早于张骞近百年。他是一位最关心汉家命运、并为汉家的命运作了安排的谋略家。
窃以为,陆贾在汉文化中应有相当高的地位,没有他这么一个人,汉皇朝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广州的番禺有座“大夫山公园”,是广州最大的公园。大夫山原叫大乌岗,南越之民为纪念陆贾,将大乌岗改名为“大夫山”,后人在山上建有大夫阁、大夫书院等以纪念陆贾。

八、陆贾为何出世

陆贾从南越国回去后约半年,刘邦辞世,太子刘盈继位,是为孝惠帝。
惠帝在位七年,“萧规曹随”,国泰民安,无大举措,故陆贾亦无所事事。估计九卷《楚汉春秋》可能是这时写的。这时他仍是太中大夫,享有二千石的年俸。
惠帝去世后,吕太后用事,想封吕氏为王,害怕大臣反对,尤其怕陆贾这种既有人望又有“辩口”的大臣,故有步骤地作过试探。陆贾看清楚了兆头,叫他不争是不可能的,争又无效。
高帝不在了,他没了知音,他也觉索然无味。“合则留,不合则去。”于是称病告退。这年他大致53岁。
陆贾大约32岁从军而入世,53岁不满吕后而出世,21年间他为汉家做了不少大事。由于他没得封侯,故无食邑。辞官也就没了俸禄,只有靠积蓄度晚年。
他的积蓄从何来?全靠赵佗送他的“千金”。
他认为“好畤”的田地好,于是迁家于兹。这好畤在今陜西省乾县东,距长安约70公里。
赵佗并未送千斤黄金,而是“值千金”的珠宝之类,陆贾“卖千金”,仅赵佗送他的宝剑就价值百金。陆贾有五个儿子,每个儿子分二百金,“令为生产”。
陆贾则安车驷马,带着能唱歌能鼓瑟的侍者十人和值百金的宝剑,每个儿子家轮流住。他对儿子们说:“与你们约定,过你家,就由你家供给人马酒食,要给够,我十天就走。我死在哪家,宝剑、车骑和侍者就归那家。我每年不过来两三次。次数多了,惹人烦,我也不愿过多打扰你们。”好一个“想得开”的陆贾!
陆贾真的就这样“出世”而潇潇洒洒地当“员外”吗?不会!他的性格、尤其他素怀天下的大志决定了他会再入世的。

九、吕后的失政和赵佗称帝

陆贾退当“员外”后,吕后即大封吕氏。
惠帝在世时尚能奉先帝意旨善待赵佗,多有赏赐以示“天恩”。惠帝死后,吕后突然改变了对南越国的政策。估计是长沙王仍觊觎着南越国的三郡,收买了管铁器的官员,由主管部门奏请关闭铁器的关市—“有司请禁粤关市铁器。”
这个长沙王应是吴芮的五世孙吴差了。
长沙国为什么和南越国搞不好呢?这事得倒退二十年谈刘邦最初对南越的处置。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称帝时,将“衡山王”吴芮改封为“长沙王”。
吴芮是吴王夫差的17世孙,他参加过巨鹿之战,又随项羽入关,故项羽封他为“衡山王”。他当“衡山王”时只有一个“长沙”郡。
刘邦加封吴芮为长沙王时,增封为五郡,这五郡是: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郡。注意,后三个郡在赵佗手里。(《史记》可能有误,这豫章郡是封给了英布的。)
项羽自称霸王时,置南越三郡于不顾,既不封,也不招安,听之任之。这固然是项羽无经营天下之心的表现,但故秦的疆土就少了三个郡。
刘邦当皇帝,赤帝子取代白帝子。中国的疆土总不能到赤帝子手里少了一大块呀!刘邦不得不考虑。
鉴于国家初创,经济崩溃,仗是不能再打了。难道这三个郡就这么丧失了?刘邦应该对历史有个交待,于是他将南越三个郡划归长沙王。这样,既不会有战乱之灾,名份上汉家又间接对三郡具有统辖权,他也就不会背丧邦失土的恶名了。至于这三郡究竟归谁,留待今后再说。显然,这是个权宜之计。
吴芮只当了一年的长沙王,于公元前201年去世,他的儿子吴臣继位。殊不知,吴臣始终惦念着这三个郡。既然高祖“剖符作誓,丹书铁契”地赐给了我,我当然该要!因此不时与赵佗有小磨擦,刘邦也看到了潜伏着的危机。
那个权宜之计一拖就是七年又三个月,长沙国和南越国之间的隐患始终存在着,而这个隐患又是他埋伏的,他生前必须解决。
公元前195年5月是他去世前11个月,南越国的事提到了议事日程,于是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国。这年陆贾45岁,刘邦己61岁了。
怎么对赵佗说呢?刘邦拟了一道诏书。根据诏书的口气,叙事的简明扼要,与其它诏书相参照,可以判定这道诏书是刘邦亲拟的。
“五月,诏曰:‘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徙中县(‘县’意同‘国’,古时一县一国。)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今立佗为南粤王。’”(《汉书.高帝纪下》)
赵佗欣然受之,还给刘邦送了荔枝干和干鲨鱼。
按理说,刘邦生前是将南越三郡的归属问题解决了的,不应有争执。殊不知延至长沙王五世仍耿耿于怀,仗持汉廷对南越国打压。
诸侯王有纷争,汉家应调停。不料吕后竟下令:“毋予蛮夷外粤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与牝。(pin)”“金铁田器”是指铜铁的农具。马、牛、羊即使要给,只给公的,不给母的。这就是吕后的女人气了!
于是赵佗先后派了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三次进京“上书谢过”,殊不知这三位高官俱被扣押,赵佗当然大怒。
赵佗说:“高皇帝立我,与我通使、通物。今高后听谗臣,对我与其他蛮夷不一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欲倚中国,击灭南海并吞之,他这是想自立功业!。”
于是赵佗自号“南武帝”,发兵攻打长沙国,败长沙国的边境数县。
吕后派“将军隆虑候灶击之”。
查《高祖功臣候者年表》,“隆虑候”姓周名灶,他随刘邦上过芒砀山,初起时只是一个小卒,疑是刘邦纵囚中的一员。这位“老革命”第26个封侯,封在雍齿之前,算是刘邦的故旧了。
周灶并无显赫的军功,在汉初只算二流的农民将军。那时周勃、灌婴等尚健在。
周灶率大军南下,恰逢天气又湿又热,士卒大病,军队未能逾南岭。仅年余,吕后辞世,即撤兵。周灶如果过了南岭,可能会大败,将败于地形不明,水土不服。
吕后失政,汉家毁约,乃失义之举。
赵佗亦毫不畏惧,挟兵威,贿财物,联络今福建省的闽越王和浙江的东海王,联兵抗汉,与中国平起平坐。
赵佗称帝发生在“高后五年春”,即公元前182年,此时距刘邦去世12年。

十、陆贾又入世了

象陆贾这样张口天下、闭口国家、设坛执教的政治人物,一旦天下国家有事是不会袖手旁观的,他必然会挺身而出。
吕后在位八年,第五年时逼反赵佗,第六年还派兵讨伐。优游了五、六年的陆贾坐不住了。赵佗是他去安抚的,条约是他“签订”的,高帝的政策是对的,背信弃义的是汉家!这是他的第一义愤。
你吕后是无事生非、没事找事啊!大动干戈对国家人民有什么好处?
从心理上讲,对赵佗处处捏拿,甚至大张挞伐,是对高帝和他的全盘否定。
吕后封他的三个侄子为王,长安城内己有“与刘氏,与吕氏?”的议论。刘氏危,汉家的天下要改姓吕,他也不能接受。陆贾的心情,大致如此。
陆贾知道上个奏章是对牛弹琴,于事无补。他更清楚,吕氏必败无疑,于是他从好畤来到了长安。
由于王陵阻止不了吕后封诸吕为王,己称病不上朝。陈平这时为右丞相,他见刘氏危,既不能争,又担心祸且及身,常居家沉思发呆—古人称为“深念”。
陆贾来,不通报,径直入座。他问陈平:“在想些什么呀?”
陈平:“你猜我在想什么?”
陆贾:“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当初封为5000户,十多年后增为三万户,盖因人口回归之故。)
陈平:“然。为之奈何?”足智多谋的陈平居然无办法!
陆贾:“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则士民附从。士民附从,天下虽有变,则权不分。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我常对太尉绛侯讲此事,绛侯与我关系好,好讲话。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
于是陆贾“为陈平画吕氏数事,平用其计。”
陆贾出的什么主意呢?为了向士民昭示“将相和”、“深相结”,陆贾劝陈平拿出五百金,敲锣打鼓、满城风雨地给太尉周勃送去,大张宴席为周勃祝寿,周勃亦如法炮制。
送来送去,彼此没有得失,却有政治效应之收获。
当吕氏之谋愈演愈烈时,“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贾为食饮费。”—拿五百万钱给陆贾作为招待费。(《史记-郦坐陆贾列传》)
陆贾花了两三年的功夫,吃吃喝喝周游于汉廷公卿间,名声大振,众公卿也都听陆贾的招呼了。
陆贾 刘邦
吕后七月份死,八月下葬,九月周勃“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皆左袒。”周勃成了安刘氏的第一人。
其实,尽诛吕氏是一场政变,如此得手,全赖陆贾和陈平的长久规划,周勃入主北军只是压轴戏。
故《史记》和《汉书》都说:“及诛吕氏,立孝文,贾颇有力。”
尽诛吕氏时,史称“蹀血京师”。“蹀血”是指举足则踏血。当时陆贾未在长安。
汉文帝即位后,复任陆贾为太中大夫,第二次派赵佗最信得过的老朋友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放弃帝位。这年,陆贾已62岁了。
刘邦以礼治国,汉文帝以德治国,史称汉文帝“怀远以德”就是指陆贾第二次出使南越国。此事将在后面讲汉文帝一章中讲解,在此不叙。

十一、陆贾的历史地位

我曾讲过:“历史象一部无头又无尾的台阶,这台阶远古在下,未来在上。越古越远越说不清楚,都是听来的,故曰“传说”……一定的历史人物自然地定位于一定的历史台阶上。历史人物的作用是发现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找准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就算完成了历史使命,就是伟大。”
陆贾是伟大的,他发现并解决了汉初立国立政的大问题,尤其在了解陆贾的事迹后,他的历史地位也就确定了。
张骞通西域未得尺寸之土,汉武帝封为“博望侯”。窃以为,仅凭陆贾以口舌定南疆万里之“劳”,刘邦就应该封他为“万里候”!但陆贾的真正地位应是汉刘文化的“元勋”。
从陆贾劝刘邦偃武修文、习诗书、汉家第一个著书立说、第一个在朝堂上给皇帝和大臣们上大课、又劝刘邦祭孔子、兴儒学、施教化等系列行径来看,陆贾奠定了汉皇朝的意识形态,即上层建筑,确有“以德立宗庙定社稷”的千秋之功勋。
《汉书》对陆贾有评价:“陆贾位止大夫,致仕诸吕,不受忧责,从容平、勃之间,附会将相以强社稷,身名俱荣,其最优乎!”(《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身名俱荣,其最优乎!”这是从个人得失来评陆贾的。
一旦将他放到历史的台阶上,说法就不同了。如果说张良是“帝师”,陆贾就应是“国师”。倘若说刘邦是汉民族的奠基人,陆贾则是汉刘文化的奠基人,这就是他的历史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9684.html

更多阅读

仙之侠道2陆章攻略 仙之侠道2七章破月攻略

仙之侠道2陆章攻略——简介这是游戏中最简单的一个任务了,只要去找NPC接了任务拿了信,再送去南诏就可以了。任务奖励是一些钱,虽然不多,但是在初期绝对是救命的钱。仙之侠道2陆章攻略——工具/原料电脑游戏仙之侠道2

魔兽世界血精灵种族坐骑各色陆行鸟哪里买 血精灵陆行鸟

魔兽世界血精灵种族坐骑各色陆行鸟哪里买——简介血精灵种族坐骑各色陆行鸟哪里买?本文为你细细道来~魔兽世界血精灵种族坐骑各色陆行鸟哪里买——工具/原料20级以上角色一个金币几十个魔兽世界血精灵种族坐骑各色陆行鸟哪里买—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读《贾谊论》有感 贾谊论 ppt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难”(“才能的获取并不难,难的是才能的施展”,简而言之,最让人郁闷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苏轼《贾谊论》的开篇之句,说尽了自古英才的窘境,也说尽了自古英才的无奈。可是,即便看透了这些,苏轼的人生不还走在类似的路上?苏

陆游唐婉离婚源自沉湎女色耽误科举_叶之秋 钗头凤陆游和唐婉

  哭:一声叹息,凤钗梦断  ——陆游:歌哭笑傲,孤独行吟之三叶之秋  不知不觉,陆游二十岁了。在父母的安排下,陆游迎娶表妹唐婉为妻。  两人的婚姻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式婚姻,可是却超乎寻常的幸福。  陆游的父亲陆宰曾任

声明:《陆贾 刘邦》为网友不后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